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六轴工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广东:突破不止 创新不歇
金融时报· 2025-07-09 15:12
观察一个省、一座城,一个产业、一家企业,往往先从扎根在这里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开始——在联合飞 机集团的无人机生产基地中,一个个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精密工具,"90后""00后"的技师们在一旁驻 足、弯腰,专注地安装、调试无人机上的零部件,每一个指示标识都精心贴好,当被问及生产工序、机 型等问题时,他们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一代,正用指尖的精密操作与精益求精的实 操本领,为智能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里,算法工程师们双眼紧盯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敲 击出密集的节奏;在旁边的测试台上,机器人跟随指令灵巧转动关节,机械臂末端的夹爪精准抓取目标 物体,他们用千万次的参数校准与永不妥协的科研执着,为智能制造注入"数字灵魂"。 机械臂的嗡鸣声、无人机螺旋桨旋转声、数控机床的精密切削摩擦声……构成了广东新时代的"智造"乐 章。走进这片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笔者深刻感受到人与科技交织出的澎湃活力。 在潮州三环公司的展厅里,电子元件产品琳琅满目,被誉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MLCC)如星辰般陈列,每一粒都仅有芝麻大小,在柔光灯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在这里, ...
新股前瞻|翼菲智能:2024年营收近2.7亿,工业机器人热潮下成长力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05 22:17
公司上市计划 - 翼菲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通过18C章程在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交所"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结构 - 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智能是中国轻工行业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2] - 公司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AGV/AMR移动机器人、SCARA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及六轴工业机器人 [2] - 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并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 [2] - 具备全栈机器人架构,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等效能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亿元、2.68亿元,后两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3.46%、34% [3] - 同期毛利分别为4325万元、3687万元、7102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6.7%、18.3%、26.5% [3] - 2022年至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5755万元、1.1亿元、7150万元 [3] - 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3310万、3870万元,占营收比例达21.1%、16.5%、14.4% [3] 客户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公司服务直销客户达275名,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 [4] - 2024年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 [4]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价值已超过4亿元 [4] 行业前景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由2020年的1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 [6] - 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438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3% [6]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由2020年的3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 [6] - 预计2029年达到1710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5% [6]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核心组件的自主研发难度较大,如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 [7] - 机器人系统需要高度复杂的跨学科技术集成,新进入者面临技术验证周期长、产品可靠性要求严格等挑战 [7] - 品牌壁垒体现在市场对成熟品牌的技术信任和使用惯性,新进入者需经过漫长的市场验证期 [7] 公司竞争优势 - 市场占有率靠前,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8] - 持有36项发明专利,核心专利被行业巨头引用超百次 [8] - 拥有全面且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以及广泛的客户阵容 [8]
金奥博(002917) - 002917金奥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2
2025-07-02 21:3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深圳市金奥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民爆智能装备行业龙头企业,2025 年 7 月 2 日接待东北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 [1] 行业情况 - 民爆行业准入门槛高,属高度管制和从业资质严格许可的特殊性行业 [1] - 2025 年前 5 个月,行业炸药产量同比略有增长,利润保持小幅增长;5 月主营业务收入 39.71 亿元,同比增长 1.21%;利税总额 12.03 亿元,同比增长 21.86%;利润总额 8.67 亿元,同比增长 8.81%;爆破服务收入 33.34 亿元,同比增长 7.40% [4] - 民爆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开采炸药量占总销量 70%以上,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4] 装备业务优势 - 公司在产品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 [1] - 建立“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平台,实现多项实时评估指数;集成实现乳化炸药生产线 1.1 级工房全线无固定操作人员;实现制药、装药、包装和装车远程操控及生产过程智能预警、远程巡检和运维 [2] - 2024 年 9 月,联合研发的“JWL - HD 型乳化炸药/乳化粒状铵油炸药无人化生产线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通过鉴定,为国内首条无人化生产线,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2][7] 智能装备拓展 - 已将机器人系列智能装备拓展到食品、包装、精细化工等领域 [3] - 未来将加强研发投入和创新,推出更多智能化、数字化装备及信息化技术产品,扩大应用范围和品牌影响力 [3][7][8] 机器人产品 - 拥有运动控制器、2D/3D 视觉识别系统等核心技术,开发了六轴工业机器人等多款工业机器人 [5] - 采用自主研发运动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自制,六轴机器人等已在民爆及其他行业广泛应用 [5] 装备业务发展方向 - 工信部《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底民爆行业转型升级目标,包括无人化生产线推广、产业集中度提升等多项内容;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 3 级及以上企业超 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90%等 [6] - 公司将加强研发创新,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加强市场开拓,拓展海外业务 [7][8] 业务区域覆盖 - 在西藏和新疆承建工业炸药生产线项目,提供工艺技术、装备、原辅材料及起爆器材等产品 [9] 海外业务 - 今年海外业务呈增长态势,通过两种方式获订单,在海外承建 20 多条生产线,有良好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信誉 [10] - 未来将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多项业务 [10] 并购重组计划 - 围绕主营业务并购是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已并购多家企业并积累经验 [11] - 未来将继续通过并购重组推进战略与产业协同,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1]
翼菲科技冲刺港交所:或成「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在手订单超4亿
IPO早知道· 2025-07-01 09:05
公司概况 - 翼菲科技是一家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商业化,并提供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2] - 公司成立于2012年,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2] 产品与技术 - 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SCARA机器人(Python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列)和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系列) [4] - 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 [4] - Bat系列并联机器人是国内首批获得可靠性及耐用性认证的型号,可实现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 [4] - Python系列SCARA机器人符合ISO 4级洁净标准,Lobster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获得TÜV SEMI认证,RW-A晶圆搬运机器人达到ISO 1级洁净度 [4] - 建立了整合"脑"、"眼"、"手"、"足"的核心技术系统,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 [5] 客户与市场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服务69名、158名和275名直销客户,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 [5] - 客户包括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供应商、生物活性材料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全球最大的微型声学设备供应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等知名企业 [5] - 全球客户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以及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等2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6] - 2024年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 [7]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价值超过4亿元 [8]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68亿元,预计将以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1,216亿元 [8]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1,929亿元,预计将以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745亿元 [8]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已从2020年的123亿元以1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209亿元,预计将以16.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38亿元 [8]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已从2020年的369亿元以17.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711亿元,预计以19.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1,710亿元 [8] 财务与融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5% [9]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6.7%、18.3%和26.5% [9] - 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宽带资本和清控银杏,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常春藤资本、春华资本、国科盈峰等 [9] - 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为36.04亿元人民币 [10] 资金用途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生产线开发和产能建设、发展海外业务网络、供应链上下游的投资以及补充营运资本 [10]
新股消息 | 翼菲智能冲刺港交所 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21:52
招股书显示,翼菲智能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并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 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本体、控制及视觉系统和制造工艺,公司已建立强大的全覆盖技术生态体系,实现规模化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 移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智能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根据同一 资料来源,公司亦是中国少数具备规模化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能力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助力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成 本及改进产品质量,最终推动其智能化转型。 翼菲智能尤其针对中国轻工行业精心设计了全面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SCARA机 器人(Python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列)及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系列),并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 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 Kingkong系列)。 基于机器人产品组合,翼菲智能亦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应 ...
今年前5月高淳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9%,工业投资增幅15.2%
南京日报· 2025-06-23 07:16
高淳区工业经济表现 - 今年1-5月高淳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5.2亿元 同比增长9.9% [2] - 同期工业投资完成34.84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 列入省市重大项目27个 总投资382.78亿元 同比增长24.9% [3] 重点企业运营情况 - 埃斯顿智能科技1-4月总产值3.2亿元 同比增幅超80% 全年目标6.8亿元 [2] - 南京中比新能源1-4月主营业务收入1.44亿元 同比增长68% [2] - 埃斯顿10条生产线产能持续饱和 生产计划已排至9月 [2]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飞阳光电触摸屏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占地47亩 预计年底投产 [3] - 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24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3] -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 创造400-500个就业岗位 [3] 政府支持措施 - 对产值30强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机制 [2] - 重点监测埃斯顿、华玻光电等高附加值率企业 [2] - 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达81.5% 年度报统投资进度43.5% [3]
十年之后,复盘“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 2025-05-30 19:10
中国制造2025核心目标与政策支持 - 计划目标为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自给率达70%,2049年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导者 [3] - 锁定十大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3] - 2015-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十大优先行业投入超1.3万亿美元,半导体和新能源车领域占60%资金 [4] - 创新税收优惠年均增长28.8%,享受企业比例较2015年翻四倍 [3]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规模达475亿美元,2025年新增82亿美元AI基金 [3] 新能源车领域突破 - 2022年国产新能源车占国内市场80%份额,比亚迪驱动电机国产化率近100% [4][5] - 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量第二,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使中国车价低欧美30% [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20万辆占全球65%,上汽MG品牌欧洲销量增87% [5] 高铁技术国产化进展 - 高铁信号设备国产化率达90%,刹车片领域天宜上佳和北京普兰分别占42%和20%份额 [6] - 复兴号高铁国产化率97%,仅高端滚珠轴承依赖日本NSK [6] - 2023年中国高铁里程4.5万公里占全球70%,中国中车全球市场份额45% [6] 新材料与机器人领域表现 - 万华化学聚氨酯全球份额25%居首,MDI技术打破杜邦垄断 [7] - 京东方OLED全球份额从2015年不足5%升至2023年18%,柔性屏技术部分超越三星 [7] -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沈阳新松六轴机器人国产化率85% [7]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短板 - 2023年中国芯片企业全球收入占比仅1.9%,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芯片产量占全球2% [8] - 光刻机100%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市场75%被进口品牌占据 [8][9] - C919飞机国产率60%,发动机完全依赖CFM International [9] 产能过剩与贸易摩擦 -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900GWh超实际需求50%,宁德时代利润率从15%降至8% [11][12] - 美国2018年对相关产业加征500亿美元关税,2023年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11] - 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1.39%,低于美国的4.9% [13] 新兴领域国际竞争 -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75%,迫使3DR和Parrot退出市场 [12] - 华为和中兴2023年分列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和第四,5G基站国内份额89% [12] - 中国在流式细胞术设备份额仅3%,高端设备核心部件100%进口 [14] 技术合作与信息壁垒 - 2023年中美联合科研论文数量下降20% [14] - 量子通信技术推测有突破但细节不明,因信息封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