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布局

搜索文档
太古股份2025年上半年多元布局显韧性,地产承压,经常性溢利282.9亿港元,航空稳增36.5亿港元,中国内地业务表现相对强劲
金融界· 2025-08-08 17:33
太古股份公司A 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多元化布局显韧性 物业买卖业务的亏损上升,主要反映若干买卖项目产生的销售及推广开支增加。不过,管理层对住宅市 场前景相对乐观,认为市场气氛正逐步回暖,公司正在发展多个新的住宅项目。酒店业务的复苏速度则 较预期缓慢,反映出香港旅游业整体复苏的挑战。 饮料业务区域表现分化 太古可口可乐在2025年上半年录得经常性溢利港币8.6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港币8.78亿元略有下降。 业务表现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中国内地业务表现相对强劲,收益增加带动溢利上升8%,显示出 内地市场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然而,其他市场的表现则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市场的溢利均录得跌幅, 主要受消费气氛疲弱影响。东南亚业务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胡志明市厂房搬迁、越南盾贬值以及泰国 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太古可口可乐通过战略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自2024年10月起,公司增加了在泰国及老 挝业务的应佔权益,这一举措带来的更大贡献部分抵销了其他市场的不利影响。公司在越南的产能提升 项目和中国台湾的相关投资,也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航空板块展现稳健 ...
宁波大佬称霸非洲,干出700亿手机王国
创业家· 2025-08-07 18:23
以下文章来源于邱处机 ,作者邱鑫浩 邱处机 . 专门研究商业牛人 发现并满足未被充分服务的需求。 作者:邱鑫浩 来源:邱处机 在非洲大陆的街头巷尾,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到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从埃塞俄比亚的 亚的斯亚贝 巴 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随处可见一个中国手机品牌的广告—— TECNO 。 这个在国内几乎无人知晓的品牌,和传音旗下另外两个手机品牌 itel 和 Infinix ,却牢牢占据 着非洲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其背后的操盘手正是来自浙江宁波的竺兆江。 这位曾经的波导手机销售员,用不到二十年时间,在遥远的非洲大陆缔造了一个年销 2 亿部手 机的商业帝国。 最近据彭博社报道,传音控股正考虑赴港二次上市,计划融资 10 亿美元,这将成为继 2019 年科创板上市后的又一次重要资本动作。 从宁波奉化走出的竺兆江,如何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手机企业打造成 " 非洲手机之王 "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非洲市场,传音又将如何续写它的增长传奇呢? 这里插播一条课程资讯: 9月21日-9月26日 , 朱啸虎老师将带着黑马的同学们,一起去日本学习: 日本品牌穿越周期背后的经营密码。 共同拆解 日本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后 ...
茅台唯一“百元级”大众酱香单品突遭停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7:31
茅台保健酒业公司产品调整 - 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决定即日起停止生产台源酒(53°500ml*6,2023年上市款),以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停产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动,后续将推出针对宴席市场的台源红新品 [4] - 台源酒是茅台家族核心产品之一,也是唯一的"百元级"大众酱香单品,2023年3月以156元/瓶定价上市,9个月销售额突破10亿元 [4] 台源酒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台源酒曾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出厂价约80元/瓶,但终端价格长期在五六十元徘徊,渠道利润稀薄 [5] - 茅台保健酒业公司2025年定为台源酒市场攻坚年,强调其承载集团"多元化布局"重要使命,并依托茅台品牌背书获得竞争优势 [4] 贵州茅台新品与价格动态 - 贵州茅台宣布将推出新品"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或定价7000元/瓶 [5] - 25年飞天茅台(53度/500ml)散瓶价格8月6日下探至1875元/瓶,较昨日上涨15元 [5][6] - 43度飞天茅台散装价格保持750元/瓶,喜宴红装价格稳定在680元/瓶 [6] 贵州茅台财务与市场表现 - 贵州茅台股价8月6日收盘报1423 88元/股 年内跌幅超4% [6]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预计1741亿元 2025E和2026E分别达1898亿和2062亿 [7] - 毛利率稳定在91 96% 净利率52 49% 负债率17 98% [7] 白酒行业动态 - 白酒行业处于深入调整期 茅台核心产品批发价近期剧烈波动 [5] - 二级市场数据显示 25年飞天茅台原箱价格保持1905元/瓶 24年原箱价格1930元/瓶 [6]
藏格矿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8%至18亿元,超同期16.78亿元营收
巨潮资讯· 2025-08-02 11:5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同比下降4.74%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38.8% [2][3] - 扣非净利润为18.08亿元,同比增长41.55%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7.19% [3] - 基本每股收益1.1526元/股,同比增长39.57% [3] - 总资产168.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7.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 [3] 业务运营 - 氯化钾业务表现突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25.57%,毛利率提升至61.84% [3] - 碳酸锂业务通过工艺优化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3] - 参股的西藏巨龙铜业贡献投资收益12.64亿元 [3] - 西藏麻米错盐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已获得采矿许可证并进入建设阶段 [4] - 老挝钾盐矿项目稳步推进 [4] 公司治理 - 2025年4月紫金矿业子公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上杭县财政局 [4] - 新管理层引入国际化经验,推动公司治理改革 [4] - 优化董事会职能、强化ESG管理 [4] - 启动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 [4]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2]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5.69亿元 [2]
海底捞的跨界图鉴:火锅局头开始玩转副业
犀牛财经· 2025-07-29 15:45
海底捞副线拓展战略 - 公司在长沙、宁波、南京等地推出"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定价59.9元/人,以一人食旋转小火锅为卖点,社交平台出现"排队3小时""等待140分钟"等热帖 [2] - 2024年以来持续开拓副线品牌,涉及麻辣烫、砂锅、烤鱼、烘焙等品类,每月均有新品牌推出 [2] - 杭州烘焙品牌"拾㧚耍·SCHWASUA"开业初期部分产品上午售罄,主打性价比策略 [5] - 部分海底捞门店转型为"夜生活"场所,增加DJ打碟、调酒服务,推出小龙虾、烧烤等产品 [5] 火锅行业竞争现状 - 行业呈现"闭店数>开店数"趋势:过去一年新开18.5万家火锅店,但净增门店为-29,676家,超20%玩家闭店 [3] - 新兴火锅品牌凭借差异化定位崛起,传统餐饮巨头利用供应链优势切入市场,对海底捞形成双重挤压 [2][3] - 公司2024年服务人次达4.14亿(店均30.3万),但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33%降至3.1%,净利润增速从174.6%降至4.6% [4] 多元化布局逻辑与挑战 - 通过"红石榴计划"以较低成本试错多元品牌,存活门店达双位数的副线较少,多数处于调整或歇业状态 [7] - 副线品牌初期依赖海底捞主品牌流量,但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如烘焙品牌复购率存疑) [7] - 供应链管理和独立运营能力是主要挑战,短期内难以贡献显著业绩增长 [8] 战略驱动因素 - 主业增长放缓倒逼探索第二曲线,通过副线转移增长压力并挖掘新场景需求 [4][6] - 围绕消费者刚需布局平价品类(如59.9元小火锅、亲民烘焙),渗透早餐、下午茶等高频场景 [5][6]
从多地外贸“半年报”看中国制造多维度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7-25 23:41
外贸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 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 4% [1] - 长三角四省市出口增速分别为上海11 1% 江苏9 4% 浙江9 1% 安徽15 4% [1] - 广州市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5 5%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义乌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4058 3亿元 同比增长25 0% [1] 区域协同效应 - 浙江电动汽车出口激增受益于上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支撑 [2] - 江苏船舶出口增长依托长三角航运物流枢纽高效协同 [2] - 区域协同发展构建起抵御风险 激活动能的外贸新生态 [2] 产业链体系优势 - 东莞上半年进出口货值7492 8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东莞制造业体系完备 涵盖传统优势产品和高技术产品 形成强大供应链弹性 [3] - 通过"链主企业+配套网络"模式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 实现从"单链承压"到"生态抗风险"转变 [3] 出口结构优化 - 出口产品从"老三样"(服装 家电)升级为"新三样"(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 [4] - 浙江上半年电动汽车出口激增86 3% [4] - 安徽"新三样"出口增速超60% 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一环 [4] 创新驱动发展 - 上海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 4亿元 占全市出口总值25 2% [5] - 上海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 9倍 成功打开欧美高端市场 [5] -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投入培育国际竞争力创新企业 [5]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6] - 跨境电商 海外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助力直达消费终端 [6] - 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 保持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战略主动 [6]
28亿!知名房企向前董事长追债
财联社· 2025-07-25 12:29
诉讼事件 - 公司向前董事长梁家荣提起跨国诉讼,索赔金额从最初的6.5亿元飙升至28亿元,相当于当前市值的60% [1][3][10] - 诉讼指控梁家荣在2007-2019年期间通过伪造合同、商业贿赂等手段非法获利总计超过21.5亿元 [3] - 美国法院已签发法庭令要求梁家荣支付2.585亿美元赔偿金(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外加利息 [1][4] - 诉讼目前处于一审即将审结阶段,但最终执行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 股权变动 - 2024年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珠海大横琴安居公司通过司法拍卖和要约收购获得公司60.28%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6] - 原控股股东梁社增及梁家荣合计73.72%的股份被司法拍卖 [5]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下降36.63%),净利润3741.48万元(同比下降81.54%)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9亿元(同比下降25.29%),净利润608.6万元(同比下降48.79%) [8] - 2024年末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34亿元(同比下降47.4%) [9] 战略转型 - 公司确立"以房地产为主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布局"的战略 [9] - 在商贸、中拉经贸、集中供热、康养农旅、产业投资等领域推进多元化布局 [9] - 28亿元赔偿款若到位可能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和基本面 [9][10]
凭单一客户支撑起33.5亿元收购 *ST宇顺豪赌数据中心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6:4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33.5亿元收购中恩云科技、申惠碧源、中恩云信息100%股权 [1][2]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资金来源包括控股股东借款、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1] - 标的公司为批发型数据中心 主要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2]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营收分别为7.35亿元、8.15亿元、2.1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77.87万元、1.73亿元、4490.61万元 [2] - 业务模式为托管客户服务器设备并提供24小时运维管理 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2] - 唯一客户为互联网客户A 合同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前6年为锁定期 [1][4] 公司转型动机与财务现状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5亿元、1.55亿元、2.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8.17万元、96.44万元、-1757.48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418.65万元 收购旨在切入数据中心赛道改善盈利能力 [3] - 交易后将形成数据中心服务、液晶显示屏、仪器仪表及配电设备的多元业务布局 [2] 交易风险与客户依赖 - 标的公司收入完全依赖互联网客户A 合同到期后续约存在不确定性 [1][4] - 交易完成后公司商誉将从3312.49万元增至25.14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从8.18%升至41.53% [3] - 公司辩称客户集中度高是行业常态 设备选型适配BAT等头部平台 具备潜在客户替代能力 [5] 行业特征与市场回应 - 批发型数据中心行业普遍存在高客户集中度 客户搬迁难度较大 [5] - 公司未回应关于客户A续约意愿及扭亏可能性的媒体问询 [5]
长鸿高科重启争议关联并购:百亿投资承压,多元化再落“险棋”|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7-08 21:38
公司动态 - 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 此次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 不同于2023年全额现金收购方案 [4][8] - 标的公司广西长科涉及关联交易 交易对方为长鸿高科实控人陶春风控制的企业 [7] 历史交易争议 - 2023年收购计划因标的亏损 资金面紧张 实控人资本运作争议等问题终止 [3] - 上交所曾连发6问 质疑现金收购合理性 标的业绩下滑 专利索赔 在建项目转固压力等问题 [5] - 标的公司此前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占款 为实控人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等内控问题 [6] 财务状况 - 公司一季度营收7.18亿元 同比减少6.9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48万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亏损 [12] - 截至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升至66.25% 短期借款14亿元 货币资金覆盖不足3成 [3] - 2024年末有息负债23.69亿元 短期借款12.87亿元 货币资金仅余2.79亿元(含受限资金1.26亿元) [13] 多元化布局 - 公司近年投资超200亿元布局可降解塑料 工程塑料 炭黑 碳酸钙等领域 [3][13] - 60万吨可降解塑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 [13] - 丙烯酸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 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项目拟总投资6.3亿元 [13] 主营业务表现 - 一季度PBAT/PBT系列产品毛利率贡献率仅1.22% 黑色母粒及其他产品毛利率贡献率7.8% [10] - 销售毛利率降至近十年低点 主要受成本下降 需求疲软 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 [10]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长科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8873.97万元 专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15] - 透明ABS产品实现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 打破国外垄断 [16] - 透明ABS已获得乐天化学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采购订单 [16]
“鞋王”王振滔回归欲挽困局 奥康国际扣非六年亏9亿亟待革新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王振滔时隔半年重返奥康国际董事长之位并兼任总裁 市场解读为"救场"与"破局"双重举措 [1] - 2024年底因违规占用资金且未及时披露被罚 王振滔曾辞去董事长职务 [2] 财务表现 - 2019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8.98亿元 其中2024年单年亏损达2.61亿元 [1][6]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0.44亿元和0.48亿元 亏损持续 [6] - 2012年上市当年营业收入34.55亿元 归母净利润5.13亿元 形成业绩巅峰 [4] 公司治理问题 - 2021-2022年通过第三方将公司资金转至王振滔控制的两家鞋店 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7] - 截至2025年6月 王振滔对奥康国际股权质押率达99.08% 对康华生物质押率达89.20% [2][7] 行业环境 - 中国皮鞋产量从2016年46.18亿双降至2021年35.24亿双 预计2026年收缩至17亿双 [8] - 行业收缩背景下 公司尝试运动皮鞋创新、漫威联名等转型措施但收效甚微 [8] 战略举措 - 2024年12月曾筹划收购联和科技进军芯片领域 但交易两周后终止 [6] - 历史上2004年开启多元化 成功培育康华生物并于2020年分拆上市 [4] - 王振滔创业初期以3万元起家 1988年创立永嘉奥林鞋厂 强调品质管控 [3] 创始人背景 - 1965年生于浙江永嘉 高中辍学后从木匠转行鞋业销售 [3] - 1987年"火烧温州鞋"事件后 坚持品质路线建立品牌 [3] - 1999年公开焚烧仿冒鞋维护行业形象 2003年专卖店突破2000家 [4] - 2020年胡润百富榜显示个人财富达130亿元 位列第414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