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50
icon
搜索文档
股债商齐跌,焦煤跌超10%,沪指转跌,医药股再度大涨,恒指跌1%,科网股普跌
快讯· 2025-07-29 11:36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早盘收报3595.19点,跌0.08%,成交额4920亿,年初至今涨幅7.26% [1][2] - 深证成指早盘收报11212.88点,跌0.04%,成交额6378亿,年初至今涨幅7.66% [1][2] - 创业板指早盘收报2384.23点,涨0.92%,成交额3140亿,年初至今涨幅11.33% [1][2] - 科创50早盘收报1063.90点,涨0.83%,成交额241亿,年初至今涨幅7.58% [1][2] - 沪深300早盘收报4133.79点,跌0.05%,成交额2607亿,年初至今涨幅5.05% [1][2] - 中证500早盘收报6312.47点,跌0.17%,成交额1797亿,年初至今涨幅10.25% [1][2] - 中证1000早盘收报6732.20点,涨0.03%,成交额2423亿,年初至今涨幅13.00% [1][2] 其他指数表现 - 北证50早盘收报1454.80点,跌0.04%,成交额162亿,年初至今涨幅40.18% [2] - 万得全A早盘收报5635.43点,跌0.10%,成交额11459亿,年初至今涨幅12.22% [2] - 中证800早盘收报4495.85点,跌0.08%,成交额4403亿,年初至今涨幅6.38% [2] - 中证2000早盘收报2853.75点,跌0.27%,成交额2947亿,年初至今涨幅21.53% [2] - 万得微盛股早盘收报470754.09点,跌0.92%,成交额264亿,年初至今涨幅49.02% [2]
机构论后市丨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反内卷”下周期行情可能持续
第一财经· 2025-07-27 18:37
市场走势 - 沪指本周累计涨1.67%,深证成指累计涨2.33%,创业板指累计涨2.76% [1] - 市场近期演绎出典型水牛特征,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1] - 2010年以来基本面与流动性背离的水牛行情通常不超过4个月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催化多个细分领域 [1] - 市场行情从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或参照2019年节奏 [3] - 下半年市场或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有望突破半年阶段性高点 [3] - A股市场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重叠趋势中 [4] 行业配置 - 短期关注科创50、科创芯片、科创100补涨机会 [2] - 中报季结束前建议围绕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游戏行业轮动 [2] - 以主题思维切入"反内卷"品种 [2] - 短期关注有望补涨板块,中长期关注内需消费、科技自立与红利个股三条主线 [3] - 内需消费方向关注补贴相关、线下服务消费 [3] - 科技板块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产业链、国防军工、低空经济 [3] - 红利板块关注部分高质量标的 [3] - 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银行、保险) [4] - 消费相关关注教育、乘用车等板块 [4] - 汽车、电新、化工、建筑、煤炭等行业可能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5] 政策影响 - 科创板"1+6"政策、金融支持科创政策持续推进 [1] - "反内卷"政策力度较强,周期行情短期可能持续 [5] - 政策导致基本面预期改善、部分行业估值较低推动周期板块上涨 [5]
科创板成长层启幕!科创板指数基金投资,迎来哪些变革?
天天基金网· 2025-07-15 20:25
科创板成长层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企业 [2][5] -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未盈利企业市值门槛40亿,覆盖芯片/AI/低空经济等领域,打破生物医药独占局面 [3] - 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价试点,PE/VC参与未盈利企业估值,提升定价专业性 [3] - 优化IPO预先审阅机制,非公开提交材料缩短上市周期,保护商业机密 [3] 制度设计特点 - 定位为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的"成长摇篮",覆盖研发攻坚期高潜力企业 [6][7] - 实施"新老划断":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直接纳入,新增企业需满足市值40亿等条件 [12] - 退出机制差异化:存量企业首次盈利后调出,增量企业需满足净利润5000万或营收1亿 [8][12] - 股票简称加"U"标识,强化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 [8] 对科技企业的影响 融资与发展支持 - 解决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14][15] - 允许IPO排队期间向老股东定向增资,避免研发资金链断裂 [3][8] - 再融资流程简化,战投认定放宽至产业链协同机构,支持持续技术迭代 [3] 行业覆盖扩展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8][21] - 重点支持计算机/电子(AI)、机械设备/国防军工(航天/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企业 [29]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投资标的与工具 - 提供更多高潜力未盈利科技企业标的,参考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历史超额收益案例 [17] - 丰富科创板ETF、期权、科创债等衍生品,吸引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 [3][22] - 指数体系扩容:科创综指、科创50(大盘)、科创100(中小盘)、科创200(小微盘)分层覆盖 [24][32] 市场结构变化 - 科创板行业分布向"更硬核"科技领域倾斜,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 [26][27] - 未盈利企业高研发投入特性将提升指数整体营收增速,但伴随更高波动性 [31][37] 投资者策略建议 - "核心+卫星"配置:核心资产以债基/红利基金为主,卫星资产按风险偏好选择科创指数 [34] - 追求稳健Beta配置科创50/综指,高弹性选择科创100/200 [34] - 个人投资者需签署风险揭示书,门槛维持50万资产+2年经验 [19]
科创板成长层启幕!科创板指数基金投资,迎来哪些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45
科创板成长层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定位为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的"成长摇篮",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 [1][2][3] - 政策包含"1+6"体系:1个定位框架+6项具体措施,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未盈利企业市值门槛40亿)、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价、优化再融资与战投认定等 [2][4] - 制度设计体现"新老划断":存量32家未盈利科创板企业直接纳入,新增企业需满足盈利条件(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或一年净利润+营收≥1亿)方可调出 [4][8] 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 - 准入条件:未盈利科技企业需符合第五套标准(市值≥40亿+技术/产品阶段性成果),覆盖芯片、AI、低空经济等领域,打破原生物医药独占局面 [2][9] - 退出机制:存量企业首次盈利后调出,增量企业需达到标准一(市值≥10亿+盈利指标) [8][9] - 信息披露要求:股票简称加"U"标识,强制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投资者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4][10] 市场影响与投资机会 - 行业结构重塑:当前科创板指数以电子/医药为主,成长层将提升AI(计算机/电子)、商业航天(机械设备/军工)等"硬核科技"占比 [16][18] - 指数化投资机遇:科创50维持大盘龙头地位,科创100/200或成高成长标的集中地,建议采用"核心(债基/红利)+卫星(科创指数)"配置策略 [12][20] - 收益特征变化:未盈利企业加入将提升指数整体营收增速,但估值对利率/政策更敏感,波动性可能加剧 [19][22] 宏观战略意义 - 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痛点:通过IPO预先审阅(秘密递交)、在审企业定向增资等机制保障研发资金链 [2][7] - 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AI、低空经济等技术突破,培育全球竞争力科技巨头 [11][23] - 参考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经验,早期布局未盈利科技企业或带来超额收益,但需承担更高波动风险 [10]
上证指数早盘收报3493.16点,涨0.58%。深证成指早盘收报10568.25点,涨1.27%。创业板指早盘收报2178.22点,涨2.26%。沪深300早盘收报3994.36点,涨0.74%。科创50早盘收报991.06点,涨1.31%。中证500早盘收报5965.08点,涨1.10%。中证1000早盘收报6391.54点,涨1.02%。
快讯· 2025-07-08 11:39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早盘收报3493 16点,涨0 58% [1] - 深证成指早盘收报10568 25点,涨1 27% [1] - 创业板指早盘收报2178 22点,涨2 26% [1] - 沪深300早盘收报3994 36点,涨0 74% [1] - 科创50早盘收报991 06点,涨1 31% [1] - 中证500早盘收报5965 08点,涨1 10% [1] - 中证1000早盘收报6391 54点,涨1 02% [1] 主要指数成交数据 - 上证指数成交额3404亿,年初至今涨幅4 22% [2] - 深证成指成交额5326亿,年初至今涨幅1 48% [2] - 北证50成交额124亿,年初至今涨幅36 64% [2] - 万得全A成交额8853亿,年初至今涨幅7 09% [2] - 科创50成交额134亿,年初至今涨幅0 22% [2] - 创业板指成交额2640亿,年初至今涨幅1 71% [2] - 沪深300成交额1697亿,年初至今涨幅1 51% [2] - 中证500成交额1276亿,年初至今涨幅4 18% [2] - 中证1000成交额1844亿,年初至今涨幅7 28% [2] - 中证2000成交额2597亿,年初至今涨幅16 01% [2] - 万得微营投指数成交额210亿,年初至今涨幅39 08% [2]
上交所发布 | 沪市市场运行情况例行发布(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
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3472点,单日涨幅1.40%,市盈率14.3倍 [1] - 科创50指数收于985点,下跌0.35%,市盈率48.3倍 [1] - 上证180指数涨幅1.38%,市盈率11.7倍;上证380指数涨幅1.04%,市盈率19.6倍 [1] 市场成交 - 主板股票成交额2.22万亿元,科创板股票成交额5119亿元 [2] - 债券市场总成交额11.92万亿元,其中回购交易占比94.4%(11.25万亿元) [2] - ETF(含货币基金)成交额1.04万亿元,占基金总成交额的99.6% [2] 市场规模 - 主板市价总值48.3万亿元,覆盖1697家上市公司 [3] - 科创板市价总值6.99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588家 [3] - 债券托管规模达18.21万亿元 [3] - ETF总市值3.16万亿元,占基金总市值的95.6% [4] 沪港通与期权 - 沪股通交易额2666亿元,港股通交易额3047亿元 [5] - 股票期权周成交面值6615.59亿元,中证500ETF期权占比49.1%(3245.14亿元) [6] - 上证50ETF期权持仓量126.48万张,占全市场总持仓量的23.0% [6] 融资动态 - 主板再融资77家,募资137.6亿元;科创板再融资22家,募资22.3亿元 [7] - 债券发行159家,募资932亿元 [7] - 主板累计受理IPO申请215家,其中终止审核126家(占比58.6%) [8] - 科创板累计受理IPO申请969家,终止审核312家(占比32.2%) [10] 监管动态 - 上交所受理60家企业发债申请,拟发行金额2340.63亿元 [11] - 发送上市公司监管函17份,要求披露补充/更正公告13份 [11] - 对139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重点监控*ST亚振等风险警示股票 [12][13]
上证指数早盘收报3415.45点,涨1.00%。深证成指早盘收报10193.85点,涨1.45%。创业板指早盘收报2056.82点,涨1.94%。沪深300早盘收报3899.85点,涨1.09%。科创50早盘收报976.04点,涨1.51%。中证500早盘收报5750.42点,涨1.34%。中证1000早盘收报6173.70点,涨1.57%。
快讯· 2025-06-24 11:38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早盘收报3415 45点 涨幅1 00% 成交额3493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 90% [1][2] - 深证成指早盘收报10193 85点 涨幅1 45% 成交额5548亿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2 12% [1][2] - 创业板指早盘收报2056 82点 涨幅1 94% 成交额2818亿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3 96% [1][2] - 沪深300早盘收报3899 85点 涨幅1 09% 成交额1902亿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0 89% [1][2] - 科创50早盘收报976 04点 涨幅1 51% 成交额180亿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 30% [1][2] 中小盘指数表现 - 中证500早盘收报5750 42点 涨幅1 34% 成交额1194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0 43% [1][2] - 中证1000早盘收报6173 70点 涨幅1 57% 成交额1911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 63% [1][2] - 中证2000早盘收报2622 66点 涨幅1 90% 成交额2764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1 69% [2] 特色指数表现 - 万得全A早盘收报5199 56点 涨幅1 34% 成交额9252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 54% [2] - 北亚ESO早盘收报1411 46点 涨幅3 17% 成交额212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6 00% [2] - 万得微盘股指数早盘收报416813 58点 涨幅1 99% 成交额188亿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1 94% [2]
上证指数开盘报3380.08点,跌0.04%。深证成指开盘报10074.27点,涨0.26%。创业板指开盘报2024.70点,涨0.35%。沪深300开盘报3862.39点,涨0.12%。科创50开盘报963.79点,涨0.24%。中证500开盘报5683.46点,涨0.16%。中证1000开盘报6082.74点,涨0.07%。
快讯· 2025-06-24 09:3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报3380 08点 跌0 04% [1][2] - 深证成指开盘报10074 27点 涨0 26% [1][2] - 创业板指开盘报2024 70点 涨0 35% [1][2] - 沪深300开盘报3862 39点 涨0 12% [1][2] - 科创50开盘报963 79点 涨0 24% [1][2] - 中证500开盘报5683 46点 涨0 16% [1][2] - 中证1000开盘报6082 74点 涨0 07% [1][2] 指数成交额 - 上证指数成交额45亿 [2] - 深证成指成交额76亿 [2] - 北证50成交额3 3亿 [2] - 万得全A成交额124亿 [2] - 科创50成交额1 0亿 [2] - 创业板指成交额34亿 [2] - 沪深300成交额16亿 [2] - 中证500成交额9 1亿 [2] - 中证800成交额25亿 [2] - 中证1000成交额27亿 [2] - 中证2000成交额46亿 [2] - 万得微盘股指数成交额3 5亿 [2] 年初至今表现 - 上证指数年初至今涨0 84% [2] - 深证成指年初至今跌3 27% [2] - 北证50年初至今涨31 72% [2] - 万得全A年初至今涨2 28% [2] - 科创50年初至今跌2 54% [2] - 创业板指年初至今跌5 46% [2] - 沪深300年初至今跌1 84% [2] - 中证500年初至今跌0 74% [2] - 中证800年初至今跌1 56% [2] - 中证1000年初至今涨2 10% [2] - 中证2000年初至今涨9 65% [2] - 万得微盘股指数年初至今涨29 64% [2]
投顾配置ETF“开闸”机构提前卡位新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22
行业纵深 - 政策指引提出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推动"投顾+ETF"财富管理新模式加速到来 [1] - 美国等成熟市场实践表明,投顾与ETF深度融合能拓宽策略空间、提升投资效率并反哺ETF发展 [1] - 机构已在投研、科技、策略等多维度积极备战新模式 [1] ETF市场现状 - 境内上市ETF总数达1200只,资产规模约4.18万亿元,覆盖股票、债券、货币、商品等多资产类型 [2] - ETF行业面临转型,传统重规模轻服务的销售模式显疲态,缺乏专业买方投顾力量 [2] - 当前基金投顾尚不能配置场内ETF产品,但政策有望加速放开 [2] 政策影响 - 科创板ETF纳入投顾配置将终结通过ETF联接基金间接配置的历史,提升跟踪指数精度和交易效率 [3] - 基金投顾资金稳定性高、期限长,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国家科技创新领域 [3] - 未来投顾配置范围可能进一步拓展至其他ETF品类,丰富策略形态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3] 投顾与ETF协同效应 - 美国90%投资顾问使用ETF,以ETF为底层的模型组合规模占比达51% [5] - 美国投顾组合中ETF资产比例从18%提升至45%,成为重要配置工具 [5] - ETF低费率、灵活交易等优势结合投顾专业能力,可降低投资成本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5] 机构备战措施 - 易方达设置指数研究员跟踪科创板产品,部分投顾组合已预配置科创板 [7] - 广发基金构建基于ETF的资产配置策略体系,包括风险平价、全天候等战略策略 [8] - 券商通过ETF大赛、App专区提升影响力,部分采用智能投顾技术优化组合 [8] 模式挑战 - 交易系统需适配场内外账户差异,涉及资金流、清算规则等技术改造 [8] - ETF价格波动与场外基金资金周期不同步,需精细化跨账户管理 [9] - 产品同质化严重,投顾面临选品难度大、个性化服务不足等营销挑战 [9]
防非宣传月 | 沪市市场运行情况例行发布(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6月6日)
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3385点,涨幅1.13%,市盈率13.9倍 [1] - 科创50指数收盘992点,涨幅1.50%,市盈率48.0倍 [1] - 上证180指数收盘8573点,涨幅0.73%,市盈率11.4倍 [1] - 上证380指数收盘5446点,涨幅1.71%,市盈率17.3倍 [1] 市场成交 - 主板股票成交额15276亿元,科创板股票成交额3413亿元 [2] - 债券市场成交额98825.5亿元,其中回购占比94837.7亿元 [2] - ETF成交额6141亿元,基金总成交额6161亿元 [2] 市场规模 - 主板股票市价总值46.5万亿元,上市公司1698家 [3] - 科创板股票市价总值67918亿元,上市公司587家 [3] - 债券托管规模180874亿元,ETF市值30382亿元 [4] 沪港通与股票期权 - 沪股通交易额2668亿元,港股通交易额2320亿元 [5] - 股票期权周成交面值3935.53亿元,中证500ETF期权占比2117.74亿元 [6] - 股票期权总持仓量553.66万张,上证50ETF期权占比133.40万张 [7] 发行上市 - 主板IPO筹资40.7亿元,再融资18.6亿元 [7] - 科创板再融资2.0亿元,债券融资968亿元 [7] - 主板累计受理209家,科创板累计受理952家 [8][9] 监管动态 - 上交所受理37家企业发债申请,拟发行金额1407.88亿元 [10] - 发送监管工作函12份,要求补充公告4份 [10] - 对4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核查7起重大事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