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债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专业买手” FOF,悄悄布局了这几个方向
Morningstar晨星· 2025-11-20 09:05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的披露,有着"专业买手"之称的公募FOF最新重仓基金情况也浮出了水 面。下文将梳理公募FOF产品数量和规模发展现状以及三季度的投资方向和偏好,希望能够给投资 者提供参考。 01 市场回暖,FOF重回热潮 2025年以来,随着股票市场回暖,基金市场活跃度同步提升,热度也逐步传导至FOF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FOF产品发行市场表现活跃。2025年2月,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期混 合(FOF)首发,10个交易日规模达到了60亿元。同年6月,东方红盈丰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 (FOF)仅用 7 个交易日便实现 65 亿元规模。另外,还有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 (FOF)、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等多只FOF基金发行首日即宣布提前结 束募集。 其次,存量FOF持营的效果也立竿见影。 2025年前三季度,多只存量FOF基金规模增长超过 50亿元 ,如中欧盈选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今年三季度末规模从2024年底的39.91亿 元大幅增加至108.14亿元,增长了68.23亿元;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混合(FOF),今 年三季度末规模从2024年底的23.78亿 ...
既要费率低还要赎回快 基金代销竞争全面升级
证券时报· 2025-11-20 05:43
继费率战后,基金代销渠道又"卷"起了赎回效率。近日,微众银行推出了非货币基金的快赎服务,将资 金到账效率作为提升用户体验的新突破口。这一动作的背后,是基金代销市场激烈竞争的又一次演变, 意味着行业竞争正从价格战演变成效率战,乃至服务战。 传统银行渠道的基金代销份额,正面临券商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持续挑战,单纯依靠渠道优势的时代 已然过去,一场围绕服务体验、专业能力和数字化水平的全方位较量已拉开序幕。 非货基金赎回最快T+0.5日到账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近日,微众银行在APP首页上新了基金快赎的功能。根据其业务介绍,投资者单人 单产品每个交易日有高达500万元的快赎额度,赎回资金最快可以T+0.5日到账(T为交易日)。 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交易日(T日)15点前发起赎回基金的申请,资金最快可以在T+1日中午12点前 到账。相较于传统赎回模式下动辄T+2甚至更长的等待时间,资金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微众银行列举了三类基金产品在银行端的赎回到账时间对比,其中,短债基金通过普通赎回 的到账时间往往是T+2,而快速赎回可以提前1.5天;混合基金通过普通赎回的到账时间往往是T+3,而 快速赎回可以提前2.5天;Q ...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震荡偏强,关注交易机会(2025年11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1-19 17:25
资 料 来 源 : 招 商 银 行 研 究 院 回顾:债市进一步修复,产品净值均上涨 (一)固收产品收益回顾:净值均有上涨,固收+领先 作者:招商银行研究院 零售客群部 私人银行部 | | 本期要点摘要 | | | --- | --- | --- | | 回顾 | 近1月 2025 年以来 | | | 固收产品收益 | 含权债基>中长期债基>短债基金>高 | 含权债基 > 高等级同业存单指基 > 短债基金> | | 回顾 | 等级同业存单指基>现金管理 | 现金管理 > 中长期债基 | | | 近一个月,债市行情进一步修复,一 | 1 月偏强震荡, 2 月-3 月中旬债市大幅回 | | | 是经济基本面逆风加大,二是央行重 | 调,4月初债市快速走强后回归震荡,5月下 | | 债市回顾 | 启购债,驱动债市利率下行,中长债 | 旬小幅回调,6月回归震荡,三季度回调,近 | | | 表现强于短债。 | 期小幅走强。 | | | 知》,31 日出台《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 1.10 月 30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 | | 行业事件跟踪 | | 2.10 ...
基金人必看!止盈卖对是关键,债基消费有方向
搜狐财经· 2025-11-18 13:30
止盈怕卖飞,持有怕套牢,选赛道像开盲盒,每天都在冲还是等,的纠结中反复横跳!先说说止盈这事儿,有朋友发明了回撤闯关式止盈法:收益 达15%不止盈,回撤3%卖1/3,回撤6%再卖1/3,回撤9%全清空。 新手小白其实见好就收,15%收益直接止盈也不亏,毕竟落袋为安才是王道。再聊聊债券基金,这货堪称基金界的老实人,但老实人也分两种:短 债和长债。 长债基金就是有脾气的老实人,预期年化2%~4%比短债高,但得挑时候买!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行,现在是1.816%,高于1.6%就有配置空间, 再低就不如买短债了。 这操作乍一看像贪心玩家的自保套路,其实还真挺可行,但咱得记住三个坑:第一,回撤看自己赚的钱少了多少最直观,别纠结大盘高点,不然算 得头疼还容易错。 第二,千万别贪心再涨涨,多少人赚15%时飘了,结果市场回调把收益跌光,最后倒亏,主打一个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第三,定投的朋友别急着 止盈,至少定投半年再考虑,不然筹码太少,赚的钱不够喝杯奶茶,纯属瞎忙活。 而且长债怕股债跷跷板,要是A股持续大涨,资金全跑股市,债市就得喝西北风;央行还提示了,长债收益率不会一直低,风险得注意。 短债基金就是佛系老实人,波动小到可以 ...
基金申购门槛调整呈现“全渠道、多品类”特征
证券日报· 2025-11-17 01:13
行业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出现申购门槛显著下调的普遍趋势 门槛演化至分角级[1] - 门槛下调基于普惠金融实践 并蕴含渠道适配 投顾需求与存续管理的多重考量[1] - 低门槛是公募基金普惠属性的重要体现 但需与合规运营 投资者保护相结合[4] 具体调整案例 - 先锋基金将先锋日添利B的起投门槛由500万元降至0.01元[1][2] - 天弘基金将旗下56只产品申购门槛统一降至0.1元 覆盖主动权益类基金 债券基金等多个细分品类[1][2] - 银河基金旗下银河银富货币A定投起点为0.01元 而银河银泰混合等产品起投设定为10元或500万元[2] - 德邦基金将部分货币市场型 短债基金最低申购门槛设为0.01元 大成基金 国投瑞银基金也实施类似调整[3] 渠道与产品特征 - 门槛调整呈现全渠道 多品类特征 代销与直销渠道同步发力[2] - 不同基金产品最低申购门槛进行差异化设定 以适配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2] - 互联网代销渠道成为重要推手 部分平台设置0.1元理财体验等低门槛活动[4] 行业趋势与影响 - 低门槛产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吸引更多投资者以满足零钱理财需求 覆盖长尾市场[3][4] - 部分迷你基金可能借低门槛保壳 投资者需关注基金规模 历史业绩与管理人能力[4] - 行业竞争力仍来自长期业绩与服务能力 基金管理人需持续强化投研能力[4]
短债基金和长债基金,在收益来源上有什么区别?|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30 22:06
长债基金与短债基金特性对比 - 短债基金波动较小,具备高流动性,可随时买入卖出 [2] - 长债基金波动较大,其收益受利率波动影响显著 [2] 长债基金收益构成与市场表现 - 长债基金收益来源包括债券利息和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 [2] - 2025年人民币债券利率从2024年最低1.6%提升至1.8%-1.9% [2] - 利率上行导致长期纯债基金净值下跌,资本利得部分出现亏损 [2] - 2025年许多长债基金出现3%-5%的下跌 [2] - 尽管债券利息收益存在,但不足以覆盖债券价格下跌造成的净值损失 [3]
债市短期博弈中的支撑位与高低切换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债券市场(债市)[1] * 权益市场(股市)[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债市短期走势与政策环境 * 四中全会后债市以维稳为主 新增信息有限 预计短期保持修复态势但持续上涨动力不足[1][2] * 政策层面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非债券市场 短期内大幅降息或政策利率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低[1][2] * 债市技术指标显示阻力位下方有支撑 上周出现高切低行情 从30年国债转向政金债 存在短期机会但持续性行情困难[1][5] * 30年期国债反弹打破下行通道阻力位 后续修复空间有限 阻力位约114.5元 支撑位约107.8元[3][9] 未来修整空间约为3个基点[10] * 近期债市利率修复明显 尤其是30年期国债 若回调支撑位比之前更强[3][9] 基金新规的影响与市场计价 * 基金赎回和申购新规自9月征求意见以来对债市产生冲击 特别是政金二永 30年国债等品种[1][6] * 市场已部分计价新规风险 例如30年国债与10年期国债利差达到2020年以来高位[3][6] 预计11月或12月正式出台后市场情绪将有所平复[1][4][6] * 公募新规通过优化赎回安排影响信用市场 鼓励长期持有 短债基金受影响最大 ETF基金受益[3][12] * 新规落地后部分公募基金可能从委外转向直接投资 改变券种配置偏好[3][13] 理财通过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受冲击[13] 年底配置力量与信用债挑战 * 年底理财产品平滑结束可能增加信用端压力[1][7] 今年信用端表现抗跌与理财负端平稳有关[7] * 银行负债端增速萎缩 明年固定收益投资力度或减弱[1][8] 保险资金今年权益投资较多 对固定收益需求减少[1][8] 使得信用债面临挑战[1] * 2025年底配置量可能弱于往年[1][8] 12月和11月中旬以后主要是为明年配置力量做准备 预计不会太强[8] 机构行为与配置偏好 * 保险资金偏好长久期地方债 因其利差较厚性价比凸显 同时倾向于中高资质信用债和二永债 但信用下沉幅度较低[1][15] * 金市银行自营对债基流动性要求较低 倾向于配置中长债基金增厚收益并享受免税优势 但季末年末考核时点可能赎回[16] 赎回费率提升可能使其增加现券投资比例[16] * 纯债基金持仓结构中金融债配置占比高 政金债占金融债比重过半 普通商金债和二永债重仓规模远高于其他信用品种[17] 例如浦东商金和永续重仓规模分别占市场规模5.88%和2.45%[17] 权益市场表现与展望 * 权益市场上周四下午开始V形反转大幅上涨 上证指数突破3950点创十年新高 由科技板块领涨[20] 主要由于中美关系缓和迹象明显 中美月底谈判顺利进行 十五规划出炉强调科技自立自强 以及美联储议息会议降息概率90%以上[20] * 未来一周A股有望迎来反击窗口期 风格上科技板块占优 AI算力半导体成长业绩优势明显[21][22] 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望提高成长估值[21][22] * 转折后转型方向看好科技板块 包括AI算力 半导体等[21] 择券方向上看好前期调整多的科技板块[21] 其他重要内容 信用品种选择推荐 * 国庆假期后市场转向结构性修复 城投依然是票息挖掘空间大的板块 估值在2.3以上 占总承托规模约28%[18] * 一年以内信用品种推荐关注西安 青岛等地区 1-3年关注重庆 郑州 株洲 昆明等区域 3-5年关注广西省级 湖北省级 苏州等地 5年以上集中在优质区域省级及重点市级平台[19] * 金融板块次级银行及保险永续值得重点关注 产业估值2.3%以上存量接近3万亿 占总规模20%左右 其中交运 公用事业 房地产建筑行业存量均超万亿[19] 其他市场因素 * 中美磋商结果尚未明确 但深入会谈可能带来短期利好[4] * 10年期国债受存单影响较大 若跨季后资金松动可能有利好 政金债前期涨幅不大 相对于新老30年期国债利差未完全修复 仍有一定修复空间 例如2520政金收益率约2% 2515收益率约1.91%[11] * 今年ETF信用类扩容迅速[12]
短期资金打理:螺丝钉银钉宝90天投顾组合
银行螺丝钉· 2025-10-23 21:56
产品定位与核心目标 - 产品为90天投顾组合,主要精选短债基金,力争超越货币基金的收益 [1][3] - 组合最大回撤目标控制在1%-2%以内 [3] - 产品定位为货币基金增强版,属于风险较低、波动较小的品种 [8][9]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组合投资对象以精选短债基金为主,同时配置低波纯债基金 [3] - 资产底层大部分是利率债,例如国债、国开债等,违约概率极低,以提高安全性 [3][13][14][15] - 采用分散配置多只短债基金的策略,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 [3] 收益与风险特征 - 长期来看,短债基金的收益大概率比货币基金要高 [1][10] - 短期债券受利率影响较小,风险相较于长期债券更低 [1][11] - 90天组合成立以来,业绩跑赢中证货币基金指数,且最大回撤较小 [20][23] 投资适用性与灵活性 - 建议投资期限为3个月以上,适合打理短期资金,可一次性买入,不挑时机 [4][17] - 组合持有7天以上即可免除赎回费,资金使用灵活性高 [16][18] - 产品适合有3个月以上闲置资金、原计划投资货币基金或临时过渡股票投资的投资者 [21]
“余额宝们”收益率跌破1.5% 稳健理财还能怎么选?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18:27
货币基金收益现状 -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全面进入"1时代",截至7月10日全市场364只货币基金中有182只收益率低于1.5%,占比五成 [2] - 绝大多数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字头,收益超过2%的产品屈指可数,最低收益甚至降至0.525% [2][4] - 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逼近7500亿元,其7日年化收益率从年初最高2.453%降至7月10日的1.478%,万份收益不足0.4元 [4] 收益率走低原因分析 -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与国内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短端资产收益呈下行趋势 [6] -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的银行存款、债券回购、同业存单等资产收益率整体下降,导致基金收益持续下降 [6] - 尽管收益率下行,截至2024年5月底全市场371只货币基金净值规模达13.67万亿元,较2023年末的11.28万亿元增幅达21.19% [6] 资金持续流入动因 - A股市场持续震荡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资金投向货币基金等低风险产品追求本金安全 [7] -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大型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45%,部分资金从银行流出转入货币基金 [7] - 货币基金具有高度流动性和灵活性,能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成为资金配置的更优选择 [7] 未来收益展望 - 在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概率较小,更可能维持宽松政策,货币基金收益率预计继续下行 [9] - 三季度货币基金收益率预期可能进一步下行,因短端债券资产收益率大概率还有下行空间 [9] 替代投资选择 - 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因具备久期短、低波动特点,且收益率相对较高,有望成为货币基金替代选择 [10] - 短债基金主投债券资产不投资权益类资产,受股市影响较小,可视为"货币增强"类产品 [10][11] - 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可作为替代选择,但短债基金在持有7天以内会收取惩罚性赎回费 [10][11]
货币基金迎来“破1”时代!稳健投资者还有哪些备选项?
搜狐财经· 2025-10-23 16:44
货币基金市场现状 - 市场利率下行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截至10月16日,80余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1% [1] - 尽管收益下降,货币基金总规模实现增长,截至今年8月底规模约为14.81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3.61万亿元增长1.2万亿元 [3] - 在全市场960只货币基金ETF中,年初至今收益超过1%的仅17只,占比不到2%,收益水平甚至不如银行定存类产品 [1][2] 货币基金规模增长矛盾原因 - 在广谱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居民流动性诉求提升但风险偏好处于低位,货币基金因门槛低、风险低、流动性高成为稳健投资者主要选择 [6] - 近期权益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强,部分资金出于过渡需求暂时投向货币基金 [6] - 一些货币基金与购物场景结合,迎合年轻人投资消费偏好,进一步推动规模增长 [6] 短债基金作为替代选择 - 2025年以来短债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稳定在2.8%-3.2%,最大回撤不足0.3%,远超货币基金收益 [7] - 短债基金将非现金资产的80%投向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的债券资产,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小、流动性强 [7] - 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自2006年7月31日发布以来,连续19年实现年度正收益,年均涨幅介于0.65%—6.13% [7] - 长城短债A和鹏华丰恒A在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端排名靠前,规模位列TOP20,多维度表现较为出挑 [9][10] 红利资产作为替代选择 - 中证红利指数今年上半年收益率维持在4.5%左右,波动基本控制在15%以内,相对于货币基金与银行定存更具吸引力 [11] - 中证红利指数行业分布相对均衡,前三大行业金融(25.2%)、能源(19.4%)和工业(19.3%)合计占比63.9% [11]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515180)规模超85亿位居首位,招商中证红利ETF(515080)规模超过70亿,均为跟踪该指数的重量级产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