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等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系统谋划赋能,推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与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9-19 17:4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 [2] - 提出2027年"打基础、树标杆、探路径"阶段目标 重点实现"五十百"发展目标 开展行业级专业大模型应用和典型场景挖掘 [4] - 2030年目标为"全面赋能、生态构建" 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业技术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形成全球领先研发创新基地 [4] 行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技术引擎与产业创新基石 [3] - 国内能源企业已发布十余个企业专用大模型 头部企业依托数据和场景优势实现应用落地 [3] - 当前存在"各自为战"开发现状 导致行业资源冗余与系统壁垒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 技术实施路径 - 夯实数据基础、强化算力支撑、提升模型基础能力三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 [7] - 重点突破多智能体协同、可解释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 打造贴合能源供需特点的精准算法 [7] - 构筑5个以上专业大模型 重点围绕电力、煤矿、油气等业务特点 [8] - 推动大模型与专业软件融合、大小模型协同及智能体等研发模式创新 [8] 应用场景规划 - 重点围绕电网、能源新业态、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等方向开展深度应用 [9] - 推动人工智能在预测分析、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市场交易、设备运维等典型场景规模化应用 [9] - 增强在能源供需平衡、安全监控与预警、内部协同优化、跨域融合创新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9] 创新生态建设 - 推进试点示范 遴选可复制、易推广的场景和企业标杆应用 [11] - 建立健全覆盖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和效果评估的全链条标准体系 [13] - 制定能源数据治理、算力融合等基础规范 保障数据安全共享与算力高效调度 [13] - 设立创新平台、组建"人工智能+"能源创新联盟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 [14]
5月全球投资十大主线
华创证券· 2025-06-05 13:44
全球资产表现 - 5月全球大类资产总体表现为全球股票(5.72%)>大宗商品(1.26%)>人民币(1.00%)> 0%>美元(-0.14%)>全球债券(-0.36%)[2] 美国市场情况 - 美国“大而美法案”若落地,预计2035年债务/GDP比率恐飙升至134%-149%,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 [3][13] - 截至2025年5月底,美股防御板块相比周期板块估值的年内涨幅达10.7% [4][14]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或成美股最大风险,与标普500指数密切相关 [5][24] 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 - 美元走弱阶段,新兴市场资产普遍跑赢发达市场 [4] 全球基金经理配置 - 2025年5月全球基金经理超配欧股比例达2017年以来最高,从净超配22%变为净超配35% [5][17] 汇率情况 - 2025年5月美元兑港币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降至历史极端低位 [6][26] - 5月中美达成关税暂停协议后,离岸人民币于5月26日升破7.17关口 [8][34] - 2025年5月上旬新台币兑美元升破30关口 [9][37] 其他市场情况 - 2025年5月日元贬值幅度在亚洲居前 [8][32] 资产分析角度 - 从基本面看,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4周移动平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沪深300指数时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56和0.48 [42] - 从预期面看,2025年5月62%基金经理认为全球贸易冲突触发全球衰退是最大尾部风险 [50] - 从情绪面看,5月市场情绪指数升至58.8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