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十五五产能优化与科技攻坚共振,AI应用蓄势待发(附十大行业前瞻)
 新浪财经· 2025-10-02 18:45
 十五五规划展望 -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方向是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与推动供需适配的反内卷政策 [1] - 房地产行业总量继续磨底 好房子将开辟新产品 新定价 新模式的发展赛道 推动核心城市市场改善并率先进入底部拐点 [1] - 家电行业政策核心是智能 绿色 全球化三大方向 [1] - 建筑行业重点为出海和智能建造两个方面 [1] - 战略资源重要性持续提高 利好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升 [1] - 水泥玻璃等行业将严控产能 建材企业更注重利润修复而不仅仅是收入修复 [1] - 化工行业大方向是控增量 减存量 置换20年以上老旧产能 行业周期见底回升 对出口链保持乐观 [1] - 中国目标2035年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亿千瓦 未来每年保持2亿千瓦时的增长 电新行业供需共振向好 [1] - 煤炭资源稀缺性大幅上升 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价格波动减弱 行业业绩持续回暖 [1] - 国家政策对科技行业如AI算力 AI应用的补贴或逐渐推出 利好核心技术攻坚 [1] - 文化出海的监管或将逐渐放松 利好传媒行业供给端回暖 [1]   科技发展与AI应用 - 中国晶圆制造技术突破 算力成本持续下行 2026年AI应用将迎来喷涌阶段 看好AI收入占比超过10%的企业 [2] - 长期政策对电子行业国产替代如半导体的支持仍在加大 [2] - 国内互联网云巨头正复刻北美进程 形成资本支出投入 云计算和自有应用加速 运营支出下降 资本支出再投入的正循环 看好AI与自研芯片下的价值重估 [2] - 行业机会聚焦泛娱乐方向 悦己消费全球共振 云计算和游戏仍是主线 [2] - 6G和卫星互联网是通信产业研发核心 国产算力机会集中在IDC产业链 [2] - 电商维度互联网企业处于存量博弈 国补结束的负面影响预计被AI产品收入对冲 中美关税对平台公司影响较低 [2]   三季报业绩展望 - 国补退坡导致轻工 消费电子 家电等行业在高基数背景下业绩压力较大 [3] - 反内卷政策下传统周期行业或迎来困境反转 如民办高等教育企业 [3] - 国内金属价格持续上涨 三季度有色业绩预计持续改善 [3]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国内医药企业的影响不至于达到过于悲观的预期 [3] - 猪价看空至2026年一季度 农业三季报增速偏弱 [3] - 特朗普关税对轻工行业影响较大 叠加内需补贴退坡 三季度业绩继续磨底 [3] - 消费电子板块在国补退坡后增速或边际下滑 [3] - 石化化工行业目标2025-2026年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三季报趋势向好 [3] - 下半年大众消费品基本面需求偏弱 但机构持仓轻 市场预期低 [3] - 军工行业三季报整体营收及业绩向好 后续关注十五五进展的催化 [3]
 中国春来午后飙升逾20% 南京万人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市场关注学校转营利性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9-26 14:52
 股价表现 - 中国春来股价午后飙升逾20% 截至发稿涨15.67%报5.02港元 成交额达1.61亿港元 [1]   校区运营进展 - 旗下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300余名新生已于9月13日报到 [1] - 南京校区位于南京市高淳区 全面投运后可容纳至少16,000名学生 [1] - 新校区显著提升公司招生能力和区域渗透力 [1]   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中国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领先提供商之一 [1] - 学校主要位于华中地区 在河南省经营4所学校 在湖北省经营2所学校 [1] - 同时参与经营天平学院 [1]   政策进展 - 湖南民办高教转营利性有切实进展 [1] - 各地民办高教选营进展有望得到推进 [1] - 公司旗下学校转制为营利性正在稳步推进中 [1]
 港股异动 | 中国春来(01969)午后飙升逾20% 南京万人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市场关注学校转营利性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4:51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午后飙升逾20% 截至发稿涨15.67%至5.02港元 成交额达1.61亿港元 [1]   校区运营进展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南京校区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300余名新生已于9月13日报到 [1] - 南京校区位于高淳区 全面投运后可容纳至少16000名学生 [1] - 新校区显著提升公司招生能力和区域渗透力 [1]   业务布局现状 - 公司是中国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领先提供商之一 [1] - 学校主要位于华中地区 在河南省经营4所学校 在湖北省经营2所学校 [1] - 同时参与经营天平学院 [1]   行业政策动态 - 湖南民办高教转营利性取得切实进展 [1] - 各地民办高教选营进展有望得到推进 [1] - 公司旗下学校转制为营利性正在稳步推进中 [1]
 曾比茅台更赚钱的民办高校“印钞机”,今在时代巨变下难再狂飙
 搜狐财经· 2025-09-14 05:18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曾经被视为教育印钞机的民办高校 如今面临招生困境与资金链断裂的双重压力 广东 云南 广西等地民办本科院校接连出现招生未满额现象 部分院校甚至通过降低录取标准维持生源 这一现象与十年前民办教育行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1]   行业规模与资本扩张 - 2024年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突破1052万人 较2016年的616.2万人增长70% [3] - 自2016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后 民办高等教育被赋予自负盈亏 自主定价的合法身份 资本通过并购 扩建 上市等手段快速扩张 [3] - 中教控股作为行业龙头 旗下拥有14所院校 近28万名学生 规模相当于清华大学的5.3倍 北京大学的6倍 [3] - 2021年该公司通过收购10所高校支出95.8亿元 净利润达14.72亿元 同比增长107.2% [3]   盈利模式与成本结构 - 多数民办院校侧重文史 管理 商科等低成本专业 教学设备投入极低 [3] - 中教控股2021年人均教学成本仅5400元 而人均收入达1.3万元 希望教育同期人均成本4900元 人均收入1万元 [3] - 低成本高收费模式使行业毛利率普遍维持在50%以上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18年毛利率高达73% 超越同期茅台的盈利水平 [3] - 中教控股2022年毛利率57.91% 2021年59.07% 2020年59.78% 2019年57.37% 2018年61.39% 2017年58.97% [4]   招生危机与市场转变 - 2025年多地民办高校出现招生断层 广东14所民办本科未完成招生计划 云南连续6次征集志愿 广西本科补录取消最低分限制 [6] - 学生用脚投票现象加剧 广东白云学院去年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 上海某民办高校首轮投档零报考 [6] - 行业衰落直接原因是生源萎缩与学历贬值 随着高考人数增长放缓 家长对教育投资的回报预期发生转变 [6] - 民办本科四年总花费普遍超过15万元 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并未显著提升 家长开始质疑高价民办是否等于高质量教育 [6]   资金链危机与学费上涨 - 大连一所民办院校因债务危机停发工资 账户被法院冻结 法人代表背负35亿元债务 35条被执行信息 [6] - 部分院校为维持运转被迫大幅涨学费 2025年多所民办高校学费涨幅达15%-30% [6] - 东莞城市学院年学费升至3.4万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年学费达6.8万元 进一步加剧家长的抵触情绪 [6]   行业发展趋势 - 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衰轨迹折射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深层矛盾 [7] - 资本将教育简化为收入-成本的商业模型 忽视教学质量与就业导向 市场的反噬便成为必然 [7] - 持续十年的教育资本盛宴 正随着生源减少与家长觉醒走向终局 [7]
 中汇集团(0382.HK)获评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民办高教集团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标杆
 格隆汇· 2025-07-04 13:20
 公司荣誉与ESG实践   - 中汇集团荣获"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奖",表彰其在ESG领域的卓越实践与突出贡献 [1]   - 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践行"教育即责任"理念,为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树立ESG价值标杆 [1]     社会赋能战略   - 公司通过"教育公平化"、"产教融合"、"社区反哺"三维实践重新定义行业责任边界 [2]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与华为、百度、京东等共建13类实训基地 [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AI、ESG、游戏开发等创新工作坊,近三年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超5,000个 [3]     教育公平与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资助贫困学生超29,000人次,金额超3,000万元 [4]   - 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布局教育资源,缩小地区教育差距 [4]   - 组织350支突击队开展科技助农、文化下乡,运营"增城妈妈"家政培训项目年培训超500人次 [4]     区域发展与人才支撑   - 在粤港湾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的院校布局提升民办教育水平,契合新兴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5]   - 产教融合模式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毕业生就业率与起薪水平显著提升 [9]     ESG与商业价值协同   - ESG表现优秀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估值,吸引长期投资者 [7]   - 政策支持教育企业发行债券,为公司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7]   - 教育公平化战略提升生源多样性,社区反哺实践增强本地合作基础 [9][10]     管理层观点   - 董事会主席廖榕强调培养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及社会责任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使命 [10]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中国春来(01969.HK)三重错配下的价值思考
 格隆汇· 2025-05-08 15:12
 核心观点 - 中国春来半年度收入8.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4% 纯利4.07亿元同比增长5.8% 每股盈利34分 表现稳健[2] - 教育板块因刚需特性、稳定现金流及政策红利成为资金避险焦点 AI+教育推动行业估值逻辑转变[2] - 公司部署DeepSeek R1模型 在AI+教育领域先发布局 有望成为稀缺标的[2]   稳健经营与扩张 - 在校生规模从2014/2015的2.97万人增至2023/2024的10.33万人 年复合增长率15%[4] - 营收从2015财年3.36亿元增长至2024财年16.31亿 年复合增长率19%[6] - 内生扩张战略体现在华中地区深耕 通过复制成功院校模式实现高效资源利用[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8月31日的57.9%降至2025年2月28日的39.9%[10] - 高等教育课程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54% 反映培养应用型人才成效显著[11]   AI赋能与国际化 - 部署DeepSeek R1模型 整合至AI教育平台 提升教学品质与效率[13] - AI有望带来降本增效与商业模式创新 形成第二增长曲线[14] - 与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精英教育学院合作 推进国际化战略[16]   投资价值 - 在校学生人数从2024年2月29日的10.41万人增至2025年2月28日的11.09万人 增长6.5%[21] - 单生收入从2019/2020学年的1.14万元提升至2023/2024学年的1.58万元[22] - 单生利润从2019/2020学年的0.23万元提升至2023/2024学年的0.75万元[22] - 2024年3月纳入港股通标的 南向资金持仓不足1% 存在流动性改善空间[24]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支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18]
 民生教育盘中最低价触及0.123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4-15 16:58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15日收盘报0 131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上涨2 34%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 123港元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9 98万港元(流入16 871万港元 流出6 890万港元) [1]   业务布局 - 实施"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双轮驱动战略 [2] - 推进"校园教育+在线教育"融合发展模式 [2] - 业务覆盖专科 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职业培训 在线课程等 [2] - 旗下奥鹏教育是中国第一家且唯一全国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   运营规模 - 校园教育在校学生约9 3万人(本科生5 6万) [2] - 在线教育本专科在籍学生约130万人 [2] - 2020年培训教师290万人次 [2] - 网络教育统考年均考量200万人次 [2] - 慕课网IT课程累计用户超2000万人 [2] - 网络汉语水平考试累计考生18万人 [2]   公司背景 - 1998年创立 2017年香港主板上市 [3] - 中国首家上市民办高等教育集团 [3] - 获高盛 霸菱亚洲 华侨城 IFC等机构投资 [3] - 创始人李学春为全国政协委员 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4]   荣誉资质 - 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3] - 被评为"2020中国(行业)十大领军品牌" [3] - 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3]   发展战略 - 以科技赋能教育 实施"科技+教育"四大方向 [3] - 致力于成为智慧教育领航者 [3] - 坚持"树人育才 造福民生"的使命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