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达酒管
icon
搜索文档
王健林被起诉,身家一年缩水8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4:42
法律纠纷与高管限高 - 海南万骏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起诉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王健林合同纠纷案,计划于11月3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曾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执行标的为1.86亿元,案号为(2025)甘执恢249号,但该限高信息后续已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移除 [3][4][5][6] 资产出售与业务重组 - 为缓解资金紧张,自2023年起公司开启大规模资产出售,涉及核心资产包括万达广场、酒店管理、金融股权及海外资产 [8][11] - 2024年3月,太盟集团、中信资本等机构联合向大连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获得约60%股权,万达商管持股比例降至40% [8] - 2024年4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以24.9亿元出售给同程旅行,该公司在营酒店204家,另有376家已签约待开业 [8] - 2024年5月,由太盟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收购万达商管旗下48座万达广场,涉及全国39个城市,对应出售资金超200亿元 [10] - 2023年至2024年,公司出售超过30个项目,包括近100座万达广场所有权易主,据估算公司自持的万达广场仅剩约200座 [11] - 2024年7月,中国儒意以2.4亿元收购万达旗下快钱金融30%股权,并通过多次股权受让获得万达投资100%股权,间接控制万达电影 [11] 现有资产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国开业513座万达广场(包括轻资产运营),商业运营总建筑面积7090万平方米 [9] - 公司目前仍拥有的核心资产包括大连新达盟40%股权、约200座万达广场,以及万达体育、万达宝贝王等业务 [13] - 万达集团对外投资存续企业为24家,持股超过50%的有15家,王健林控制的存续企业为76家 [14][15] - 根据《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王健林父子财富为588.1亿元,较上年的1408.4亿元大幅缩水820多亿元,排名从第9名下滑至第51名 [15]
王健林被起诉!身家一年缩水8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4:17
法律纠纷与高管风险 - 海南万骏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起诉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王健林合同纠纷案,计划于2025年11月3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2]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曾于2025年9月26日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限制高消费令,相关执行标的为1.86亿元,但该限高信息已于2025年9月29日被取消 [4][5] 资产出售与股权变动 - 2024年3月,太盟集团、中信资本等机构联合向大连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获得约60%股权,万达商管持股比例降至40% [7] - 2024年4月,王健林作价24.9亿元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同程旅行,该公司在营酒店204家,另有376家酒店已签约待开业 [9][10] - 2024年5月,由太盟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收购万达商管旗下48家目标公司,涉及全国39个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累计出售资金超200亿元 [10] - 自2023年至2024年,万达共出售超过30个项目,包括7座万达广场在2024年初被出售,叠加48座后,全国已有近百座万达广场所有权易主 [11] - 2024年7月,中国儒意以2.4亿元收购万达旗下快钱金融30%股权,并在2023至2024年间通过多次股权受让获得万达投资100%股权,间接成为万达电影实控人 [11] 核心资产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万达集团在全国开业513座万达广场(包括轻资产运营),商业运营总建筑面积7090万平方米,其中约60%为自持 [10][11] - 万达集团目前拥有资产包括大连新达盟40%股权、约200座万达广场,以及万达体育、万达宝贝王等 [13] - 万达集团对外投资仍处于存续状态的企业为24家,持股超过50%的为15家,王健林所控制的企业有76家仍处于存续期间 [14][15] - 根据《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王健林父子财富从2024年的1408.4亿元缩水至2025年的588.1亿元,大幅减少820多亿元 [15]
债务还不完,万达为何走到今天?王健林的赌性把万达拉入深渊
搜狐财经· 2025-10-06 16:51
公司发展历程与关键转折 - 2016年公司创始人处于巅峰时期,公司三次登顶胡润百富榜,旗下拥有全国500多座万达广场 [1] - 2017年公司将13个文旅项目和76家酒店资产打包出售给融创等公司,一次性回收近680亿元现金,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优化财务 [9] - 2018年公司冲A股上市失利,同年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通道,对公司“以售养租”的商业模式构成挑战 [7][18] - 2021年公司拆分成立珠海万达商管并计划赴港上市,但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2023年完成上市,否则需回购380亿元股权 [11] - 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4次赴港上市均告失败,触发巨额回购责任,公司开始大规模出售资产 [11][12] 资产出售与债务状况 - 2023年至2025年期间,公司计划出售超80座万达广场,并已转让北京核心资产万达广场实业公司、万达电影控股权、金融牌照、盈方体育、万达酒管等资产 [12] - 2024年5月,公司旗下48家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公司被太盟、腾讯、京东等组成的联合体收购,媒体报道交易金额或达500亿元 [12][14]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短期债务超439亿元,而账上现金仅151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15] - 公司股权遭遇多轮冻结,金额从数亿至94亿元,旗下核心子公司几乎全部被冻结 [15] 商业模式与战略反思 - 公司过去的成功依赖于高杠杆、重资产扩张模式,其“以售养租”策略通过开发销售住宅利润来支撑万达广场的长期运营 [16] - 该模式跑通的前提是住宅市场持续火热且融资渠道畅通,但在2018年后行业下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难以为继 [18] - 公司的困境被视为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反噬,在行业下行期依靠“赌”的战略风险巨大 [16][23] - 反思认为,企业应依靠战略眼光与稳健经营作为压舱石,而非仅靠赌风口和运气 [23]
限高令取消,王健林还剩什么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9:56
公司核心资产与股权结构 - 万达集团及王健林目前拥有的核心资产包括大连新达盟约40%股权、约200座万达广场,以及万达体育、万达宝贝王等[2][17] - 万达集团对外投资存续状态的企业为24家,其中持股比例超过50%的有15家,包括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等[2][18] - 王健林所控制的企业有76家处于存续期间,但其对外投资的11家企业中仅有6家显示为存续状态[2][19] 近期法律与执行风险事件 - 万达集团及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因一笔执行标的为1.86亿元的案件被限制高消费,执行法院为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件立案日期为2025年7月16日[3][5] - 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回应称,此次限高或因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在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此前一直在协商解决[3] - 截至信息发布时,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查询不到王健林的限高信息[3] 公司整体被执行与股权冻结情况 - 仅万达集团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总金额约52.62亿元,并有1条被限制高消费信息和47条股权冻结信息[6][7] - 2025年9月初,万达集团新增两则大额股权冻结,标的企业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分别为85.62亿元和8.4亿元,均超过其注册资本的80%[7][8] - 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有42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18.4亿元;万达商管有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约295.9万元[8] 资产出售与资金回笼举措 - 为缓解资金紧张,王健林自2023年起持续出售资产,包括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以24.9亿元出售给同程旅行,以及将48座万达广场出售给太盟、腾讯、京东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对应出售资金超200亿元[13][14] - 从2023年至2025年5月,万达集团出售的万达广场数量已近百座,王健林目前能出售的自持万达广场仅剩约200座[14][15] - 其他资产出售包括中国儒意以2.4亿元收购万达旗下快钱金融30%股权,以及对美国传奇影业、英国圣汐游艇公司等的转让[15] 财富与资产价值变动 - 根据《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王健林父子财富为588.1亿元,较上年的1408.4亿元大幅缩水820.3亿元,排名从第9位下滑至第51位[19]
“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即将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8:09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并购趋势 -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纷纷采取并购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1] - 部分中国企业已具备并购基础和实力,有能力展开全球化布局,"创一代"向"企二代"或职业经理人过渡以及管理层激励重视程度提升推动了并购市场活跃发展 [1] - 自2023年起监管层多次明确鼓励并购重组,2024年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包括新"国九条"、中央政治局会议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等 [1] 政策与市场层面的并购动态 - 2024年5月证监会发布最新修订的《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配套规则,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出台并购相关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落地 [1] - 国内并购市场持续升温,安踏全资收购德国狼爪、同程旅行收购万达酒管、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等案例涌现 [2] - 并购基金或创投主导的案例频现,包括KKR收购大窑85%控股权、高瓴资本拟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红杉中国收购欧洲Marshall马歇尔多数股权等 [2] 地方国资与投资机构参与并购 - 地方国资加大并购重组力度,深圳成立40亿元并购基金,上海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浙江省筹备100亿元并购母基金 [2] - 自2023年8月证监会收紧IPO节奏后,企业和投资人转向并购市场,期望通过并购整合释放项目价值 [2] - 新兴产业热门赛道估值回调,资产价格日趋合理,部分优质资产处于价值低估状态,为并购整合创造有利时间窗口 [3] 并购市场背景与研讨会信息 - 股权投资基金进入退出及清算期,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压力增大,并购成为重要疏通路径 [3] - 21世纪经济报道拟召开"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聚焦政策、产业、资本三方联动 [3] - 研讨会将涵盖并购市场分析与展望、一二级市场联动、成功案例详解等主题,并邀请多方机构参与圆桌座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