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贸易

搜索文档
山东:鼓足“蓝色动能”,向海洋强省进发
新华网· 2025-09-06 09:40
高空俯瞰山东半岛,一条绵延三千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似绸带舒展,大大小小的海岛星罗棋布,镶嵌在 碧海之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集的海洋资源和坚实的产业根基,筑起了山东"蓝色家底"。去年,全省 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8万亿元大关,居全国第二位,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3.9%。 日照港岚山港区拥有6个木材专用泊位,年接卸能力1500万立方米,形成了300余家企业的木材产业集 群,年贸易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近5年来,日照港累计投资近430亿元,纳税近76亿元,带动临港产 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比重均保持在85%以上。随着日照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纵深推 进,港口、产业、城市正相互赋能。 统筹港产城融合,是山东坚持陆海统筹,全省域、系统性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山东把陆海 统筹作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统筹陆海空间布局、生态环境治理、优 势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陆海一体发展。在统筹港产城融合方面,探索港区、园区、城区"三 区互融",创新设施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以港兴城、港产联动、产城共荣的港口枢纽 经济圈。 开放是海洋的天然属性,合作、开放、包容、共赢是海 ...
《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 对外经贸指数比上年增长3.7%
中国新闻网· 2025-06-08 17:08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5.2,同比增长2.3%,对外经济与贸易指数增长3.7%至121.3,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1] - 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国民经济0.9个百分点 [1]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制造业占比超30%,涉海企业IPO融资占比达17% [2] 发展规模与效益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万亿元,增速5.9% [1] - 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为125.2,与总指数持平 [1] 结构优化与升级 - 结构优化与升级指数为131.0,领先其他分项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30% [2] - 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114亿元,占全市场IPO融资规模的17% [2] 资源节约与利用 - 资源节约与利用指数为121.5 [2] - 每公顷海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 [2] - 海上风电发电量增长28.2%,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增长超10% [2]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 [2] 对外经济与贸易 - 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创历史新高 [2] - 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占全球海船完工量的42.7% [2] - 与"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贸易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6.3% [2] 民生保障与改善 - 民生保障与改善指数为125.7 [3] - 沿海城市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超14% [3] - 人均海洋水产品占有量27千克,优质蛋白供给持续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