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

搜索文档
新华网2025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启动
新华网· 2025-07-22 16:29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活动 - 新华网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引领性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沉淀能复制、易推广、好操作、可持续跟踪的实践成果和有效做法 [1] - 案例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22日至11月30日,共囊括12个组别 [3] - 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民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均可自荐、推荐案例 [3] 案例征集方向 -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产业兴农核心思路,积极培育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特色产业 [4] - 科技创新方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加大种业创新投入 [5] - 文旅融合方向:系统梳理、精准凝练植根于乡村的历史记忆、生活实践与价值谱系,依托差异性的文化IP [5] - 品牌发展方向:围绕品牌强农战略,深挖区域资源比较优势,聚焦特色品类 [5] - 乡村建设方向:深刻理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 - 数字乡村方向:紧密结合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实际战略需求 [6] - 绿色生态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 - 党建引领方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 - 文化传承方向:注重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7] - 金融创新方向:紧贴乡村振兴投融资需求变化,结合地方发展实际 [7] - 人才提质方向: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8] - 新型主体方向:通过创新举措支持农民合作社进一步夯实自身组织团队建设基础 [8] 案例征集流程 - 案例征集→集中审核→宣传推介→案例发布→定向传播 [10] - 分为初筛、初审、复审及终审四个阶段 [3] - 新华网将制作推出案例征集专题页面,通过新华网全媒体矩阵进行展示 [3] 案例提交要求 - 案例报送需要认真填写《新华网2025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表》 [10] - 投稿文件(邮件)请以"案例名称+案例形式+主体单位+联系方式"的格式命名 [10] - 案例可采用文本、视频或音频三种表现形式,均需含有图片 [13] - 文本案例字数要求3000-5000字 [13] - 视频案例应统一采用横屏拍摄,画幅16:9,视频分辨率1920×1080 [14] - 音频文件大小原则上不超过20MB [14]
全面完工!梅溪湖中央公园北段一期预计年内开放
长沙晚报· 2025-07-03 19:33
项目概况 - 梅溪湖中央公园北段一期项目位于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 总占地面积约15公顷 [3] - 项目目前已全面完工 即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预计年内完成验收移交并对外开放 [1] - 公园建成后将显著完善梅溪湖片区生态网络结构 助力构建"山-湖-城"有机交融的生态廊道 [7] 生态景观设计 - 公园打造层次分明的生态景观带 种植乌桕、朴树、香樟等十余种乔木 [3] - 搭配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碧桃等花卉 形成"樱花漫舞""红梅傲雪"等四季特色景致 [3] - 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保标准 采用低影响施工技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7] 配套设施 - 沿雷锋新河设计滨河步道、亲水平台、儿童乐园及休憩驿站等设施 [5] - 设施可满足全年龄段市民的休闲、运动与社交需求 [5] - 公园将与梅溪湖公园、节庆岛等现有景观共同提升区域宜居性 [7]
科创生态优势显著 “下一个中国”依然是中国
证券时报· 2025-06-27 01:54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动能 - 中国经济维持企稳增长态势,增长动能源于向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转型 [2] - 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显著快于工业整体增速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同比增长6.4%,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国内需求扩大 [2] -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国商飞等企业崛起,展现强大创新能力 [2] 消费与政策支持 - 中国促消费政策聚焦消费领域,确保长期经济繁荣 [3] - 扩大国内消费需进一步增加就业及医疗教育等社会支出 [3] - 前几季度经济数据表现部分得益于政府促消费政策 [2] 科技创新与AI发展 - 全球超半数AI专利来源于中国,中国引领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4] - AI、绿色生态等领域的创业生态促进全球发展和转型 [4] - 宇树科技受益于具身智能行业关注及浙江省开放营商环境 [5] - 深度原理公司利用AI与量子计算开发新材料,如将温室气体转化为能源 [5] 科创生态与企业成长 - 中国科技生态具备快速迭代和制造优势,是创新创业沃土 [5] - 黑湖科技选择上海落地,因当地工业创新应用场景丰富 [5] - 良好科创生态可孵化高成长性企业,形成正向循环 [6] 供应链与全球化挑战 - 地缘政治导致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投资与股权市场 [7] - TCL创始人认为中国创新能力可应对美国贸易限制 [7] - 中国企业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化跨国公司转型 [7] - 晶科能源等企业将业务转移至离目标市场更近地区 [8]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 跨国公司推行"中国+1"战略,但中国在供应链中占比仍超80% [8] - "下一个中国"依然是中国,其地位不可替代 [8]
雪天盐业微电影《盐途》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优秀品牌故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21:10
品牌荣誉与认可 - 雪天盐业集团微电影《盐途》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资国企优秀品牌故事" 成为展示国企品牌力量的典型案例 [1] - 国务院国资委从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国企中各遴选100个优秀品牌故事 本次活动旨在展示国资国企品牌理念和价值主张 [1] - 《盐途》2025年获得第三届湖南省微电影大赛"金芙蓉奖优秀作品奖"和湖南省国资委"湖南国企品牌传播先锋奖" [5] 品牌故事内容与主题 - 《盐途》以"红色基因 绿色生态 科技创新"三大主题为主线 展现国企改革 技术攻坚与生态发展的时代命题 [1] - 影片通过青年硕士在盐业基层的成长故事 再现雪天盐业研发全国首批"生态井矿盐"认证产品的历程 [3] - 影片结尾突出"融化自我 造福社会"的企业精神 体现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的融合 [3] 企业成就与行业影响 - 雪天盐业实现从湖南"不产盐"到"产好盐"的突破 获得全国首张"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证书 [1][3] - 《盐途》的成功为行业品牌发展树立新标杆 彰显湖南盐业集团等国资国企在新时代的品牌魅力 [5] - 影片艺术化呈现国企在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绿色生态理念 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责任担当 [1]
晶采观察丨从“绿色”出发 驶向海洋经济新蓝海
央广网· 2025-06-08 15:56
海洋经济绿色转型 - 海洋经济正以"绿色"为鲜明底色 多地海上风电项目推动绿色新动能 山东烟台长岛打造零碳岛国际样板并发布《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1]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7.8% 显示强劲发展韧性与增长潜力[1] - 深海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2025年已注册超万家相关企业 现存17.27万家企业中近60%成立于3年内[1] 区域实践与技术创新 - 福建在渔业碳汇领域先行先试 将"蓝色牧场"转化为"碳库" 上海市成立水下机器人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化[2] - 海洋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助力高质量发展[2] 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 - 端午假期滨海观光、潜水体验等业态拉动消费 旅游收入反哺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与环境共生共荣[2] - 海洋文旅产业开辟新蓝海 沿海地区通过文旅活动展现经济活力 同时强化生态保护[2] 战略规划与产业前景 - 海洋经济需立足长远战略规划 "深蓝产业"有望释放澎湃动能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2]
江西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助力打造“美丽新余”名片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2 14:49
低碳新余建设 - 鼓励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企业主导或参与锂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制定,促进锂盐行业低碳发展 [1] - 对全市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现场审查,覆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数据管理、主要能源消耗、人员配备和培训等方面,提升企业节能意识和计量管理水平 [1] - 开展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整治,加大对月饼、粽子、茶叶等重点商品的监督抽查力度,有效遏制过度包装行为 [1] 绿色生态新余建设 - 在全省率先制定旅游服务类绿色生态标准《江西绿色生态 度假区》,并获首张"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证书 [2] - 仙女湖区通过全省首批"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建设试点验收,赣锋锂业制定的《锂盐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被工信部评为2024年百项团体标准推广典型案例 [2] - "十四五"以来,全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发布绿色标准20余项,涵盖绿色制造、厂房规范、产品评价、锂离子电池回收等领域 [2] 文明新余建设 - 加强餐饮油烟治理,今年新办证的864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淘汰2t/h及以下燃生物质锅炉20余个 [3] - 完成城区28个农贸市场智慧化改造,实现称重、支付、农残检测、食品追溯、电子证照等数字化管理 [3] - 推进"光盘行动",免费张贴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画5万余张,推广半份菜和按需点餐,并在学校推行"积分卡"活动引导学生节约粮食 [3]
驻华外交官及媒体记者组团来汉 “漫步中国 发现武汉”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启动
长江日报· 2025-05-08 08:41
活动概述 - "漫步中国 发现武汉"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正式启动,由武汉市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联合策划,是今年"漫步中国"活动的首站 [1] - 来自越南、老挝、尼泊尔、印尼、土耳其等国驻华外交官及多国主流媒体团队齐聚武汉,围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深度探访 [1] 国际合作意向 - 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表示武汉已成为越南及世界各国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1] -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认为武汉是科技创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美融合的典范,体现了快速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关系 [2] -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裴连杰表示在电动车领域,武汉制造业基础与印尼战略资源及电池产业形成互补,愿成为全产业链中的关键上游合作伙伴 [2] 文化交流 - 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在黄鹤楼引用崔颢经典名诗《黄鹤楼》,表示加强文化交流是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方式 [2] -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参观平和打包厂后表示希望在建筑等领域与中国分享经验并加强合作 [3] 参访内容 - 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队参访了黄鹤楼、汉口历史风貌街区、平和打包厂、保元里等景点和街区、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