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bile Phones
icon
搜索文档
1399元起!来京东11.11入手大屏AI手机WIKO X70享365天只换不修
搜狐网· 2025-10-31 08:09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演员蔡明化身京东手机大屏AI趋势体验官现身发布会,现场体验评测这款WIKO X70新品。蔡明表示,作为曾经饰演机器人的"鼻祖",自己对手机的AI功能充满兴趣,同时手机的屏 幕、性能、操作便捷性都是她选择手机时核心考虑的因素。活动现场,蔡明通过WIKO X70的创新X键 完成快捷拍照、进入京东购物,更通过鸿蒙AI智慧助手设定了闹钟。她表示,"这手机就是一个智能小 保姆,从生活便利到安全守护,方方面面都给大家考虑周全了。简单,直接,才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 想的好设计、好产品"。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更新迭代加速,产品所搭载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但用户经常需要在层层的菜单中 反复寻找常用功能。手机不好用、操作不便捷、甚至新功能不会用的情况,出现在不少用户身上,给他 们造成了极大困扰。正是针对这类痛点,京东携手WIKO基于各自优势,通过C2M(反向定制)模式打造 大屏AI手机WIKO X70,从硬件创新到系统优化,只为给用户带来真正"懂你所需"的智能终端,送家人 更安心。 为此,京东大屏AI手机WIKO X70侧边配备一颗由WIKO和京东共同开发的创新X键,用户一键即可调 用高频应用九宫格服务区,如乘车 ...
手机厂商双十一高端竞速:元器件涨价下的定位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1:29
行业宏观环境 - 双十一销售期是国内手机厂商发布高端旗舰机型、进行市场竞争的关键时刻 [1] - 手机存储元器件出现明显涨价趋势,对产品配置和定价带来影响 [1][3] - 上半年曾促进手机销售的消费补贴有所减弱,市场竞争更回归产品和品牌本身 [2][7] - 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在第二季度结束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增长,第三季度延续下跌态势 [7] 产品定价策略 - 多家手机厂商今年发布的旗舰机型标准版相比上一代出现不同程度价格提升,涨幅达百余元 [1][3] - 存储芯片涨价影响新品首发期价格和全生命周期销售备货节奏,是行业共性问题 [3] - 厂商需在“涨价保利润”与“担本保竞争”之间权衡,针对不同市场竞争态势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6] - 真我realme GT8 Pro顶配版本首次突破5000元价位段,公司认为市场条件已具备向高端冲击的基础 [4] 高端市场趋势 - 高于600美元售价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8%,创历年上半年最高纪录 [5] - 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表现强劲,小米高端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5%,vivo同比增长11%,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市场 [5] - 消费者换机周期变长,换机时更倾向于选择功能全面的产品,推动高端市场份额持续上涨 [4] - 中国品牌正通过打造高品质旗舰产品冲击高端市场,预计未来在600美元以上市场将持续获得更大份额 [6] 核心竞争赛道 - 游戏“性能”赛道和日常“影像”赛道是手机大盘中两大关键细分成长性空间 [8] - 一加通过聚焦性能与游戏赛道,其24岁以下消费者规模比去年提升106% [8] - 手机厂商普遍采取与影像厂商战略合作(如真我与理光GR合作)、自研或共研关键芯片的方式构建技术差异化 [9][10] - 提升特定用户体验(如高刷新率屏幕、图像处理能力)成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向 [8][10] 公司战略重点 - 真我realme强调产品力优先,在保证企业健康运营前提下进行定价,并注重向中高端价位段冲击 [2][4] - iQOO通过自研电竞芯片Q3提升游戏画质等用户体验,并优化功耗相关环节 [10] - vivo采取自研与共研并行的协同之路,针对差异化需求进行长周期、大规模资源投入 [9] - 一加坚持硬件综合净利润可以为0的战略,注重性价比和用户体验提升 [8]
一加只想把游戏用户“哄”好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09:31
游戏手机不容易做。李杰解释,影像、办公等体验是瞬时的,而游戏需要在3小时或沉浸式场景里,把 方方面面的体验做到极致。例如,165Hz高刷游戏对手机负载和性能要求很高,如果只是想让游戏跑起 来很简单,但要做到全程稳定、不掉帧很难。无论是产品的架构和堆叠、散热材料的选择,还是屏幕、 陀螺仪、触控以及网络调度等,都会影响最终的体验。 长时间玩高刷游戏,手机的散热能力也很重要,一加15和苹果17pro都搭载了 VC均热板散热技术。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月芹 为了赶苹果秋季新品发布和"双11"两大节点,每年10月前后,是中国主流手机厂商发布旗舰机型的集中 期。在小米17、vivo X300、荣耀Magic 8、OPPO Find X9之后,10月28日,一加15(OnePlus 15)也正 式加入战局。 多数国产手机品牌的发布会常以一段宏大或煽情的演讲作为开场,讲情怀、讲故事、讲历史、讲生态, 其次再介绍产品。一加略有不同,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全程只讲产品,从165Hz高刷、触显同步、搭载 PS5游戏主机手柄同规格陀螺仪、续航与闪充等维度展开,试图打动一加的核心客群——重视性能和游 戏体验的年轻人。 每介绍一个产品亮点, ...
半个月三场大会,AI战火蔓延手机圈
36氪· 2025-10-28 07:26
不久前,vivo、OPPO和荣耀在新手机发布前,都集中举办了开发者大会。AI已经成为最热闹的话题,而各家手机厂商也在这一场合,展现了对AI战略的 全新理解,以及各家对模型能力应用的侧重。 外界好奇的是,作为用户日常使用最频繁的智能设备,国内手机上的AI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有哪些应用场景?以及又有哪些难题待解? AI手机进入端侧多模态时代 相比于两年前,手机厂商已经很少在大参数的基础模型上做大投入,而是更多把精力放在了端侧多模态模型上。 手握数亿用户的手机厂商一直是探索AI终端的先锋力量。 两年前,手机AI的应用集中在文本处理上,比如多轮对话、摘要生成、文案续写等应用,而且依赖云侧大模型的处理。而今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随着 多模态端侧模型的涌现,实现了大量与图像、语音处理相关的场景。 vivo展示了18个端侧智能相关的应用,比如卡证识别、文件名自动填充,以及端侧化的UI Agent,通过一句话在备忘录创建笔记,或者通过一句话在钱包 里记一笔详细的账单。这些任务相比于过去帮你设置一个闹钟,有更复杂的交互逻辑,需要有意图识别能力和自主规划能力。 OPPO则重点演示了一键问屏和一键闪记的功能。一键问屏依托多模态大模型 ...
曾经卖100万元一台的Vertu,要发新手机啦
猿大侠· 2025-10-26 12:08
转自:好机友 今天突然刷到了一个很久不见,但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手机品牌。 它们,要发新机了。 Vertu 这五个英文字母一出现,机友们脑海里估计就有了概念。 贵,镶钻,牛皮,黄金…这些东西就是 Vertu 最引人注目的特点。 这次曝光的新机,也不例外。 Vertu 这次准备发布的新机,叫 Agent Q。 很遗憾啊,前面提到的价格、牛皮、镶钻、黄金… 这次的爆料都没有提及,明天估计还有更多消息。 VERTU 背面就有点厉害了。 主摄是索尼 IMX906 传感器,5000 万像素,1/1.49 英寸的大底,等效焦距为 35mm; 超广角摄像头采用豪威 OV50D 传感器,1/2.88 英寸,5000 万像素; 长焦则是经典的豪威 OV64B,6400 万像素,f/2.6 光圈,70mm 焦距。 只能说该强的强,该够用的也够用。 目前,我们只能聊点安卓思维的东西,硬件配置。 虽然是 Vertu,但是这款新机还是用上了高频版 高通骁龙 8 至尊版。 同时,它还用上了远超 iPhone 的,16GB 运行内存。 并且,提供 512GB 或 1TB 两种内置存储选项,附赠 10TB 的云存储空间。 屏幕是一块 1080x ...
挑西瓜、比价格、开盲盒告别“参数内耗” 手机AI开始集体接地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18:44
行业战略转变:从“卷参数”到“拼落地” - 手机行业AI竞赛核心从比拼大模型参数规模转向推动技术在实际场景中落地[1][2] - 自研大模型参数规模过去动辄高达700亿甚至1000亿,但单纯追求参数规模已不具可持续性[1][2] - 厂商未来将更侧重于功能体验的比拼,用户将越来越少听到关于参数的介绍[2] 厂商AI场景化应用实例 - 荣耀MagicOS 10的YOYO助手可实现“挑西瓜、比价格、开盲盒”等生活化任务,其Magic8系列可实现3000+用机场景自动执行,覆盖衣食住行购[2] - vivo AI助手已覆盖约2500个高频场景[2] - OPPO公布的AI场景数达到2200个,并展示了“一键闪记”和“小布记忆”等能力,例如能结合用户体检报告中的健康数据来推荐餐厅[2] AI“落地”的技术支持层次 - 第一层是内部技术,包括对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以及AI Agent的研发投入,使系统具备“反思-理解-规划-执行”的闭环能力[3] - 第二层是基于底层模型的感知能力,使系统能对用户意图进行精准识别[3] - 第三层是生态带来的服务闭环,例如通过与“值得买”“识货”合作,在购物环节为用户呈现更低价或优惠券[3] 生态共建的重要性与战略 - 用户使用手机时,手机厂商只占15%的时长,其余85%的时长由开发者提供服务,因此生态合作至关重要[3] - 荣耀发布“1×3×N”生态战略:“1”代表荣耀AI Connect平台,开放AI能力;“3”代表通过生态、渠道、技术与品牌三种模式扶持伙伴;“N”覆盖教育办公、智能家居等多个产业集群[3] - 荣耀的生态合作伙伴已包括美的集团、长安汽车、海信集团、比亚迪等企业[3] - “全场景智慧生活”是头部厂商共同叙事,例如华为的“1+8+N”战略、OPPO的“1+N+X”战略,以及苹果以iPhone为中心的设备家族生态[4] 跨设备互联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实现跨设备协同的关键挑战在于不同品牌设备的协议和系统存在差异[5] - 荣耀将“碰一碰”作为入口,致力于使其成为标准通信协议,目前已实现与苹果、华为设备互联[5] - 在智能家居领域,荣耀已连接中国市场80%的智能空调和70%的智能汽车;在智慧车联领域,已覆盖140+品牌和6000万辆存量车[5] 行业影响与赋能 - 荣耀的AI功能目标不仅是服务自身用户,更是上升到赋能整个终端行业,帮助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I终端行业发展[4] - 智能终端的竞争已从单一硬件参数的比拼,升级为“AI体验+生态”的综合较量[4]
真我GT8系列正式发布 全系搭载理光GR影像系统走出差异化路线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5:13
公司产品发布与战略 - 真我手机正式发布旗舰新品真我GT8系列,首发全链路深度定制的理光GR影像系统 [1] - 真我GT8 Pro搭载同档唯一的2亿超光影潜望长焦和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CPU单核性能相较上代提升20% [1] - 真我GT8于10月21日开售,起售价为2899元 [2] 产品核心配置与性能 - 真我GT8系列搭载骁龙8至尊版、电竞独显芯片R1、5000万超光影潜望长焦等配置 [1] - 真我GT8搭载Pro同款理光GR防眩光主摄和5000万超光影潜望长焦,支持3.5倍光学变焦与7倍无损变焦 [2] - 公司创业7年全球用户达3亿,秉持"敢越级"初心打造"为极致性能而生"的GT系列 [1] 行业竞争模式与趋势 - 手机行业迎来国产手机密集发布期,行业竞争模式强化为"联名影像品牌+自研芯片+顶级硬件" [2] - 华为、OPPO、vivo等品牌分别牵手徕卡、哈苏、蔡司等专业相机企业以提升产品影像竞争力 [2] - "内外兼修"的堆料方式正成为旗舰手机标配,并推高了行业的技术门槛 [2]
急于IPO的荣耀,开始“邪修”
36氪· 2025-10-20 15:40
追溯手机的发展史,50余年来的变革不可谓不惊人。 从板砖一样的"大哥大"到薄如蝉翼的iPhone Air,手机工业设计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是技术引领的逻 辑。 模拟时代,手机更像是独立的座机话筒,重量超过1公斤;数字技术(GSM、CDMA)的到 来,让手机体积大幅缩小,还带来了翻盖、滑盖、旋转等设计,亦有如黑莓 (BlackBerry)、诺基亚9210等类PC的设计创新。直到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从口袋中掏出iPhone,不仅将手机带入多点触摸时代,更是开创了智能操作系统引领 的逻辑。 iPhone无疑是创新的里程碑,但也将手机设计限制在"直板+大屏"的形态。虽然近年来折叠屏试图打破 桎梏,但明显的折痕、糟糕的耐用性使其尚无法普及。来到AIGC时代,手机形态还能改变么、怎么 变?荣耀试图给出答案。 今年3月,荣耀CEO李健提出"阿尔法战略",计划五年投入百亿美元,聚焦AI终端生态建设。在Magic8 系列发布会上,该战略的首款机型以"One More Thing"的形式出现——荣耀Robot Phone。"Robot Phone 将成为荣耀未来AI终端的种子",李健如是说。据悉,该机 ...
iPhone 17引爆Deco设计潮,手机设计为何狂卷「辨识度」?
36氪· 2025-10-20 09:26
行业设计趋势转变 - 手机行业出现设计趋势转变,厂商不再单纯追求对称美学和艺术设计,转而侧重极致的辨识度 [1] - 苹果和小米均放弃了延续多年的设计ID,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长条相机Deco设计,且真我、OPPO、REDMI等厂商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1] - 市场数据显示,这种看似不美观但辨识度高的设计并未影响销量,反而吸引了潜在用户,表明高辨识度成为当前市场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 [1][12] 苹果iPhone 17系列案例分析 - 苹果iPhone 17系列采用横向相机Deco取代之前的正方形模组,官方称是为了整合天线组件以提升信号表现 [3] - 更换设计的主要意图被认为是区别新老款iPhone,以应对中国大陆市场销量下滑,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其2025年连续三个季度市场份额跌至第六名 [4] - 新设计市场反响积极,iPhone 17系列首周销量相比上一代提升30%,截至10月12日国内累计激活量超过400万台 [4] 小米17系列案例分析 - 小米17系列在相机Deco设计上与iPhone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新增了一块功能属性更强的背屏,用于显示通知、后置自拍及智能设备联动 [6] - 该背屏意外在社交平台受到女性用户和二次元爱好者青睐,因其可展示图片、视频及生成AI视频,导致销量分布改变,定价最高的Pro Max版本贡献了50%的销量,标准版仅为20% [6] - 小米为背屏投入了十亿研发资金,其爆火源于用户自发的文化赋能,使硬件功能转变为核心卖点 [14] 其他厂商的创新设计 - 真我GT8 Pro推出可更换相机模组设计,用户可通过拆卸螺丝更换不同形状模组,模组内置16颗钕铁硼磁铁确保对齐,并自动匹配相应主题和水印 [7][9] - REDMI K90系列在相机Deco空白位置加入功率不低的扬声器,以增强音效表现 [9] - OPPO Find X9系列虽未做功能性改动,但相比前代也更具辨识度,换设计成为下半年新机的共同点 [11] 行业背景与未来方向 - 手机行业同质化严重,厂商过去陷入参数比拼,如今用户更需要做了减法却更适合自己的手机 [14] - 除vivo外,多数厂商选择更小的相机Deco,原因包括传感器技术进步使其占用体积减小,以及可降低成本投入核心配置,同时舍弃繁琐装饰元素更符合用户要求 [14] - 荣耀发布的概念机ROBOT PHONE展示了新思路,其拥有可折叠的云台摄像头和强大的端侧AI能力,通过机械结构与AI结合为同质化市场带来新活力 [18][22] - 行业对辨识度的追逐本质是用差异化设计触达用户个性化需求,未来创新可能在于机械结构与AI能力的结合,最终目标是平衡好看与好用 [22][23]
AI智能体试水“抢购物券”,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第一财经· 2025-10-18 18:44
行业战略转向 - 中国AI行业战略明显转向,不再追求大模型参数排名,而是聚焦于应用场景落地和性价比 [1] - 端侧AI采用更多小模型进入场景深水区,加速应用层实践 [1] - 行业认识到千亿级模型需要两万卡以上集群,投入200亿元都不够,成本过高难以持续 [1][8] 应用场景创新 - 手机AI具备自进化能力,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用户操作 [2] - 荣耀YOYO智能体在10秒内完成比价,自动抓取600元隐藏优惠券,总价从2610元降至2016元 [3] - AI与手机系统深度结合,在抢购、航班动态查询、酒店Wi-Fi连接等高频场景落地 [5] - vivo端侧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具备128K长上下文处理能力,出词速度超过每秒200个token [5] - OPPO开发AI文本记忆功能,可识别账单并自动记账,应对每天80G信息量的碎片化信息 [6] 技术发展数据 - 荣耀YOYO支持场景从7月份200多个增长至3000个,三个月增长15倍 [9] - vivoAI覆盖场景数量达2500个,OPPO达到2200个 [9] - 支持GenAI的智能手机比例从去年20%预计提升至2029年57% [10] 行业面临挑战 - 持续使用AI功能导致手机续航缩短2-3小时 [7] - 7B模型需3.5G内存,在8G内存机型运行后剩余内存被挤压 [7] - 端侧AI需要额外投入NPU芯片研发,成本较普通芯片高15%-20% [8] - 开发4000亿参数模型需50亿元算力投入,其中电费约15亿元,且每年需持续投入 [8]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开始研发机器人手机,结合AI手机、机器人和摄像机概念产品 [10] - DeepSeek开源将千亿大模型能力拉平,通过蒸馏迭代使小模型具备同等AI能力 [8] - 中国品牌成为推动GenAI智能手机普及的重要力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