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赤藓糖醇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营收排名、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10-31 12:32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三元生物(301206)、保龄宝(002286)、华康股份(605077)、百龙创园(605016)、晨光 生物(300138)、金禾实业(002597)、莱茵生物(00216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代糖企业竞争梯队;中国代糖上市公司营收;代糖上市公司布局 1、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梯队 从代糖行业竞争梯队看,注册资本超过5亿元的企业主要有莱茵生物、金禾实业、晨光生物,2-5亿注册 资本的代糖企业主要有保龄宝、百龙创园等。 2、中国代糖行业上市企业营收排名 2024年,中国代糖行业上市公司中,华康股份代糖产品营收规模超过19亿元,排名第一。保龄宝、莱茵 生物和三元生物代糖产品营收均超过5亿元,位列第2-4位。 从区域分布看,中国代糖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份,其中山东省代糖生产企业较 多,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百龙创园等。 3、行业集中度分析 中国代糖行业内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醇类代糖的行业集中度均较高,其中三氯蔗糖主要生产厂商有 金禾实业、山东康宝等,阿斯巴甜主要生产厂商有汉光甜味剂、维多公司等,赤藓糖醇主要生产企业有 华康股份、保龄宝、华康股份等。 4、 ...
保龄宝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1.26亿行业排第5,净利润1.34亿超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0 18:0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16日,于2009年8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位于山东省德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功能糖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全品类布局与技术优势,主营业务为功能糖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涉及减糖甜味剂、益生元、膳食纤维等领域,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 - 农产品加工 - 其他农产品加工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26亿元,在行业12家公司中排名第5,行业平均数为43.16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淀粉糖及其他占比29.89%,减糖甜味剂占比26.55%,饲料及副产品占比22.40%,益生元占比13.48%,膳食纤维占比7.39% [2] - 当期净利润为1.34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1.14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9.47%,低于去年同期的23.99%,且低于行业平均的36.70% [3] - 当期毛利率为13.30%,高于去年同期的11.80%,也高于行业平均的13.16% [3] 管理层与股权 - 董事长戴斯觉2024年薪酬为151.55万元,较2023年增加16.26万元 [4] - 总经理王强2024年薪酬为119.88万元,较2023年增加53.1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39万,较上期减少0.40% [5] 业务亮点与增长前景 - 减糖甜味剂收入快速增长,赤藓糖醇/结晶果糖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9.53%/50.57% [6] - 2024年建立DHA藻油生产线,初步计划年产2,000吨DHA藻油毛油,并启动新建年产2500吨HMOs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6] - 2025年3月启动年产2万吨阿洛酮糖二期扩产项目,预计2026年底阿洛酮糖年产能将达到约3万吨 [6] - 机构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7.18/29.66/32.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2.22/2.69亿元 [6]
最新研究出炉!“好代糖排行”揭示天然代糖真正优势
中国食品网· 2025-10-29 14:36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无糖和低糖化饮食已经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但在琳琅满目的甜味剂中, 哪些才是真正对身体更友好的"好代糖"呢?近日,一项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给出了好代糖排行的答案。 这项研究提到,甜菊糖苷、罗汉果苷、D-阿洛酮糖、赤藓糖醇等天然代糖在体内的代谢途径相对温和。其中,赤 藓糖醇有超过90%会被人体直接排出,不参与能量代谢,也不会造成血糖波动;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能通过肠道 菌群代谢产生次级糖苷,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D-阿洛酮糖则能减少食物摄入、抑制脂肪生成。这些代谢机 制让天然代糖在控制体重、降低代谢负担上展现出独特优势。 从分子水平来看,天然甜味剂不仅通过甜味受体带来味觉满足,更能激活AMPK通路,促进脂肪分解、能量消 耗。这意味着,选择合适的代糖,不仅能"少吃糖",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状态,对预防肥胖、糖尿病等 慢性病具有积极意义。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好代糖排行"中,赤藓糖醇始终名列前茅。 总的来说,赤藓糖醇来源天然,存在于玉米、葡萄、梨、西瓜等日常食物中,口感清爽、热量几乎为零,对肠道 菌群干扰极小,因此被广泛用于代糖饮料、无糖口香糖、儿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许多药品配 ...
德州打造千亿元级 “北方生物谷”
大众日报· 2025-10-27 11:19
产业战略与布局 - 德州市生物产业聚焦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质能五大领域 [2] - 产业确立"一核引领、三极支撑、多园协同"的空间布局,即以禹城市为核心,齐河、乐陵、平原为三极,天衢新区等多园协同 [2] - 生物产业被列为德州市11条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之一,采用"链长统筹、牵头部门主抓、领建园区主战、关联园区协同"的工作格局 [2] 产业规模与集群地位 - 2024年全市生物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3家,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 [2] - 产业内产值过10亿元企业8家、过亿元企业41家 [2] - 生物产业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2]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德州市拥有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96个省级创新平台,并与40余家高校院所保持合作 [3] - 累计手握近300个生物制备发明专利,为产业创新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3] - 保龄宝公司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其中关于赤藓糖醇的专利有十几项,其产品纯度达99.5%以上 [3] 企业发展与产品应用 - 保龄宝公司新建成的年产3万吨赤藓糖醇项目自投产以来保持满负荷运行,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山东百龙创园公司正开发母乳寡糖、乳果糖、低甜糖醇等新产品,以满足低糖、低热量市场需求 [1] - 企业寻求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以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 [1] 产业生态与支持体系 - 德州市建立常态化路演与成果转化两大机制,实现"产学研金服"五大要素高效对接 [4] - 巩固"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德州"的"科创飞地"模式,探索设立生物产业专项基金 [4] - 成立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36家生物产业体系企业及社会组织加入,旨在抱团发展、自律协同 [4]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将瞄准合成生物、基因细胞治疗、AI制药等前沿赛道,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 [4] - 计划通过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引领性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生态 [4] - 发展目标是打造千亿元级"北方生物谷" [4]
德州|德州打造千亿元级 “北方生物谷”
大众日报· 2025-10-27 09:15
产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德州市将生物产业列为11条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之一,确立“链长统筹、牵头部门主抓、领建园区主战、关联园区协同”的工作格局[3] - 产业发展目标是打造千亿元级“北方生物谷”[1][6] - 系统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支撑、多园协同”的生物产业空间布局,以禹城市为核心,齐河、乐陵、平原为三极,天衢新区等多园协同[3] 当前产业规模与基础 - 2024年全市生物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3家,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3] - 产业内产值过10亿元企业8家、过亿元企业41家[3] - 生物产业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3] 重点发展领域与区域分工 - 聚焦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质能五大领域[3] - 禹城市重点发展生物制造,齐河县侧重医疗器械,宁津县主攻生物育种,形成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5] 创新能力与科研支撑 - 拥有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96个省级创新平台,例如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龄宝功能性生物配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 - 与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40余家高校院所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累计手握近300个生物制备发明专利[4]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近百项,其中关于赤藓糖醇的专利有十几项[4]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开发母乳寡糖、乳果糖、低甜糖醇等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低糖、低热量选择[2]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成的年产3万吨赤藓糖醇项目自投产以来保持满负荷运行,产品纯度达99.5%以上,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4] 发展机制与支持体系 - 建立常态化路演与成果转化两大机制,覆盖技术、资本、市场、政策四个维度,实现“产学研金服”五大要素高效对接[5] - 巩固“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德州”的“科创飞地”模式,探索设立生物产业专项基金[5] - 成立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36家生物产业体系企业及社会组织加入,抱团发展[5] 未来发展方向 - 瞄准合成生物、基因细胞治疗、AI制药等前沿赛道,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6] - 深化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引领性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空间集聚、功能互补的产业集群生态[6]
代糖战来了新角色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6:21
D-阿洛酮糖概述与市场前景 - 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稀有糖,甜度为蔗糖的70%,热量约为蔗糖的十分之一(1.67kJ/g或0.4kcal/g)[5] - 该成分拥有与蔗糖相近的口感和容积特性,能发生美拉德反应,具备良好的产业应用潜力[5] - 2024年全球D-阿洛酮糖市场规模为1.477亿美元,预计2025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4%[6] - 其代谢特性显示不参与葡萄糖相关代谢,在改善肥胖或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方面具备潜力[5] 政策批准与产业响应 - 国家卫健委于7月2日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为新食品原料[3] - 批准后产业端迅速响应,中粮集团于9月23日率先发布国产产品,并与霸王茶姬、蒙牛等下游企业意向签约[3] - 保龄宝、三元生物、东晓生物等代糖生产企业均表示将加快布局D-阿洛酮糖[3] 上游技术与生产工艺 - D-阿洛酮糖主要有生物发酵法和酶转化法两种生产工艺,酶转化法是当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方式[8] - 酶制剂是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头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与科研机构独家合作获取技术,如中大恒源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合作[9] - 获取生产许可证的流程复杂且周期较长,新入局者在技术、资金方面已处于劣势[9] 中游产能布局与规划 - 保龄宝启动年产2万吨阿洛酮糖(二期)扩产项目,预计2026年D-阿洛酮糖年产能将达到约3万吨[9] - 三元生物计划在2025年将D-阿洛酮糖产能从1万吨扩产至2万吨[9] - 东晓生物预计年内第一批产品将上市[9] 下游应用与客户态度 - 下游企业态度积极但谨慎,娃哈哈、康师傅、今麦郎、元气森林等企业对样品感兴趣并有意测试[11] - 含D-阿洛酮糖的产品尚未形成大规模使用场景,仍处于研发与测试阶段[12] - 积极性较高的下游客户可分为四类梯队:保健品和健康食品企业、烘焙企业、健身代餐相关企业、茶饮企业[12] 成本与市场竞争因素 - D-阿洛酮糖价格从国际价格的4万—4.8万元/吨降至目前的2万—2.4万元/吨,仍是赤藓糖醇价格(约1万元/吨)的2倍以上[13] - 目前D-阿洛酮糖价格是普通蔗糖的3—4倍,中粮生物科技可通过定制复配糖浆以降低成本[14] - 行业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避免重蹈赤藓糖醇价格战的覆辙[14] 未来发展关键与优势 - 相较赤藓糖醇,D-阿洛酮糖在使用场景上更广泛,能解决赤藓糖醇在低温产品中易结晶的问题[15] - 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加快应用标准落地、以及实现从B端到C端的认知打通[15] - 随着产业产能扩大,D-阿洛酮糖成本有望持续下降[14]
代糖战来了新角色|科技赋能新消费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5:21
文章核心观点 - D-阿洛酮糖作为一种新型天然代糖,在获得中国官方批准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加速布局,其市场应用处于从测试到商业化的早期阶段,未来发展潜力与成本、产能、技术及消费者认知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1][2][11] D-阿洛酮糖的特性与优势 - 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稀有糖,甜度为蔗糖的70%,口感接近蔗糖,能量仅为0.4kcal/g,约为蔗糖的十分之一 [2] - 该代糖不参与人体葡萄糖代谢,无升高血脂、尿酸的风险,在改善肥胖和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方面具备潜力,并能发生美拉德反应,赋予食品独特风味和色泽 [2] 全球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D-阿洛酮糖市场规模为1.477亿美元,预计2025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4% [3] - 该代糖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用于食品生产 [3] 上游生产技术与布局 - D-阿洛酮糖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生物发酵法和酶转化法,后者是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方法,但酶制剂的技术壁垒较高 [4] - 头部企业如中粮集团通过自主研发酶制剂,而中大恒源等企业则与科研机构进行独家合作以获取酶制剂知识产权 [5] - 主要代糖生产企业正积极扩产:保龄宝计划将年产能提升至约3万吨,三元生物计划从1万吨扩产至2万吨,东晓生物预计年内有产品上市 [6] 下游应用现状与挑战 - 下游食品饮料企业态度积极但谨慎,娃哈哈、康师傅、元气森林、蒙牛、霸王茶姬等公司已对样品感兴趣或签订意向订单,但产品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 [7][8] - 下游客户积极性较高的依次为保健品/健康食品、烘焙、健身代餐和茶饮企业,其中轻资产品牌尝试新事物更为灵活积极 [8] - 当前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成本较高(现价2万-2.4万元/吨,是赤藓糖醇价格的2倍多,蔗糖价格的3-4倍)以及消费者认知度不足 [9] 行业发展关键与风险考量 - 行业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避免重蹈赤藓糖醇因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的覆辙 [10] - 相比赤藓糖醇,D-阿洛酮糖在冰淇淋、果冻等低温产品中应用更具优势,使用场景更广泛 [11] - 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加快应用标准落地以及加强消费者认知教育 [11]
滨城图强:以“三区联动”塑百强新城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4:47
高新区产业发展 - 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25年1月获批设立,规划面积14.99平方公里,结束了主城区无高标准工业园区的历史 [2] - 高新区吸引了包括山东魏桥创业集团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安琪酵母等17个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达230.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滨城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大幅增长37.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 [2] -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家纺服装、食品加工三大百亿级产业为优势,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3] 区域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滨城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12项指标位列全市第1位,地区生产总值等3项指标列全市第2位 [3] - 区域内固体烧碱、三氯乙烯、莱赛尔面料、赤藓糖醇、铝活塞耐磨镶圈等11项产品产量或市场份额居全球或全国第一 [3] 城市品质提升 - 2023年启动大规模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计划三年投入180亿元,实施126个城市更新项目 [4] - 完成交付16个安置区,共计15735套安置房,数量位列全市第1位,并完成既定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4] - 打通城区13条“断头路”,实施秦台河综合改造工程,清淤底泥13万方,新建地下排水管网92公里,清淤管网586公里 [4] - 高标准提升7个农贸市场,整治30条背街小巷,拥有116座公园和24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森林覆盖率达40% [5] - 2024年,滨城区在全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中排名提升42位至第65位,群众满意度从82%跃升至96% [5] 高铁新城规划与建设 - 随着济滨高铁、津潍高铁交汇,规划开发8.11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其核心滨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8台18线,预计2026年投用 [7] - 高铁新城采用“站城一体”理念规划,吸引10多家央国企参与,仅基础设施投资就超过120亿元,正在建设8条快速路网 [7] - 2024年以来,滨城区已签约41个高铁关联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00亿元,预计到2030年高铁新城将集聚全区20%以上人口和30%以上经济总量 [8] - 高铁新城将形成“20分钟到济南、50分钟达北京、2小时通上海”的交通圈,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变 [8]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保龄宝公司:小玉米造就中国功能糖产业领军者
中国发展网· 2025-09-24 13:3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位于山东省德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功能糖产品 [1] - 工业园占地1600余亩 员工1400余人 建有16条功能糖生产线 综合产能100余万吨 [1]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国家绿色工厂 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1] - 国内首家完成低聚糖工业化生产 2009年深交所上市 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1] 玉米收储管理 - 建立严谨粮食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细化各环节操作流程和标准 [2] - 每批次入库粮食进行多维度检测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 2024年收储玉米32万吨 平均日收购量1000吨 收购地区主要为山东河北河南 [2] - 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发布收购信息 价格公开透明 参照季节及周边行情制定 [2] - 建立粮食价格动态监测机制 确保收购价格合理 保障农民利益 [2] 仓储设施建设 - 现有粮食存储平房仓钢板仓13个 存储能力8万吨 [3] - 粮仓确保气密性隔热性防水性达标 对原有粮仓升级改造 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 - 安装智能通风系统和粮情测控系统 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粮情 [3] - 新建粮仓安装自动化出入库系统 实现快速装卸和精准计量 [3] 玉米精深加工 - 通过技术创新延伸玉米产业链价值 向高价值产品聚焦 [4] - 从淀粉糖到功能糖到药用糖到新型营养素及终端消费品 实现玉米价值十几倍上百倍增值 [4] - 赤藓糖醇阿洛酮糖DHA等高价值产品相继投产 实现企业产能提升和经济效益提高 [4]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拉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增长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4]
9月22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22 11:50
股东减持计划 - 环球印务股东香港原石国际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320.04万股 占总股本1%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1] - 山西汾酒股东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1620.06万股 占总股本1.33% 减持原因为股东联和基金到期清算退出[3][4] - 瑞丰高材大股东桑培洲拟减持不超过240万股 占总股本0.9584%[12] - 长亮科技董事兼财务负责人赵伟宏拟减持105万股 占总股本0.129%[14] - 仲景食品董事刘红玉拟减持不超过15万股 占总股本0.1%[14] - 海泰科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3%公司股份 其中苏州新麟三期创业投资企业拟减持全部146.81万股(占总股本1.53%) 赵冬梅拟减持不超过96.1万股(占总股本1%)[15] 资产收购与重组 - 向日葵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兮璞材料100%股权及浙江贝得药业4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兮璞材料主营高端半导体材料包括半导体级高纯度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等产品[1] - 华海诚科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获证监会批准 配套资金募集不超过8亿元[8] - 金帝股份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齿轮、变速箱及汽车零部件制造[10] 重大合同与项目中标 - 中油工程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签署阿联酋LNG输送管线项目EPC合同 金额5.13亿美元(约36.88亿元) 项目包括建设180.5千米天然气管线 工期36个月[2] - 林洋能源预中标国家电网计量设备项目 中标总金额约1.42亿元 产品包括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等[6] 控制权变更与停复牌 - 冠中生态筹划控制权变更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可能变更 股票及可转债自9月22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2] - 向日葵因资产购买事项股票于9月22日复牌[1] 产品研发与资质获批 - 兄弟科技全资子公司获碘帕醇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 该产品为化学药品4类 已纳入国家医保甲类目录和第七批集采目录[5] - 汇绿生态控股子公司签订光模块项目租赁合同 租赁面积2.1万平方米用于建设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 租赁期5年含4个月免租期[17]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臻镭科技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实施留置措施 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 公司控制权未变化且经营正常[16] 股东减持计划终止与现金分红 - 丰山集团股东顾翠月及董事单永祥、吴汉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顾翠月已减持23.05万股 单永祥减持31.3万股 吴汉存减持16.74万股[19] - 华康股份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 合计派发约6061万元[19] - 中油工程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30元(含税) 合计派发7258.09万元[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