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设备
搜索文档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1-06 03:32
公司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11月25日星期二10:00-11:00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召开 [2][5][6] - 会议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2][5][6] - 投资者可在2025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16:00前通过网站或邮箱进行提问预征集 [2][7] 公司参会人员 - 公司董事长经海林将参加说明会 [4]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兼总经理刘颖先生、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董文女士及三位独立董事 [6] 会议内容与投资者参与方式 - 说明会将针对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3] - 投资者可通过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在线参与本次业绩说明会 [5] - 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2][7] 会议后续安排 - 说明会召开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7] - 公司联系人为董文和陈洁并提供了联系电话与邮箱 [7]
四方股份振幅16.80%,机构净买入1.32亿元,沪股通净买入4782.07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7:4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大幅上涨8.19%,日内振幅高达16.80%,因日振幅值达到标准而登上龙虎榜 [1] - 全天成交活跃,换手率达到15.10%,成交金额为36.70亿元 [1] - 近5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金额达4.16亿元,其中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0亿元 [1] 龙虎榜资金动向 -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呈现净买入状态,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买入1.32亿元 [1][2] - 沪股通资金表现活跃,为第一大买入和卖出营业部,买入2.03亿元,卖出1.55亿元,实现净买入4782.07万元 [1][2] - 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8.44亿元,合计净买入7897.67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01亿元 [1][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20.39%,实现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15.57% [2] - 公司最新两融余额为7.5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7.47亿元,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1.48亿元,增幅达24.64% [2] 机构关注度 - 近期机构关注度较高,近5日内共有5家机构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2] - 中金公司证券于10月31日发布的研报给予公司目标价位32.08元,为目前预计的最高目标价 [2]
中元股份:目前我国在建在运的17座核电站均应用了公司产品
证券日报· 2025-11-05 16:34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智能化记录分析、时间同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配网自动化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2]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电源建设、配网建设、用户工程建设及其技术改造 [2] 产品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公司产品凭借先进技术、过硬质量和优质服务受到客户青睐 [2]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中国全部17座在建和在运的核电站 [2]
四方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32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19:45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20.39%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15.57% [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新型配电网、智慧用电等领域 [1] - 公司主要提供继电保护、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一二次融合、智慧物联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1]
东方电子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东方电子[1] * 行业涉及电力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配用电、综合能源、虚拟电厂及储能[2] 核心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1.64亿元,同比增长11.53%[3] * 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17.53%[3] * 扣非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22%[3] * 前三季度新签合同保持良好增长,比上半年增幅更高[25] * 六大产业健康发展,调度和云化、输变电自动化业务持续稳定增长[3] 智能配用电业务(业绩压舱石) * 业务营收占比超50%[2] * 电表业务收入17.93亿元,变压器约3亿元,一次二次融合产品约5亿元,配电二次产品约4.32亿元[5] * 各细分产品均保持增长,通过薄利多销维持盈利[5] * 受区域集采影响不大,前三季度融合收入约5亿元,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28] * 新标准电表的引入可能改变市场格局,公司已做好技术和产品准备[11] 调度、云化及输变电自动化业务 * 前三季度两个板块分别保持10%以上的增速[6] * 增长稳定,受益于新调度系统升级和数字化技术应用[18] * 公司在国网信通调度技术测试中表现优异,人工智能在调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18] 智能综合能源、虚拟电厂及储能业务 * 虚拟电厂与综合能源业务上半年增速超20%,前三季度收入增长明显加快[2][6][19] * 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各地建设需求旺盛[6] * 公司参与建设国内首个城市级虚拟电厂——烟台市虚拟电厂,运行良好并带来收益[19] * 储能业务表现优于前几年,中标洛阳零碳智慧园区200-400兆瓦储能电站项目,合同金额5.37亿元[2][3][21] * 储能业务增长得益于渠道优势和地方合作,但公司对合同评审保持严格标准[21] 毛利率与成本压力 * 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二季度略有下降,不到一个百分点,主要受智能配用电产品价格下行影响[7] * 2025年电表毛利率相比2024年可能略有下降,预计降幅在几个百分点内[13] * 四季度毛利率理论上可能继续承压,但全年整体影响可控[14] * 配网124融合项目中,部分产品如变压器和柱上断路器的毛利下降10-20个百分点[15] * 储能和新能源毛利率三季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整体销量增加[22] * 国网新招标和南方网框架招标(公司名列前茅)预计对毛利有提升作用,但年内影响有限,明年或面临更大压力[7] 市场拓展与竞争策略 * 公司通过延长产品线和拓展市场(如南方网和本地市场)增强风险应对能力[9] * 采取跟随策略,通过内部管理挖潜和供应链重塑应对价格下行,实现薄利多销[4][15] * 非电网市场业务比重显著提升,从之前80%来自于电网下降到60%左右,下游包括新能源、综合能源、虚拟电厂及大型工业企业[17] * 海外市场中标额显著增长,公司整合各产品线为一个平台,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在东南亚、阿塞拜疆等地取得突破[4][23][27] * 海外团队约百人,通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增强区域影响力[27]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 新一代高端智能表预计将带来一定盈利修复,但幅度需等待中标结果验证[8] * 配网领域降本空间有限,未来价格可能反弹,产业板块毛利预计将有所下降[16] * 虚拟电厂与综合能源业务预计明年增速将保持或进一步加快,但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19] * 市场增速预测存在难度,营销团队面临准确把握多元客户需求和推广全公司产品的挑战[20]
奥特迅:吴云虹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1:14
公司人事变动 - 财务总监吴云虹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1] - 辞任后吴云虹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电力自动化电源设备占比94.54% [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其他业务占比5.46%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33亿元 [2]
国电南自股价涨5.37%,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69万股浮盈赚取10.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4:00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7日公司股价上涨5.37%至12.94元/股,成交额达7.85亿元,换手率为6.20%,总市值为131.45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输变电保护、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等,其电网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47.55% [1] - 公司业务收入构成包括系统集成中心业务18.68%、电厂自动化14.99%、信息技术业务9.47%等 [1] 基金持仓情况 - 鹏华国证2000指数增强A基金持有公司股票15.69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1.01%,为第三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因公司股价上涨在10月27日实现约10.36万元的浮盈 [2] 相关基金表现 - 鹏华国证2000指数增强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6.12%,近一年收益率为59.45%,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3.25%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6423.43万元,基金经理为苏俊杰,其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49.24亿元 [2][3]
东方电子(000682):业绩稳健增长,费率持续下降
华泰证券· 2025-10-26 14:3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东方电子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5] - 给予公司目标价为15.0元人民币,较前值13.86元有所上调 [4] - 基于2026年20倍市盈率的估值,高于可比公司19.4倍的平均水平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03亿元,同比增长10.51%,环比增长14.0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14.35%,环比增长6.14%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51.65亿元,同比增长11.5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17.5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8.72%,同比提升0.26个百分点 [2]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40亿元/9.99亿元/11.80亿元 [4]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公司整体费用率持续下降,2025年前三季度为23.10%,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为9.93%,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5.10%,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为-1.13%,研发费用率为9.21%,均保持稳定 [2] 业务进展与市场拓展 - 在智能电网领域,新一代调度系统、集控站监控系统等在多个省份取得项目突破 [3] - 于国网2025年配网区域联合采购中标4.44亿元,市场份额提升 [3] - 在智慧能源领域,取得广西电网储能、云南昭通城市级虚拟电厂等项目 [3] - 海外市场拓展显著,签约阿塞拜疆国家数字化配网项目(合同金额1145万美元)及沙特市场合同1.6亿元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为国内电力自动化先锋,基本盘业务(配用电、调度、输变电自动化)保持稳健增长 [1] - 虚拟电厂、新能源等新业务有望带来更快增速 [1] - 公司整体业务技术壁垒较高,虚拟电厂具备技术与先发优势 [4]
昊创瑞通成功登陆创业板 智能配电“小巨人”打开新“价值密码”
犀牛财经· 2025-10-23 11:38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提速,智能配电作为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关键节点 [2] - 电网建设重心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十四五”期间中国配电网建设投资金额预计将超过1.52万亿元 [2][9]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输配电设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2][9] - 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43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10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1% [8] - 中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1165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3300亿元以上 [9] 公司市场表现与财务业绩 - 公司于9月26日成功登陆创业板,IPO公开发行2790万股,发行价格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86亿元,超额完成原计划22.95% [3][4] - 上市首日股价收报61.06元/股,涨幅达190.76%,表现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4] - 公司发行市盈率为21.02倍,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5]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75亿元增长至8.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3.25%;净利润从0.34亿元增长至1.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42%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和0.62亿元,盈利能力指标创近期新高 [5] 募投项目与产能规划 - IPO募资将全部投向智能配电设备科技创新领域,包括智能环网柜生产建设项目、智能柱上开关生产建设项目及智能配电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 - 智能环网柜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57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7.62%,税后投资回收期6.88年 [6] - 智能柱上开关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03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27.84%,税后投资回收期5.54年 [6] - 募投项目旨在提高产能和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产品需求 [5] 技术研发与核心竞争力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3名,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1.35% [1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从1730.30万元增长至3232.7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69% [11] - 公司已形成配电网故障定位与自愈技术、配电设备状态感知元件物联网化等核心技术体系 [12]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共拥有132项专利和30项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15项,并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 [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产品被鉴定为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3] 市场竞争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产品(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站)在国家电网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排名中均位居前列 [10] -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具有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公司有望在行业整合中提升市场占有率 [10] - 公司凭借在智能配电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市场布局,在政策东风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10]
安科瑞:第三季度净利润6666.52万元,同比增长15.20%
经济观察网· 2025-10-22 16:5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4.5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666.52万元,同比增长15.20% [1]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