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新材料

搜索文档
塞北别样质量风光 内蒙古纵深推进质量强链行动加速培育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8 13:15
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 - 内蒙古推进乳及乳制品检测与监控技术、牛羊乳肉制品风险防控与关键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1] - 包头建成自治区首个大型叶片试验检测认证平台 已完成首批6支百米级叶片检测 [1] - 质量基础设施作为技术支撑体系 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核心竞争力 促进上下游企业技术衔接 [1] 质量强链行动核心任务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链质量技术攻关、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与集成服务、全链条质量协同提升三大任务 [1] - 靶向提升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构建"精准识别—协同攻坚—制度保障"三维体系 打通关键环节质量技术堵点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牧场奶牛乳房炎预警防控系统预警灵敏度达80%以上 年节约成本5000万元 [2] - 稀土抗抑菌及防霉试验方法体系帮助企业优化15种产品工艺 开拓17种新产品 [2] - 聚焦奶业、稀土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4个全国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2] 质量基础设施布局 - 国家稀土质检中心技术能力通过CNAS认可覆盖率达85% [3] - 现代煤化工产业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中心集聚4家自治区级技术机构力量 [3] - 国家碳计量中心乳业分中心实现伊利集团100%工厂系统接入 生成96款产品碳足迹 [4] 标准体系建设 - 发布1项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13项团体标准 [4] - 2项稀土检测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顺利推进 [4] - 234家企业331个产品完成与国际标准比对 [4] 质量服务平台 - "蒙检在线"NQI平台集成服务1551项 入驻技术机构145家 累计服务43556次 [4] - "惠企质量贷"为131家企业授信5.37亿元 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清单达20项 [4] 链主企业引领 - 伊利集团帮助牧场奶牛单产提升3.7公斤 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69元 [6] - 北方稀土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76家上下游企业 年输送技能人才超9000人 [6] - 伊利构建供应商赋能管理体系 193家供应商415人通过质量认证 [7] 产业链协同创新 - 明阳集团实现风电整机核心部件和20个关键部件属地化 [7] - 开展风电计量新技术研究 突破3类关键参数计量技术 [7] - 建立风电质量数据库 通过数据挖掘输出技改建议 [7]
2025年中国稀土新材料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行业政策、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双碳"战略驱动下,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4 09:53
稀土新材料行业概述 - 稀土新材料涵盖稀土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及合金等材料,被誉为新材料的"母亲",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1][3] - 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催化性能,在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占据核心地位[3] - 2024年中国稀土发光材料规模7.02亿元,稀土催化材料91.11亿元,稀土抛光材料7.68亿元,稀土磁性材料约800亿元[9]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稀土开采总量27万吨,其中轻稀土25.085万吨,中重稀土1.915万吨[6] - 行业集中度提高,上游供应稳步增长,下游新能源、高科技领域需求持续增长[8] - 预计2025年稀土磁性材料规模830亿元,稀土催化材料96.46亿元,稀土抛光材料8.9亿元[9]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中游为材料制备,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等领域[11] - 稀土新材料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发展,为新技术研发提供关键支撑[9] 政策环境 - 2021年《稀土管理条例》规范行业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5] - 2023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等技术列入禁止或限制出口部分[15] - 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以行政立法形式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突出保护性开发和绿色发展[15] 竞争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稀土产业链,主导全球格局[16] - 北方稀土是全球最大稀土原料供应商,稀土功能材料产能居全球第一[18] - 广晟有色控制广东省全部稀土采矿许可证,拥有丰富中重稀土资源[18] 代表企业 - 科恒股份2024年稀土功能材料产量74.16万吨,销量72.07万吨[23] - 北方稀土2024年稀土功能材料营业收入79.26亿元,毛利率17.56%[25] - 厦门钨业是国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牵头企业,构建钨铝全产业链[18] 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28] - "双碳"战略驱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变革[28] - 稀土功能材料成为全球竞争焦点,提升材料原始创新能力和高端应用水平[27]
内蒙古政策护航助力企业稳岗育人才
内蒙古日报· 2025-06-07 12:24
高校毕业生招聘与培养 - 公司2023年通过专项招聘吸纳高校毕业生130余人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0人 [1] - 2024年计划新增4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力度 通过《管培生培养方案》制度保障考评定岗 [1] - 建立管理 技术 生产三大晋升通道 近两年引进的高校毕业生多数已成为科研青年骨干力量 [1][2] 人才政策与补贴支持 - 包头市人社部门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24个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 [1] - 内蒙古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 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 释放政策红利13 1亿元 [3]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 41亿元 金融助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2 29亿元 全区经营主体达295 12万户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推行"人才飞地"模式 实现"研发在北上广 转化生产在包头"的柔性引才机制 [1] - 通过"英思特企业学堂"构建线上+线下培训体系 覆盖公司级 车间级 班组级多层次 [2] - 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建立双向技术需求对接和人才交流机制 [2] 岗位扩容与产业布局 - 公司计划加大新材料研发 非标自动化设计 智能制造等领域岗位供给 [2] - 围绕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目标 系统性吸纳和培养专业人才 [2] - 内蒙古全链条优化惠企政策 包括稳岗返还 技能提升补贴等 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 [2][3]
全力服务崇左经济一季度“加速跑”
搜狐财经· 2025-05-19 12:19
崇左市一季度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335 09亿元 同比增长7 3% 增速位居全区第二 [1] - 第一产业增长4 5% 第二产业增长7 7% 第三产业增长7 3%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1] - 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驻崇左市工作队自2024年1月18日入驻以来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集中开竣工71个项目 总投资164亿元 其中新开工44项(144亿元) 竣工27项(20亿元) [2] - 龙马管控集团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作为龙头项目 工作队协调解决用地保障问题 [3] - 凭祥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 16% 工业投资增长93 2% [3]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优化 - 工作队协调解决广东华天宝药业跨省委托生产许可 激活广西华天宝闲置产能 [4] - 协助南国铜业解决300万吨铜精矿需求缺口并获批加工贸易资质 [4] - 截至4月底累计收集企业问题110条 办结率88 18% 办成率15 45% [4] 科技创新与产业智能化 - 一季度培育46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6家企业入选广西智能制造优秀案例 [6] - 推动甘蔗糖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构建甘蔗全程机械化大数据服务平台 [6] - 鑫科铜业入选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多家企业申报自治区智能工厂 [6]
国家高新区“攀高逐新”实现开门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08:01
产业升级与生产效率提升 - 江阴捷芯电子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3至4倍,晶圆检测实现零误差 [1] - 包头稀土高新区AI大模型质检机器人使误差率骤降80%,永磁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1] - 西安高新区闪存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4小时自动化生产 [1] - 咸阳高新区G8.5+基板玻璃生产线投产,国产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规模扩大 [1] 创新布局与政策支持 - 国家高新区加强原创性技术攻关,推出《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方案》,聚焦光子、空天动力、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2] - 成都高新区出台人工智能政策,提供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 [2] - 青岛高新区发布"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系列政策,引导创新资源集聚 [2] - 中部五省成立G100联盟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促进资源集聚和要素流动 [4] 科技成果与创新能力 - 西安高新区累计专利授权量突破16万件,高价值专利超2.73万件,培育192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 - 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中试平台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5] -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6] 产业集群与数字化转型 - 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90%创新资源集聚企业 [7] - 威海火炬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翻番,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大企业+瞪羚"共生模式 [7] - 江阴高新区实现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制造业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 [7]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青岛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7%,同时二氧化硫排放降低9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5.5% [9] - 包头稀土高新区推动稀土新材料、储能、氢能等绿色产业,普及能耗在线监测 [9] - 南昌、常州、重庆高新区推广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建材,推动全链条绿色升级 [9] 企业服务与金融支持 - 襄阳高新区为137家科技型企业提供35.71亿元授信,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12% [12] - 苏州工业园区"园研保"科技保险首单落地,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12] - 南沙、常州、合肥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持续攀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