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服务业

搜索文档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经济日报· 2025-10-21 12:20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策部署,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平稳,环比略有回升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 亿元,同比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7%。 三季度,我国GDP为3545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投资发挥关键作用。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净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0%,拉动GDP增长1.5个百 分点。 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新动能不断积聚增强 数智经济支撑作用显著。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 ...
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
经济日报· 2025-10-21 11:20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等产业生态链加速构建,推动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 展。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和 9.2%。 新兴服务业持续向好。我国产业端到消费端全流通链路数智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 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4%。 数字技术应用业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1.7%。 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暑期居民旅游和休闲运动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6个百分点。品质电商培育、数字消费提升等行 动走深走实,网络零售等新业态稳中向好。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 三、服务业景气保持扩张,企业发展预期良好 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位于扩张区间。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 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从市场预 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 ...
底盘稳质量升动能新 中国经济“稳中提质”
证券时报· 2025-10-21 01:15
发言人表示,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实现这一经济增速对于我们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尤为难能可 贵。 三季度,工业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5.8%。同时,国内需求持续改善,外贸韧性不断彰 显。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6.6%、 18.9%和24.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整体上看,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偏强增长态 势。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袁闯对记者表示,随着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2026年新增地方 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预计四季度制造业及基建投资仍有一定韧性。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01.5万亿元,按不 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 分析指出,三季度经济呈现"生产供给增势良好、内需持续改善、外贸韧性增强"的特点。展望未来,随 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长江商报· 2025-10-20 16:21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 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第二季度增长5.2%, 第三季度增长4.8%。从环比看,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第三季度GDP增速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发展 态势没有变。第三季度,我国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货物进出口总 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 件。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扣除房 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据介绍,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今年以来,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扩 大有效投资,持续推动投资结构优化、质效提升。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发展态势 ...
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服务业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加快发展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44
一、服务业经济增长较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服务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服务 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8.4%,比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0.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202641亿元,同比增长 5.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7.2%,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8%,拉动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3.0个百分点。9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5.6%,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新 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 服务业向新向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企业生产经营稳中有进。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延续较快增长态 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动能发展向好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等产业生态链加速构建,推 ...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研究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12
今天分享的是:"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研究 报告共计:21页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研究总结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研究》采用生产函数法和改进的收敛法,对该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进行了系统测算,并提 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测算结果显示,基准情形下"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区间为4.5%-5.3%,乐观情形下可提升至5.1%-5.8%。其中,生产函 数法测算基准和乐观情形下年均增速分别约为5.3%和5.8%,改进的收敛法测算对应情形下年均增速分别约为4.5%和5.1%。若基 准情形下实际增速达到潜在水平,2030年和2035年中国人均GDP有望分别达1.72万美元、2.24万美元左右。 从生产要素来看,资本要素方面,传统资本存量增速因储蓄率、投资率下降及投资结构变化而放缓,但数据资本存量的快速增 长可部分弥补这一缺口,预计"十五五"时期资本存量年均增速约5.5%,年均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劳动要素方面,人口老 龄化导致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尽管劳动力质量提升,但仍难以对冲数量减少的负面影响,预计年均下拉GDP增速0.08个百分点。 全要素生产率则成为增长主引擎,受益于科技创新投入加大 ...
广州握手网络:以技术创新驱动互联网销售与数字化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25 22:42
广州握手网络有限公司作为华南地区领先的科技服务企业,始终以"技术赋能商业"为核心使命,专注于 互联网销售、定制化技术服务及前沿技术开发三大领域。凭借自主研发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 公司已为众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助力其在智能化浪潮中实现高效增长。 互联网销售: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运营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握手网络有限公司正以技术为锚点,持续推动互联网销售与服务模式的革新。 通过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公司不仅成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更在竞争激烈的高技 术服务业中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3。未来,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广州握手网络将继 续以创新为引擎,赋能更多企业实现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服务方面,广州握手网络组建了超过60人的专业团队,涵盖云计算、物联网及行业解决方案设计 等领域。团队通过深度挖掘企业需求,提供从技术咨询到落地实施的一站式服务,尤其在工业技术研发 与技术转移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据统计,公司技术解决方案已累计带动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超5000万 元,并持续助力中小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降本增效。 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广州握手网络加大在边缘计算、 ...
交易商协会发布科技创新债券操作八项问答
新华财经· 2025-09-04 21:5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要求 - 对发行人企业规模、财务指标等不设置具体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企、中央企业等各类机构注册发行 [1] - 重点支持民营企业、首次发行人、科技属性强的科技型企业以及长期致力于科创投资的专业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 [1] - 实施注册制管理,关注注册材料信息披露情况和行业政策落实情况,要求严格执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政策 [1] 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 - 至少具备一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创新称号的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6项称号 [2] - 相关称号以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名单为准,主承销商需在专项尽调报告中说明称号依据 [2]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且处于存续期内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管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在库企业 [2] 专利及著作权要求 - 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合计30项以上,或具有50项以上著作权的软件行业企业 [3] - 企业主营业务需聚焦科技相关产业且专利服务于主营业务,包括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 [3] - 专利应与主营业务具有紧密关联性,针对关键技术环节、核心生产工艺等形成的创新成果 [3] - 发行人需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主营业务所属科技相关产业及专利相关情况 [3] 其他科技型企业认定 - 支持由中央部委评定且处于存续期内的科技型企业,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 [4] - 具体范围以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名单为准 [4] 信息披露要求 - 发行人应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称号的具体情况,包括称号名称、认定机构、政策依据及有效期等 [5] - 主承销商应在专项尽调报告中明确称号具体情况并提供依据文件 [5] - 律师应在法律意见书中对上述情形发表明确意见 [5] 募集资金用途 - 科技型企业可通过控制型并购、增强型并购、参股型并购等方式进行股权投资 [6] - 可用于基金出资,投向需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科技相关产业 [6] - 不得使用募集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股权收购 [6] - 支持通过协议转让、参与定增以获得或增强上市科技相关产业企业的控制权 [6] 基金出资具体要求 - 作为基金管理人(GP)的发行人可将募集资金用于备案前基金出资 [7] - 作为有限合伙人(LP)的发行人需等拟投基金完成备案后使用募集资金 [7] - 发行人应承诺募集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基金不涉及承诺不当收益、资金池业务等 [7] - 需在存续期间定期公告披露基金备案及运营情况 [7] 财务报告有效期延长 - 企业可申请适当延长年度、半年度、季度财务报告有效期,最多延长期不超过两个月 [8] - 适用情形包括科技创新实力较强且首次注册发行的科技型企业及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等 [8] - 主承销商在发行前变更流程中提交延长有效期的申请,交易商协会进行集体评议 [8] 财务报告延期信息披露 - 需披露不刷报具体安排和情形,在募集说明书"重要提示"章节补充相关内容 [9] - 需说明发行人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重要事项、股权委托管理等情形 [9] 分担工具增信披露 - 债券名称中可标识为"XX公司202X年度第X期科技创新债券(分担工具)" [10] - 在发行文件的"发行基本情况"章节披露获得分担工具支持 [10] - 在募集说明书重要提示章节增加"本期债券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提示 [10] - 可根据增信机构要求在募集说明书中增设单独章节进行特别约定 [10]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6:20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总体表现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 同比增长14.2%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成长[1] 经济活力表现 - 经济活力指数130.9 同比增长14.5% 全年新设经营主体2737万户 日均新设企业2.4万户[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 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7.0%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10.2%[2] - 快递业务量达1751亿件 业务收入14034亿元 助力新型消费增长[2]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驱动指数138.5 同比增长13.2%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3.6万亿元 增长8.3%[3] - 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 增长10.5%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46万家[3]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 同比增加2.2件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8354亿元 增长11.2%[3] 网络经济引领作用 - 网络经济指数142.4 同比增长16.2%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376亿GB 增长11.6%[4] - 5G基站达425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3.6% 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4] - 全国网上零售额15.2万亿元 增长7.2%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个百分点[4] - 跨境电商出口额2.15万亿元 增长16.9%[4] 产业转型升级进展 - 转型升级指数127.8 同比增长12.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5] -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升至16.3% 非化石能源占比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5] - 电动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 锂电池出口量超39亿个创历史新高[5]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3 04: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