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资产处置
icon
搜索文档
找准中小银行改革着力点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银行业绩表现与结构分化 - 商业银行2021年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但全国性银行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区域中小银行 [1] - 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治理结构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短板 [1] - 全国性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1] 中小银行现状与重要性 - 国内有4000多家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 [1] - 中小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生力军尤其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2021年第四季度城商行整体不良贷款率达1.9%农商行达3.63%均较上季度抬升 [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问题 - 部分中小银行治理体系和内控体系不健全存在股东大量关联交易和资金掏空问题 [2] - 包商银行和锦州银行均出现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资金导致严重信用危机 [2] - 公司治理不完善可能使中小银行沦为大股东提款机或高管谋利工具 [2] 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防控 - 2022年银行新增信贷供给压力持续新增不良贷款余额预计增加 [4] -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导致信托、保险、租赁等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持续释放 [4] - 监管部门正推进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3] 政策支持与改革方向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 [1] - 首次提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凸显其重要性 [3] - 需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并创新处置方法和手段 [4]
除了IPO,AMC们也在“抛弃”中小银行
36氪· 2025-08-04 11:28
中小银行困境与AMC角色 - 中小银行面临资产承压和IPO门槛提高的双重压力,资本补充途径受限 [1] - 全国性AMC正在出清小银行股权,如长城资管出清长城华西银行9.43亿股给四川银行 [1] AMC历史沿革 - 1999年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AMC,承接四大行1.4万亿不良贷款,不良率下降10% [4] - 财政部向每家AMC注资100亿元,央行提供6041亿元贷款,发行8110亿元债券完成资金筹措 [4] - 2005年允许AMC商业化探索,通过收购券商等获得金融牌照 [8] - 2020年后进入中央汇金时代,华融更名中信金融资产,银河资产成为第五家全国性AMC [9] AMC业绩表现 - 2024年信达资产总资产16389.6亿元,营收730.4亿元(-4.11%),净利润30.36亿元(-47.84%) [7] - 东方资产营收1058.33亿元(+9.81%),净利润16.02亿元(+4.98%) [7] - 中信金融资产净利润96.184亿元,同比激增444.64% [7] - 长城资产总资产5712.8亿元,净利润15.57亿元(+0.39%) [7] AMC市场格局 - 形成"5家全国性AMC+60余家地方AMC"新体系 [10] - 地方AMC有63家,其中56家获银保监许可 [11] - 民营AMC成为不良资产市场重要补充力量 [11] AMC业务转型 - 从混业经营回归不良资产处置主业 [10] - 出清银行股权:华融出售华融湘江银行,信达转让天津农商行股权 [12] - 政策允许AMC收购更多类型不良资产,包括重组资产和信用减值资产 [15] AMC分类对比 - 央企AMC资本金100亿,地方AMC10亿,银行AMC100亿 [13] - 央企AMC受全面监管,地方AMC仅不良资产业务受监管 [13] - 银行AMC业务范围限于银行对企业的各类别贷款 [13] AMC银行投资 - 华融持有光大银行7.08%股份成为主要股东 [14] - 中信金融资产计划300亿元增持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 [14] - AMC曾通过控股方式获取银行牌照,如东方资产控股大连银行 [14]
京东30亿布局不良资产处置,青岛AMC增科技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18:19
2021年,青岛AMC迎来第一次重大转折。受监管政策引导AMC"回归本源"及部分股东战略调整影响, 招商投资等股东退出。中信集团通过旗下公司以25.79亿元收购了66.67%的控股权,公司随之更名为"中 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时隔四年,股权再度变动。2025年6月底,中信集团旗下公司挂牌转让所持全部66.67%青岛AMC股权, 底价30.14亿元。最终,京东集团胜出,将这家具有稀缺牌照价值的AMC纳入麾下。 据公开的财务数据,青岛AMC的基本面为此次交易奠定了基础。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6亿元,净 利润1.01亿元;2025年前5个月,净利润已达0.91亿元,盈利能力稳健。 频频落子,京东金融生态闭环 搅动外卖市场的京东在金融领域再掀风云。近日,京东集团以30.14亿元的交易对价,成功受让中信集 团持有的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青岛AMC")66.67%股权。至此,京东已形成"支付(京东 支付等)—消费信贷(捷信消金)—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青岛AMC)"的完整金融生态闭环, 青岛AMC或借此迎来全国性发展机遇。 青岛AMC五年易二主 青岛AMC的故事始于2015年9月,由青岛国际投 ...
效仿内地设AMC处理不良?香港金管局:无意设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0:58
香港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传闻 - 市场传言香港部分银行拟讨论设立"坏账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但香港金管局明确表示无意设立且相关银行也无此计划[1] - 恒生银行对市场猜测不予评论[2] - 香港银行业目前有多种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包括出售抵押品等,业界认为无需引入新方法[2] 香港银行业资产质量状况 - 香港银行体系整体稳健,信贷风险可控,拨备充足,信贷拨备覆盖率超过140%[1] - 2023年一季度香港银行业贷款总额同比增加0.6%,其中本地使用贷款增0.8%,境外使用贷款增1.1%,贸易融资则下跌4.7%[2] - 一季度不良资产比率微升0.02%至1.98%,住宅按揭不良贷款比率仅0.13%[2] - 银行信贷拨备覆盖率约145%,本地银行总资本比率达24.2%,远高于国际标准[3] 香港银行业资本状况 - 香港银行业资本及流动性充裕,资产质量可控[2] - 银行体系盈利良好,资本实力雄厚[3]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火爆 AMC净利不增反降
证券时报· 2025-05-22 01:55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激增 [1] - 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逐渐成熟 为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范保障 提升了市场活跃度 [3] - 中国信达登上"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榜单 全国性AMC在个贷不良市场竞争力开始显现 [3][4] AMC行业业绩表现 - 山东金资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 净利润同比下滑21% 不良资产板块营业收入下降34.76% [1] - 中国信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8%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亏损5.87亿元 [1] - 行业竞争加剧 回收难度加大 导致AMC议价难度升高 处置成本增加 影响盈利空间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已基本触底 处置周期延长趋势开始扭转 平均处置回收率下滑趋势放缓 [3] - AMC行业聚焦主责主业 综合金融业务规模收缩导致收益下滑 [2][3] - 财政部将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3]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前景 -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发展为AMC行业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空间 [4] - 更早利用技术提升风险评估和催收处置能力的机构竞争力将增强 [4] - 竞争力较弱的AMC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局面 [4]
山东金资2024年业绩爆冷:营收下降45% 净利下滑21%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18: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下降45% [1] - 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下滑21% [1] - 不良资产、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下滑34.76%、32.86%、52.93% [1] - 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2023年的-5.45亿元变为2024年的-7.46亿元,多计提36.88% [1] 业务板块分析 - 不良资产板块收入下降主要因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处置难度加大、行业竞争加剧及处置收益率下降 [2] -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收入减少因业务规模收缩及国家利率下调影响项目收益率 [2] - 资产管理板块收入下滑因部分不良资产类基金、债权类基金收益率下降 [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计提因公司根据资产评估情况计提损失以压实资产质量 [2]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风险 - 综合金融服务业务前五大投资标的中4项为委托贷款、1项为信托计划,合计投资额度达20亿元 [2] - 2017年向粤泰控股发放的3亿元信托贷款已逾期,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余额2.49亿元 [3] - 2016年认购的"中粮信托·勤上光电股票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4亿元投资出现逾期,预期年化收益率12% [3] - 2021-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分别为-5921.14万元、-4770.64万元、-8.91亿元,2023年同比暴增1768% [3][4] 业务规模与行业背景 - 2021-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5.77亿元、3.33亿元、2.83亿元、1.9亿元,持续下滑 [5] - 截至2024年3月末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投资余额下降至47.65亿元,但盈利贡献仍较高 [4]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册资本496亿元,是国内最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5] - 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景气度不足及信用风险暴露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