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闪购
icon
搜索文档
华尔街看美团:低于预期“意料之中”,幅度“意料之外”,管理层强调“核心领域稳固”
美股IPO· 2025-08-28 12:59
摩根大通表示,美团对外卖和闪购的实际投资比预测多100亿元,表明非理性竞争比预期激烈得多。该行认为核心风险在于,美团的财务资源 与阿里相比更为有限,在持久的烧钱大战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野村提到,美团管理层试图向投资者传递"核心阵地稳固"的信号,称在"核心 餐饮相关订单"领域仍保持着70%的主导地位,阿里市场份额增长可持续性存疑。 美团公布的二季报显示,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下的经营利润同比骤降87%至18.4亿元人民币,较彭博市场一致预期低了超 过80%。尽管营收同比增长12%至918.4亿元,但这一数字同样未能达到预期。 财报发布后,美团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释放了更为谨慎的信号,预警其包含外卖和到店业务的核心本地商业(CLC)部门,在截至9月的第 三季度可能录得"重大亏损"。这一预测与去年同期该部门高达146亿元的盈利形成鲜明对比。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快评美团业绩时表示,低于预期在意料之中,幅度在意料之外。 二季度美团对外卖和闪购的实际投资比其 之前的预测多100亿元,这表明非理性竞争可能比市场预期激烈得多。 摩根大通认为核心风险在于, 美团的财务资源与阿里相比更为有限, 使得美团 ...
南财快评|鼓励良性竞争,让平台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56
行业监管与竞争规范 - 多个外卖平台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倡导良性竞争,响应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要求[1] - 市场监管总局5月和7月两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强调规范促销行为和理性竞争[1] - 规范竞争主要指避免"零元购"、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等不可持续行为,但不抑制合理补贴和良性竞争[1] 平台经济与商家关系 - 平台凭借数据优势和规模效应能更精准感知市场变化并制定策略,商家面临来自平台的市场压力[2] - 平台自身也处于市场竞争中,需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策略以求生存发展[2] - 平台与商家利益一致,通过价格和补贴刺激更多消费,服务消费是潜力增长点[2] 消费刺激与经济效益 - 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指出服务消费频次提升潜力巨大,如月消费变周消费可带来300%增量[2] - 北京大学研究显示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年增6760亿元消费,占2024年社零总额1.4%[3] 社会责任与市场多样性 - 残酷市场出清对个体不理想,如特色小店倒闭将损失社会价值和生计来源[3] - 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扶持保护特色商家,平衡效率与多样性[3]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和闪购新业态通过良性竞争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就业和服务民生[4] - 需协调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多方利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4]
外卖专家交流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外卖、闪购、本地电商、传统电商 公司:美团、京东、阿里(饿了么、天猫)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团外卖业务 - **订单量增长**:7月订单量显著增长,上周达1.2亿单,本周达1.5亿单,得益于暑期档、骑手动员和商家引入的沟通[3] - **补贴情况**:无固定补贴预算,根据市场灵活调整;近期华南单日补贴1.6 - 2亿元,全国8 - 10亿元,平时日常水平5400万左右;巨额补贴推动订单量但拉低收益3 - 4毛钱[2][7][8] - **业务结构**:当前1.5亿单中,餐饮约1.2亿单,非餐饮约2500万单;“拼好饭”和“神枪手”贡献显著,正价产品增长20% - 30%[2][6] - **补贴原因**:应对京东、饿了么补贴策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进军闪购业务与京东竞争;暑期因素;测试运营团队能力和增加汽车容量需求[2][10] - **骑手情况**:专送骑手每天在线140 - 150万,众包约200万(接单多的60 - 70万),第三方配送占比25% - 30%;扩招采取多种方式,专送履约能力占比60% - 70%[2][14][17] - **配送方向**:主要倾向自配送,可提高利润和商家选择权,兼顾利润和用户体验提供保底服务[16] 美团闪购业务 - **订单增长**:6月日均1300 - 1400万单,7月5日和近期日均2000 - 3000万单,同比翻倍以上,主要受补贴推动[4] - **优势表现**:本地电商配送日均订单1300 - 1400万,活动达2000万,接近京东日常平峰期60%;返购率复合增长约30%,远超对手[4] - **发展目标**:预计未来市占率65% - 70%以上,2026年中旬日均订单提至2000万与京东持平,加强盈利业务线团队建设[4] 竞争格局 - **传统电商入局原因**:闪购发展可能冲击传统电商,电商平台将线上业务向线下延伸,提升竞争力[18] - **美团应对策略**:消费者端建立品牌心智,通过活动和补贴增强用户感知;商家端联合头部商家运营维护市场份额[26][27] - **美团优势**:骑手队伍庞大,专送规模达七位数,阿里和京东仅六位数;用户粘性高,会员体系有效[23][29] 未来规划 - **运营思路**:保持现有策略,日常活动和适度补贴,注重建立品牌心智,强化旅游领域信息覆盖[28] - **市场目标**:2026年中旬日均订单提至2000万,可能提前至2025年底;2030年2万亿市场目标可能提前;2027年底非餐饮订单与外卖订单1:1[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奶茶类目补贴**:0元购券是针对性精细化补贴,平台承担一定比例成本,每次活动前评估[11] - **奶茶等订单占比**:平峰期奶茶、咖啡和茶饮类订单占比8% - 9%,特定日期达30%甚至更高[12] - **补贴承担比例**:一般商家承担大部分补贴费用,如10元补贴商家承担8元,平台承担2元;近期促销活动美团加大补贴[13] - **交叉销售机会**:目前单量增加未带来明显交叉销售机会,未来流量增加可能尝试,具体规划待稳定时期确定[33]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9
国证国际· 2025-05-29 19:45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政策遇阻力,有利市场情绪回稳;美团长期生态投入优先级高于短期利润率表现,维持买入评级 [4][5] 国证视点 - 港股昨日高开低走,恒指最终收报 23258 点,跌 123 点或 0.53%,主板成交 1808 亿港元,较上日少 11.05%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两日录得净流入,但金额减少,北水昨日净流入 35.78 亿港元,较上日减少 70.1% [2] - 12 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7 个上升,5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必需性消费、能源等,涨幅 1.32%-0.62%;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资讯科技等,跌幅 0.93%-0.60% [2] - 美股昨晚下跌,三大股指跌 0.51%-0.58%,美联储官员担心就业与通胀目标权衡问题,消息致债息上升、股市走软 [3] - 盘后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解放日”关税违法并禁制,部分关税仍执行,消息刺激美股期货反弹逾 1% [3] 公司点评(美团) 1 季度业绩情况 - 总收入 866 亿元,同比增 18%,略超预期 1.4%/1.3%;经调整净利润 109 亿元,同比增 46%,超预期 18%/13%,因营销费用管控好 [6]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 18%,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 39%,经营利润率提升至 21%;新业务收入同比增 19%,亏损 23 亿元,同比收窄 18%,环比扩 4%,因海外投入 [6] 核心本地商业增长态势 - 配送/佣金/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 22%/20%/15%,分别受会员体系、GTV 增长、活跃商户数增长驱动 [7] - 外卖用户订单频次提升,日均单量增速约 10%;闪购品牌升级,累计交易用户超 5 亿,单量及收入增长,非食品类订单同比增超 60% [7] - 到店酒旅 GTV 同比增速超 30%,到店增速快于酒旅,下沉市场增长强劲,利润率稳定 [7] 即时零售竞争情况 - 管理层强调应对竞争投入决心和信心,未来 3 年投入 1000 亿元推动餐饮行业发展 [7] - 4 - 5 月美团外卖餐饮品类日单量仍稳健增长,竞争或回归理性,三端生态等是竞争关键 [7]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 2 季度总收入同比增 13%,核心本地商业/新业务同比增 10%/21%;预计 2025 年总收入同比增 15%(下调 2%),核心本地商业/新业务同比增 13%/20% [8] - 下调核心本地商业全年经营利润 10%,上调新业务亏损预测 2%,下调目标价至 177 港元,较收盘价有 34%上涨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