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权威发布|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人民日报· 2025-11-15 12:13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态势持续 [1] - 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连续两个月下降 [3] - 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连续收窄 [3] 生产供给与工业表现 -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2] - 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继续快于整体工业 [3] - 前10个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54.7%,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5.5% [6] - 前10个月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增长18.9%,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量增长12.8% [6] 消费市场与销售 -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市场销售持续扩大 [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显效,假日经济带动作用明显,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2] - 市场销售稳步扩大,旅游出行、文化体育、网上消费持续活跃 [6] 投资结构与趋势 - 1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但扣除价格因素后保持小幅增长 [4] - 1至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25.6%,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4] - 房地产行业调整对投资增速下拉作用比较明显 [4] 外贸与高新技术产业 - 10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1% [4] - 前10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3% [3] 特定行业价格动态 - 10月份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价格环比上涨0.2%,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行业价格环比上涨0.6% [3] 政策支持与发展潜力 - 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紧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 [6]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需求扩大和生产增加 [6] - 投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培育新质生产力、区域协调发展、民生补短板等领域需持续加大投入 [4]
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人民日报· 2025-11-15 10:09
生产供给 -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2] -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续提高,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2] - 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快于整体工业 [3] 市场消费 -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2] - 市场销售稳步扩大,旅游出行、文化体育、网上消费持续活跃 [6] 投资与出口 - 1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 [4] - 10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1% [4] - 1至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25.6%,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4] 新兴行业与产品 - 前10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3% [3] - 前10个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4.7%和25.5% [6] - 前10个月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量分别增长18.9%和12.8% [6] 价格与就业 - 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连续两个月下降 [3] - 10月份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价格环比上涨0.2% [3] - 10月份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行业价格环比上涨0.6% [3]
苏州前三季度GDP同比增5.5%
苏州日报· 2025-10-30 08:26
总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30.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879.4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3.59亿元,同比增长5.0% [1] 产业发展态势 - 工业主引擎作用凸显,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2] - 百强工业企业产值增长5.6%,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34.0% [2] - 服务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1至8月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8.5%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长12.4%,拉动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3.7个百分点 [2] 投资与需求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8%,连续1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37.8%,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3] - 工业亿元以上项目2104个,同比增加83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6% [3] - 服务消费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初步分别增长12.1%、11.2% [3] - 外贸韧性增强,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20244.4亿元,同比增长6.1% [3] 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 -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6.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3.3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9.1% [4]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5.7%、72.3%和13.6% [4] 市场主体与要素支撑 - 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7.86万户,同比增长11.0%,9月末企业总户数达98.99万户,同比增长4.2% [6] - 前三季度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7家,9月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277家 [6] -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0095.6亿元,贷款规模首破6万亿大关,同比增长7.8% [6] - 前三季度新增本外币贷款4088.3亿元,同比增918.1亿元,其中制造业新增贷款937.7亿元,占行业新增贷款比重22.9% [6] - 交通物流畅通,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9.2%,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36.9%,太仓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4亿吨,增长5.7% [6] - 全社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1.7%,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0.5% [6]
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北京商报· 2025-10-20 11:15
行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1] 高技术制造业细分领域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59.9%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5.1% [1] 需求与生产驱动因素 - 大模型应用带动企业算力需求增加 [1] -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 [1]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车载芯片,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10-11 19:5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车载芯片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5] - 行业受电动化、智能化趋势驱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666.92亿元增长至1493.53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711.81亿元 [37] - 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在政策引导下,中国汽车芯片全产业链布局已初步形成,国产企业在中低端领域实现突破并加速向高端领域追赶 [13][42][49] - 行业技术壁垒高,车规级芯片认证严格、周期长、费用高昂,从设计到量产需3-5年,认证费用可达数百万元 [14][3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车载芯片是专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并符合车规级标准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是ECU的核心部件 [5] - 按功能用途可分为六大类:主控芯片、自动驾驶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存储芯片、车载通信芯片、智能座舱芯片 [6][7][8][9][10] - 车规级芯片认证周期约2年,进入供应链后供货周期一般为5-10年 [5] 行业特征 - **电动化拉动需求**:到2035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超5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超35% [12];电动汽车芯片需求量约为传统汽车的2倍,L4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需求量是传统汽车的10倍以上 [12][39] - **国产化替代明显**:受全球芯片短缺及供应链安全因素驱动,国产芯片企业加速发展,例如2023年国产IGBT市占率已快速提升至一半以上 [13][51] - **技术壁垒较高**:需通过AEC-Q100(费用约200万元)、ISO26262 ASIL-D级(费用超500万元)等严格认证,并承受高额研发投入(如华为MDC810芯片研发投入超20亿元) [14]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70s-1999)**:汽车电子化开端,主要使用8位和16位MCU实现发动机控制等基础功能 [16] - **启动期(2000-2009)**: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兴起,32位MCU、DSP等开始普及,"软件定义汽车"理念萌芽 [17][18] - **高速发展期(2010至今)**:ADAS、车联网等领域崛起,高性能CPU、GPU及SoC芯片开始应用,AI技术推动芯片创新加速 [1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EDA工具、半导体材料、关键设备(如光刻机)等领域对全球供应商依赖度高,国产企业在高端领域渗透率不足10%,如高端光刻胶85%市场由JSR、东京应化占据 [21][27][28] - **中游**:国产企业在功率半导体(斯达半导车规IGBT配套超60万辆新能源车)、计算芯片(地平线征程6算力128TOPS)、传感器等赛道加速突围,但在高端智能驾驶SoC(如算力、功耗控制)及先进制程制造(7nm及以下)方面仍与国际领先水平有差距 [22][32][33] - **下游**: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年5月中国达52.9%)及智能化(L2+渗透率超30%)推动芯片需求暴涨,如新能源汽车IGBT用量从传统车1-2颗增至20-30颗 [35];芯片上车认证周期长(1-2年),供应链稳定性要求高(供货周期10-15年) [36] 行业规模 - 历史规模:2020年市场规模为666.92亿元,2024年增长至1493.53亿元 [37] - 增长驱动因素:新能源汽车发展(2025年上半年产销量同比增超40%)带动芯片用量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升级(L3级以上)及"软件定义汽车"趋势推动高性能芯片需求 [39][41][42] - 未来预测: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711.81亿元,未来在政策支持及技术迭代下将持续高速增长 [37][41][42] 竞争格局 - 中国已形成多层次竞争格局,超过200家企业开发汽车芯片,约50%实现量产应用,但超过70%的企业产品种类不多于10种 [49] - **第一梯队**:比亚迪半导体(车规IGBT龙头)、地平线(自动驾驶AI芯片领军者)等 [50] - **第二梯队**:兆易创新(车规存储芯片全球市占率超15%)等 [50] - **第三梯队**:芯驰科技(国内首个通过ASIL-D认证的MCU厂商)等 [50] - 未来趋势:在政策目标(2025年国产芯片装车率30%)、技术进步(如地平线征程6算力突破500TOPS)及产业链成熟驱动下,国产替代加速,市场竞争多元化 [52][53] 代表企业分析 - **斯达半导体**:国内车规级IGBT模块龙头,2024年配套超300万套新能源汽车主电机控制器,全球市场份额第五;第七代微沟槽芯片良率达92%;SiC MOSFET系列导通电阻低至17mΩ,开关损耗较硅基器件降低50%以上 [62] - **地平线**:中国千万级出货量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与超40家车企合作,赋能车型超400款;征程6系列算力达560TOPS,自研BPU架构计算性能十年提升超1000倍 [64]
21评论丨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向好态势仍需巩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42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1]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扩内需、优供给、促循环、增动能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动能快速成长,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1] 工业生产与新动能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和9.3%,明显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 [1]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强劲增长 [2] - 1~8月份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2] 消费市场与服务零售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 [3]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投资结构与产业升级 - 1~8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显著高于投资总体增速,拉动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3] - 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投入 [3] 政策方向与支持 - 加快既定政策的落地落实,并适时研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 [4] -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大力度、精准发力,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资金下达到具体项目 [4] - 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基调,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4] - 投资政策应加大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 [4]
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积极特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13:49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3] - 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的“稳”没有改变 [5]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3][4] - 1至8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5.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 8月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3.1%,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 [5] - 前8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6] 服务业与消费 - 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增势好于工业 [3][4] - 暑期出行增多带动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加快 [4]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4] - 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旅游休闲、演出赛事、信息通讯等服务较为活跃 [4] - 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1%和7.4% [5] 对外贸易与投资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均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3][5] - 1至8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2% [5] - 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比上月增加299亿美元,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5] - 1至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4] 政策效果与未来展望 - 各项政策对于扩内需、优供给、促循环、增动能的积极作用继续显现 [6] - 消费和投资两端同时发力,形成了稳需求与促生产的良性循环 [7] - “人工智能+”行动不断推进,有利于数字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7]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畅通,将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和向好发展 [10]
权威发布|8月生产、内需、外贸等运行平稳 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9-16 11:29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8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2]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环比增长0.37% [4]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 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4]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增势好于工业 [4] 内需消费领域表现 - 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5]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 [8] - 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 [8] - 1至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9] 投资与外贸领域 - 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4.2% [5]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5] - 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6] 就业与物价稳定 - 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 与上年同期持平 [7] - 30至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与上月和上年同期均持平 [7] - 8月CPI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7] 新兴产业与创新驱动 - 8月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7.7%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长13.1% [10] - 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 [10]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3% [10]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7%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44.2% 太阳能电池增长16.8% [10] 绿色转型与设备制造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速达78.1% 充电桩增长14.9% [10] - 8月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1.9% 电机制造增长14.8% [12] - 机床数控装置、包装专用设备等设备更新类产品增速均超10% [12] 政策效果与市场优化 - 8月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同比降幅收窄 [11]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11] -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7% 营养食品制造上涨0.9% 保健食品制造上涨0.3% [11] 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 - 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超9.4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9] - 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7亿元 观影人次3.2亿 [9] - 1至8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9] - 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20% [9]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科技日报· 2025-09-16 10:00
工业生产增长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 [1]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 [2] -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5% [2] 外贸与贸易多元化 - 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5.4% [2] 服务业与绿色转型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2.1%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4%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7% [2]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4.2% [2]
八月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转型升级持续——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积极特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09:51
生产供给 -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2] - 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增势好于工业,暑期出行带动住宿餐饮业增速加快 [1][2]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3.1%和23.5%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1%和7.4% [3] 内需消费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2] - 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旅游休闲、演出赛事、信息通讯等服务较为活跃 [2]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1至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1% [2] 外贸外储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1][2] - 1至8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2% [2] - 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比上月增加299亿美元,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 投资与设备更新 - 1至8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4] - 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投资带动作用继续显现 [4] 政策效果 - 扩大内需、优供给、促循环、增动能的政策积极作用继续显现 [4] - 消费和投资两端同时发力,形成稳需求与促生产的良性循环 [5] -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有利于数字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5] 经济运行稳定性 - 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与1至7月份增速基本相当 [3] -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 [3] - 8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3] 房地产市场 - 前8个月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成效继续显现,市场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