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药品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本周新增迈威生物、兆威机电2家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搜狐财经· 2025-11-23 17:18
钛媒体App 11月23日消息,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本周(11月17日至23日)新增2家企业获境外发 行上市备案,分别为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迈威 生物拟发行不超过62,664,6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兆威机电拟发行不超过 69,058,45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科股宝播报) ...
江西生物IPO:新一代TAT与资本动作共振,抗血清龙头的价值突围之路
格隆汇· 2025-11-12 18:39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推出具有三大技术突破的新一代破伤风抗毒素产品,重塑行业标准,并同步推进港交所上市,展现“技术迭代+资本冲刺”的战略组合 [1][2] - 公司凭借在人用破伤风抗毒素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清晰的财务增长以及“人药+兽药”双轮驱动的管线布局,旨在实现价值突围并成为“抗血清第一股” [2][3][5][9] 新一代TAT产品技术突破 - 新一代破伤风抗毒素是国内首款去除甲苯、去除防腐剂并植入病毒灭活技术的产品,也是首款采用西林瓶包装的已上市TAT [1] - 产品不良反应率仅约为0.03%,比活性最高达90,000 IU/gp,约为《中国药典》最低要求的2倍,安全性及纯度显著提升 [1] - 西林瓶包装相比传统安瓿瓶在安全性、稳定性、无菌保障及操作便利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契合急诊快速用药场景 [1]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在人用TAT领域占据全球市场36.6%及中国市场65.8%的份额,出口量占中国同类产品近100%,在菲律宾、埃及等重点市场占有率约90%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42亿元增至2.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7%;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9970.4万元,同比增长13.0% [5] - 同期净利润从2646.8万元增至7514万元,年复合增速高达68.5%;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683.8万元,同比激增118.0% [5] 产品质量标准与市场策略 - 公司内控标准优于国标,《中国药典》对TAT产品的质量要求远高于海外市场,包含17项关键检测项目且比活性要求≥45000 IU/gp [6] - 在国内市场提供高标准产品,在国际市场主要为东南亚、非洲等破伤风高发但购买力较低的地区提供符合当地标准与购买力的药品 [7] 产业链整合与资本运作 - 公司自建GMP免疫马匹饲养基地,构建从抗原开发到制剂生产的垂直整合能力,减少外部依赖并为产品迭代预留产能 [7] - 2020年通过战略收购赤峰博恩药业、海南省药物研究所,构建“技术链+产业链”一体的产业技术生态,进军兽药和技术研发服务领域 [7] 人药管线拓展与布局 - 在巩固TAT优势的同时,加速拓展抗血清产品在临床短缺领域的应用,如抗蝮蛇毒血清已完成I期临床,抗五步蛇毒血清预计2026年启动临床 [10] - 管线还包括多价抗蛇毒血清、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F(ab')₂,并拟拓展至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抗生素耐药细菌感染领域,向全品类抗血清平台商转型 [10] 兽药板块布局与机遇 - 依托人用抗血清技术平台,自主研发兽用破伤风抗毒素,并获鸡法氏囊素注射液、重组猪干扰素alpha等兽药的非独家制造及商业化权利 [11] - 鸡法氏囊素注射液和重组猪干扰素alpha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尚无产品获批销售,公司产品预计今年获得新兽药证书,具备“零竞争”先发优势 [11] - 叠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产品,兽药板块有望在2026年形成亿元级营收规模,与宠物医疗消费市场扩容形成协同 [12]
科前生物: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9.17%
格隆汇· 2025-10-29 22:19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2.51亿元,同比下降5.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上升9.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462.31万元,同比下降7.06% [1]
风电齿轮箱领军企业、苏州造价龙头申购,4只新股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7:17
德力佳 (603092.SH) 申购分析 - 公司主要从事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风电主齿轮箱 [2] - 发行价为46.6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4.98倍,低于行业市盈率44.03倍 [5] - 2024年公司陆上风电业务收入为36.25亿元,占总收入的98.57% [7] - 根据QY Research统计,2024年公司全球风电传动设备市场占有率为10.36%,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为16.22%,位列中国第二 [7] - 公司客户包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风电整机头部企业 [7]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大型陆上和海上风电齿轮箱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10.88亿元和7.93亿元 [5] 中诚咨询 (920003.BJ) 申购分析 - 公司深耕工程咨询服务业,业务包括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及管理等五大板块 [8][11][13] - 发行价为14.27元/股,发行市盈率为9.69倍,显著低于行业市盈率40.16倍 [11] - 2024年公司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位列江苏省第4名 [8][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一级造价工程师130名、一级建造师97名、注册监理工程师190名等专业人才 [13]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和研发及信息化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1.23亿元和0.77亿元 [11] 泰凯英 (920020.BJ) 上市分析 - 公司是国内矿业及建筑业轮胎细分领域首家登陆北交所的企业,被视为"北交所轮胎第一股" [15][18] - 发行价为7.5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1.02倍,低于行业市盈率22.81倍 [18] - 2023年公司工程子午线轮胎总体位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第1名 [18][19] - 客户包括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前10名中的4家,如三一集团、徐工集团、利勃海尔和杰西博 [19]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全系列场景专用轮胎产品升级等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2.53亿元 [18] 西安奕材 (688783.SH) 上市分析 - 公司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 [20][21][22] - 发行价为8.62元/股,市值为348.10亿元 [2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口径产能达到71万片/月,全球12英寸硅片产能占比约7%,计划2026年实现120万片/月产能,满足中国大陆40%的需求 [22] - 公司已实现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和存储IDM厂主流量产工艺平台的正片供货,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 [22][2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申请境内外专利合计1,635项,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23] 必贝特 (688759.SH) 上市分析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24][27] - 发行价为17.78元/股,市值为80.02亿元 [27] - 公司研发管线已有1款创新药BEBT-908获批上市,另有1款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款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27][29] - 公司目前尚未形成产品销售收入,2022年至2024年持续亏损 [27][29][3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药研发项目、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9.49亿元和5.55亿元 [27] 禾元生物 (688765.SH) 上市分析 - 公司主要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32][35][37] - 发行价为29.06元/股,市值为103.90亿元 [35] - 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38][39]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3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71.05万元,同比增长33.32%,亏损有所缩窄 [39]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已完成全国30余个省市区域的销售网络布局 [39]
制造业符合条件的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固定资产或购入软件加速折旧或摊销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25 14:55
制造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 - 政策覆盖全部制造业领域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 [2] - 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最低折旧年限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年限的60% [3][4] - 加速折旧方法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4] - 政策自2014年1月1日起持续享受 [5] - 企业需通过月度、季度预缴或年度汇算清缴申报享受优惠 [7] - 享受方式包括电子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等线上线下渠道 [9] 特定行业加速折旧政策适用范围 - 生物药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6个行业2014年后新购固定资产可加速折旧 [3] - 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重点行业2015年后新购固定资产可由企业选择加速折旧 [3] - 2019年起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行业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 [3]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 - 企业外购软件符合条件可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折旧或摊销年限最短可为2年 [14] - 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折旧年限可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 [14] - 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需满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职工比例不低于40%、研发人员比例不低于20%、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等条件 [16] 税务健康体检服务功能 - 杭州税务推出"税体检"功能,为企业生成涉税体检报告,提示潜在风险 [26][34] - 提供征期内预体检和自行发起体检两种方式 [26][34] - 企业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查看体检报告,并对风险点进行整改反馈 [27][30][32][35][39][40][42][50] - 体检报告基于历史涉税数据生成,不具有强制效力,不影响税务机关依法管理 [52]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05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2]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 [2] -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内需偏弱挑战,但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3][8] 工业生产与结构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9月当月同比增长6.5% [4] - 工业结构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汽车、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过10%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等行业维持两位数高增长 [4] 消费与投资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但9月当月同比增速降至3%,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5]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手机、家电、汽车等重点商品带动作用明显,但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 [5]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7.1%,进口下降0.2% [6] - 高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在7%以上,对东盟、欧盟、拉非等非美市场出口保持较高增速 [6][7] - 出口韧性超出市场预期,部分源于全球产业链调整下东盟对中国中间商品、原料和设备的需求增加 [6] 政策举措与展望 - 9月底推出“两个5000亿”稳增长政策,包括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 [2][9]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已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约1894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2.8万亿元 [9]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同期投放金额1001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26万亿元 [9] - 市场期待四季度进一步降准降息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 [3][11]
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科创成长层“第一股”今日申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7: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禾元生物(688765.SH),主要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1] - 公司被誉为"稻米造血"行业开创者,是我国率先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实现药用蛋白规模化生产的开创者 [1][3] - 公司是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的首家过会并取得注册批文的企业,也是科创成长层首家新发行企业 [4] 发行信息 - 发行日期为10月14日,发行价为29.06元/股,机构报价中位数为29.79元/股 [3] - 发行后总市值为77.89亿元,所属行业为生物药品制造 [3] - 发行市盈率为32.08,行业市盈率为29.79 [3] - 可比公司包括神州细胞、百趣玩、君实生物,但均处于亏损状态 [3]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7.49%、81.08%、3.92% [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57.63万元、-18696.29万元、-15136.81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12%、-30.22%、19.04%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71.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32% [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8162.7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6% [5] - 公司当前仍未取得盈利 [4] 技术与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为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技术产品,已于今年7月通过国家药监局审评获批上市 [4][5] - HY1001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5]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中2个药品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2个药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药品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5] - 公司技术平台基于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可表达结构和功能与天然人白蛋白高度一致的重组蛋白 [4] 商业化进展与产能 - 公司年产10吨重组人白蛋白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已建成,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5] - 公司已与国药控股、贝达药业等多家药品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完成了全国30余个省市区域的销售网络布局 [5] - 人白蛋白被誉为"黄金救命药",广泛应用于肝硬化、烧伤、手术抢救等临床场景,我国60%以上依赖进口 [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总投资35.03亿元,其中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19.09亿元,占比54.50% [3] - 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7.94亿元,占比22.66% [3]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8.00亿元,占比22.84% [3] 行业与竞争 - 人白蛋白长期只能从血浆中提取,公司技术提供了新的生产路径 [4] - 国内仍有2款重组人白蛋白在研药物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若审评顺利,预计将在1-3年后陆续实现获批上市,与HY1001展开竞争 [6]
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科创成长层“第一股”今日申购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7:04
公司概况与核心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 [1] - 公司被誉为"稻米造血"行业开创者,是我国率先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实现药用蛋白规模化生产的领先企业 [1][3] - 核心产品HY1001采用基于水稻种子的植物表达系统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其结构与功能均与天然人白蛋白高度一致 [4] - "稻米造血"技术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核心产品HY1001已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 [4] 发行与财务数据 - 公司于10月14日申购,发行价为29.0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2.08,市值为77.89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7.49%、81.08%、3.92% [5]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12%、-30.22%、19.04%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71.05万元,同比增长33.32%,归母净利润为-8162.78万元,亏损同比减少3.86% [5] 产品管线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核心产品HY1001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6] - 除HY1001外,有2个药品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2个药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药品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6] - 年产10吨重组人白蛋白原液及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已建成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5] - 公司已与国药控股、贝达药业等经销商签订协议,完成了全国30余个省市区域的销售网络布局 [5]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19.09亿元,占比54.50% [3] - 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7.94亿元,占比22.66% [3]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8.00亿元,占比22.84% [3]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人白蛋白被誉为"黄金救命药",我国60%以上依赖进口,传统产品从血浆中提取 [4] - 公司是国内重组人白蛋白领域的先行者,但国内仍有2款在研药物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预计将在1-3年后获批上市 [6] - 公司是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的首家过会并取得注册批文的企业,也是科创成长层首家新发行企业 [5]
禾元生物:创新实现“稻米造血”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公司——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2:04
公司主营业务与技术平台 -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体系 [1] - 核心技术平台包括上游技术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高效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下游技术重组蛋白纯化技术平台,并建立了基于重组人白蛋白的长效药物技术平台 [3] - 该技术平台优势在于重组蛋白表达量高、纯化工艺简单、规模化生产容易、成本优势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11]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共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进展最快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OsrHSA,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获批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 [2] - 另有5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多个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2] - 在研药品包括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口服HY1002、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HY1003、重组瑞替普酶HY1004等 [12] - HY1001计划拓展更多适应症,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与美国FDA开展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设计沟通会议,目标实现在中、美、欧上市销售并取得血浆来源人血清白蛋白全部现行适应症 [13] 生产能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已于2023年建成商业化规模的年产10吨OsrHSA原液及100万支制剂cGMP智能化生产线 [4] - 公司于2024年9月开工新建年产120吨OsrHSA原液cGMP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 [4] - 公司共拥有21项境内发明专利与62项境外发明专利 [4] - 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相关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优秀专利奖 [6]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97万元(2022年)、2426.41万元(2023年)、2521.61万元(2024年)以及1271.05万元(2025年1-6月) [7]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049.63万元(2022年)、15910.12万元(2023年)、11678.62万元(2024年)和5593.65万元(2025年1-6月) [8] 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公司,为全世界人民提供绿色、安全、可及、充足的生物医药产品 [9] - 主要竞争优势包括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是理想的重组蛋白药物制备平台、重组人白蛋白潜在市场空间大且技术领先、安全性好、不受血浆来源限制和绿色环保 [10] - 未来技术创新将聚焦水稻胚乳细胞表达技术的原始创新、重组人白蛋白长效药物平台研发以及推动多款治疗用重组生物制品进入核心管线 [14] 行业定位与市场前景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药品制造,属于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生物技术药物 [15] - 生物制药行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技术持续迭代、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回报高、法规门槛高等特点 [15] - 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取代从组织或血浆制备生物制品是必然趋势 [16] - 2020年中国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为570亿元 [16] - HY1001为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已入选工信部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17] 首次公开发行(IPO)情况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8945.1354万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02% [19]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相关费用后,拟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金额为24亿元,具体项目包括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 - 公司共有2名国有股东,所持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01%和0.12%,不存在外资股东持股情况 [18]
利德曼(300289) - 2025年9月8-9日、11-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1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48.41万元,同比下降14.8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52万元 [3] - 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收入10886.65万元,同比下降28.13%,占总收入67.84% [3] - 诊断仪器业务收入2274.16万元,同比增长106.73%,占总收入14.17% [3] - 生物化学原料业务收入767.86万元,同比下降20.23%,占总收入4.78% [3] - 其他业务收入2119.74万元,同比增长30.37%,占总收入13.21% [3] 集采政策影响 - 约70%试剂产品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4] - 试剂毛利率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4] - 高值项目销量受检验套餐解绑影响下降幅度较大 [5] - 行业政策加速转型升级,长期推动高质量发展 [5] 业务发展策略 - 推进标杆市场建设,赋能经销商和终端用户 [5] - 持续丰富生化诊断菜单,完善免疫化学发光检测菜单 [5] - 生化试剂适配多款市场主流全自动生化仪机型 [5] - 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诊断试剂和仪器领域合作 [5] 重大资产重组 - 拟现金收购先声祥瑞不超过70%股份 [7] - 标的公司为TB-PPD国内唯一生产厂家 [6] - 标的产品列入国家药典标准参考品、基药目录和甲类医保 [6] - 交易完成后新增结核诊断筛查业务及创新疫苗业务 [7] - 收购资金来源于近9亿元自有资金及银行并购贷款 [8] 控股股东支持 - 控股股东高新科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丰富投资经验 [9] - 成功投资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行业头部项目 [9] - 利德曼作为"五个一"生命科学产业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