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投资

搜索文档
破壁融合,定义未来 | 奇点计划首期招募正式启动!
思宇MedTech· 2025-06-19 18:19
奇点计划核心优势 - 多维融合课程体系整合医学知识、投资思维、前沿技术与产业实战四大维度 [3] - 课程设计包含18个模块覆盖9个周末并安排N场实景参访 [8] - 四大模块课程时间跨度为2025年7月至12月 [10] 导师与教学资源 - 导师团队由临床专家、投资专家、技术专家及行业先锋组成 [4] - 顶尖医疗机构专家授课 资深投资人拆解医疗赛道估值逻辑 [7] - 提供垂类领域专家1对1闭门指导及模拟器操作等实操课程 [11] 课程内容与结构 - 7月课程聚焦呼吸领域全景分析 8月涵盖心血管、血液、医美及合成生物学等主题 [11][14] - 9月课程包括体重管理、消化系统 10月覆盖骨科、AI诊疗及神经科学 [14] - 11-12月深入视觉、口腔、免疫、精神健康及女性生殖健康等领域 [14] 学员生态与资源链接 - 学员群体覆盖医疗全产业链 可对接科研转化项目及投融资机会 [9][12] - 提供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资源网络 优先获得独角兽企业合作资源 [12][19] - 长期权益包括三甲医院专家资源链接及导师1v1咨询机会 [19] 主办方背景 - 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由清华工研院发起 专注医疗器械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 [18] - 平台整合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及临床医院资源 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孵化 [18]
128岁,这所高校走出了一个投资天团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1 00:04
浙江大学校友创业与投资影响力 - 浙江大学128周年校庆凸显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参与者的地位,校友全球分布构建创新生态系、创业朋友圈和发展共同体 [1] - "杭州六小龙"科技企业中有3家创始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包括深度求索、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 [1][2] - 浙江大学1978年创建计算机系时就将人工智能研究列为首要任务,2019年成为首批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 [2] 浙江大学校友创业成就 - 截至2024年5月17日,浙江大学共有351位校友担任313家上市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或高管 [4] - 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创立于1999年,已诞生128家创业公司总市值达千亿元,培育出拼多多黄峥等知名企业家 [5] - 浙江大学构建了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价值闭环,形成"热带雨林"般创新生态系统 [5] 校友企业案例 - 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本硕毕业于浙江大学,其开源模型DeepSeek-R1颠覆AI研发"高投入、长周期"认知 [3]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完成浙大本硕博学业,公司员工中一半为浙大校友 [2] - 群核科技两位联合创始人均毕业于浙大竺可桢学院 [2] 校友投资案例 - 段永平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创立步步高并孵化OPPO、vivo,转型投资后成功投资拼多多、网易等 [6] - 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管理资产超30亿元,投资20多个项目涉及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 [8] - 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管理10支基金总规模约20亿美元,已投资超过120个创业团队 [9] 医疗领域投资 - 泓创资本陆潇波主导超过50个医疗项目投资,收获13个A股IPO包括华大基因、贝达药业等 [10] - 比邻星创投管理多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已投出健世科技、康沣生物等医疗创新企业 [11] - 方源资本张辉作为初始团队成员参与创立该机构 [11]
卫哲:从阿里巴巴到泡泡玛特,本质都是效率为王
创业家· 2025-05-20 17:54
核心观点 - 卫哲新书《效率为王》强调存量经济时代企业应将效率置于增速和规模之上,通过提升投入产出比实现可持续增长 [8][9][13] - 嘉御资本15年投资方法论聚焦"第一效率指标",在跨境电商、新消费等领域投出安克创新、泡泡玛特等14家出海龙头企业 [3][20][21] - 医疗行业逆向布局体现"别人恐惧时贪婪"理念,看好AI+医疗、医疗出海等交叉领域机会 [27][34] - AI投资坚持效率优先原则,DeepSeek案例验证"用得起"比"用得好"更关键 [17][35] 行业趋势 经济周期切换 - 中国经济从增量向存量切换,企业需从追求增速规模转向效率优先 [8][9] - 资本变少变贵环境下,企业需降低"油耗"(资金消耗率)同时保持合理增速 [12][14] - 90后/00后员工群体带来组织效率新变量,年轻团队创造力可提升新品开发成功率 [15][21] 技术变革 - AI将重构商业底层逻辑:3年内手机APP减少50%,10年内人类周工作时间缩短至4天,20年内平均寿命逼近100岁 [34] - AI+医疗是最具潜力的交叉领域,严肃医疗消费具备抗周期特性 [27][34] - 工程师红利从数量转向质量,中国创新需突破"逆向复刻"模式 [17][18] 企业方法论 效率管理 - 定义"第一效率指标"(如人效、新品成功率)并由创始人亲自抓,决定企业DNA [11][13] - 效率提升不等于降本,核心是优化投入产出比而非简单削减成本 [13][17] - 互联网方法论可提升传统行业效率,如泡泡玛特IP开发成功率超行业水平 [21][22] 出海战略 - 安克创新采用"德国日本首发"策略验证产品力,泡泡玛特以韩国为潮玩出海首站 [20] - 出海企业需本土化运营能力,嘉御资本提供会员体系搭建、股权激励设计等赋能 [24][25] - 产品设计需全球视野,避免定位局限中国市场 [20] 投资逻辑 - 行业低谷期逆向布局,医疗投资案例体现"交叉领域"思维 [27][28] - 技术公司评估标准商业化能力>科技含量,DeepSeek因训练成本仅为同行1/10受青睐 [17][35] - 能力圈拓展遵循"一次迈一步"原则,从消费延伸至科技/医疗领域 [27][28] 标杆案例 泡泡玛特 - IP开发成功率行业领先,运用互联网试错方法论实现"悦己经济"规模化 [20][21] - 会员体系从0到1搭建,单IP衍生品开发效率突破行业瓶颈 [21][24] 安克创新 - 从充电宝拓展至耳机/扫地机器人等品类,新品成功率支撑多品类延伸 [22]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年,效率管控避免资源浪费 [22] DeepSeek - 通过降低训练成本实现AI大模型"用得起",成本仅为ChatGPT的1/10-1/20 [17] - 证明技术创新需服从效率原则,打破"不惜代价创新"误区 [17][35]
2025未来医疗医药100强展会举行 业内看好“AI+医疗”赛道前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6:44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格局变化 - 院内院外市场格局变化,医改全面推进使院外市场重要性提升[1] - 国内外市场关系需重新平衡,贸易事件影响企业战略[1] - 技术变革带来新增量,大模型等AI技术将改变生产方式及诊疗模式[1]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趋势 - 2025年为大模型落地元年,医疗应用集中在医生辅助(病历书写、诊断推荐、知识学习)和个人健康助手(全流程服务)[1] - 需解决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为智能化、个性化及人文特色[1] - AI提高医疗可及性,投资应聚焦"隘口"而非"风口",渗透式创新和窗口期投资成关键[2] 医疗行业投资环境与策略 - 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重估,香港资本市场回暖带来希望[3] - 投资机构调整策略,从争抢教授项目转向务实应对挑战[3] - 企业需拓展中东、东南亚市场,关税战催生国产替代和供应链本地化机遇[3] - 锡创投投资方向包括市场化运作、全产业链基金布局,推荐无锡苏州等营商环境优越地区[3] - 华盖资本增加"AI+医疗"投入,创新药与器械仍是重点,创新药侧重全球合作,器械聚焦进口替代[3] 区域与细分赛道发展现状 - 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上榜企业最多,北京独角兽最多,深圳创新器械与智能制造追赶迅速,苏州创新医药估值最高,杭州均衡发展[4] - 创新器械与智能制造融资轮次靠后但估值增长,热门赛道包括影像设备、心血管耗材、手术机器人、IVD[4] - 创新药研发降温影响供应链,但上游供应链仍具低风险、短周期、高门槛及可观市场空间特点[4]
康桥资本超70亿并购基金首关完成,傅唯的「少数派」之路
36氪· 2025-03-24 20:02
公司发展 - 康桥资本已正式完成第一支人民币医疗健康并购基金的首关,规模超70亿元,基金目标规模为100亿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医疗领域的并购基金 [3] - 该基金由康桥资本与北京顺禧基金共同担任普通合伙人,主要出资方是北京国管(34.67亿)和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0亿)等国资平台 [3] - 十年间康桥资本成长为医疗投资行业最令人意外的基金之一,募集了超90亿美元的资金池 [4] - 管理规模完成大步跨越是从五期美元基金(超16亿美元)开始,加上这次100亿的人民币基金 [12] 投资策略 - 聚焦方向是医疗健康行业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医疗产业服务等细分领域的并购整合 [4] - 采用"投资者-运营商"模式,将全球化视野与国资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方面优势联合 [4] - 选择行业地位高、产品竞争力强、现金流稳定但因各种原因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作为标的 [16] - 买跨境资产的主线逻辑是买区域性的公司,帮助它们实现全球拓展 [17] 典型案例 - 云顶新耀是2017年康桥转型做孵化后以"联合创业者"身份创立的第一家公司,主导了A轮5000万美元和B轮6000万美元的融资 [7] - 2019年云顶新耀以8.35亿美元总价从吉利德子公司引入拓达维的亚洲独家权益,是当时亚洲最大一笔License-in交易 [7] - 2021年康桥联合韩国GS财团和穆巴达拉以1.7万亿韩元(约94.3亿元)完成对韩国最大医美上市公司Hugel 46.9%股权收购 [14] - Hugel最新财报显示净销售额为3730亿韩元(19.023亿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为1424亿韩元(7.2624亿元),同比增长45.8% [15] 运营模式 - 不只是资金提供者,更是经营者,提供从资产并购到结构性融资再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基金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17] - 拥有全球人才库,超过十多个国籍等不同背景的员工 [17] - 在医疗领域的提供者中几乎是唯一的玩家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