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Computer Interface

搜索文档
马斯克Neuralink,加入仿生眼研究
财联社· 2025-07-26 17:00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赞助的智能仿生眼研究项目旨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帮助视障人士实现人脸识别、户外导航及文字阅读等功能 [1] - Neuralink计划到2030年推出Blindsight盲视芯片,年手术量将扩大到10000例,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 [1] - Neuralink聚焦视觉重建技术,计划2026年实现黑白轮廓感知,未来可能与VR/AR功能融合 [1] 脑机接口应用案例 - 全球第三位Neuralink植入患者使用xAI的Grok训练AI模型,实现语音对话功能 [2] - 国内41岁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控制外骨骼设备完成行走动作 [2] - 马斯克提出Neuralink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用意念操控人形机器人 [2] 脑机接口市场前景 - 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 [2][3]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150亿美元,2040年850亿美元 [3] - 情绪评估与干预医疗消费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250亿美元,2040年600亿美元 [3] 产业化方向 - 医疗仍是脑机接口当前主要产业化方向,下游医疗解决方案企业占比过半 [3] - 开源证券看好政策和技术共振下产业加速落地,列出多家受益标的公司 [3]
马斯克重磅发布:脑机接口技术开启人类进化新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9 22:43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Neuralink已进入临床试验关键阶段 全球7名受试者成功植入设备 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ALS患者 患者可通过意念控制电脑和机械臂 [3] - 2025年计划实现言语皮层植入 直接解码大脑"无声言语" 帮助失语症患者恢复沟通能力 [5] - 2026年"盲视"项目将落地 通过电信号刺激视觉皮层使失明者重获视觉 并可能实现红外线/紫外线等"超人视觉" [7] - 2027-2028年将实现多设备同步植入 电极数量突破2.5万根 治疗抑郁症等复杂疾病 并与AI深度融合 [8] 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领域:瘫痪患者意念控制外骨骼 失明者恢复视觉 精神疾病神经调节治疗 [9] - 教育娱乐:脑机接口直接下载知识库 意念操控沉浸式游戏 大脑信号生成艺术作品 [10] - 长期可能实现意识上传备份 数字永生 以及全球人类"蜂群意识"网络 [11] 中国脑机接口进展 - 浙江大学与天坛医院完成国内首例临床试验 研发中文思维输入法 [13] - 华为公开脑机接口专利 瞄准消费级市场 [14] -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 预计2025-2029年市场规模达76.3亿美元 [15] 行业竞争格局 - Neuralink在"全自动手术+高带宽设备"领域保持领先 [15] - 中国企业在医疗级与消费级市场寻求技术突破 需平衡伦理监管 [15] 市场影响 - 脑机接口技术将重塑医疗、教育、娱乐等多领域 推动人机共生新文明形态 [17] - 马斯克预测10年内脑机接口普及度将接近近视手术 [17]
渤海湾畔共话未来:夏季达沃斯里的天津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21:04
论坛概况 -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办 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商界、政界、学术界精英参会 [3] - 论坛设置五大核心议题:"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 [3] - 天津提出的"城市新引擎—新型创新区"与"解读中国AI发展路径"两场分论坛议题被纳入全球议程 [5] 天津产业与科技发展 - 天津2024年GDP增长5.1%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 [9] - 云圣智能无人机企业落户天津7年 正迈向年产万套产能 带动产业链聚集 [3] - 瀚海星云3D全息成像技术从天开园孵化起步 已进入顶尖高校实验室 [3] - 非侵入式脑机交互设备脑电识别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天津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8% 国家会展中心实现100%绿电运行 [1][9] 人工智能领域 - AI技术显著提升产业效率:菲特检测AI系统1分钟完成数字孪生仿真 新材料研发效率可提升百倍至千倍 [7] - 中国在2023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呼吁加强国际合作 [7] - 中国最新发布的算法大模型展现出与国际先进水平竞争的重要潜力 [11] 企业动态 - TCL十余年累计在天津投资超200亿元 创始人李东生盛赞天津营商环境 [7] - 赛力斯将绿色理念融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 [8] - 爱思达航天拥有300余项专利 助力商业火箭减重25% [8] - 霍尼韦尔正将绿色航空技术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低碳飞行" [8] - 海尔天津工厂是全球25家"可持续灯塔工厂"之一 计划打造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核心节点 [11] 产业趋势 - 新型创新区借助AI、云服务等技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 形成新增长点 [4] - "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启世界经济增长的钥匙 AI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重塑 [5] - 生成式AI加速临床研发 AI助力工厂转型升级等话题成为论坛焦点 [5]
三倍牛股,突发20%跌停
搜狐财经· 2025-06-19 11:3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低开,沪指跌0.13%,深证成指跌0.19%,创业板指跌0.27%,全市场超过3850只股票下跌 [1] - 港股恒生指数开盘跌0.38%,恒生科技指数跌0.52%,随后均跌超1%,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涨超3%后盘中破发 [7] 板块表现 - 涨幅居前板块:锂电电解液(2.70%)、锂电正极(2.38%)、宇树机器人(1.72%)、半导体设备(1.53%)、汽车配件(1.36%)、操作系统(1.47%)、具身智能(1.01%)[3][4] - 跌幅居前板块:核电(-3.16%)、离境退税(-2.47%)、光刻工厂(-2.38%)、军工信息化(-2.35%)、中航系(-1.97%)[3][4] 热点概念及个股 - 固态电池概念快速拉升,海科新源20%涨停,科恒股份涨超12%,诺德股份三连板,湘潭电化、盛新锂能涨停 [4] - 数字货币概念走强,北信源涨超15%,东信和平10%涨停(年初至今上涨72%),电科网安、宇信科技涨幅居前 [5] - 脑机接口概念活跃,创新医疗涨停,爱朋医疗涨超6%,南京熊猫、汉威科技涨幅居前 [5] - 常山药业突发20%跌停,该股从5月初至6月18日最高价上涨3倍 [7] 重要事件及政策 - 第五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暨2025先进电池材料与智能装备技术展于6月19日至20日在合肥举办 [4]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5]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不变,为连续第四次维持利率不变,预计2025年底前降息两次 [7] 机构观点 - 华西证券:市场回归震荡格局,向上有兑现压力,向下有做多思维支撑,金融科技、稳定币概念大涨显示政策预期交易 [8] - 光大证券:市场或转向科技风格,陆家嘴论坛利好兑现后资金分歧,科技股成交额靠前显示资金回流迹象 [8] - 兴业证券:A股即将进入中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7月15日前),景气投资或更加有效 [8]
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开展
央视网· 2025-06-14 12:18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中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 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该技术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1] - 受试者为四肢截肢患者 术后2-3周即实现脑控玩赛车游戏和下象棋 计划3-6个月内拓展至机械臂和轮椅控制[3] 技术细节与创新 - 国产侵入式系统仅硬币大小 采用颅骨植入方案 前端5-8毫米超柔性神经电极达头发丝百分之一细度[5] - 电极采用半导体加工工艺 每个前端集成32个传感器 可精准捕捉神经细胞信号 为全球最小最柔性电极[5] - 电极力学性能与神经元相互作用力匹配 能长期避免免疫排异反应 实现与脑组织和谐共存[5] 应用前景展望 - 技术有望帮助失明、失语、瘫痪患者恢复功能 改善脑中风、渐冻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干预效果[6] - 远期可能颠覆人机交互模式 实现双向脑机通信(读取神经信号+信息写入大脑) 推动脑控万物场景落地[6] 行业竞争格局 - 侵入式脑机接口此前仅马斯克Neuralink进入临床阶段 中国突破标志着技术自主能力跻身世界前列[5][1]
脑机接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市场 “人机共生”即将照进现实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08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发展热潮,承载着医疗康复和产业革命的双重潜力 [1] - "北脑一号"完成首批人体植入,神经信号采集通道有效率超98%,患者可通过意念操控计算机及机械臂 [1] -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者达1242万,脑机接口技术为脑部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1] - 2025年被视为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破冰之年",Neuralink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90亿美元 [1][8] 技术路径与临床验证 - 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全侵入式三大技术路径,侵入深度与信号质量正相关但安全风险递增 [3] - 临床验证是当前主要瓶颈,侵入式设备需完成2-3年严格临床验证周期 [3][4] - 中国在电极、信号采集系统等关键部件与欧美差距不大,但需提升系统集成度和大规模临床验证 [3] - 北京、上海等地加速临床试验平台建设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应用场景拓展 - 半侵入式与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领域,为瘫痪、渐冻症等患者提供功能恢复可能性 [5] - 非侵入式技术已在医疗康复领域商业化,并拓展至教育、安全、娱乐等领域 [5][6] - 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应用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系统,实现"脑控驱动"康复模式变革 [6] - 非侵入式技术凭借无创优势广泛应用,如睡眠监测贴片和专注度监测头显等产品 [6] 资本市场动态 - Neuralink估值从50亿美元升至90亿美元,国内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B轮融资 [8] - A股公司如诚益通布局"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战略,翔宇医疗建立脑科学实验室 [9] - 资本市场推动横向并购扩大市场份额,纵向整合强化产业链控制 [9] - 行业亟需跨学科人才协同,政策扶持与生态培育助力产业链成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