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与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百个项目加速落地平原新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06:44
朝阳门内大街上,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的孚王府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迄今尚未开放的清代世袭罔替 亲王府。今年7月,孚王府文物腾退项目启动。仅过两个多月,签约率就达到100%。 "核心区第一批文物腾退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说,前三季度,北新华街近现 代建筑、孚王府等文物腾退项目完成腾退。 这是今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任务中的关键一项。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疏整促"专项行动 完成全年任务的94%。其中,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98家,可实现每年节约综合能源消费3363.38吨 标准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7万吨。 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加快均衡布局方面,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一期完工投用,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 (一期)、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等一批高校、医院疏解项目实现开工。 本报记者 曹政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新十年。今年以来,本市以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为牵引,推动首都功能和城市发展 质量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的关键区域,平原新城正 迈向高质量发展,100个项目加速落地。 核心区首批文物腾退项目收尾 产业相融共生推动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助力京津冀更好发挥全国高 ...
100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平原新城
北京晚报· 2025-10-29 15:52
"核心区第一批文物腾退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说,前三季度,北新华街近现 代建筑、孚王府等文物腾退项目完成腾退。 这是今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任务中的关键一项。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疏整促"专项行动 完成全年任务的94%。其中,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98家,可实现每年节约综合能源消费3363.38吨 标准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7万吨。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新十年。今年以来,本市以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为牵引,推动首都功能和城市发展 质量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的关键区域,平原新城正 迈向高质量发展,100个项目正加速落地。 核心区首批文物腾退项目收尾 朝阳门内大街上,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的孚王府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迄今尚未开放的清代世袭罔替 亲王府。今年7月,孚王府文物腾退项目启动。仅过两个多月,签约率就达到100%。 京津冀"六链五群"加快培育 潮白河畔,2500亩土地焕发生机。今年3月,位于顺义区李遂镇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 港顺义园区破土动工。目前,顺义园已签约企业12家。 从这里出发,半小时直达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理想汽车, ...
北京昌平发力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14
9月28日,北京市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北京市中关村(昌平)脑科学 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正式揭牌启用。这意味着,昌平区正努 力打造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的新格局。 构建"一核一城"格局 除了产业集聚区、产业园,昌平区还出台了全市首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措 施。 按照计划,到2027年,产业集聚区将初具规模,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多场景落地应用。 到2030年,产业集聚区全面建成,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迈入国际一流行列,力争形成一个新的百亿 级未来产业集群。 据悉,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一核一城"产业格局:"一核",即发挥中关 村生命科学园的核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其创新活跃、要素齐全的优势,全面提速企业孵化与成果转 化,迅速形成产业集群态势;"一城",即加快国际医疗器械城建设,及时承接产业化落地,逐步打造高 端制造基地;此外,重点利用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24万平方米的建成空间,打造中关村(昌平)脑 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促进产业发展加快起步。 昌平区围绕创新驱动、金融赋能、生态搭建等 ...
北京市首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挂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9:20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赵方园)9月28日,北京市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昌平 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举办。会上,北京市首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在昌平挂牌、首个脑 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正式揭牌启用。 昌平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供图) 2025年8月,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外发布,2025年1月,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了《加快北京市 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对加快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均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北京在脑 科学与脑机接口的政策布局、创新研发、人才汇聚上三重优势叠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昌平区将加紧推进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尽快做大做强脑科 学与脑机接口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引领区。 (完) 中新网记者现场了解到,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城"的产业格 局:"一核"即发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引领作用,依托其创新资源与要素集聚优势,加快企业孵化和成 ...
北京昌平提速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 瞄准百亿级产业集群
中国青年报· 2025-09-29 12:2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9月28日,北京市首个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 口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正式揭牌启用。昌平区也推出北京市首个脑科 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措施。 2025年7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年1月北京市科 委、经信局联合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对加快发展脑机接 口产业均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北京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的政策布局、创新研发、人才汇聚上三重优势叠 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按照本次昌平区出台的配套政策,计划到2027年,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 模式在多场景落地应用。到2030年,产业集聚区全面建成,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迈入国际一流行 列,力争形成一个新的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为推动计划有序实施,昌平区从支持技术创新突破、支持企业集群发展、支持产业生态构建等三大方面 提出政策措施,将综合采取项目征集、招投联动、拨投结合等方式,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快落地,构 建"园区+投资+孵化+临床"四位一体服务体系,营造"拎 ...
锚定“硅谷生态” 北京昌平构建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新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1:17
产业园区与空间布局 - 北京市首个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及产业园于9月28日正式揭牌启用,位于昌平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 [1] - 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一核一城”格局,“一核”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一城”指加快国际医疗器械城建设,打造高端制造基地 [1] - 近期重点利用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24万平方米建成空间,打造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以促进产业加快起步 [1] - 昌平区拥有超过百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产业空间,搭建“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生态圈 [4]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25年7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年1月北京市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3] - 昌平区出台全市首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措施,从支持技术创新突破、支持企业集群发展、支持产业生态构建三方面提出措施 [4] - 发展目标为到2027年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多场景落地应用,到2030年产业集聚区全面建成,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迈入国际一流行列,力争形成一个新的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3] 金融资本与创新生态 - 昌发展集团与道远资本联合发布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合作基金战略,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 - 区内设立了规模超200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 [4] - 市科委启动北京脑机接口创新集聚发展生态工程,通过科技服务、专业活动、人才培养等方式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创新生态 [2] 科研基础与临床资源 - 昌平汇聚昌平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罗敏敏、刘河生等领军科学家团队 [4] - 区内拥有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丰富的临床试验场景和应用通道 [4] - 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的10项脑机接口重大科技成果中昌平入选2项,“北脑一号”实现就地转化,“北脑二号”填补我国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空白 [5] 企业集聚与发展现状 - 全区已集聚芯智达、未名脑脑、核桃医疗等22家脑机接口重点企业落户,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5] - 北京市将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列为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典型代表,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正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2]
四川:加快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
快讯· 2025-07-04 10:42
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聚焦原创技术突破、标志性产品研制、临床应用和场景打造,推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 [1] - 加强神经信号采集与处理、脑状态评估与调控等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1] 领军企业布局与产品研发 - 引导领军企业前瞻布局,面向类脑智能加快软件产品研发 [1] - 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脑机接口产品、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 [1] 临床应用与技术推广 - 加快推动智能化辅助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筛查与诊疗技术、脑电影响辅助康复技术开发和临床应用 [1] - 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鼓励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标杆示范场景 [1] - 依托场景组织高水平对接活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 [1]
科技“智”疗创造生命奇迹
金融时报· 2025-07-03 09:50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是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重大突破,采用128通路脑电波信号采集技术,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2] - "北脑一号"是国际上首个百通道以上的高通量、无线全植入、准实用化半侵入式脑机系统,已完成5例植入手术,帮助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患者恢复运动、言语功能[3][4] - 首例渐冻症患者植入后言语解码准确度达63%,能解码输出近百个常用语,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上肢肌力明显提升,运动想象多分类脑控准确率高达90%[3] - "北脑二号"系统正在研发中,将电极进一步植入大脑组织,可实现更精准、实时的意念控制,在三维空间上实现更精准运动控制[4] 基因治疗创新成果 - 公司研发的新型光敏蛋白基因治疗技术已完成13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治疗,患者均表现出显著视力改善,部分能识别近距离字母和图案[6] - 针对重度癫痫的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可直接调控病灶部位神经细胞兴奋性,是全球唯一开展临床研究的重度癫痫基因治疗药物,已提交IND申请[7] - 难治性疼痛基因治疗已完成首例病人给药,患者疼痛显著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完全改善[7] - 脑胶质瘤基因治疗药物、耳聋基因治疗药物等4个项目进入重点培育阶段[6] 科研体系与产业化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采用新型运行机制,打破传统科研单位编制化模式,形成"产学研医"闭环[7] - 研究所已孵化成立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和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技术产业化[2][7] - 研究所已有14项IIT临床研究获批,适应症涵盖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北脑一号"和精准给药装置被列为国家药监局审评前置重点产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