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产品
搜索文档
科幻图景成风口产业 上海打造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7:32
用意念,就可以实现说中文、打游戏、操作软件……这一幅科幻片里的场景已逐渐成为现实,脑机接口 产业在快速崛起。 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手段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脑机接口等成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在行业"起势"前,上海已率先落子布局,建立了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实探位于上海虹桥的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发现,目前已有超10家脑机接 口企业在此扎根。企业、平台、医院等资源紧密相邻,研发、临床、商业化三大环节同频共振,脑机接 口创新生态正加快构建。 业内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海脑机接口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政策支 持、产业基础、临床资源等形成了独特优势;同时,技术壁垒、专利质量、临床转化率等仍构成了发展 的主要瓶颈。 力争2023年建成脑机接口国际高地 走进位于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几排鳞次栉比的办公楼 已正式启用,附近的工地传出接连不断的施工轰鸣声。据介绍,该集聚区由上海市科委支持设立,并由 闵行区、华山医院 ...
奥特曼打造脑机接口初创挑战Neuralink,马斯克公开否定其技术思路
搜狐财经· 2025-10-26 16:39
奥特曼和马斯克的"对战"从 AI 领域燃烧到脑机接口领域。当地时间 10 月 25 日,Verge 报道称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参与联合创办的 美国脑机接口公司 Merge Labs(下称"Merge 公司")聘请到曾在 Nature 和 Science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的生物分子大牛——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米哈伊尔·夏 皮罗(Mikhail Shapiro)教授。 (来源: 马斯克曾对奥特曼脑机接口初创公开表达不屑 Merge 公司并非首次被大众知晓,2025 年 8 月就有媒体对比报道了 Merge 公司和马斯克名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当时,马斯克曾在 X 上针对 Merge Labs 的新闻回应了一个翻白眼的表情。 https://x.com/elonmusk/status/1955359078512988231) (来源: https://chenected.aiche.org/2019/03/mikhail-shapiro-on-e 未来几周之内,Merge 公司可能会就此次招募夏皮罗等新动态进行官宣,预计奥特曼将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但是不会参与日 ...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谁是未来十年引领之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21: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总动员和总部署 [1] - 《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首要战略任务,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标在未来10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2] - 一批城市已前瞻布局六大未来产业赛道,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3][4] 量子科技产业 - 量子科技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方向,蕴含颠覆性潜力,工信部表示将开辟量子信息新赛道 [5] - 合肥聚集全国近三分之一量子科技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90家居全国首位,已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生态链 [7] - 本源量子拟A股IPO,有望成为合肥第三家上市量子企业;国盾量子已登陆科创板,国仪量子完成IPO辅导验收 [7] - 安徽及合肥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计划打造不少于30个城市场景和30个产业场景以推动量子产业发展 [7] - 北京政策侧重多维开放城市场景资源,支持跨领域联合技术攻关;上海政策更强调技术难题攻关和路线收敛 [8] - 武汉依托光电子产业基础提出目标,欲成为中国量子产业继合肥量子计算、京沪量子通信后的“第三极” [8] 生物制造产业 - 生物制造是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的重大方向,目前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 [9] - 深圳是全国合成生物产业高地,近3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40%集聚在深圳,并通过立法缩短产品入市周期 [10] - 广州与深圳错位发展,依托高校科研优势成立前沿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创新促进中心,助力打造产业集群 [10] - 上海政策支持建设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平台等专业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10] - 杭州目标到2026年合成生物制造业总产值达400亿元,建成1个产业中试基地、3个特色园区、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11] - 合肥、常州、无锡等地设立生物制造专项基金,形成全国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11] 氢能与核聚变能产业 - 氢能和核聚变能因燃料可再生、污染小、能量密度高被视为未来能源解决方案,超20省份已制定中长期规划 [14] - 合肥和成都凭借大科学装置在可控核聚变科研实力上领先:合肥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创世界纪录;成都“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运行 [15] - 上海通过成立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推动可控核聚变商用,其富集的产业链资源是关键优势 [15] 脑机接口产业 - 脑机接口技术让人脑与外部设备直接“对话”,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26.2亿美元 [16][19] - 中国多部门提出到2030年培育2至3家全球影响力领军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19] - 北京目标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培育3~5家全球影响力科技领军企业及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 [19] - 上海力争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临床应用,打造全球产品创新高地 [19] - 脑科学发展形成北京、上海、深圳三足鼎立之势:北京创新策源能力强,上海、深圳产业化领先 [20] - 天津建设“中国脑机谷”,杭州、成都、济南、合肥等地凭借在AI、医疗等领域优势蓄势出击 [20] 具身智能产业 - 具身智能被视为新一波AI浪潮重点方向,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4186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6328亿元 [21] - 北京和深圳锁定千亿级产业集群:北京目标到2027年培育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深圳目标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相关企业超1200家 [22] - 杭州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产业链总产值超300亿元;上海和成都分别提出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的目标 [23] - 产业格局呈现北京、深圳、上海引领下,杭州、成都、苏州、重庆等“三超多强”的雏形 [23] 第六代移动通信产业 - 6G在5G能力基础上新增通感一体、通智一体、空天一体能力,连接对象将突破手机,涵盖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 [24] - 南京迎来爆发点,紫金山实验室公开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创造6G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10余项“世界第一” [26] - 北京亦庄出台首个地方6G产业资金支持政策,目标2030年打造10个以上6G标杆应用场景 [26] - 上海出台《上海市6G未来产业培育方案(2025—2030年)》,以AI等场景推动6G技术落地 [26] - 2025年是6G标准制定元年,全球统一技术标准是产业规模应用的基础,科技优势的南京面临商业化新考验 [27]
美好医疗(301363):盈利能力回升,期待脑机接口等新业务放量
华安证券· 2025-10-23 17:0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美好医疗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显著回升,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6%,净利润率回升至20.34% [5][6] - 公司主业稳健,家用呼吸机、人工耳蜗等赛道与下游大客户合作紧密,马来西亚三期产能预计2025年底建成,2026年投产 [6] - 脑机接口产业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方向,公司在三类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储备有助于其切入该领域供应链 [7] - 基于盈利预测调整,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5.46亿元和6.8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0倍、23倍和19倍 [8]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19.25%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2.56%;毛利率约为42.24%,较2025年第二季度有所回升 [5][6] 财务预测总结 - 营收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4亿元、22.92亿元、28.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26.4%、25.0% [8][11] - 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5.46亿元、6.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6%、29.9%、24.8% [8][11] - 盈利能力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3.6%、44.0%、44.2%;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8%、12.3%、13.3% [11]
【机构调研记录】嘉实基金调研百亚股份、思源电气等3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10-23 08:05
百亚股份调研要点 - 抖音是品牌曝光及拉新引流的重要阵地,同时加大在小红书资源投入,反馈趋势良好 [1] - 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较快,占比逐季上升,被视为重要新兴渠道,具备成为行业新红利的潜力 [1] - 线上平台推广效率高,传统电商平台盈利性优于新兴平台,公司坚持推新品、拉新客,兼顾盈利与增长 [1] - 外围市场扩张快于计划,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超100%,渠道成本摊薄,净利率有望上升 [1] - 大健康系列产品收入占比超50%,有机纯棉和益生菌系列增长显著,未来将持续扩大规模并升级产品 [1] - 核心五省市占率持续提升,净利率随规模扩大仍有上升空间 [1] 思源电气调研要点 - 公司对完成年度目标有信心,全年订单增长25%任务艰巨,但截至9月进展符合预期 [2] - 海外订单增速高于平均,履约周期较长;国内系统内、新能源及储能订单增长符合预期 [2] - 毛利率受规模效应支撑,材料成本平稳,但折旧可能带来压力 [2] - 研发、营销费用增加,管理费用受控,海外收入占比稳定 [2] - EPC订单在东南亚和非洲增长,政府补贴时间差异影响其他收益 [2] - IGCT项目与怀柔实验室合作推进产业化,新产品短期对收入影响较小,2026年收入目标尚未确定 [2] 美好医疗调研要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9,390.02万元,同比增长5.89% [3]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下降19.42% [3] - 公司在脑机接口、家用呼吸机、注射笔、CGM及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进产业化落地 [3] - 脑机接口依托人工耳蜗技术积累,覆盖侵入式、半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方向 [3] - 家用呼吸机与全球龙头客户深化合作;可调式胰岛素注射笔已批量交付,减肥笔产线建设启动 [3] - CGM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人形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领域已开展技术布局并实现部分小批量供货 [3] 嘉实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1100.6亿元,排名7/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6717.45亿元,排名7/210 [4] - 管理公募基金数636只,排名9/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00人,排名6/210 [4]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79,近一年增长79.1% [4] - 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嘉实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联接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10月15日至2025年10月29日 [4] 相关ETF数据 - 500质量成长ETF产品代码560500,跟踪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6] - 近五日涨跌-1.51%,市盈率18.31倍 [6] - 最新份额为4.3亿份,减少了3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0万元 [6] - 估值分位为79.17% [7]
【机构调研记录】德邦基金调研百亚股份、思源电气等3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10-23 08:05
百亚股份调研要点 - 抖音是品牌曝光及拉新引流的重要阵地 公司保持投入力度并加大在小红书的资源投入 反馈趋势良好[1] - 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较快 占比逐季上升 被视为重要新兴渠道 具备成为行业新红利的潜力[1] - 线上平台推广效率高 传统电商平台盈利性优于新兴平台 公司坚持推新品拉新客 兼顾盈利与增长[1] - 外围市场扩张快于计划 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超100% 渠道成本摊薄 净利率有望上升[1] - 大健康系列产品收入占比超50% 有机纯棉和益生菌系列增长显著 未来将持续扩大规模并升级产品[1] - 核心五省市占率持续提升 净利率随规模扩大仍有上升空间[1] 思源电气调研要点 - 公司对完成年度目标有信心 全年订单增长25%任务艰巨 但截至9月进展符合预期[2] - 海外订单增速高于平均 履约周期较长 国内系统内新能源及储能订单增长符合预期[2] - 毛利率受规模效应支撑 材料成本平稳 但折旧可能带来压力 研发营销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受控[2] - 海外收入占比稳定 EPC订单在东南亚和非洲增长 政府补贴时间差异影响其他收益[2] - IGCT项目与怀柔实验室合作推进产业化 新产品短期对收入影响较小 2026年收入目标尚未确定[2] 美好医疗调研要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4.62亿元 同比增长2.56% 归母净利润9,390.02万元 同比增长5.89%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下降19.42%[3] - 公司在脑机接口家用呼吸机注射笔CGM及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进产业化落地[3] - 脑机接口依托人工耳蜗技术积累 覆盖侵入式半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方向 家用呼吸机与全球龙头客户深化合作[3] - 可调式胰岛素注射笔已批量交付 减肥笔产线建设启动 CGM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3] - 人形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领域已开展技术布局并实现部分小批量供货[3] 德邦基金概况 - 德邦基金成立于2012年 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546.48亿元 排名84/210 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435.55亿元 排名82/210[3] - 管理公募基金数70只 排名84/210 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6人 排名85/210[3]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A 最新单位净值为3.28 近一年增长119.56%[3] 相关ETF产品信息 - 500质量成长ETF产品代码560500 跟踪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近五日涨跌-1.51%[6] - 市盈率18.31倍 最新份额为4.3亿份 减少了3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0万元[6] - 估值分位79.17%[7]
5000万元重奖重大产品研发 武汉光谷出台“脑机接口11条”
新浪财经· 2025-10-10 12:33
政策核心内容 - 武汉东湖高新区出台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围绕五大方面推出11条具体举措 [1] - 政策支持力度大、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旨在为脑机接口产业引道铺路 [1] 研发与创新支持 - 对重大脑机接口产品研发,按研发费用最高30%给予支持,额度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1] - 支持建设国际脑机接口创新中心,认定后每年最高给予1000万元运营资金 [1] 人才引育支持 - 大力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经认定的创业人才最高可获1000万元持续资金支持 [1]
中国光谷出台措施加快发展脑机接口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0:58
产业政策支持 - 武汉东湖高新区印发专项政策,推出系列举措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1] - 政策围绕加强技术产品攻关、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等方面 [1] - 支持打造脑机接口创新中心,给予每年最高1000万元运营资金支持 [1] 产业发展现状 - 武汉脑机接口产业依托光电产业基础和丰富临床医疗资源正快速崛起 [1] - 光谷已集聚一批高科技企业,构建了“电极器件—设备研发—临床应用”完整产业链 [1] - 光谷明确“五个一”实施路径推进产业建设,包括成立产业联盟、建设特色园区等 [2] 技术研发与应用 - 支持企业在运动控制、言语合成、神经疾病治疗、视觉重建等方面研发重大脑机接口产品 [1] - 支持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研发,并支持建设试验服务平台和设备共享平台 [1] - 鼓励企业联合湖北实验室等组建产业联合共同体,推动在医疗、康养和工业安全领域示范应用 [1] 产业生态建设 - 8月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光谷成立 [2] - 正推进建设光谷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其国际脑机接口创新中心将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支持脑机接口产品首试首用,支持建设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 [1][2]
天大,靠VC出圈
36氪· 2025-10-02 10:33
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与战略转型 - 天津大学迎来130周年校诞,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战略正从“培养工程师”向“孵化创业者”、从“输出科研成果”向“培育创新生态”转变 [1][2] 2024年创投基金布局 - 2024年9月,联合九安医疗、海河产业基金等发起规模50亿元人民币的“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重点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内的早期项目孵化 [2] - 2024年11月,携手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设立规模1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基金,瞄准脑机接口、神经工程等前沿方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9] - 基金布局旨在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政府+投资人”的创新投资模式,以“耐心资本”支持技术的长期发展 [10] 校友企业IPO进展 - 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于2024年6月5日获受理,计划募资12亿元,用于工业视觉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和研发中心升级,核心技术源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科,创始人郭寅为天大博士 [3][5][6] - 滴普科技于2024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公司估值达68亿元人民币,由天大本硕校友赵杰辉创立,聚焦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按2024年收入计算在中国相关市场排名前列 [3][4] 北洋海棠基金发展历程与规模 - 北洋海棠基金成立于2017年,由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家自发发起,专注于投资天津大学师生及校友的硬科技项目 [7][8] - 目前基金总体管理规模超过75亿元人民币,已投资50余个硬科技项目,直接投资和带动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 [8] - 基金计划未来5年打造不少于40万平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500家科创企业,孵化10家独角兽企业,汇聚1万名以上青年学子留津创业 [9] 天开高教科创园生态建设 - 天开园于2023年5月18日正式开园,旨在通过“物理空间+制度设计”破解高校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聚焦政务、科创、金融、商务、知识五大服务 [11] - 自成立以来,天开园设立41只基金,总规模达196.3亿元人民币,带动企业获得投融资24.27亿元人民币,已孵化培育企业超过100家 [11][12] - 园区内成功案例包括天津大学成果转化企业费曼动力完成高瓴资本等多轮融资,以及永续新材料建成年产3万吨的食品级纳米纤维素生产线 [12] 学科积淀与时代机遇 - 天津大学拥有130年的工科学科深耕历史,是中国工科教育的“压舱石”,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具备深厚积淀 [13] - 当前一级市场投资风格向“投早、投小、投科技”转换,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时代机遇,天津大学在此背景下走在高校创投浪潮前列 [13]
打造发展新引擎 共享合作新未来——从第四届数贸会看数字贸易发展新气象
新华社· 2025-09-29 21:24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于9月25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主题为“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 [1] - 展会吸引154个国家和地区设展或参会,线下展商、专业客商等数据屡创新高 [1][2][3] - 超过1800家中外企业设展参会,4.2万余名专业客商到会采购,规模创历届之最 [3] - 四届数贸会的展览面积、线下展商、专业客商等数据持续增长,平台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 [2][3] 平台合作与成果落地 - 展会期间举办40余场主题明确的重点活动,为供需双方搭建交流载体以实现精准匹配 [4] - 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完成45个项目签约,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金融科技等领域 [4] - 首次设立“数贸创投日”,在全国范围遴选百个科创项目与百只基金进行精准匹配,促进资本与产业联动 [4] - 长龙航空等企业连续多年参会,利用平台分享智慧航空实践经验并寻求跨领域合作 [3] 前沿技术与产品展示 - 展会深度聚焦人工智能,设置1个主题展区和7个特色展区,展示全球领先的算力设备、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机器人 [5]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对战、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产品、云深处科技的巡检用四足机器人等产品集中亮相 [5] - 杭州秋果计划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发布融合人工智能的全彩碳化硅光波导XR眼镜,将视场角从30度提升到50度 [5] - 智澄AI展出的TR5高性能通用人形机器人采用仿生架构设计,可实现毫秒级响应及精细操作 [6] 数据要素与基础设施 - 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打造数据基础设施“发数站”,旨在打通数据价值高效流通的安全链路 [6] - 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作为行业内率先发布的海洋领域“数据商城”,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6] - 高质量的数据语料被视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展会展示了激活数据资源的探索 [6]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印度尼西亚作为主宾国设置国家馆,汇聚15家领先企业展示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未来合作包括共建数字经济合作区及深化AI与半导体领域合作 [7] - 丝路电商展区汇聚50余家全球跨境电商平台,采用绿色通道、流量扶持等模式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7] - 中国已与36个国家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打造120余个线上线下国家馆,构建多层次合作模式 [7]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指出中国涌现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展现了技术普惠共享的可行路径 [8] 行业趋势与宏观数据 -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5》等权威报告在展会发布,为全球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提供观察指南 [3] -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认为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达1.5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3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8] - 数字贸易作为贸易强国“三大支柱”之一,被定位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