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级能效家电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低碳风劲吹 多领域逐“绿”向“新”释放经济发展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6-29 17:19
家电行业绿色升级 - 一级能效产品成为消费新趋势 价格门槛因国补和以旧换新政策降低 [2] - 头部生产企业采用轻量化+低能耗设计 洗衣机排水泵盖启用免喷涂工艺 [2] - 冰箱70%-80%部件采用可循环材料 绿色设计贯穿生产全流程 [2] - 2025年前5个月某回收企业拆解废旧家电超46万台 加速智能产线升级应对需求增长 [2] - 2025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 1万亿元 [3] 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发展 -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动县域绿色消费 浙江长兴门店可选车型日益丰富 [4] - 四川绵阳安州建设大型充电枢纽 秀水镇新充电站可同时容纳82辆车 配备41个充电桩 [4] - 成青路充电站2025年日均服务量同比增100% 日均货车通行量超2万辆 [4] 闲置物品交易生态 - 二手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启动 鼓励搭建回收-质检-流通一体化平台 [6] - 某平台热门机型售价仅为新品四到六折 提供透明估价和便捷回收服务 [6] - 深圳质检中心日处理量达1 7万件 采用立体物流系统实现高效分拣 [6] - 2025年5月二手回收订单同比增40% 交易订单同比增43% 累计减排相当于291亿公里燃油车碳排放 [7]
2025年湖南省节能宣传周在娄底市启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6-23 16:32
能 撸 篇 25 l 0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 主办 娄底市 民政府 皇位 TSH 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十四五"前四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率,均已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能耗强度 下降目标。在国家开展的省级政府2021-2022年和2023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中,湖南省均被综合评定为"优秀",获得国家书面表扬。 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927万千瓦,占全省电源装机总量的63.7%,在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装机容量 居全国前列。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71家、绿色园区2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全省绿色公交占比98%,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超过60%,长沙等五 市获"国家绿色出行城市"称号。累计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约312万平方米,完成城镇既有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全省节约型机关占比 超过90%。 "两新"政策焕发活力。2024年,湖南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全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资金共计137.7亿元,有效推动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带动居民消费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今年1-5月社 ...
国补,为什么暂停了?
搜狐财经· 2025-06-15 12:27
国补暂停事件分析 - 618尾期电商平台角逐之际,多地政府家电补贴资格券显示"当日名额已领完"或直接暂停申领,包括黑龙江、四川、济南、重庆、郑州、吉林等地[1] 国补暂停原因 - 直接原因是补贴资金消耗过快:国家今年3000亿补贴预算中,截至5月底已消耗1500亿[3] - 补贴资金采用"中央大头、地方小头"筹措模式,但地方财政差异导致执行困难:江苏、重庆等富裕地区地方承担比例高导致协调困难,中西部地区因财力有限补贴范围本就较小[4][6] 补贴模式理论设计 - 理论上国补是良性模式:商家销售需缴纳13%增值税,补贴20%后政府仍保留7%收益[6] - 中央补贴3000亿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筹集,不对财政产生直接压力[6] 补贴资金损耗环节 - 套利黑洞:黄牛用他人身份证批量领券加价转售[8] - 价格操纵:商家先涨价20%再补贴,实际价格高于平时[8] - 区域博弈:消费力强地区监管严格导致价格差异,如河北消费者组团到北京核销补贴,两地价差达25%[8] 消费券与直接发钱比较 - 消费券"限时使用"和"场景绑定"更能刺激即时消费[11] - 消费券乘数效应显著:1000元券可撬动5000-10000元消费,而现金可能大部分被储蓄[11] - 国补引导产业升级:对一级能效家电和智能化产品倾斜20%补贴,推动绿色消费和技术迭代[11] 中小企业困境 - 市场集中度加剧:大企业将补贴转化为价格优势,如3000元品牌冰箱补贴后降至2000元,冲击1500元价位产品[13] - 资金压力:"先垫付后核销"机制导致垫付资金需2-3个月回款[13] - 隐形壁垒:地方执行中龙头企业更易获得补贴红利[15] 未来发展方向 - 市场潜力巨大:5个月内1500亿消费券用尽显示消费需求旺盛[17] - 政策导向明确:补贴集中在绿色、环保、智能化等高技术含量品类[17] - 数字化转型关键:线上渠道是获取补贴红利的重要途径[17] - 政策将转向"精准滴灌",企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19]
以旧换新换出增长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核心观点 - 政策通过补贴带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创造万亿元规模市场空间[1] - 政策促进供需关系循环向新,实现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多重目标[1] - 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以旧换新成效成为重要考量因素[5] 政策实施效果 - 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1] - 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1] - 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达90%[2] - 一季度数码产品补贴中2000-6000元中高端机型占比76%[2] - 前5个月发放补贴1.75亿份,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1.1万亿元[4] 政策升级与资金支持 - 2024年政策加力扩围:家电品类由8类增至12类,新增数码产品补贴[3] - 汽车报废更新范围扩展至国四排放标准车,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提至1.5万元[3]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额度达3000亿元,同比翻番[3] - 截至4月底前两批资金下达超1600亿元[3] 行业销售表现 - 4月限额以上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增速居十六大类首位[4] - 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家电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4] 产业链联动效应 - 政策倒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 - 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推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后市场等环节创新[4] - 政策带动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配套措施同步推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