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期定存
搜索文档
为什么利息越降,存钱越疯狂?日本30年前的教训,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搜狐财经· 2025-11-14 01:41
存款利率与储蓄趋势 - 2025年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降至0.95%,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2%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境内住户存款余额达162.0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77万亿元,人均存款10.5万元,净存款达78.02万亿元历史峰值 [1] 日本低利率环境的历史参照 - 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开启零利率乃至负利率时代,但低利率未能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 [3] - 经济停滞导致“低欲望社会”现象,居民价值观转变,倾向于“无债一身轻”和“现金为王” [3] - 企业降价促销与民众推迟消费形成通缩螺旋,社会经济活动趋于停滞 [3] 当前社会心态与经济行为 - 公众对经济长期预期发生动摇,心态从“有钱就花”的乐观主义转向“存钱防老”的谨慎 [5] - 资产价格增长停滞而债务存在,社会核心任务从“扩张”转向“修复资产负债表” [5] - 消费和投资信心稀薄,低利率难以刺激支出,当前储蓄狂潮是社会信心有待提振的直接体现 [5] 资产配置与个人财务建议 - 建议构建“哑铃型”资产配置,将70%-80%资产置于安全、流动的防御端,如定期存款、国债、货币基金 [6] - 建议拿出20%-30%资金用于进攻端,如投资自身技能、定投指数基金或关注政策扶持的新兴领域 [6] - 强调在经济不确定性高的时期,个人能力的增值是抵御风险最可靠的武器 [6]
2025 年通胀预计 2%,你理财赚的钱跑赢了吗?几个实用方法跟你聊聊
搜狐财经· 2025-10-14 19:17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CPI涨幅目标设定为2%,创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2] - 低通胀环境下,传统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10万元一年期定存利息仅为950元[2] 个人理财市场趋势 - 传统银行R2级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从去年的2.8%下降至1.9%,已低于通胀线[3] - 年轻投资者偏好短债基金,例如某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稳定在2.2%,1万元闲钱上月收益超180元[3] - 国债因国家背书受稳健投资者青睐,3年期利率为3.05%,但需通过银行APP抢购[3] 新兴理财工具与策略 - 货币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7日年化收益率约1.8%,支持随存随取[5] - 黄金ETF投资门槛低至10元,上月金价上涨1.5%,起到资产稳压器作用[5] - 券商新客理财为短期高收益机会,14天期产品收益率可达4%[5] - 证券账户内的现金管理工具如华宝添益,7日年化收益率2.1%,支持当日买卖[6] - 国债逆回购在节假日前利率可飙升至5%,周五购买1天期产品可赚取周末收益[6] 资产配置实践案例 - 工资分配案例:3000元放入货币基金用于日常开支,5000元存入短债基金以备房贷,2000元分散投资黄金ETF和可转债打新[5] - 可转债打新中签收益显著,一签赚80元[5] - 经过三个月实践,货币基金收益45元,短债基金收益270元,黄金ETF上涨98元,结合券商理财总年化达2.7%,跑赢2%的通胀线[7] 理财市场风险与误区 - 部分理财产品广告存在误导,标注“最高近7日年化”可达7%,但实际收益可能仅1.5%[6] - 低价理财体验课后续可能引导购买高风险股票基金,需警惕[6]
存款利率新低,你还存钱吗? | 小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7-01 16:51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六大国有银行在5月集体下调利率 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 [1] - 低利率环境下 部分储户仍选择银行存款以获取安全感 部分开始寻求更高收益的替代品 [1] 年轻人储蓄行为调研 - 针对2025年年轻人储蓄意向开展调研 关注其对存钱的新想法 [1] - 调研报告计划于7月发布 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参与问卷 [1]
部分银行“擦边”操作!存款利率明降暗升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01
银行揽储创新手段 - 部分银行通过满减券、拼团、额外贴息等隐蔽手段变相实物揽储,如存5万元送山地自行车需凑5单满减券,储户年实际收益上浮0.3%~0.5% [2] - 银行采用复杂满减券兑换方式规避监管,如客户需在银行App领取5张商家满减券并自行支付26元才能兑换标价306元的自行车,兑换过程耗时半小时以上 [4] - 部分客户经理私下加码实物揽储,如新户定存50万元可获赠价值1000元以上礼品并可折现,银行还提供积分奖励如存入50万元可获218元等值积分 [5] - 多家银行在业绩冲刺阶段采用擦边手段揽储,包括积分兑换、第三方平台合作、发放立减金等,甚至以免费旅游等虚拟权益替代实物礼品 [5] 存款利率变化 - 5月各期限存款利率较上月普遍下降20~30BP,全线进入"1时代",1年期平均利率为1.339%,2年期为1.428%,3年期为1.711%,5年期为1.573% [7] - 存款利率表面下行但实际暗升,银行通过赠送礼品等方式实际补贴,如5万元定存补贴280元相当于将客户年收益率抬升0.5%,50万元大额存单综合补贴1698元推高实际年收益率约0.3% [1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实物揽储模式使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从上年四季度的1.43%收窄9BP至2025年一季度的1.43% [10] - 花样揽储会抬高银行负债成本,变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其他银行为争夺存款份额被迫跟进,加剧行业负债成本上升 [10] - 专家建议银行转变经营思路,通过场景化金融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构建特色化、差异化的场景金融生态,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全周期资产配置服务 [10]
报名入口 | 低利率时代:金融机构的韧性重塑之路(6月24日)
搜狐财经· 2025-06-21 03:07
低利率环境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中国利率水平持续下行,部分一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1%,金融机构净息差被持续压缩,盈利空间面临实质性收缩 [2] - 银行通过压缩高成本负债、加快资产配置多元化探索息外收入增长路径 [2] - 保险公司在"利差损"压力下加速调整预定利率和产品结构,向资产负债联动管理体系转型 [2] - 居民理财偏好变化及金融资产跨市场配置趋势加剧金融机构稳定负债和控制久期错配的难度 [2] 金融机构战略转型方向 - 低利率正从周期现象演化为系统性挑战,对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风险定价能力与宏观审慎治理框架提出更高要求 [2]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起专题研讨"低利率时代:金融机构的韧性重塑之路",聚焦行业应对策略 [2] 会议议程与专家阵容 - 主题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高昊宇主讲,研究领域涵盖银行与金融中介、金融风险管理等 [3][6] - 研讨嘉宾包括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研究方向:国际金融、银行业)、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专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8][10]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参与研讨,其研究涉及宏观经济、科技金融及数字金融 [12]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张健华将分享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领域见解,曾任华夏银行行长等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