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坩埚
icon
搜索文档
晶盛机电(300316):Q3盈利水平修复,碳化硅业务取得突破
长江证券· 2025-10-29 07: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呈现底部反转迹象,碳化硅和半导体业务为未来增长打开空间 [6] - 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水平环比显著修复,毛利率和净利率大幅提升 [11] - 碳化硅业务取得重要突破,首条12英寸中试线通线并实现设备100%国产化,国内外产能建设顺利推进并已获取国际客户批量订单 [11]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多款12英寸外延设备成功交付头部客户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2.73亿元,同比下降42.86%;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下降69.56%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24.74亿元,同比下降42.87%,环比下降7.02%;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下降69.65%,但环比大幅增长296.47% [2][4]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9.21%,环比提升8.5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0.59%,环比提升8.11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5.09%,环比微增0.63个百分点,但绝对金额环比下降 [11]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为29.50亿元,环比有所下降,主要受光伏行业周期下行影响 [11] 业务进展与展望 - 碳化硅业务:首条12英寸中试线已通线,推动碳化硅在CoWos封装、AR眼镜等领域的量产降本 [11] - 碳化硅产能:国内绍兴上虞30万片/年产能预计于2025年底达产;银川60万片/年产能已于2025年7月动工;海外马来西亚布局24万片/年产能 [11] - 半导体设备:12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已交付国内头部客户;12英寸硅减压外延生长设备实现销售出货 [11] - 公司正受益于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快速增长态势 [11]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98元,2026年预计为1.10元,2027年预计为1.44元 [17] - 预计2025年市盈率(PE)为42.79倍,2026年预计为38.33倍,2027年预计为29.20倍 [17]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2%,2026年预计为7.4%,2027年预计为8.9% [17] - 预计2025年净利率为11.5%,2026年预计为12.4%,2027年预计为13.6% [17]
晶盛机电(300316):业绩受光伏行业周期拖累,大力布局8英寸碳化硅产能
长江证券· 2025-08-31 17: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业绩受光伏行业周期拖累,2025H1收入同比下降42.85%至57.9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9.52%至6.39亿元 [2][4] - 公司大力布局8英寸碳化硅产能,成功获取部分国际客户批量订单,预计明年开始放量 [9] - 半导体设备业务受益于国产化进程加速,2025Q2末在手订单超37亿元(含税) [9]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17.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23倍 [9]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为24.38%,同比下降12.62个百分点,设备及其服务、材料毛利率分别为32.93%、6.22% [9] - 20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47亿元,同比增长55.84%,回款情况良好 [2][4][9] - 2025Q2单季度收入26.61亿元,同比下降52.8%,环比下降15.19%;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93.56%,环比下降88.46% [2][4] 业务分项表现 - 设备业务:单晶炉新增订单及验收进度受拖累,但半导体设备订单饱满 [9] - 材料业务:光伏坩埚市占率提升,行业加速出清;蓝宝石材料因下游需求拉动实现同比增长 [9] - 碳化硅业务:8英寸衬底获国际客户订单,马来西亚和银川产能项目积极推进 [9]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集成电路装备:12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交付头部客户,多项12英寸设备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9] - 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加强8英寸碳化硅外延及减薄设备推广,推进氧化炉、激活炉等设备验证 [9] - 新能源光伏装备:完善TOPCon及BC技术配套设备体系,推动EPD、LPCVD等设备市场验证 [9] - 半导体零部件:拓展真空腔体、精密主轴等产品客户群体,推动市场规模提升 [9]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01亿元(EPS 1.15元),2026年17.51亿元(EPS 1.34元) [14] - 对应2025年市盈率26.76倍,2026年22.95倍 [14]
四川什邡:抢抓新赛道 引领龙头企业“链”上发力
工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连续3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1]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税收占比超90% [1] - 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达447.5亿元,同比增长5.4% [1] 技术改造与数字化转型 - 2024年实施53个技改项目,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10家 [1] - 推动67户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1] 新兴产业布局 - 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2亿元 [2] - 以欣旺达、天合光能为龙头,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1] - 形成以坩埚、单晶拉棒、切片、组件为主的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2] 产业链招商与配套 - 以天合光能为链主,引进40GW光伏坩埚项目及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 [2] - 联合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格局 [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 建设成都都市圈唯一为产业制造服务的A1类通用机场 [2] - 与成都市金牛区共建双向飞地,集聚爱思达等航空航天企业21家 [2] 区域协同发展 - 与成都彭州市签订12项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四川彭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 - 规划建设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超10亿元 [2]
抢抓新赛道引领龙头企业“链”上发力
四川日报· 2025-04-30 06:02
工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连续3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1]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税收占比超90%[1] - 2024年实施53个技改项目,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10家,推动67户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1] - 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达447.5亿元,同比增长5.4%[1] 新兴产业发展 - 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2亿元[2] - 以天合光能为头部引领,形成38GW单晶拉棒、40GW光伏坩埚及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的晶硅光伏产业集群[2] - 建设成都都市圈唯一A1类通用机场,集聚爱思达等21家航空航天企业[2] 招商引资策略 - 开展"1+N""敲门"等专项行动,欣旺达、天合光能等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1] -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联合开展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格局[2] - 与成都彭州市签订12项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四川彭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