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禁令突然松绑,主动送上大礼,这一招阳谋,美国怎么选!
搜狐财经· 2025-11-12 22:10
这一招直接让美国措手不及,要知道此前双方在吉隆坡的谈判中可是没提到会解除暂停这些关键矿产的协议,那么这次中国出招美国怎么破局? 中国再出明牌,特朗普如何接招?11月9日商务部突然发文宣布了从即日起到2026年11月27日,暂停执行此前对镓、锗、锑、石墨等关键矿产的出口限 制。 对美国来说中国的矿石是便宜又好用,是大量的优质资源,但在中美贸易战的情况下中国限制这些矿产资源出口对美国形成卡脖子局面获得谈判优势。 中国解除矿产管控,阳谋? 中国这份暂停一年的矿石管控绝不是怕了美国而是一记阴谋,美国直接措手不及! 在此前的双方谈判中并未提出关于中国解除矿产两用五项管制。 只提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对等关税和芬太尼关税,以及美国关心的稀土新规和对中国芯片穿透性管制。 而双方新出的海事调查也在谈判中,最后双方约定上述这些措施将会暂停一年,来谋取两国之间的缓冲时间。 但并未提及这次中国突然放开的稀有矿产,美国政府绝不会遗漏这么重要的问题! 实际上这是中国主动打出的一张明牌,要知道上面开放的这些矿产资源全是电子工业脊梁"的关键矿产,是半导体、5G基站、军工雷达等尖端领域的不可 替代材料。 同稀土有着一样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美国正好极 ...
“半价小米”来了,奕派007+想做“年轻人的第一台四驱轿跑”
经济观察网· 2025-11-12 22:10
单就奕派品牌而言,其要真正打响品牌知名度,在提升目前两款车型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加持。 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发布会上表示,奕派科技"以用户为本,技术为基,做让用户觉得靠谱的科技公司"。为此,奕派科技准备了六大"技术基座",包括 与汽车底盘和安全相关的量子架构、涵盖纯电和增程的马赫动力、造型美学、感知品质、搭载高通8295P芯片的天元智舱,以及从T200至T1000的天元智 驾。 奕派品牌于2023年对外发布,至今刚满两年时间。在东风汽车的新能源品牌梯队中,奕派主打面向15万—25万元主流市场的科技电动品牌。截至目前,奕派 发布了两款车,分别是轿跑车型奕派007和六座SUV车型奕派008。 由于东风汽车近两年研发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在落地上车方面存在一个周期,作为品牌首款车型的奕派007,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发布了多个新版本,包 括首发的007、007增程版和2025款007。首发车型只有纯电版,后来在纯电基础上加入增程版,再后来又加入了天元智舱和天元智驾技术。而此次上新的奕 派007+,是技术更全面的一个版本,且价格更低。 与前面几个版本车型保持一致的是,奕派007+专注性能轿跑车 ...
华大基因CEO赵立见:从企业自主创新跃升至顶层设计 政策红利催化基因产业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22:10
每经记者|甄素静 每经编辑|魏官红 当下,基因经济话题以及产业未来发展是行业关注的一大焦点。 近期,广州率先出台《广州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将细胞与基因产业列为六大未 来产业之一,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此背景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华大基因CEO(首席执行官)赵立见,深入探讨政策对基因 产业的影响、企业业务布局、基因数据资产化进展及未来战略规划。 赵立见表示,政策将推动产业从企业自主创新上升至政府顶层设计层面,而华大基因正通过技术自主可 控、业务场景拓展及数据价值挖掘,推动基因检测实现"人人可及",并力争在未来基因产业版图中扮演 标准制定者与产业链塑造者角色。 基因产业从企业自主创新,跃升至"顶层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基因检测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但"价格高"仍是制约其普及的重要因素。对 此,赵立见并不回避,他向记者坦言,目前,基因检测技术相对传统检测或诊断技术仍属新兴技术,过 去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核心技术平台及原料依赖进口。而随着华大基因在仪器、原料及技术研发等方 面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并持续优化成本,未来有望将具备推动基因检测"人人可及"的成本优势。 "华大基因过去十多年 ...
北鼎股份: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触及1%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22:10
(编辑 姚尧) 证券日报网讯 11月12日晚间,北鼎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席冰出具的《关于减持股份 触及1%的告知函》,获悉席冰女士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 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24.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下同)的1.00%,减持股 份来源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以及因权益分派转增的股份。 ...
致欧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22:10
(编辑 姚尧) 证券日报网讯 11月12日晚间,致欧科技发布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2元人民币现金(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1月18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11月19日。 ...
佳缘科技: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22:10
(编辑 姚尧) 证券日报网讯 11月12日晚间,佳缘科技发布公告称,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 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朱伟民先生出具的《关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的告知函》及《简式权益变动报 告书》,获悉其于2025年11月1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601,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4654%。本次权益变动后,其持有公司的股份由7,059,605股变更为6,458,405股,占公司总股本 比例由5.4654%降低至4.99998%,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
佳缘科技: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22:10
(编辑 姚尧) 证券日报网讯 11月12日晚间,佳缘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朱伟华先生出具 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告知函》,获悉其于2025年11月1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 持公司股份493,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822%,其持有公司的股份由10,560,340股变更为10, 066,64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由8.1756%降低至7.7934%,触及1%的整数倍。 ...
华利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暨股份变动触及1%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22:10
(编辑 姚尧) 证券日报网讯 11月12日晚间,华利集团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俊耀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香港俊耀")提交的《关于减持计划实施完毕暨股份变动触及1%的告知函》,2025年11月12 日,香港俊耀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7,50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本次减持计 划已经实施完毕。本次减持完成后,香港俊耀及其一致行动人中山浤霆鞋业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本公司股 份的比例由85.98%变动为84.48%,变动比例触及1%。 ...
农业银行创新高,港股涨幅51%,A股已暴涨68%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22:10
【导读】农业银行创新高,港股涨幅51%,A股已暴涨68% 中国基金报记者 储是 港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涨,金融、石油等权重股走高,农业银行等多只股票创下新高,医药股和家电 股表现活跃。 恒生指数盘中再回27000点 11月12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盘中一度冲高,恒指一度站上27000点大 关。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85%,报26922.73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16%,报5933.99点;恒生国企指 数上涨0.82%,报9538.99点。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金融股、医药股、家电股、石油股集体活 跃。 整体市场 □ | 恒生指数 | 恒生科技 | 恒生国企 | | | | | --- | --- | --- | --- | --- | --- | | 26922.73 | 5933.99 | 9538.99 | | | | | +226.32 +0.85% +77.50 +0.82% +9.60 +0.16% | | | | | | | 恒生生物科技 | 恒指期货 | 港股通50 | | | | | 15747.77 | 4049.50 | 26928 | | | | ...
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 Between Pharmaceutical Company and Lexaria is Extended
Thenewswire· 2025-11-12 22:10
合作协议更新 - 公司与一家制药公司(PharmaCO)于2024年9月4日签署的材料转让协议已延长至2026年4月30日 [1][2] - 协议延长的目的是为制药公司提供充足时间接收和审阅公司澳大利亚研究的完整数据集 [2] - 协议延期使双方能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维持临时独家许可的有效性 并计划与制药公司的人类临床开发团队进行额外的战略规划讨论 [2] 研究进展与数据 - 协议涵盖的动物药代动力学临床前研究已于2025年初完成 [3] - 制药公司希望审阅公司正在进行的澳大利亚独立人体临床研究GLP-1-H24-4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数据 该研究目前处于全面样本和数据分析阶段 [3] - 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末之前发布澳大利亚研究的最终结果 [3] 公司技术与知识产权 - DehydraTECH是公司的专利药物递送配方和工艺平台技术 通过口服递送改善多种药物进入血液的方式 [4] - 该技术已被反复证明能够增加生物吸收 减少副作用 并更有效地将某些药物递送通过血脑屏障 [4] - 公司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 在全球拥有54项已授权专利和多项待批专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