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

搜索文档
本间高尔夫2025财年巨亏2.64亿日圆!收入暴跌17.4%,韩国市场重挫55.5%
金融界· 2025-07-26 23:06
本间高尔夫2025财年业绩显著下滑,高尔夫行业面临持续挑战。公司总收入从2024财年的262.23亿日圆 下降17.4%至216.72亿日圆,股东应占溢利由盈转亏,从48.28亿日圆转为亏损2.64亿日圆。尽管毛利率 有所改善,但全年营运溢利大幅下降至1.85亿日圆。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韩国业务受创严重 从地理区域来看,本间高尔夫在主要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销售下滑。日本市场作为公司本土市场,收 益微降3.4%,表现相对稳定。公司在日本聚焦自营渠道,逐步关停亏损和低效的批发账户及销售点, 这一策略导致批发业务销售贡献减少2.5%,但零售收入未能延续年度首六个月的发展势头,较去年同 期下滑4.2%。 中国市场面临11.9%的下滑,延续了年度上半年的趋势。这一表现反映了中国整体经济及零售气氛持续 放缓的影响。尽管消费者信心疲弱,但中国服装销售仍较去年上升6.4%,显示出该细分市场的韧性。 韩国市场遭受最严重冲击,销售下跌55.5%。不过,在公司于韩国的经销商安排续签及其直销业务推进 后,年度首六个月的下跌趋势有所放缓。这一巨幅下滑主要受到韩国经济放缓及渠道审查的影响。 财务指标方面出现明显分化。毛利率从2024财年 ...
EMERGE Commerce (EMCM.F)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7-17 00: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Emerge Commerce是一家加拿大公司,业务涵盖杂货和高尔夫两个垂直领域,旗下拥有四个品牌,分别为杂货领域的TrueLocal,以及高尔夫领域的Tee2Green、Just Golf Stuff和Underpar [5][6][8][19][20]。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Q2营收增长至830万加元,同比增长79%,调整后EBITDA预计在90万 - 100万加元之间,较去年有100万加元以上的增长 [7]。 - 6月30日现金为350万加元,高于Q1末的270万加元以及2024年Q2的220万加元,尽管为收购Tee2Green支出了110万加元 [7]。 - Tee2Green在2025年Q2营收为330万加元,较2024年的250万加元增长34%,净收入为80万加元,较2024年Q2的56.7万加元增长41% [24]。 2. **核心品牌优势** - TrueLocal是加拿大肉类和海鲜订阅市场的领导者,是全国唯一的参与者,通过三个区域枢纽向全加拿大发货,营收占比约55 - 60% [8][9]。 - 该品牌客户终身价值(CLTV)接近2000加元,获客成本(CAC)约为124加元,客户终身价值与获客成本比率表现出色 [10]。 - 受益于支持本地运动,代表了“购买加拿大货”运动,坚持支持本地农民和健康意识受众,获得了客户和供应商的回报 [13][14][15]。 3. **高尔夫业务亮点** - Tee2Green是一家盈利的高尔夫和服装设备企业,拥有30多年的业绩记录,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包括两家零售店、线上Shopify商店、定制配件和模拟器租赁等,还有自有品牌Northern Spirit [18][19]。 - Just Golf Stuff是折扣高尔夫服装和设备市场,过去五年增长了10倍 [20]。 - Underpar是高尔夫体验市场,在安大略省、加拿大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市场领导者,过去几年实现了两位数的自然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经济疲软对其有益 [20][21]。 4. **战略转型与发展** - 从Emerge 2.0的集中化、精简运营、偿还债务阶段进入Emerge 3.0的战略增长阶段,重点关注现金流生成,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和数字策略推动各品牌增长 [31][32][33]。 - 制定了资本高效的收购标准,寻找具有长期业绩记录、稳定有机增长、经常性客户关系、合理价格和灵活条款的企业,Tee2Green是符合标准的成功案例 [33][34][35]。 - 考虑在杂货领域收购TrueLocal的竞争对手、相邻的宠物食品品牌、物流供应商和企业礼品相关企业,在高尔夫领域继续寻找收购机会,实现协同效应和增长 [42][43][45][48]。 5. **团队与治理** - 管理团队包括创始人兼CEO Ghassan Halazan、Emerge Golf的COO Morris Fiehm和临时CFO Dasha,团队合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业务进展 [53][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来自Indochino的Drew Green、前Constellation Software董事Ian MacKinnon和Well Health董事会成员John Kim,为公司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支持 [55]。 6. **AI应用潜力** - AI在广告领域对公司有巨大的潜在优势,通过AI算法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如Tee2Green的广告获得了800次分享,提高了营销效果 [67][68]。 - 公司还在客户体验、数据分析和财务会计等方面测试AI应用 [69]。 其他重要内容 1. **收购Tee2Green详情**:2025年4月完成收购,支付220万加元,包括110万加元现金、90万加元递延对价和20万加元Emerge股份,同时获得240万加元的高尔夫库存,并重新协商了八年的还款计划 [22][23]。 2. **未来展望**:公司认为在杂货和高尔夫领域有超过2亿加元的市场机会,有望成为加拿大的ButcherBox和Omaha Steaks,以及高尔夫领域的领导者 [46][47][48][65]。 3. **问答环节要点** - 关于AI在客户获取中的作用,公司认为AI在广告技术中有巨大潜力,尤其在细分市场能带来不成比例的收益,同时也在其他领域进行测试 [66][67][69]。 - 对于收购 meal plan 公司,会考虑但要求有良好的CLTV与CAC比率,因为该行业客户流失率较高 [70][71]。 - 利率下降对公司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债务减少,直接的利息节省金额有限,更重要的是通过再融资降低利率的潜力 [74][75][76]。 - 目前没有分析师覆盖,但随着业务进展,会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没有近期的融资计划,现金状况良好 [77][78][81]。 - Tee2Green历史增长率不便分享,但预计未来保持两位数增长 [84][85]。
中高协:进一步优化高尔夫球青少年竞赛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09:53
行业动态 -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将进一步优化青少年竞赛体系,培养更多后备人才[1] - 2024年11月中国国家青少年高尔夫球队正式成立[1] - 2025年亚太高联青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上国青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混合团体季军和女子团体第四名[1] - 协会将在政策和资源等方面向青少年培养倾斜[1] - 2025年推出政策性赛事帮助各省市办赛,促进高尔夫球在中国均衡发展[2] 赛事发展 - 劳力士中国青少年冠军锦标赛作为"中国青少年旗舰赛事"将吸引国际优秀运动员参赛[1] - 职业赛事、业余赛事和青少年赛事以及国家队选拔路径已基本打通[2] - 2024年成立U19队伍后,2025年将继续成立U16和U13队伍[2] 培养体系 - 创新运动技术基准评价标准,不局限于名次和杆数[2] - 调整实施更加科学公平的积分体系[2] - 通过调研和座谈完善青少年培养体系[2] - 以更便利方式推动全年龄段人群参与高尔夫运动[2]
江苏盐城,韩国人的快乐福地
虎嗅APP· 2025-06-15 11:38
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 - 韩国高尔夫人口占比约10%,中产阶级对室外高尔夫需求旺盛但本土供给不足,室内高尔夫为主要替代选择[12] - 2006年数据显示天津十家高尔夫球场中韩国游客占比达60%,显示中国作为韩国高尔夫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基础[12] - 盐城射阳岛高尔夫球场第一季度接待韩国游客达3700人次,超过国内多数球场季度总接待量(普遍低于5000人次)[7] 盐城高尔夫产业优势 - 射阳岛高尔夫球场为18洞72杆标准场地,拥有华东地区难度最高的平原球场设计,配备专业果岭和景观设施[13] - 提供四天三夜套餐(含机票)价格低于49.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00元),显著低于韩国本土高尔夫消费水平[7][6] - 球场配套包含免费午餐、丹顶鹤景区游览等增值服务,形成完整休闲体验链条[6] 盐城区位与韩资生态 - 盐城与韩国12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累计吸引韩资超100亿美元,形成近千家韩企和超万名韩国常住人口的社区生态[11] - 每周2班直飞首尔航线(2小时航程),路牌等城市设施标配韩文,提供无缝衔接的跨境便利性[9][11] - 2017年获批国家级中韩(盐城)产业园,汽车制造业受益于韩资投入成为江苏领先产区[11] 韩国跨境消费趋势 - 韩国中产面临本土高消费压力,将中国视为高性价比替代消费目的地,除高尔夫外还延伸至登山(张家界)、零售(上海大润发)等领域[16] - 跨境消费呈现"有限体验"特征,游客在保持原有饮食习惯(泡面、韩餐)基础上选择性接受本地服务[17] - 消费行为反映需求本质:寻求价格与体验的平衡而非完全的文化沉浸[17]
东京为什么成了“高尔夫之都”?
虎嗅· 2025-06-12 12:28
高尔夫行业在日本的发展现状 - 日本是全球高尔夫第二大流行国 高尔夫人口约850万 球场数量约3169座 仅次于美国 [1][19][22] - 东京新桥地区聚集大量高尔夫相关企业 密度极高 形成产业集群 [2][3][42] - 日本高尔夫产业历史悠久 本土品牌如Honma Mizuno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进入市场 [24][25] 高尔夫产业历史与市场演变 - 泡沫经济时期高尔夫会员证被疯狂炒作 价格高达数百万至上亿日元 成为三大泡沫资产之一 [21] - 1991-2010年约200座球场破产 高尔夫人口从1400万锐减至850万 近年因平价化改革回升至850万 [19][28][29] - 目前50岁以上人群是主力 但Z世代和女性爱好者增长显著 练习场数量达3400-3500个全球第二 [27][30][38] 高尔夫商业模式与消费特征 - 日本高尔夫消费门槛较低 东京中产白领月薪60万日元可负担每月1-2次球场消费 价格约为中国一半 [34][35][37] - 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预订平台(Rakuten GORA) 装备制造(XXIO) 旅游定制(JTB) 内容媒体(GDO)等 [31][33][45] - 中小企业占比高 超1000家相关企业 业务涵盖定制 培训 社群运营等 依赖熟客经济存活 [53][58][64] 高尔夫产业的地理与社交属性 - 东京1小时交通圈覆盖上百个球场 配套完善 形成"高尔夫+温泉+会席料理"的商务社交模式 [43][47] - 与房地产深度绑定 球场多由地产商开发 附带度假设施 破产时通常由地产基金接盘 [48] - 与滑雪并列为"目的型户外生活方式" 兼具社交与身份象征功能 形成特定消费文化 [50][51] 高尔夫企业的生存特点 - 中小企业普遍采用轻资产模式 员工不超过50人 通过定制服务 中介抽成等获取稳定现金流 [42][58][61] - 依赖匠人精神与技术优势 如Honma手工球杆售价50-100万日元 类似高尔夫界爱马仕 [25][26] - 形成独特生态圈 企业间互不侵犯 强调长期信任而非短期利润 具有裂变创业特征 [65][67]
被韩国人“攻占”的中国球场:有人月入过万,有人黯然离场
36氪· 2025-05-28 07:50
跨境高尔夫旅游热潮 - 韩国中老年人形成赴盐城打高尔夫的固定消费群体,每周二周六直达航班日均客流量显著,核心驱动力为价格优势:盐城"酒店+全天打球+双球童"费用仅400元,低于韩国本土球童基础费用[1] - 跨境高尔夫消费呈现明显区域集聚效应,除盐城外,江浙沪及沿海地区球场均涌现韩国球友,形成差异化客群分层(韩国中老年vs本土年轻消费者)[3] 高尔夫球童行业生态 - 收入结构为"基础服务费+情绪价值小费"双轨制:单包200元/双包300元服务费仅为韩国三分之一,优质情绪服务可获百元级单次小费[5][12] - 人力成本优势显著:中国球童日均服务时长超4小时且无固定时限,月收入可达万元级,较传统白领岗位(如会计6000元/月)具备竞争力[7][20] - 行业存在明显年龄歧视:30岁为招聘隐性门槛,50岁以上从业者不足1%,00后占比持续提升形成"年轻化"趋势[21][22] 球场运营特征 - 球童承担双重职能:既提供杆具递送、码数报告等专业服务,又负责果岭维护、安全警示等管理职责,缺失球童将导致球场秩序混乱[8] - 价格带分层明确:入门级球场体验价低至数百元,标准球场均价1000元,显著低于韩国市场[7] - 服务时间弹性极大:为满足核心客群(中老年)需求,运营时段可延伸至凌晨3-4点[19] 行业人力资源现状 - 劳动力呈高流动性:年均流失率超50%,第三方机构持续输送18-25岁新人填补缺口,培训期自费现象普遍[23] - 职业风险突出:日均暴晒4小时以上,2万步/36洞的高强度作业成为常态,且需承担被飞球击伤等工伤风险[10][17] - 情绪劳动占比超40%:需针对性提供"水平差附和""水平好捧哏"等差异化情绪服务,直接影响小费收入[12][1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韩国客群特征鲜明:表情动作夸张,73%会因发挥失常迁怒球具/场地,但投诉方式隐蔽(仅7%当面冲突)[4][15] - 本土客群游戏规则意识较强:87%遵守绅士礼仪,四人组占比达峰值但导致服务时长延长50%[15] - 消费心理呈现虚荣需求:52%的高溢价小费用于购买"被仰望感",与实际服务水平弱相关[13]
研判2025!中国高尔夫练习场行业产业链图谱、高尔夫练习场数量及发展趋势分析: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技术赋能驱动消费场景革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28
行业概述 - 高尔夫练习场是专为高尔夫爱好者设计的综合性训练场所,核心功能包括挥杆练习、短杆技术提升及接受专业教练指导 [2] - 按环境分类可分为室内练习场、室外练习场,按功能定位分类可分为球场热身练习场、纯经营型练习场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4年至1994年为萌芽期,国内高尔夫球场建设缓慢,全国仅建成约10家球场,服务对象以外籍人士、港澳台商及国内高收入群体为主 [4] - 1995年至2003年为规模化扩张期,球场数量快速增长,产业链逐步完善,涵盖球具制造、赛事运营、教育培训等领域 [4] - 2004年至2013年为政策收紧期,国务院叫停新建高尔夫球场审批,但地方执行宽松,违规球场通过"体育公园""绿化项目"等名义变相运营 [5] - 2014年至今为多元转型期,全国683家球场中111家被取缔,507家整改,行业进入"瘦身健体"期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场地建设与维护、设备与器材制造、教练团队等 [8] - 中游为高尔夫练习场运营与服务环节,下游为高尔夫爱好者 [8]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高尔夫练习场数量为3388家,同比增长11.08% [14] - 中产阶层扩大叠加健康意识提升,高尔夫从"商务社交工具"向"家庭娱乐"转型 [14] - 室内模拟球场兴起,VR模拟系统、AI教练、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打破场地限制 [14] 相关企业 - 深圳市衡泰信科技VR模拟器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2小时,复购率达45% [14] - 中国作为全球高尔夫球机动车的主要生产国,2025年一季度出口金额为30.73亿元,同比增长21.72% [10]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高尔夫球出口金额为3737.74万美元,同比增长22.22%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加速,智能练习场和虚拟现实设备将成为行业标配 [24] - 消费升级驱动下,市场正加速细分,高端练习场与亲子练习场等新兴业态崛起 [25] - 政策引导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符合绿色标准的球场将获得政策倾斜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