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甜味剂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研究出炉!“好代糖排行”揭示天然代糖真正优势
中国食品网· 2025-10-29 14:36
行业趋势 - 无糖和低糖化饮食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 [1] - 天然代糖在控制体重、降低代谢负担上展现出独特优势,对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具有积极意义 [2] - 赤藓糖醇很可能会成为未来饮品、食品0糖转型的发展方向 [4] 产品特性与优势 - 天然代糖(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D-阿洛酮糖、赤藓糖醇)的综合表现明显优于人工代糖,尤其在维持代谢平衡、调节血糖、改善肠道环境等方面 [2] - 赤藓糖醇有超过90%会被人体直接排出,不参与能量代谢,也不会造成血糖波动 [2] - 赤藓糖醇来源天然,存在于玉米、葡萄等日常食物中,口感清爽、热量几乎为零,对肠道菌群干扰极小 [4] - 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能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生次级糖苷,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 - D-阿洛酮糖则能减少食物摄入、抑制脂肪生成 [2] 应用领域 - 赤藓糖醇被广泛用于代糖饮料、无糖口香糖、儿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4] - 许多药品配方也开始用赤藓糖醇替代蔗糖,以减少牙齿损伤和血糖波动风险 [4]
金禾实业: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甜味剂供应商之一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7:43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主要甜味剂供应商之一 产品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无糖饮料 食品 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1] 客户合作情况 - 客户群体覆盖众多国内外知名食品饮料企业 与下游各品牌客户建立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1] - 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致力于提供安全优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 [1] 信息披露说明 - 客户合作情况及业务进展以官方发布的定期报告和公告为准 [1]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予金禾实业“买入”评级,看好后续安赛蜜行业的景气度修复
格隆汇APP· 2025-09-12 14:0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增长35.29%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92亿元 同比下降21.70% 环比下降61.85% [1] 行业动态 - 甜味剂行业经历激烈价格战后进入"反内卷"协同稳价新阶段 [1] - 三氯蔗糖价格大幅反弹推动食品添加剂业务毛利率提升18.1个百分点至45.20% [1] - 安赛蜜行业景气度预计将迎来修复 [1] 公司战略与前景 - 作为代糖龙头公司盈利能力迎来拐点 [1] - 上半年战略性布局多个重点项目实现突破 [1] - 随着甜味剂景气度回升业绩将逐步释放 [1]
简讯: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赚586%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3.35亿元(4,700万美元)同比增长54.3% [3] - 纯利2,438万元较去年同期355万元激增586.4% [3]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10.2%大幅提升至23.3% [3] - 总资产11.26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8.5% [3] - 现金结余达2.5亿元且负债比率降至39.7% [3] 产品结构 - 三氯蔗糖收入达1.52亿元同比大增116.8% [3] - 食品级及工业级甘氨酸收入合计1.68亿元同比增长25.9% [3] 战略举措 - 通过印尼工厂供货规避美国对中国甘氨酸的高关税 [3] - 泰国新厂推动三氯蔗糖出口业务增长 [3] 市场反应 - 股价单日高开至13.19港元涨幅1.70% [3]
2025年中国安赛蜜行业发展历程、生产方法、产业链、供需平衡、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31年市场规模将达2.6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9:33
安赛蜜行业定义及生产方法 - 安赛蜜是一种无热量甜味剂,化学名称为乙酰磺胺酸钾,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具有高稳定性(耐受225°C高温,pH 2-10稳定)且不参与人体代谢 [2] - 国内外合成安赛蜜的四种主流方法:氨基磺酰氟-双乙烯酮法(收率93%)、乙酰乙酰胺-三氧化硫法(收率31%)、乙酰乙酰胺-硫酰氟法(收率86.5%)、氨基磺酸-三氧化硫法(收率69%)[3][4] - 连续合成不搅拌工艺通过高压釜实现连续化生产,显著提升效率 [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安赛蜜产能3.35万吨(醋化股份1.5万吨占44.78%,金禾实业1.2万吨占35.82%),产量23180吨,出口占比83.5%(19356吨),国内需求仅3839吨 [7][21] - 2024年行业销售收入9.06亿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1.42亿元(食品饮料领域占比80.99%),出口金额7.67亿元 [10][12] - 预计2025年产量增至24640吨,国内需求达4039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7亿元 [7][10] 应用领域与市场结构 - 无糖饮料是核心应用场景,2024年食品饮料领域市场规模1.15亿元,医药/日化领域合计0.27亿元 [12] - 行业呈现出口导向特征,2024年出口量19356吨(占产量83.5%),国内表观消费量仅占16.5% [7] - 细分领域增速差异显著:预计2025年食品饮料需求增长9.6%,医药领域增长14.3% [12] 竞争格局 - 双寡头垄断:金禾实业与醋化股份合计产能占比超80%,技术壁垒和规模效应显著 [21] - 主要竞争者包括南通醋酸化工(产能1.5万吨)、金禾实业(1.2万吨)、江苏维多(安赛蜜+阿斯巴甜双产品线)[18][19] -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行业通过限产保价策略修复市场价格 [24] 发展趋势 - 健康消费升级驱动需求:预计2031年市场规模达2.65亿元,替代糖精/甜蜜素等传统甜味剂趋势明显 [23] - 政策红利:《国民营养计划》推动减糖需求,监管趋严促进行业规范化 [23] - 技术创新方向:连续化生产工艺优化,医药/化妆品等新应用领域拓展 [23][24] 产业链与历史沿革 - 上游原材料:氨基磺酸、双乙烯酮为核心原料,配套二氯甲烷、三氧化硫等 [14] - 发展里程碑:1967年德国发明,1988年获FDA批准,1992年中国批准用于食品饮料,现全球90多国认可 [16] - 下游应用:食品饮料(主导)、医药中间体、日化用品三大方向 [14][19]
甜味剂:减糖消费空间广阔,新星单品蓄势待发
国盛证券· 2025-08-15 19:5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5] 市场概况 - 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保持在30g/天左右,高于倡导的25g/天标准[1] - 2024年近4成美国消费者选择低卡或零卡糖以降低卡路里摄入[1] - 甜味剂对食糖的替代空间为每日人均9.3g,年度量级430万吨,占2024/25年度食糖消费量约27%[1] - 饮料市场在含糖食品需糖量结构中份额最大,2023年无糖饮料渗透率仅7.9%,增长空间较大[1] 甜味剂选择因素 - 经济性:人工甜味剂甜价比通常大于1,天然甜味剂大多低于1甚至低于白糖的0.2[2] - 安全性:天然甜味剂大多无ADI限制,但糖醇类可能引发腹泻;人工甜味剂基本都有ADI限制[2] - 口味:阿洛酮糖口感最接近蔗糖[2] - 消费者认知:2024年美国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阿洛酮糖安全性认知最低,与其真实参数不符[2] 三氯蔗糖分析 - 2023年全球销量约2万吨,同比增长7%,占5大人工甜味剂甜度贡献39%[46] - 2018-2023年复合增速7.5%,高于其他人工甜味剂[46] - 2024年CR4市占率达95%,龙头企业包括金禾、康宝、科宏、新琪安[58] - 2024年8月价格从10万元/吨上调至17万元/吨,涨幅70%[58] 赤藓糖醇分析 - 2023年国内产能达38万吨/年,已超过2024年全球预测需求量23.8万吨[66] - 2025年CR3达81%,企业包括三元生物(33%)、东晓生物(24%)、玉峰集团(24%)[72] -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11.74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17.34%[73] 阿洛酮糖分析 - 2019-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从0.33亿增至1.73亿美元,复合增速51.3%[74] - 预计2030年达5.45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17.8%[74] - 2024年北美占全球78%市场份额,泰莱、松谷化学和百龙创园占60%市场份额[81][83] - 2025年7月中国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国内已有20家企业布局,规划产能超27万吨[85] 投资建议 - 静态视角:关注三氯蔗糖龙头企业,预计维持7-8%增长[3] - 动态视角:关注阿洛酮糖的消费升级和工艺升级机会[3] - 选股维度:关注技术潜力强、资金实力雄厚且产品多元化的企业[3]
三元生物2200多万限售股即将上市流通,外销收入占比超七成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40
限售股解禁与股东减持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9294.60万股限售股将于8月11日解禁,占总股本的45.94%,其中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为2267.19万股,控股股东聂在建持有[2][3] - 股东鲁信资本计划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00万股,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0万股[3][4] - 公司已采取回购措施稳定市场信心,截至2025年7月8日累计回购233万股,占总股本的1.15%,累计成交金额约6068万元[4] 经营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近年业绩呈现波动,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5亿元、5亿元和7.13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0.56亿元和1.05亿元[5]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达70.70%,美国商务部初裁适用450.64%反倾销税,对在美销售造成影响,最终裁定结果预计2025年11月23日公布[6] - 赤藓糖醇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2.30%,产品结构单一,行业供需波动可能影响业绩[7]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赤藓糖醇价格从2021年最高40000元/吨降至2023年9500元/吨,2024年行业竞争格局有所缓解但价格仍处低位[7] - 行业处于周期性波动筑底阶段,产能过剩问题仍存在,市场机制将促使部分企业关停或转产,高效率低成本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7] - 公司作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领导者之一,专注该领域十余年,攻克多项工艺难题[5]
全球及中国甜菊糖甜味剂市场深度分析及需求预测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02
甜菊糖甜味剂市场概述 - 甜菊糖甜味剂行业主要产品类型包括Reb-A甜菊糖、STV甜菊糖、葡萄糖基甜菊糖、Reb-M甜菊糖和Reb-D甜菊糖 [3] - 不同产品类型甜菊糖甜味剂增长趋势显示2019年至2031年将持续增长 [3]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饮料、食品、保健产品、制药业、化妆品等 [4] - 不同应用领域甜菊糖甜味剂增长趋势显示2019年至2031年将持续增长 [4] 行业发展现状 - 甜菊糖甜味剂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特点 [4] - 行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4] - 行业存在一定进入壁垒 [4] 全球供需现状及预测 - 全球甜菊糖甜味剂产能、产量和产能利用率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趋势 [4] - 全球甜菊糖甜味剂产量和需求量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趋势 [4] - 全球主要地区甜菊糖甜味剂产量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4] - 中国甜菊糖甜味剂产能和产量占全球比重2019-2031年将保持稳定 [4] 市场规模分析 - 全球甜菊糖甜味剂收入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4] - 全球甜菊糖甜味剂销量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4] - 全球甜菊糖甜味剂价格2019-2031年将呈现一定趋势 [4] - 中国市场甜菊糖甜味剂收入和销量占全球比重2019-2031年将保持稳定 [4]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地区甜菊糖甜味剂销量和收入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4] - 欧洲地区甜菊糖甜味剂销量和收入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4] - 亚太地区甜菊糖甜味剂销量和收入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5] - 拉美地区甜菊糖甜味剂销量和收入2019-2031年将保持增长 [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甜菊糖甜味剂产能市场份额分布不均 [5] -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2019-2025年销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数据可查 [5]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2019-2025年销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数据可查 [5] - 行业集中度分析显示全球头部厂商(Top 5)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5] 产品类型分析 - 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甜菊糖甜味剂销量2019-2031年预测数据可查 [5] - 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甜菊糖甜味剂收入2019-2031年预测数据可查 [5] - 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甜菊糖甜味剂价格走势2019-2031年可查 [5] 应用领域分析 -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甜菊糖甜味剂销量2019-2031年预测数据可查 [6] -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甜菊糖甜味剂收入2019-2031年预测数据可查 [6] -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甜菊糖甜味剂价格走势2019-2031年可查 [6] 行业发展环境 - 甜菊糖甜味剂行业呈现明显发展趋势 [7] - 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明确 [7] - 中国甜菊糖甜味剂行业政策环境包括主管部门、政策动向和相关规划 [7] 供应链分析 - 全球产业链呈现一定趋势 [8] - 行业供应链结构清晰,主要原料供应情况明确 [8] - 行业主要下游客户群体明确 [8] - 行业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具有特点 [8] 主要厂商概况 - 全球市场主要甜菊糖甜味剂厂商包括PureCircle、GLG Life Tech Corp、Julong High-tech等20余家企业 [9][10][11][12][13][14] - 各厂商基本信息、生产基地、销售区域、市场地位等数据完整 [9][10][11][12][13][14] - 各厂商产品规格、参数、市场应用信息详细 [9][10][11][12][13][14] - 各厂商2019-2025年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数据可查 [9][10][11][12][13][14] 中国市场分析 - 中国市场甜菊糖甜味剂产量、销量、进出口2019-2031年趋势可查 [15] - 中国市场进出口贸易呈现一定趋势 [15] - 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来源和出口目的地明确 [15] - 中国甜菊糖甜味剂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 [15]
「e公司观察」减产保价效果显著的行业特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8:22
三氯蔗糖行业减产保价案例 - 三氯蔗糖价格波动剧烈 2019年每吨25 83万元 2020年每吨23 4万元 2022年因环保政策和运费上涨达到每吨38 63万元 2024年回落至每吨14 16万元 [1] - 2024年8月三氯蔗糖厂家报价降至10万元/吨 较2023年同期下降33 33% 行业平均毛利为-1 6万元/吨 毛利率为-16% [1] - 2023年8月28日金禾实业 康宝生化 科宏生物和新琪安4家主要厂家联合调价 价格从10万元/吨上调至15万元/吨 一个月内推高至20万元/吨 [1] - 近期三氯蔗糖主流报价为19万元—20万元/吨 减产效果明显且经受住时间考验 [1] - 行业成功原因包括玩家少 主要厂家垄断产能 其中一家产能占比突出 带动联合减产 主观愿望强烈且执行容易 [2] PET瓶片行业减产案例 - 华润化学 万凯新材 三房巷和逸盛石化近期缩减20%的PET瓶片产能 涉及产能合计约336万吨 [2] - 企业面临库存压力 行业联合减产以消化库存 上半年亏损促使行业组织行动 [2] - 截至2023年底上述4家公司产能约为1549万吨 行业集中度达80%以上 [2] - 2023年该行业主要企业曾组织限产保价 行业环境恶化后再次联手应对 [3] 行业减产成功的关键因素 - 行业集中度高且企业齐心协力是减产成功的主要因素 若行业分散则头部企业减产效果不佳 [3] - 水泥行业虽集中度不高 但运输距离造成地域性 错峰生产使控产保价成功 [3] - 减产成功关键看企业是否能享受减产成果 [3] - 甜味剂和PET瓶片行业减产效果明显与行业处于上升期有关 需求提升使效果快速显现 [3] - 隐患在于两个行业一边限产一边仍在扩大产能 增速不佳行业化解产能难度更大 [3] 政府主导减产的局限性 - 煤炭 钢铁等行业政府组织减产常需行政手段 但企业执行不彻底 存在阳奉阴违现象 [3] - 企业间不齐心 存在地方保护因素 部分企业趁机渔利 [3]
周期底部,看好涨价和科技材料 - 2025年化工中期策略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基础化工、白金烯、甲维盐、草甘膦、甜味剂、润滑油添加剂、轮胎、生物柴油、制冷剂、复合肥、民爆、钾肥、磷矿石 - **公司**:新安、新发、江山广信、扬农、和邦生物、金河实业、德国诺瓦克斯、北京维多、江西北亚、初化股份、金禾实业、山东康宝、福建科华、路博润、润英联、雪佛龙、雅富顿、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赛轮、森麒麟、赛轮轮胎、三力士、卓越性能、易普力、协鑫科技、广东宏大、江南化工、亚钾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投资策略**:2025 年中期基础化工板块投资策略为“新趋势持续加强”,分边际变化、贸易通和业绩兑现三部分,当前板块赔率高胜率低,估值安全垫高,PB 分位数低于 10%时配置性价比凸显,不同品类有阶段性机会,建议标配关注有边际变化子行业如荣耀和甜味剂,关注国产替代及出口方向如润滑油添加剂和轮胎,关注业绩确定兑现方向如制冷剂和民爆[1][2] - **油价关注点**:市场关注 OPEC 增产和美国页岩油供给,OPEC 增产策略因沙特和俄罗斯财政赤字难长期维持,美国页岩油储量理论寿命下降未来产量可能见顶[1][4] - **基础化工板块运行状态**:板块承压但新增产能、库存、需求及估值大概率见底,固定资产指数经历多轮扩张周期,库存处于底部,需求平稳有差异,大部分子行业 PB 分位数较低[1][5] - **2025 年上半年表现好的子行业**:白金烯和甲维盐供需双好,无新增产能且需求增长;草甘膦需求刚性,中国占全球产能 61%,国内竞争格局良好[1][6][7] - **甜味剂市场**:供需格局好,化工行业协同可能有边际变化,以安赛蜜为例供给格局集中,市场有稳定性和潜力[1][8] - **中国化工市场现状及趋势**:中国化工产业是全球最大市场,市占率 48%,未来向高端发展和全球化,企业海外收入及盈利占比上升,贸易摩擦加速出海,国产替代和出海是投资思路[10] - **国产替代投资机会**:关注市场空间大、行业壁垒高、公司迎来替代拐点概率大的领域,如润滑油添加剂,全球前四大公司市占率达 88%左右,建议关注龙头企业[11] - **出海投资模式及典型行业**:出海模式有产能出海、产能整合等多种,轮胎行业是典型出海领域,2024 年全球需求量达 108.50 亿条,建议关注全球化技术能力强且海外产能多的公司[12] - **生物柴油出海投资机会**:生物柴油是政策驱动市场,欧洲是重要出口地,因欧洲征收反倾销关税,企业需海外建厂规避风险,建议关注具备多基地布局能力企业[13][14] - **制冷剂行业前景**:制冷剂受益于供给端政策配额限制,涨价行情延续时间长且一致性好,竞争格局良好,中周期维度业绩向上概率高[15] - **复合肥行业前景**:复合肥大规模发展壁垒在于渠道市场,建议关注其发展机会[16] - **基础化工板块投资策略重点方向**:包括渠道布局与品牌,关注需求驱动的民爆行业;产能兑现,关注格局好且放量概率高的钾肥行业;边际变化子行业,关注磷矿石和甜味剂;贸易相关领域,国产替代关注润滑油添加剂,出海关注轮胎和生物柴油;业绩兑现方向,关注制冷剂、民爆、钾肥和复合肥等领域[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三氯蔗糖市场供给格局**:较为集中,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金禾实业、山东康宝和福建科华[9] - **轮胎分类及相关情况**:轮胎分全钢轮胎和半钢轮胎,全钢轮胎与基建和运输相关,半钢轮胎消费属性强,美国对中国双反后中国出口美国量下降,东南亚承接部分产能,头部三家企业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有一定市占率,国内赛轮和森麒麟表现较好[12] - **基础化工板块面临的风险**:包括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下游利润,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需求承压延缓产能出清节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