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工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宏发股份:具备高档线圈产线及四轴、六轴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能力
格隆汇· 2025-09-04 16:41
公司业务能力 - 公司能够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及元器件解决方案 包括运动控制层的开关电器(断路器、接触器)、功率继电器、接线端子 安全监测方面的高质量工业继电器产品 以及伺服驱动层的工业继电器及插座、继电器模组、分线器 [1] - 公司旗下的厦门宏发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以及高端自动化装备制造企业 已入选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5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名单"瞪羚"企业 [1] - 公司具备高档线圈产线及四轴、六轴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能力 并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应用机遇 [1]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近五日下跌0.16% 市盈率21倍 最新份额70.5亿份(增加1.2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993.6万元 估值分位22.06% [2]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近五日下跌4.99% 市盈率41.51倍 最新份额53.6亿份(减少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亿元 估值分位60.97% [2] - 科创未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0.83% 最新份额4.4亿份(增加3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91.9万元 [2] - 云计算50ETF(516630)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0.77% 市盈率120.96倍 最新份额4.3亿份(减少4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857.1万元 估值分位91.47% [3][4]
新技术浪潮重塑传统专业
中国青年报· 2025-08-25 10:14
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 企业越来越偏好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要求机械专业人才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 [1][3] - 企业招聘呈现复合化趋势 对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机器人等新兴专业方向人才需求增加 例如哈尔滨电机厂2025年校招中机械类专业占比30% 其中超过一半具备学科交叉背景 [3][4]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机器人技术人才需求增长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应用加速 传统制造行业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方面具有硬件研发的独特优势 [4][5] 企业技术升级与用人实践 - 大型制造业企业加速智能化车间建设 例如哈尔滨电机厂新建智能化车间将上线焊接机器人 并应用自动导向搬运车和六轴工业机器人 [3] - 民营企业自动化应用步伐更快 美的集团部分工厂已趋向"无人工厂" 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动锻造、组装零部件和整机 [5] - 企业要求机械人才兼具传统专业功底与新技术融合能力 例如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增加自研课题投入 关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传统机械融合 [6][7] 高校教育体系改革 - 高校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增加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技术类微专业和微课程 突破传统学科边界限制 [11] - 高校投入资金更新教学设备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增加高端制造和无人系统装备 哈尔滨理工大学投入800多万元搭建智能生产线和更新智能液压控制教学仪器 [11] - 高校强化基础技能培养 开展"制图大作业"等活动加强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教学 将机械制图视为机械行业的共同语言 [12][13] 就业市场影响与机遇 - 智能制造创造新岗位 智能产线的维护、搭建和运营仍需机械类人才 大多数工厂不会完全转为"无人工厂" [13] - 复合型人才成为就业市场首选目标 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需求机械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融合人才 [8] - 大学生赛事演变反映产业需求变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强调机械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深度融合 提倡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5G通信技术应用 [9][10]
新技术浪潮重塑传统专业 复合型人才成机械类专业就业“新宠”
中国青年报· 2025-08-25 06:49
行业趋势与人才需求变化 - 企业招聘呈现复合化趋势,偏好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机械类人才,如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机器人相关专业 [3] - 制造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时期,企业普遍渴求机器人技术人才以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4][5] - 机械类人才需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成为跨域融合创新者 [3] 企业具体需求与招聘数据 - 哈尔滨电机厂2025年校招录用120名大学生,机械类专业占比30%,其中超一半具备学科交叉背景 [4] - 民营企业如美的集团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各类智能化设备自动锻造、组装零部件和整机 [5] - 企业需要人才既具备扎实传统专业功底,又能结合机械与控制等新技术 [4] 高校教育变革与课程调整 - 高校优化专业课程,增加新技术类课程,如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微专业 [11] -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增加高端制造、无人系统等领域装备,哈尔滨理工大学投入800多万元搭建智能生产线 [11] - 高校通过"制图大作业"等活动强化机械制图等基础技能教学 [13] 学生能力提升与就业准备 - 学生需通过实习、比赛提前接触新技术,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强调机械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深度融合 [8][9][10] - 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首选目标,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需求机械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融合人才 [8] - 新技术应用创造新岗位,如智能产线维护、搭建、运营仍需机械类人才 [13] 技术发展与就业影响 - "无人工厂"成为部分企业发展方向,但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是渐进过程,多数工厂不会完全转向无人化 [13] - 机械类专业价值被重新定义,成为支撑工业社会和智能制造时代发展的基础人才底盘 [14]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对机器人领域人才需求增长,传统制造行业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时具备独特优势 [5]
金奥博:公司是国内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民爆智能装备龙头企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0 19:16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民爆智能装备龙头企业 [1] 工业机器人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高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工业生产领域机器人核心控制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1] - 拥有多年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应用经验 [1] - 核心技术包括运动控制器、视觉导航系统、激光导航系统等 [1] 机器人产品线 - 主要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工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协作机器人、SCARA机器人、立柱机器人、视觉导航AGV智能转运车等 [1] 应用领域拓展 - 机器人产品已在民爆行业广泛应用 [1] - 成功拓展应用到了军工、食品、包装及精细化工等领域 [1]
金奥博:公司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目前和宇树科技暂无业务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6:44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1] 业务合作情况 - 公司目前和宇树科技暂无业务合作[1] 投资者关注事项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通过投资主体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并探讨业务合作可能性[3] - 投资者具体询问六轴工业机器人和视觉导航AGV智能转运车等智能制造装备向宇树科技供应的可行性[3]
金奥博(002917.SZ):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目前和宇树科技暂无业务合作
格隆汇· 2025-07-30 15:02
公司股权与业务关系 - 公司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 [1] - 目前和宇树科技暂无业务合作 [1] 公司核心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高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工业生产领域机器人核心控制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 [1] - 拥有多年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及应用经验 [1] - 核心技术包括运动控制器、视觉导航系统、激光导航系统 [1] - 主要机器人产品涵盖六轴工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协作机器人、SCARA机器人、立柱机器人、视觉导航AGV智能转运车 [1] 业务应用领域 - 机器人产品已在民爆行业广泛应用 [1] - 成功拓展应用至军工、食品、包装及精细化工等领域 [1]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关注机器人领域市场发展趋势 [1] - 在符合业务需求和战略规划情况下积极探索并把握相关业务机会 [1]
活力广东:突破不止 创新不歇
金融时报· 2025-07-09 15:12
智能制造行业现状 - 联合飞机集团的无人机生产基地中,"90后""00后"技师通过精密操作和精益求精的实操本领为智能制造注入青春力量 [1]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算法工程师通过千万次参数校准和科研执着为智能制造注入"数字灵魂" [1] - 广东智能制造领域呈现出机械臂嗡鸣、无人机螺旋桨旋转、数控机床精密切削等多元化技术应用场景 [1] 企业智能制造实践案例 - 利元亨智能仓储立库实现从收货到配送的全套自动化智能操作,双向穿梭车精准运送物料 [2] - 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中六轴工业机器人能伴随音乐完成舞狮等复杂动作,实现传统文化与智能制造的融合 [2] - 潮州三环公司生产芝麻大小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在纳米尺度上体现电子元件领域的精耕细作 [2] 区域智能制造发展 - 广东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广东通过创新实践案例展示产业变革潜力,成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动缩影 [3] - 广东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澎湃活力,未来将继续引领"粤制造"发展 [3]
今年前5月高淳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9%,工业投资增幅15.2%
南京日报· 2025-06-23 07:16
高淳区工业经济表现 - 今年1-5月高淳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5.2亿元 同比增长9.9% [2] - 同期工业投资完成34.84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 列入省市重大项目27个 总投资382.78亿元 同比增长24.9% [3] 重点企业运营情况 - 埃斯顿智能科技1-4月总产值3.2亿元 同比增幅超80% 全年目标6.8亿元 [2] - 南京中比新能源1-4月主营业务收入1.44亿元 同比增长68% [2] - 埃斯顿10条生产线产能持续饱和 生产计划已排至9月 [2]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飞阳光电触摸屏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占地47亩 预计年底投产 [3] - 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24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3] -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 创造400-500个就业岗位 [3] 政府支持措施 - 对产值30强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机制 [2] - 重点监测埃斯顿、华玻光电等高附加值率企业 [2] - 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达81.5% 年度报统投资进度43.5% [3]
十年之后,复盘“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 2025-05-30 19:10
中国制造2025核心目标与政策支持 - 计划目标为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自给率达70%,2049年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导者 [3] - 锁定十大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3] - 2015-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十大优先行业投入超1.3万亿美元,半导体和新能源车领域占60%资金 [4] - 创新税收优惠年均增长28.8%,享受企业比例较2015年翻四倍 [3]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规模达475亿美元,2025年新增82亿美元AI基金 [3] 新能源车领域突破 - 2022年国产新能源车占国内市场80%份额,比亚迪驱动电机国产化率近100% [4][5] - 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量第二,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使中国车价低欧美30% [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20万辆占全球65%,上汽MG品牌欧洲销量增87% [5] 高铁技术国产化进展 - 高铁信号设备国产化率达90%,刹车片领域天宜上佳和北京普兰分别占42%和20%份额 [6] - 复兴号高铁国产化率97%,仅高端滚珠轴承依赖日本NSK [6] - 2023年中国高铁里程4.5万公里占全球70%,中国中车全球市场份额45% [6] 新材料与机器人领域表现 - 万华化学聚氨酯全球份额25%居首,MDI技术打破杜邦垄断 [7] - 京东方OLED全球份额从2015年不足5%升至2023年18%,柔性屏技术部分超越三星 [7] -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沈阳新松六轴机器人国产化率85% [7]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短板 - 2023年中国芯片企业全球收入占比仅1.9%,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芯片产量占全球2% [8] - 光刻机100%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市场75%被进口品牌占据 [8][9] - C919飞机国产率60%,发动机完全依赖CFM International [9] 产能过剩与贸易摩擦 -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900GWh超实际需求50%,宁德时代利润率从15%降至8% [11][12] - 美国2018年对相关产业加征500亿美元关税,2023年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11] - 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1.39%,低于美国的4.9% [13] 新兴领域国际竞争 -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75%,迫使3DR和Parrot退出市场 [12] - 华为和中兴2023年分列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和第四,5G基站国内份额89% [12] - 中国在流式细胞术设备份额仅3%,高端设备核心部件100%进口 [14] 技术合作与信息壁垒 - 2023年中美联合科研论文数量下降20% [14] - 量子通信技术推测有突破但细节不明,因信息封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