绿色升级
搜索文档
同济大学钟宁桦:成本优势、韧性优势、绿色优势叠加,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浪财经· 2025-10-17 19:46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1] - 申能集团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在分论坛上热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样板等议题 [1] 中国出口表现 - 2025年1-9月中国出口总额约2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3] - 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增长90%,工业机器人增长超50%,集成电路增长30%以上 [3] 中国企业竞争力优势 - 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源于极致的规模经济与强大的产业链韧性 [5] - 以新能源车为例,中国已形成全球独有的完整产业链,庞大的生产规模能大幅摊薄固定成本 [5] - 出口市场多元化布局强化竞争力韧性,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进出口目的地,双边贸易超1万亿美元 [5] - 与阿拉伯国家贸易超4000亿美元,与中亚贸易超1000亿美元,对非出口增长约20% [5] 中国出口结构升级 - 中国出口结构已实现绿色升级,从20年前的纺织品转向如今的光伏、新能源车、锂电池等绿色产品 [5] - 成本优势、韧性优势、绿色优势叠加,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
升级中国服装制造,Shein 独有的算术题
晚点LatePost· 2025-10-17 15:29
公司市场地位与模式 - 2024年公司凭借1.5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5] - 公司销售额从2022年开始超越ZARA[4] - 公司采用无门店、纯线上海外销售模式,1-2周内将图纸制成成衣,7天内送达全球主要市场[23] 供应链数智化升级 - 公司推行“小单快反”模式,首单测试款仅生产100-200件,生产周期7-15天,帮助供应商将库存率保持在低个位数,远低于行业30%的平均水平[6] - 公司自建数字化系统洞察趋势、分发订单,并通过现场培训帮助供应商优化流程,解决货物错发问题[6][7] - 公司宣布5年内投入5亿元赋能供应商,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帮助超200家合作供应商工厂、超52万平米厂房完成升级改造,近3.3万人受益[8][9] 生产工具与效率创新 - 公司设备工具研究部累计开发170多种创新工具,并向供应商交付近6000件,相关工序效率平均提升80%[9][11] - 研发的特殊缝纫机压脚使装饰辅料钉装效率提升7倍,装拉链模板使操作时间缩短50%并降低对技术工的依赖[9][10] - 与合作伙伴研发的全自动开袋机解决了面料弹性折边问题,并被非供应商企业购买[11] 上游技术与绿色创新 - 公司研发的冷转印活性墨水数码印花技术替代传统水洗工艺,2024年生产约38万件牛仔服装,相当于节水超1万吨[14][15] - 联合东华大学研发“中聚体”再生涤纶技术,可回收废旧瓶片和工业废丝,目标于2030年实现31%再生纤维替代[16] - 在仓储环节推广屋顶光伏和能效提升措施,并投放新能源电车替换柴油卡车以减碳[18] 生态协同与外溢效应 - 与海柔创新合作的柔性仓储方案将仓储面积提升40%-50%,项目交期从90天缩短至60天[20][21] - 海柔创新将合作经验复制到欧洲连锁服装品牌,使其存储效率提高50%、拣选效率提高60%[22] - 公司在肇庆投资35亿元建设智慧产业园,预计年出口额35亿元,创造2万多个就业机会[23] - 广州增城的供应链项目总投资达百亿元,达产后预计年出口额超千亿元人民币,可引进人才约10万人[23]
量质齐升,经济大省逐“高”向“新”——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一
新华日报· 2025-10-10 07:17
宏观经济表现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期间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3.7万亿元,增量全国领先,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稳定在10%以上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3] - 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5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人均GDP超16万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2] 产业发展与结构 - 农业方面,全省夏粮总产量284.3亿斤,有力保障了夏粮稳产 [3] - 制造业支撑强劲,2021-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5.6%,占全国比重从17.3%提高至19.2% [4] - 2024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4] - 服务业提质增效,2024年1-5月全省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达9.5%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21年的39.8%、47.5%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2.1%、51.8% [6] 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拥有1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最多 [5] - 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5.6万余个,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 [6] - 累计创建国家数字领航企业14家、卓越级智能工厂68家,15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全国第一 [6] -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 [6] 对外开放与外贸 - 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68.7%,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 [7] - 2021至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累计超1000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达115.4亿美元,规模连续7年全国第一 [7] - 外资利润再投资规模连续5年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7] - 2021至2024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近400亿美元,企业足迹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18家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全国居首 [9] - 研发投入持续3年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 [9] - 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南京、苏州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9] 文旅消费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两成 [4] - “十四五”期间5A级景区增至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增至10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4] - 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43家、绿色工业园区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0家 [10]
晋控天庆:“三管齐下”升级产业链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22
项目概况 - 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推进一期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总投资52.04亿元,占地370亩,分三期建设,主要生产氢气、丁辛醇、三聚氰胺和聚苯硫醚等化工产品 [1] - 公司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探索传统产业向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路径 [1] 技术创新与环保 - 公司采用意大利欧技第四代催化剂高压法工艺,实现尾气循环利用,每年减少10万吨尿素造粒排放 [2] - 尿素装置节能改造联产75%水溶液尿素项目在维持年总产能52万吨不变的前提下,年碳减排量达2762.19吨 [3] - 气化炉升级改造通过加装氧气预热器,提升氧气分子活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转型 - 公司将绿色技术革新延伸至全产业链,从三聚氰胺的"单点突破"到全产业链的"系统升级" [3][4] - 公司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煤化工标杆企业"为战略指引,推进煤化工向精细化、材料化发展 [4] 人才与创新成果 - 公司成立碎煤加压气化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的工艺研究与技术创新 [4] - 成立朱如林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电焊技能培训、技术革新和解决现场问题 [4] - 2024年申请专利35项,获授权专利17项,获评沁阳市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及项目建设先进集体,荣获晋能控股集团2024年"五小"创新优秀奖6项,装备集团科技进步奖2项、"五小"成果奖7项 [4]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强化基础管理,深化创新驱动,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多元化产业链延伸 [4] - 以绿色转型赋能产业升级,以技术创新激发增长活力,为沁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
时评 | “鲁北雄心”起势,从滨州看中德产业耦合的轨迹
新浪财经· 2025-06-20 12:36
中德跨国公司发展交流论坛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重要平行论坛由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承办,滨州与青岛共同协办 [1] - 滨州作为工业强市主动推动中德合作,展现其谋划更广阔蓝图的战略意图 [1] 滨州与德国经贸合作现状 - 滨州与德国贸易始于2000年,初期涉及纺织服装、半导体元器件,后扩展至化学品、机电产品等领域 [3] - 2024年滨州对德贸易额达15.3亿元,占全市对外贸易比重1.2%,占对欧盟贸易总额的20.3%,德国为滨州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3] - 2025年一季度滨州对德贸易额3.87亿元,同比增长20.1%,德国跃升为滨州在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3] - 纺织制品、机电产品等出口增长47.1%,占全市总出口2.8% [3] - 目前5家德资企业在滨州投资,包括山东宏顺循环科技(报废汽车拆解技术)、赢创蔚蓝生物科技(动物肠道健康)等 [3] 滨州产业基础与德国工业协同性 - 滨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门类中的38个,形成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67项产品市场份额全球或全国第一,涵盖风电铸件、牛仔布、赤藓糖醇等德国企业关注领域 [5] - 产业禀赋与德国"工业4.0"战略天然对接,例如赢创集团与蔚蓝生物合资成立动物营养科技公司,希斯机床在滨州设立生产基地 [5] 滨州产业转型需求与德国技术协同 - 德国"工业4.0"的智能制造与绿色升级理念契合滨州制造业转型需求,尤其在工业降碳、氢能应用等领域 [6] - 滨州传统高耗能产业(如魏桥创业集团)面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挑战,需德国技术支持 [6] 滨州招商引资策略与营商环境 - 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打造高效企业招引和服务体系 [8] - 创新"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连续6年举办企业家大会,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活动 [8] - 以11条重点产业链专班为核心,针对德国优势领域定制化邀约企业,实现从"政策招商"向"场景招商"转型 [8] - 整合本地产业配套与绿色能源优势,针对性解决德企核心关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