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屏
搜索文档
 华阳集团(002906):2025Q3营收环比高增,智能座舱产品放量可期——华阳集团(002906):2025年三季报点评
 国海证券· 2025-11-02 13: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阳集团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同比31.43%和环比23.34%的高增长,主要受益于核心客户销量提升及智能座舱等多款产品放量 [4][5] - 公司HUD产品市场地位稳固,2025年1-8月出货54万套,市占率达22.1%,位居行业第一,且高价值VPD产品及LCOS方案HUD项目持续推进 [5] - 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2.13个百分点至18.93%,但通过严格的费用管控,总费用率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至11.39%,保障了归母净利润同比23.74%和环比18.32%的增长 [5] - 基于公司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产品布局和客户拓展,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收将达129.37亿元、161.45亿元、189.84亿元,归母净利润将达8.28亿元、10.70亿元、12.92亿元 [5][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34.80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2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2.17亿元 [4] - 营收增长动力来源于核心客户问界、小米、奇瑞、长安在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环比分别增长34.38%、32.59%、22.55%、17.39% [5] - 公司产品线丰富,包括AR-HUD、无线充电、数字钥匙、智能座舱等,并已在多款新上市车型上配备 [5]   产品与市场进展 - HUD产品持续领先市场,高价值VPD产品已配套小米YU7车型量产,LCOS方案HUD已在路特斯量产,并获大众安徽、小鹏项目定点 [5] - 公司多类显示产品如屏、电子后视镜等已实现大规模量产,且多品类搭载同一车型的项目增多 [5]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6.32%,同比微降0.3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5]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化+0.06、-0.90、-0.5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0.09个百分点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8亿元、10.70亿元、12.9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58元、2.04元、2.46元 [5][7]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20倍、16倍、13倍,市净率(P/B)分别为2.37、2.16、1.95 [7]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智能座舱显示,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9-25 20: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在汽车产业升级与电子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发展迅速 OLED、Mini LED、Micro LED、AR-HUD等新技术应用加速 屏幕形态向联屏、曲面、透明化演进 [4] - 市场竞争加剧 差异化将成为中小企业突围或头部企业巩固竞争优势的关键 [4] - 行业呈现大屏化与多屏化、显示技术多元化发展、本土供应链崛起三大特征 [16] - 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已形成完整且极具竞争力的本土供应链 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中占据53%的市场份额 [19] - 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2021-2024年市场规模从204.06亿元增长至302.6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05% 预计2025-2029年将从338.08亿元增长至534.7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2.15% [34]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智能座舱显示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用于呈现各种信息的显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通过视觉化方式向驾驶员和乘客传递车辆状态、导航指引、娱乐内容等信息 [5] - 根据显示屏位置不同 行业可分为中控屏、副驾驶屏、仪表屏、抬头显示(HUD)、流媒体内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后排娱乐屏、吸顶屏、扶手屏等类别 [6][7][8][9][10][11][12][13][14][15]   行业特征 - 大屏化与多屏化成为主流配置 2025年上半年10英寸以上液晶仪表屏占比接近60% 15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提升至26% 10-20万元区间车型中标配15英寸以上中控屏的占比达40% [17] - 显示技术多元化发展 OLED、Mini LED、Micro LED及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速渗透 满足高端化与差异化需求 [18] - 本土供应链崛起 中国厂商在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中占据53%市场份额 京东方、深天马等头部企业与比亚迪、蔚来、吉利等车企深度绑定 [19]   发展历程 - 发展起步期(21世纪前-2015年):功能从单一信息显示扩展到集成导航、倒车影像等 实现从显示到交互的初步跨越 国产替代程度较低 [21] - 快速发展期(2015-2020年):大尺寸、高分辨率触控屏成为标配 全液晶仪表盘开始普及 双联屏、三联屏设计成为高端车型标配 国产替代进展迅速 [22] - 智能发展期(2021年至今):OLED、Mini LED、Micro LED、AR-HUD等新技术加速应用 屏幕形态向联屏、曲面、透明化演进 本土供应链升级完善成为重要驱动力 [2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IC、LED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环节 玻璃基板占LCD液晶面板成本的60% 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占据全球超90%市场份额 [25][28] - 产业链中游为显示模组制造和系统集成环节 供应层级关系日趋复杂 出现Tier 1.5等新兴角色 合作形态向细分化、交叉化与深度耦合发展 [25][30] - 产业链下游为整车厂前装市场和售后零售商后装市场 定制化智能座舱显示方案成为整车厂实现品牌差异化的重要趋势 目前标准化产品仍占前装市场70%份额 [25][33]   行业规模与驱动因素 - 2021-2024年市场规模从204.06亿元增长至302.69亿元 CAGR 14.05% 预计2025-2029年从338.08亿元增长至534.77亿元 CAGR 12.15% [34] - 历史增长驱动因素:中国汽车销量从2020年2,531万辆增长至2024年3,144万辆 CAGR 5.6% 直接带动智能座舱显示市场需求上升 [35] -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显示技术进步(OLED、Mini LED等替代LCD)与用户需求升级(追求个性化、情感化和沉浸式体验)共同推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36]   政策环境 -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加快车联网、融合基础设施等领域标准研制 为行业提供规范化发展指引 [39]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研究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推动在智能网联汽车场景中推广 [39]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涵盖智能座舱计算芯片标准规范 [41] -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试点落地 加速座舱显示向大尺寸、高分辨率、低时延方向升级 [41] - GB 15084-2022《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为电子后视镜等车载显示屏应用提供法规依据 [41]   竞争格局 - 全球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4年前五大厂商合计出货量占据全球总出货量的60%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储备与规模效应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42] - 未来差异化将成为企业巩固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10-15万价格区间车型15英寸以上中控屏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4%提升至16% AR-HUD占比从13%增加至24% [43][44]   重点上市公司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5):2024年营收1,983.81亿元 同比增长13.66% 毛利率15.20% 全球最大的智能座舱显示供应商之一 [45][47][49][50]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000050):2024年营收334.94亿元 同比增长3.79% 毛利率13.28% 专注手机显示和车载显示核心业务 [45][53][54]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002920):2024年营收56.5亿元 同比增长41.8% 毛利率19.3% [47] -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87):2024年营收41.2亿元 同比下降14.8% 毛利率-36.6% [45]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538):2024年营收27.7亿元 同比下降17.1% 毛利率6.3% [46]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055):2024年营收12.1亿元 同比下降13.2% 毛利率7.5% [47]
 宸展光电:进入2025年,车载显示同业竞争更加激烈
 巨潮资讯· 2025-09-18 10:16
 行业竞争与市场策略 - 2025年车载显示行业同业竞争更加激烈且市场变化频繁 [2] - 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差异化策略 发力多联屏和娱乐屏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2] - 持续深耕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以提高营收贡献 [2]   产品与客户进展 - 2025年已有多个车型进入量产 产品涵盖主控屏、空调屏和仪表屏 [2] - 客户包含新能源车新秀和传统车厂的新能源项目 [2] - 自有品牌MicroTouch调整为产品建设为主战略 营收贡献占比逐年提高 [2]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积极向上游整合 拓展CP Line新业务并提升FATP能力 [2] -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技术以丰富产品供给 [2] - 增强全球制造能力并拥抱AI等新技术拓展新行业应用 [3]   盈利能力与品牌优势 - 商业人机交互智能终端业务保持较高毛利率 [3] - 具备较强客户资源、集成设计能力和跨行业解决方案能力 [3] - MicroTouch作为1992年首家纳斯达克上市触摸屏公司 现提供全球交互式触控解决方案 [2]
 调研速递|宸展光电接受华西证券等7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7 15:58
 自有品牌MicroTouch战略调整 - MicroTouch拥有40多年触控技术经验与品牌历史 1992年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触摸屏公司 2001年被3M集团收购 2020年被公司纳入业务版图[2] - 发展战略调整为境外独立子公司模式 从渠道建设为主转变为产品建设为主 推动营收快速增长 贡献占比逐年提高[2]   客户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十大客户营收贡献接近70% 客户结构更加多元化[3] - 客户主要为欧美各行业龙头或跨国企业 这一稳定且优质的客户群体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3]   车载显示业务 - 未来计划通过研发新产品和新应用技术丰富产品供给 增强定价能力[4] - 发挥全球制造优势 深耕中国加美国两大市场 提高营收贡献[4] - 2025年已有多款车型进入量产 产品覆盖主控屏 空调屏和仪表屏 客户包括新能源车新秀和传统车厂的新能源项目[4] - 在中国市场实施差异化策略 发力多联屏和娱乐屏等高附加值产品 争取更多市场份额[4]   财务与盈利能力 - 近三年平均分红率超45% 获众多机构股东和市场高度认可[5] - 合并报表后毛利率超25% 商显业务毛利超30%[5] - 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人机交互智能终端方案解决商 凭借客户资源 集成设计能力及跨行业解决能力保持较高毛利率[5] - 未来将延续核心优势 增强全球制造能力 拥抱AI等新技术 拓展新行业应用 维持较高盈利能力[5]   AI技术布局 - 在AI智能体方向已有技术储备 包括AI CPU主板设计 摄像头嵌入结构设计 AI软硬件接口API研发 模拟测试tools设计等[6] - 随着AI在端侧运用深入 公司将密切关注客户需求 把握市场机会[6]
 宸展光电(00301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IR2025-006
 2025-09-17 15:10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展 - MicroTouch品牌拥有40多年触控技术经验 1992年成为首家纳斯达克上市触摸屏公司 2001年被3M收购 2020年由宸展光电收购后调整为产品建设为主战略 营收贡献逐年提升[3] - 公司实施差异化市场策略 在中国市场发力多联屏和娱乐屏等高技术含量产品[9]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前十大客户营收贡献占比接近70% 客户结构多元化 主要为欧美行业龙头或跨国企业[4] - 近三年平均分红率超过45% 维持高比例分红政策[7] - 合并报表毛利率超过25% 商显业务毛利率超过30%[8]   车载显示业务布局 - 2025年多款车型进入量产 产品涵盖主控屏 空调屏和仪表屏 客户包含新能源车新秀和传统车厂新能源项目[9] - 积极向上下游整合 拓展CP Line新业务 提升FATP能力[6] - 深耕中国+美国两大市场 持续提高营收贡献[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AI技术储备包括AI CPU主板设计 摄像头嵌入结构设计 AI软硬件接口API研发 模拟测试工具设计等[10] -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技术 增强定价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