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被罚1270万 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中国经济网· 2025-11-01 16:19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日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昨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上 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600000.SH)及相关责任人员存在如下主要违法 违规行为: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金融监管总局对浦发银行罚款1270万元,对何荣 警告并罚款7万元。 (责任编辑:蔡情) | 序 | 当事人名称 | 主要违法违规行为 | 行政处罚内容 | 作出决 | | --- | --- | --- | --- | --- | | 릉 | | | | 定机关 | | | 上海浦东发展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 | 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 | 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罚款1270万 元。 | 金融监管 | | 5 | | 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 | 总局 | | | 及相关责任人员 | | 对何荣警告并罚款7万 | | | | | | 元。 | | ...
助贷“白名单”超50家 富邦华一银行“抢滩”互联网贷款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21:06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新规实施 - 互联网助贷新规已进入倒计时,要求银行建立合作机构白名单制度并官网公示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今年4月发布通知,明确新规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3] 富邦华一银行助贷业务概况 - 富邦华一银行披露的互联网助贷合作机构多达52家,涵盖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等 [1][2] - 合作机构中,25家与贷款获客相关,27家为融资担保公司,起到增信作用 [2] - 合作机构多为头部机构,包括微众银行、网商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 [2] - 该行自2021年起积极推动零售转型,加大线上信贷投放,合作模式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放贷 [2] - 截至2021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余额在总贷款中占比达到33% [2] 外资银行与助贷平台合作模式 - 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主要为了弥补获客短板,借流量快速铺开消费信贷 [3] - 已形成“外资行+助贷”固定模式,股份行和城商行也广泛采用此模式 [3] - 外资银行通过联手内地助贷平台,可快速切入消费信贷市场,弥补在客户基础、渠道网点等方面的不足 [6] 富邦华一银行贷款规模与利率分析 - 富邦华一银行个人贷款余额在4年间实现翻倍,从2020年末的不到120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突破250亿元 [2] - 法院判决书显示,该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贷款的固定年利率约为5%至5.8% [5][6] - 融资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增信机构的费用,保险费用一年的支出可高达17.26% [6] - 结合银行利率和增信费用,贷款人的综合融资成本可达22.26%,接近但未超过年化24%的监管上限 [4][6] 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风险与收益 - 互联网贷款客群资质偏低,贷款坏账率更高,需通过增信机构来分散风险 [6] - 若银行通过增信机构兜底,大部分融资成本将用于平衡坏账,银行收益不会特别高 [6] - 若银行风控能力强,部分业务不用增信机构,则收益会非常可观 [6] - 富邦华一银行回应称,目前互联网贷款的业务规模、不良率等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6]
深圳8家金融机构集体“官宣”:披露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6:54
深圳银行业公布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 深圳首批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布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 微众银行 招联消金[1] - 第三方合作机构主要涵盖三类业务:营销获客(包括信用卡汽车分期 信用卡家装分期 个人住房贷款 互联网贷款等) 担保增信 催收服务[1] - 金融机构将持续更新合作机构名单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信息[1] 监管背景与行业乱象整治 - 公布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是落实监管要求 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规范银行业与第三方合作行为的举措[2] - 近年来不法贷款中介问题突出 2023年7月15日深圳约20家银行披露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假冒银行合作方揽客 使用"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虚假宣传[2] - 非法贷款中介常见套路包括:假冒正规金融机构 以超低息费诱惑消费者 进行虚假服务承诺 导致消费者面临财产损失 个人信息泄露 信用记录受损等风险[2] 监管政策与专项打击行动 - 2025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开展为期六个月的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专项工作 重点打击贷款 保险 信用卡等领域的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 恶意逃废金融债务 非法代理退保理赔 不正当反催收等[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 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3] - 该通知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外国银行分行 信托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3]
平安银行:积极落实贴息政策 助力消费升级与小微企业发展
中证网· 2025-08-04 16:35
政策影响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激发消费潜能和提升市场活力 [1] - 政策有利于刺激经济复苏和消费增长 推动银行净息差触底回升 对银行业基本面构成利好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占比较高的银行增益更明显 [1] - 平安银行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占比达29.82% 为股份行中占比最高的银行 [1] 普惠金融服务 - 平安银行通过精准服务帮助个人消费者及中小企业主解决资金需求 例如重庆分行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房产抵押流动性资金贷款 3天内完成150万元放款 [2] - 公司推出"橙e贷"产品 互联网业务额度从20万元调整至30万元 贷款期限由4年延长至7年 优质客户利率可低至3% 支持消费场景信贷需求 [3] - 针对小微企业客群推出"橙业贷"产品 最高额度达1000万元 优质客户利率可低至3% 新增灵活还款方式并简化办理手续 [3] 产品体系与创新 - 零售信贷业务涵盖小微企业、有房客户、财富客户、大众客户四大客群 聚焦经营、消费、购房、大额资金需求 [3] - 产品体系包含个人经营贷款、消费贷款、互联网贷款、抵押类贷款四大类 依托科技与数字化优势实现全产品全流程升级 [3] - 抵押产品推进住宅以外押品扩容 增加厂房、仓储、写字楼、商铺等押品 担保产品推出低风险质押模式 信用产品最高给予200万信用贷款 [4] 业务数据与成效 - 截至2025年3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963.2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2亿元 [4] - 一季度新发放贷款614.02亿元 同比增长22.5% 贷款户数突破76.69万户 [4] - 科创产品推出专利模式、科链模式、人才模式和员工持股模式 满足全生命周期科创企业金融需求 [4] 场景化金融方案 - 汽车金融领域设计专项贴息贷款产品 推出低息汽车贷款方案 针对服务业小微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汽车抵押经营贷贴息支持 [5] - 简化申请材料 推行线上化审批 缩短放款周期 利用大数据风控评估企业主信用 减少抵押依赖 [5] - 推出双链(供应链、经销链)、双轻(方案轻、落地轻)模式 优化传统小微经营贷产品 为客户量身打造综合授信方案 [4]
南京银行(601009):新五年迎来三大周期拐点
长江证券· 2025-07-20 19: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南京银行“买入”评级 [3][10][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京银行进入新五年规划周期,三大拐点推动价值重估,包括市占率提升、付息率下行、费用率改善周期,中期内ROE及业绩增速将保持上市银行前列,分红比例维持30%以上,近期完成可转债转股后,2025年PB估值0.81x、股息率4.5%,具备投资价值 [3] 各部分总结 管理层以全面改革迈入新五年 - 2024年以来新一届管理层启动全面改革提升经营效率,江苏省投融资增速领先,前期网点扩张完成,看好市占率加速提升 [7][21] - 近三年完成大规模网点扩张,2024年末有290家分支机构,80%以上在江苏,金融牌照资源丰富,下一步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7][22] - 江苏省GDP规模全国第二、增速领先,5月末信贷同比增速近10%,良好区域经济支撑营收增长和资产质量平稳 [7][25] 作为头部城商行更受益政府加杠杆周期 - 资产结构近年以信贷拉动规模扩张,贷款占比提升,业绩受投资收益影响波动率下降,将持续受益江苏省经济增长红利 [30] - 本轮经济周期对公贷款占比上行,政府类/基建类信贷占比升至42%,银政合作基础雄厚,受益于当前环境,受降息影响大的房贷和资产质量波动大的个贷占比小于同业 [7][32] - 零售坚持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有成长空间,截至2024年6月末,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贷款440亿、互联网贷款规模882亿元,2024年以来控制零售贷款增速,高收益率可覆盖风险 [37] - 预计中期信贷保持10% - 15%增速,市占率提升,2024年启动“客户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新设网点产能释放将推动市占率加速提升 [40] 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稳健优势 - 历史上金融投资占比高、投资收益弹性大,当前压降TPL占比,降低投资波动率,存款成本下降支撑净息差企稳 [44] - 资产端金融投资占比高、TPL占比上市银行最高,对金融市场利率中枢波动敏感,负债端金融市场负债占比高,对利率波动敏感,净息差绝对值低、投资收益弹性高 [45]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净息差企稳,业绩有望呈正U型曲线增长,未来三年营收结构中利息净收入占比将回升,增速波动率收敛 [52][54] -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但有优势,贷款收益率高于同业,对公以政府类业务为主,国企、城投融资利率有韧性 [59] - 净息差受存款成本拖累,迎来拐点,定期存款占比上市银行最高,存款成本率高于同业,2025 - 2026年存款集中到期,净息差压力将缓解 [67] 资产质量从对公出清到零售拐点 - 对公大额风险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出清,零售贷款风险波动是行业共性,2025年预计不良净生成率企稳,信用成本率有下行空间 [72] - 资产质量指标在头部城商行优异,2025年一季度末不良率0.83%,关注类位居中游,逾期90天以上偏离度低于100%,2024年不良净生成率上升受零售风险影响,预计2025年企稳 [73][76] - 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改善,房地产对公贷款占比低影响有限,个人贷款是主要风险来源,预计今年收紧风控 [81] - 拨备覆盖率预计维持300%以上,非贷款的信用减值存在少提空间,支撑利润增长 [83][85]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核心假设及盈利预测 - 成本收入比改善周期推动ROE提升,2019 - 2023年成本收入比上升,2024年下降,预计未来三年每年降低1 - 2pct [93] - 假设2025年贷款增速12.4%、净息差企稳、不良贷款率维持0.83%等,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7.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8.3%,可转债转股后2025、2026年ROE摊薄至12.23%、11.99% [98] 投资建议及公司估值 - 南京银行进入三大周期,中期内ROE及业绩增速保持前列,分红比例高,完成可转债转股后,2025年PB估值0.81x、摊薄后股息率4.5%,重点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