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操作(OMO)

搜索文档
8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市场预期MLF也将加量续作
第一财经· 2025-08-14 22:59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将于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3] - 8月累计开展7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 超额续作3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 [3] - 8月有4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央行操作完成对冲 [3] - 市场预计3000亿元MLF到期后央行可能加量续作 [3] 政策意图分析 - 操作目的包括配合政府债券发行、缓解存单到期压力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 -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 强化逆周期调节 推动宽信用进程 [3] - 8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操作释放相对宽松政策信号 6月、7月净投放规模各2000亿元 [4] - 操作节奏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存单到期规模较大等市场环境相关 [4] 市场预期与展望 - 7月新信贷出现历史罕见负值 但市场对8月信贷恢复正值有预期 [4] -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不大 央行更依赖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 [4] - 8月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收紧趋势 资金面将保持稳定充裕 [4]
8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 市场预期MLF也将加量续作
第一财经· 2025-08-14 22:40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 - 本月累计开展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5000亿元+7000亿元),超额续作3000亿元[1] - 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1] 流动性投放效果 - 8月有9000亿元逆回购到期(4000亿元3个月期+5000亿元6个月期),央行通过对冲实现净投放[1] - 操作有效注入中期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 - 市场预计3000亿元MLF到期后可能加量续作[1] 政策意图分析 - 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缓解存单到期压力[1][2] -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强化逆周期调节[1] - 推动宽信用进程,支持信贷恢复正值预期[1][2] 市场影响评估 - 8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操作释放相对宽松政策信号[1] - 公开市场操作虽持续净回笼但整体资金面保持宽松[1] - 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收紧趋势,资金面将保持稳定充裕[2] 工具运用展望 -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不大[2] - 央行更可能依赖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2] - 操作节奏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及存单到期规模较大密切相关[2]
月末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 央行“组合拳”呵护流动性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03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纵观7月份各项流动性工具投放情况,7月份,3个月期、6个月期买断 式逆回购两项工具操作后实现共计2000亿元资金净投放,和6月份规模一致。7月份以来OMO(公开市 场操作)以回笼为主,尽管7月份是缴税大月,但月初到月中资金面相对宽松,资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利 差稳定,削峰填谷操作模式下,央行流动性中性偏松流动性立场仍然不变。 明明预计,资金跨月时点央行仍将实施OMO净投放,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加强对市场预期 的引导,政策重心更多向优化结构、增强传导效率倾斜。 另外,央行在7月25日还开展了4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由于7月15日、7月25日分别有 1000亿元、2000亿元MLF到期,因此7月份MLF净投放100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 MLF。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月末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MLF延续超额续做 能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资金面总体平稳。同时,MLF净投放总量适度,强化调控精准性、更好满足市 场供需。 回顾过去几个月,3月份至6月份,MLF净投放分别为630亿元、5000亿元、3750亿元、1180亿元。 "7月 ...
月末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央行“组合拳”呵护流动性
证券日报· 2025-07-27 23:44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7月下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向净投放 7月21日至7月24日逆回购口径分别净回笼555亿元、1277亿元、3696亿元、1195亿元 7月25日开展7893亿元逆回购 净投放6018亿元 [1] - 7月2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 7月15日、7月25日分别有1000亿元、2000亿元MLF到期 7月份MLF净投放1000亿元 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 [1] - 3月份至6月份MLF净投放分别为630亿元、5000亿元、3750亿元、1180亿元 [1] 流动性管理分析 - 月末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 MLF延续超额续做能稳定市场预期 确保资金面总体平稳 MLF净投放总量适度 强化调控精准性 [1] - 7月份为信贷小月 流动性消耗减弱 大行净融出水平整体维持在4万亿元以上 银行负债端压力或不大 对MLF需求相应降低 [2] - 7月份3个月期、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两项工具操作后实现共计2000亿元资金净投放 和6月份规模一致 [2] 未来政策展望 - 8月份至9月份将迎来政府债供给高峰 月均净融资规模或达1.5万亿元至1.6万亿元 银行承接压力加大 负债端对稳定资金需求升温 [3] - 若股债"跷跷板"效应强化 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 央行将继续通过OMO、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释放稳定信号 不排除开展国债买入及降准可能性 [3] - 资金跨月时点央行将实施OMO净投放 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加强对市场预期引导 政策重心向优化结构、增强传导效率倾斜 [2]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
五矿期货· 2025-05-15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国内经济开局向好但基础待巩固,外部环境复杂,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且有重要调整,六大专栏体现政策关注点 [1] - 债市短期流动性宽松延续,短端利率或下行,长债短期承压,中期关注财政发力节奏与海外降息进程传导,利率中枢整体有望下移但需警惕阶段性调整 [2][16] 各部分总结 经济形势 - 国内经济开局良好,GDP同比增长5.4%,生产供给与消费投资同步改善,但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存在关税政策、全球债务、金融市场波动等风险 [5] - 国内有效需求需提振,传统动能有调整压力,就业市场有待巩固,但我国具备诸多优势,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实现今年目标有潜力有支撑 [6] 货币政策 - 货币整体宽松基调延续,政策力度表述变为“灵活把握”,重视稳增长,短期以结构性工具与信贷投放为主,后续信贷投放有望扩张,聚焦科技、绿色、消费等领域 [7] - 货币政策工具删去“利率”,新增多种数量型工具,后续降息短期或进入观察期,提及“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8] - 新增平衡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健康关系表述,提出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或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10] 报告专栏增量信息 - MLF从2025年3月起逐步退出政策利率属性,未来主要发挥投放中期流动性作用,政策利率更多参考OMO利率等 [11] - 重视债市利率风险,关注优化投资者结构等,未来可能完善制度安排抑制市场风险 [11] - 从政府资产负债表对比看,我国政府债务具有可持续性,财政空间仍存 [12] - 通胀调控思路转变,货币政策与产业、就业政策协同,改善供需结构提振物价,注重服务业消费提振 [13] 市场展望 - 债市短期流动性宽松,短端利率有下行空间,长债短期承压,若存款利率调降利于利率中枢下移,中期关注财政与海外降息传导,利率中枢有望下移但需警惕阶段性调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