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智能芯片

搜索文档
新股王寒武纪:想象中的“大爆发” | 小白商业观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15:44
公司股价与财务表现 - 8月27日盘中股价涨幅超8% 最高触及1438元/股 市值突破6000亿元 超越茅台成为A股第一[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增长4347.82%[3] 行业政策背景 -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国家AI行动计划推动半导体产业链重塑[3] - 中国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系列AI产业促进政策[3] - 国产芯片企业获得"国产替代"与"战略安全"溢价的市场估值[3]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名称"寒武纪"隐喻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4] - 业务覆盖云端智能芯片 边缘智能芯片及处理器IP领域[5] 业务风险与挑战 - 连续数年巨额亏损 业务高度依赖少数政企大客户[5] - 未形成自我造血的杀手级应用场景 缺乏规模化生态壁垒[5] - 芯片研发需持续巨额投入 流片费用对初创公司构成压力[6] 产业链制约因素 - 芯片制造环节存在代差 光刻机等核心设备受制于海外技术[7] - 美国出口管制限制国产芯片性能提升天花板[7] - 软件生态建设滞后 CUDA生态系统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7] 行业发展阶段 - 技术商业化落地难度高于预期 行业面临长期性与艰巨性挑战[6][7] - 企业需优先实现自我造血能力 而非追求宏大的爆发故事[7]
新股王寒武纪:想象中的“大爆发”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15:43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7日盘中股价涨幅超8% 最高触及1438元/股 市值突破6000亿元 超越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增长4347.82% [1] - 今年高速增长之前连续数年出现巨大亏损 [2] - 业务高度依赖少数政企大客户 商业模式抗风险能力备受考验 [2] 行业政策环境 - 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国家AI行动计划 以国家力量干预半导体产业链 [1] - 中国密集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AI产业促进政策 [1] - 芯片产业上升为大國博弈焦点 全球科技制高点竞赛全面展开 [1] 市场估值逻辑 - 估值模型叠加"国产替代"与"战略安全"溢价 [1] - 国家层面支持与应用需求提供确定性托底 [1] - 资本市场热捧反映对国家意志与时代趋势的定价 [1] 技术研发现状 - 在云端智能芯片 边缘智能芯片及处理器IP领域均有布局 [2] - 尚未找到能实现自我造血的杀手级应用场景 [2] - AI芯片研发需要持续巨额投入追赶国际前沿技术 [3] - 流片费用足以压垮众多初创公司 [3] 产业链瓶颈 - 芯片制造环节存在明显代差 特别是先进制程所需的光刻机等核心设备 [3] - 美国出口管制限制国产芯片性能天花板提升 [3] 生态建设挑战 - 英伟达CUDA生态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 [2] - 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及无数算法模型都构建在CUDA生态系统上 [3] - 需要耗费漫长时间和巨大资源构建自主软件生态 [3] - 用户黏性与迁移成本是后来者难以撼动的 [3] 行业发展阶段 - 正处于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历史时刻 [4] - 面临不确定性 挑战与巨大沉没成本 [4] - 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3] - 找到自我造血根据地比描绘宏大故事更重要 [4]
未来智造局 | 寒武纪股价登顶A股 国产GPU阵营“拨云见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21:03
公司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于8月28日突破1500元 收盘价达1587.91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1][2] - 公司总市值攀升至6643亿元 创科创板市值新高 [1] - 近一个月股价涨幅达133.86% 显著高于同业及主要指数涨幅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 同比增长4425.01% 净利润6.83亿元 [2] 业务发展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凭借AI芯片产品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2]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 AI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3] - 公司定增募资40亿元投入AI大模型芯片研发 [3]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26亿美元 生成式AI推动高性能芯片需求 [4] - 我国计划2025年算力规模超300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目标35% [4] - 2024年国产AI芯片出货量占比近30%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6] 国产GPU发展现状 - 华为昇腾、沐曦科技、天数智芯、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企业组成国产GPU阵营加速崛起 [5] - 国产芯片在制造工艺、计算性能方面仍存在短板 与英伟达70%市场份额相比存在差距 [6] - 软件生态建设滞后 特别是相比英伟达CUDA生态仍待完善 [7] 市场估值水平 - 公司市盈率达595.33倍 显著高于英伟达57.72倍、中芯国际209.44倍及贵州茅台20.2倍 [8]
寒武纪业绩推高AI芯片增长预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7 15:14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2]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3] - 云天励飞上半年营收6.46亿元,同比增长123.1%,亏损2.0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3] - 景嘉微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同比减少44.78%,亏损0.8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寒武纪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应用于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3] - 海光信息产品包括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PU,其中DPU基于GPGPU架构,适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 [3] - 云天励飞主要业务为AI推理芯片研发,芯片由NPU驱动,DeepEdge10芯片平台支持DeepSeek全系列模型 [3][4] - 寒武纪训练软件平台拓展对DeepSeek系列、Qwen系列、Hunyuan系列模型的支持,推理软件平台优化通信延时和计算并行效率 [3] 市场与需求驱动 - 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海光信息加快客户端导入,行业应用及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逐渐增多 [4] - 中国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增至2024年1626亿元,预计2029年达13830亿元 [5] - 云天励飞营收增长主要因消费级及企业级场景业务销售收入增加 [4] - 景嘉微业绩下滑受行业需求影响和客户成本管控导致 [4] 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7月25日至8月26日累计上涨121.42%,8月27日盘中上涨6.01%至1408.9元/股,市值超5800亿元 [5] - 云天励飞股价同期累计上涨56.98%,8月27日盘中涨18.62% [5] - 海光信息股价8月12日至8月26日累计上涨45.12%,8月27日盘中涨1.61% [5]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寒武纪2024年年末存货17.74亿元,同比增长1684%,占总资产26.41%;预付款项7.74亿元,同比增长423%,占总资产11.53% [6] - 2025年第二季度末寒武纪预付款项8.28亿元,存货26.9亿元,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升至31.95%,主要因产成品增加 [6]
寒武纪盘中股价超过茅台
第一财经· 2025-08-27 13:48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寒武纪股价于8月27日盘中达1462元/股 单日涨幅10.01% 成为A股股价最高个股 超过贵州茅台当日股价1460.93元/股[1] - A股市场仅两只个股股价超1000元/股 分别为寒武纪与贵州茅台 但寒武纪市值6116亿元仍显著低于贵州茅台1.84万亿元[3] - 公司股价自2024年6月约200元/股持续上涨至年末600元/股 并于7月25日至8月26日期间累计上涨121.42% 8月22日突破1000元/股[3] 目标价调整与驱动因素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主要基于中国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增加 如腾讯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9%[4] - 芯片平台多元化发展推动估值提升 DeepSeek推出V3.1版本专为下一代本地芯片设计 且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投入研发[4] - 中国信通院8月中旬宣布8家公司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 寒武纪位列其中[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营收9.89亿元 净利润2.81亿元[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较去年同期0.26亿元大幅增长 净利润3.55亿元[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同比扭亏[4] 运营数据与客户结构 - 2024年末存货达17.7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84% 占总资产26.41% 预付款项7.74亿元 增长423% 占总资产11.53%[5] - 2024年第二季度末存货进一步增至26.9亿元 预付款项达8.28亿元[5] - 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4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79.15%[5]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英伟达CEO预计中国AI市场规模未来两到三年可能达到500亿美元[5] - 国内AI服务器市场外购芯片比例预计从2024年63%下降至2025年49% 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将提升[5] - 寒武纪为国内主要AI芯片公司 产品涵盖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边缘端产品 应用于云服务器与数据中心[4]
寒武纪业绩推高AI芯片增长预期 但部分公司发出风险预警
第一财经· 2025-08-27 12:53
寒武纪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2] - 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2] - 股价上涨至1408.9元/股,市值超5800亿元 [6] 海光信息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3] - 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3] - 产品包括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PU,应用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处理领域 [3] 云天励飞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6.46亿元,同比增长123.1% [3] - 亏损收窄至2.06亿元 [3] - 主要业务为AI推理芯片研发,芯片由NPU驱动 [3] 行业需求与增长背景 - 中国AI推理芯片市场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增至2024年1626亿元,预计2029年达13830亿元 [6] - 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4]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应用逐渐增多 [4] 公司业务进展 - 寒武纪训练软件平台拓展对DeepSeek、Qwen、Hunyuan系列模型支持 [3] - 推理软件平台降低通信延时并提升计算并行效率 [3] - 海光信息加快客户端导入高端处理器产品 [4] - 云天励飞DeepEdge10芯片平台支持DeepSeek全系列模型 [4] 股价表现 - 寒武纪近一个月股价累计上涨121.42% [6] - 云天励飞同期股价上涨56.98% [6] - 海光信息8月12日至26日股价上涨45.12% [6] 财务指标变化 - 寒武纪2024年末存货17.74亿元,同比增长1684% [7] - 预付款项7.74亿元,同比增长423% [7] - 2025年第二季度末存货增至2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1.95% [7] 业绩分化情况 - 景嘉微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同比减少44.78% [4] - 亏损0.8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业务集中在航空工业少数客户,受行业需求影响 [4]
寒武纪业绩推高AI芯片增长预期,但部分公司发出风险预警
第一财经· 2025-08-27 12:42
核心观点 - AI芯片行业多家公司上半年业绩显著改善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增长 部分公司扭亏为盈 同时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1][3][4][7]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扭亏 且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1]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4] - 云天励飞上半年营收6.46亿元 同比增长123.1% 亏损2.06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4] - 景嘉微上半年营收1.93亿元 同比减少44.78% 亏损0.8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主要受行业需求影响和客户成本管控 [6] 业务与产品 - 寒武纪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 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 应用于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5] - 海光信息产品包括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PU DPU以GPGPU架构为基础 用于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 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 [5] - 云天励飞主要业务为AI推理芯片研发及商业化 芯片由NPU驱动 [5] - 寒武纪业绩增长因拓展市场助力AI应用落地 训练软件平台支持DeepSeek系列 Qwen系列和Hunyuan系列模型 推理软件平台优化通信和计算效率 [5] - 海光信息增长因国产高端芯片需求攀升 客户端导入加快 行业应用和AI大模型产业增多 [6] - 云天励飞增长因消费级及企业级场景销售收入增加 DeepEdge10芯片平台支持DeepSeek全系列模型 天书大模型训推一体机适配DeepSeek [6] 行业与市场 - 中国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增至2024年1626亿元 预计2029年达13830亿元 [7] - AI计算需求增长为AI芯片公司业绩改善背景 [7] 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7月25日至8月26日累计上涨121.42% 8月27日盘中上涨6.01% 达1408.9元/股 市值超5800亿元 [7] - 云天励飞股价7月25日至8月26日累计上涨56.98% 8月27日盘中上涨18.62% [7] - 海光信息股价8月12日至8月26日累计上涨45.12% 8月27日盘中上涨1.61% [7] 财务数据变化 - 寒武纪2024年年末存货17.74亿元 同比增长1684% 占总资产26.41% 预付款项7.74亿元 同比增长423% 占总资产11.53% [8] - 2025年第二季度末寒武纪预付款项8.28亿元 存货26.9亿元 存货占总资产31.95% 存货增长因产成品增加 [8]
寒武纪涨停 距贵州茅台股价仅差近200元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22 18:54
寒武纪股价表现 - 寒武纪涨停 股价达1243.20元 距贵州茅台仅差近200元 [2] - 单日成交额超158亿元 [2] 寒武纪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国内主要AI芯片厂商 产品涵盖云端智能芯片 加速卡 训练整机及边缘端产品 应用于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2] - 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9.89亿元 净利润2.81亿元 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2]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较上年同期0.26亿元大幅增长 净利润3.55亿元 [2] AI芯片技术进展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 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2] - 摩尔线程基于MUSA架构提供原生FP8计算能力 通过FP8混合精度技术实现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20%-30% [3][4] - 燧原科技发布第四代L600芯片 沐曦推出曦云C600 均支持训推一体架构和FP8精度 [4] 国产算力生态与应用 - 国产算力已适配DeepSeek模型 数据中心算力利用率提升 [4] - 科大讯飞讯飞星火大模型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 [4] - 腾讯在推理环节采用多芯片选择方案 [4] 行业研报观点 - 天风证券指出7月半导体供应链设备与材料增长稳定 晶圆代工产能持续上升 行业维持景气 [5] - 中信建投认为DeepSeek新精度格式指向国产AI芯片应用扩大 腾讯多选择策略凸显国产推理芯片替代价值 [5]
寒武纪、海光信息领涨 多家AI芯片厂商已适配DeepSeek模型
第一财经· 2025-08-22 12:49
算力领域个股表现 - 22日多只算力领域个股开盘大涨 中芯国际盘中涨6.29% 芯原股份涨5.39% [1] - AI算力相关个股中 海光信息涨17.19% 中科曙光涨10% 寒武纪涨12.4% [1] - 寒武纪股价创新高 盘中一度超1170元/股 市值突破4900亿元 [1] 寒武纪业务与业绩 - 寒武纪为国内主要AI芯片公司 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 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 应用于云服务器 数据中心 [3] - 去年第四季度营收9.89亿元 净利润2.81亿元 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3] -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较上年同期0.26亿元大幅增长 净利润3.55亿元 [3] FP8精度计算技术进展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 - 摩尔线程基于MUSA Compute Capability 3.1计算架构提供原生FP8计算能力 通过FP8混合精度技术实现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20%-30% [4] - 燧原科技发布第四代L600芯片 采用训推一体架构 支持DeepSeek模型训练使用的FP8精度 [4] - 沐曦推出曦云C600 采用训推一体方案 支持FP8精度 [4] 国产算力产业链动态 - 国产算力对DeepSeek进行适配 采用国产算力的数据中心算力利用率提高 国内AI公司已使用国产芯片做测试性工作 [4] - 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大模型为目前国内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型 [4] - 腾讯管理层表示在推理方面有不同的芯片选择 [4] - 天风证券研报称7月半导体供应链设备和材料增长稳定 晶圆代工产能持续上升 半导体行情延续景气 [5]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表示基于DeepSeek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有望更多应用国产AI芯片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在国际供应链波动背景下有望提供助力 [5]
寒武纪股价涨停创新高,有投资者或一日浮盈 8.6 亿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6:48
股价表现与市场传言 - 寒武纪股价于8月12日实现20%涨停 报收848.88元/股 创历史新高 自2022年4月低点累计最高涨幅达17倍 [1] - 市场传言称公司载板订单达50万颗 ASP为8-10万元/颗 预计2026年收入贡献300亿-400亿元 且下半年业绩可能超预期 全年收入或冲击100亿元 [1]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澄清称网络传播的订单及收入预测信息均为不实 提醒投资者以官方公告为准 [1] 股东持仓变动 - 超级牛散章建平一季度末持有608.63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若持仓未变 其持股市值单日增加约8.6亿元 [2] - 章建平于2024年四季度首次现身十大股东 持股533.88万股(比例1.28%) 2025年一季度增持74.75万股至608.63万股(比例1.46%) 持仓市值约38亿元 [2] - 公司前三大股东为陈天石(持股1.20亿股 比例28.63%)、北京中科算源(持股6567万股 比例15.73%)及北京艾溪科技(持股3065万股 比例7.34%) [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9.89亿元 净利润2.81亿元 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净利润3.55亿元 [4] - 2024年末存货达17.74亿元(同比增长1684% 占总资产26.41%) 预付款项7.74亿元(同比增长423% 占总资产11.53%) [4] - 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进一步增至27.55亿元 预付款项达9.73亿元 [5] - 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94.63% 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79.15% [5] 行业背景与赛道热度 - AI芯片赛道热度持续攀升 招商证券指出海外云提供商上修资本支出 台积电上修2025年收入指引 算力景气度延续 [3]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6月同比增长19.6% 国内算力芯片国产化机遇受长期关注 [3]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国内AI算力需求旺盛 随着算力缺口扩大 部署节奏有望恢复或提速 [4] 公司产品与估值 - 云端产品线包括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 为核心AI处理器件 [5] - 截至8月13日收盘 股价报860元/股 滚动市盈率253倍 总市值3598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