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证红利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上证红利指数下跌0.19%,前十大权重包含大秦铁路等
金融界· 2025-07-08 15:33
上证红利指数表现 - 上证红利指数7月8日下跌0.19%报3126.99点,成交额206.8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56%,近三个月上涨7.59%,年初至今下跌2.16% [1] - 指数选取沪市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具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证券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 [1] 指数持仓结构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83%,中远海控权重最高达4.52% [1]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36.91%,其次为能源20.99%和工业20.66% [2] - 可选消费占比8.54%,原材料5.77%,通信服务4.49% [2] - 全部样本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原样本需满足四项条件之一:股息率>0.5%、市值前90%、成交额前90%、股利支付率0-1 [3] - 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20%,特殊情况除外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3]
公募基金权益指数跟踪周报(2025.05.26-2025.05.30):存量博弈加剧,景气板块扩散-20250603
华宝证券· 2025-06-03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6 - 30日A股市场先在中美贸易谈判缓和中放量走高,后震荡调整,板块轮动加快,行情震荡格局未变,市场为存量、减量市场,中小盘股票存量博弈,若极致抱团结构瓦解,需留意承接流动性的板块 [11] - 创新药板块上周因利好事件上涨,但市场演绎偏离强兑现逻辑,热度或达阶段性高点,后续需关注潜力BD落地和重点产品阶段数据兑现情况 [12] - “新消费”行情由龙头个股扩散为贝塔行情,进入边缘扩散阶段,其可持续性未确定 [13] - 科技板块小微盘有阶段见顶迹象,TMT成交额占比回落,已到可寻找布局方向阶段,后续产业事件或形成催化 [14] - 2025年5月30日,上交所优化上证380指数编制方案并发布上证580指数,形成上证旗舰宽基指数体系,上证指数体系建立“一体两翼”指数品牌 [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权益市场回顾及观察 - 上周A股市场先涨后震荡调整,万得全A指数下跌0.02%,环保、医药生物等行业涨幅靠前,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靠后 [11] - 截至5月30日,中证1000与中证2000指数成交额占比为近5年峰值,沪深300指数成交额占比下降,市场为存量、减量市场,中小盘股票存量博弈 [11] - 创新药板块上周因获批上市和重要临床数据披露等利好上涨,但市场演绎偏离强兑现逻辑,热度或达阶段性高点 [12] - “新消费”行情由龙头个股扩散,上周市场焦点转向非白酒类酒品,行情进入边缘扩散阶段,可持续性未确定 [13] - 科技板块小微盘有阶段见顶迹象,TMT成交额占比回落,已到可布局阶段,后续产业事件或催化 [14] 公募基金市场动态 - 2025年5月30日,上交所优化上证380指数编制方案并发布上证580指数,形成“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和上证580”的上证旗舰宽基指数体系,样本合计1140只,对沪市证券数量覆盖率50%,市值覆盖率近90% [15][16] - 上证指数体系建立“一体两翼”即“旗舰宽基 + 科创 + 红利”指数品牌,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渠道 [16] 主动权益基金指数表现跟踪 |指数分类|上周表现|近一月表现|今年以来表现|成立以来表现| | ---- | ---- | ---- | ---- | ---- | |主动股基优选|-0.12%|1.45%|4.59%|5.44%| |价值股基优选|-0.15%|2.80%|1.42%|1.50%| |均衡股基优选|0.03%|2.51%|2.06%|-0.17%| |成长股基优选|-0.01%|0.94%|9.74%|-0.13%| |医药股基优选|3.78%|6.65%|23.08%|6.62%| |消费股基优选|-0.93%|3.15%|7.37%|0.46%| |科技股基优选|-0.01%|-0.44%|2.05%|3.65%| |高端制造股基优选|-0.30%|-0.95%|-4.28%|-8.90%| |周期股基优选|-0.81%|3.01%|4.22%|-3.14%| [17] 各基金组合定位 - 主动股基优选:每期选15只基金等权配置,核心仓位按价值、均衡、成长风格遴选基金,风格间按中证主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风格分布配平 [18] - 价值股基优选:包含深度价值和质量价值风格,依据多期风格划分,选10只基金构成指数 [20] - 均衡股基优选:均衡风格基金经理权衡个股估值和成长性,行业多元,依据多期风格划分,选10只基金构成指数 [21] - 成长股基优选:把握公司高增长阶段机会,依据多期风格划分,选10只基金构成指数 [24] - 医药股基优选:依据基金权益持仓与中信医药指数成分股交集市值占比划分行业主题,构建评估体系,选15只基金构成指数 [24] - 消费股基优选:依据基金权益持仓与中信多行业指数成分股交集市值占比划分行业主题,构建评估体系,选10只基金构成指数 [29] - 科技股基优选:依据基金权益持仓与中信多行业指数成分股交集市值占比划分行业主题,构建评估体系,选10只基金构成指数 [30] - 高端制造股基优选:依据基金权益持仓与中信多行业指数成分股交集市值占比划分行业主题,构建评估体系,选10只基金构成指数 [34] - 周期股基优选:依据基金权益持仓与中信多行业指数成分股交集市值占比划分行业主题,构建评估体系,选5只基金构成指数 [36]
A股指数,上新!
券商中国· 2025-05-31 07:20
上证指数体系优化 - 上证380指数编制方案优化并于2025年6月16日实施 同时发布上证580指数 旨在为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表现提供更全面视角 [1] - 优化背景包括沪市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持续扩容 投资者指数需求增长 上证380指数编制方案存在局限性 沪市100亿元以下市值公司占比超六成但缺乏小盘表征指数 [3] - 上证380定位沪市中盘 上证580定位沪市小盘 采用流动性筛选与总市值选样框架 引入ESG筛选条件 [3] 指数优化具体内容 - 优化后上证380样本市值覆盖度14.7% 较优化前提升1个百分点 行业分布均衡 传统与新兴产业权重持平 样本自然周转率13.8% 较优化前下降7.6个百分点 [4] - 上证580样本中科创板占三成 专精特新占四成 民营经济占五成 新兴产业占六成 体现小盘创新属性 [4] - 新体系形成"50-180-380-580"旗舰宽基指数 合计1140只样本 覆盖沪市50%证券数量及90%市值 [4] 上证指数体系结构 - 体系采用"一体两翼"架构 旗舰宽基(50-180-380-580)全面表征大中小盘 科创系列聚焦硬科技企业(如科创50) 红利系列定位高分红股票(如上证红利指数) [6] - 科创系列指数弹性大于宽基 可分享科技发展成果 红利系列适合长期持有获取稳定收益 [6] - 未来将持续完善指数体系 提供多样化投资工具 引导中长期资金通过指数化配置资产 [6]
分红+价值造就“长跑能手”|2025招商证券“招财杯”ETF实盘大赛
全景网· 2025-05-14 15:21
招商证券"招财杯"ETF实盘大赛系列直播 - 招商证券联合十大基金公司及全景网举办2025年"招财杯"ETF实盘大赛系列直播,旨在提升投资者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能力 [1] 红利价值指数投资价值 - 红利价值指数因其更强的价值属性,对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具备更高配置吸引力,新"国九条"政策明确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提升A股配置比例 [1][11] - 当前A股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定价逻辑,财报密集披露期强化这一趋势,盈利质量领先且业绩增速明确的板块具备跑赢潜力 [2] - 海外扰动因素存在,大盘核心资产及红利风格资产在风险偏好趋稳环境中展现较强防御属性,1—2月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3%,毛利率同比增2% [2] - 上游行业毛利率降幅收窄,中下游内需型行业毛利增速企稳,出口导向型行业显著改善 [2] 红利类指数定价影响因素 - 投资者情绪变化: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时,短期资金倾向配置高股息板块避险 [3] - 利率环境变动:利率下行周期中,高股息资产相较于债券性价比提升,银行、保险等机构可能增加权益类红利资产配置 [3] - 经济复苏预期:高股息资产中顺周期板块占比通常较高,经济回暖阶段提供更多获取绝对收益机会 [3] 主流红利指数差异化特征 - 中证红利采用单一股息率因子筛选全市场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仅要求过去两年持续分红 [4] - 红利低波在股息率基础上叠加低波动因子,侧重水电、高速等防御性行业 [4] - 上证红利仅覆盖沪市股票,偏向钢铁、化工等传统周期行业 [4] - 红利价值指数设置更严格分红筛选标准,要求企业连续三年分红且金额逐年增长,剔除突击分红或股息支付率过高公司 [5] 红利价值指数行业分布与风险收益特征 - 中证红利分散于消费、制造等顺周期板块,深证红利聚焦深市成长型高分红企业 [5] - 红利价值指数配置煤炭、银行、交运等现金流稳定行业,央国企占比显著较高,具备较强抗政策风险能力 [5] - 红利价值指数展现出更优夏普比率,高股息、低估值、稳增长特质有效规避传统红利策略价值陷阱 [5] 红利价值指数编制规则 - 要求成分股满足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税后股息率大于零,总市值及成交额流动性位于市场前80% [6] - 剔除过去一年股息支付率处于样本前5%或支付率为负的证券,排除过去三年每股股利增长率非正的证券 [6] - 通过计算过去三年平均股息率并结合PB、PE、PCF等指标对75只高股息证券排序,选取股息率排名靠前且估值水平最低的50只股票 [6] 红利价值指数成分股特点 - 行业分布相对集中,覆盖13个行业,对煤炭、银行、交通运输等行业显著超配 [7] - 成分股市值中位数约为600亿元,整体呈现中大盘风格特征 [7] 红利价值指数长期业绩表现 - 以2009年底为起点统计至2024年底,年化收益率约达8 7%,期间几乎实现连续六年正收益 [8] - 投资亮点包括多维度估值筛选体系、分红稳定性兼顾成长性、严格估值筛选机制、成分股央国企属性强、对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具备配置吸引力 [8][9] 红利价值指数风险防控机制 - 相较于中证红利,红利价值指数更强调公司分红可持续性与成长性,剔除红利支付率过高及分红增长率非正的证券 [10] - 2019年至2023年数据统计显示,该指数成分股中分红公司占比整体高于中证红利,分红率平均增速亦领先 [10] 红利价值指数的"中特估"基因与险资配置引力 - 红利价值指数成分股中84%为央国企标的,显著高于中证红利指数52%的央国企占比 [11] - 险资对红利价值指数成分股的持股比例中位数约为2%,显著高于中证红利指数1%的水平 [11] 红利价值指数当前投资价值 - 当前居民存款增量与贷款增量之比自2020年后大幅上行,从约1:1攀升至5:1,高股息资产将受益于资产荒引发的资金溢出效应 [13] - 2020年后红利风格与无风险利率的关系发生反转,逐渐受益于利率下行环境 [13] - 政策层面,《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强化指数基金发展导向,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提升优质权益资产配置需求 [14] 红利投资配置建议 - 定期分红的ETF更适合对现金流有需求的稳健型投资者,配置三只季度分红时间错开的红利ETF可形成"季季有分红、月月到账"的现金流循环 [15]
红利低波:如何估值,加强定投效果?
雪球· 2025-03-17 15:55
红利低波指数历史估值分析 - 中证红利低波指数(H30269)成立于2013年12月19日,是红利+低波动双因子结合的典型代表,通过低波动因子部分解决红利指数的估值陷阱问题,降低波动和黑天鹅风险[3] - 2014-2025年统计周期显示:PE中枢从8-18下降至6-8,股息率从2.8%-4.8%提升至5%-7%,PB采用市值加权数据(银行占比46.43%)仅作参考[5][6] - 估值极值对比:PE最低5.43(2024年1月)vs最高17.29(2015年6月),股息率最高7.35%(2024年1月)vs最低2.17%(2015年6月)[9][10] 不同统计周期估值阈值 - 2014-2025长周期:PE 20%/50%/80%分位为7.05/8.68/11.07,股息率分位5.68%/4.66%/3.61%[9][10] - 2020-2025短周期:PE 20%/50%/80%分位为6.57/7.17/7.76,股息率分位5.98%/5.60%/5.14%,反映银行股占比提升导致PE中枢下移[11][13] - 当前估值(2025年1月):PE 7.08(20.72%分位),股息率6.15%(6.19%分位),市值加权PB 0.790(45.81%分位)[14] 定投策略设计要点 - 双因子特性导致策略空间收窄:低波动约束使行业集中度提高(如银行占比46.43%),需注意估值数据可能偏离[14] - 历史回撤警示:2015年后中证红利最大回撤-46.51%,红利低波-43.62%,2018年常见20-30%回撤[16] - 策略阈值建议:PE<7或股息率>5.8%,长周期(2014年起)数据更适合长期投资者,短周期(2020年起)对风险偏好低者更安全[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