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搜索文档
新时达(002527):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浙商证券· 2025-09-10 20:12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上调)[6][11] 核心观点 - 国产机器人龙头运动控制主业拐点向上 海尔入主加速具身智能整机落地进程[1][2][3] - 海尔系管理层主导运营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4][5][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并高速增长 2025-2027年CAGR约290%[11]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3.57亿元 其中电梯控制/通用控制与驱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分别营收6.6/15.9/8.0亿元 占比19.6%/47.4%/23.9%[14] - 2025上半年机器人产品及系统营收3.2亿元 同比增长4.6% 结束2024年下滑15.3%的趋势[14] - 2025上半年毛利率边际改善 通用控制与驱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毛利率分别提升1.25/0.93个百分点至19.1%/15.7%[22][2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43/37.98/41.53亿元 同比增长5.5%/7.2%/9.3%[12] 海尔入主与公司治理 - 海尔成为新实控人 若12.19亿元定增完成持股比例将从10.00%升至26.83% 表决权比例从29.24%增至42.47%[4][24] - 海尔综合持股成本测算为11.51元/股(若定增成功)[4][25] - 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均由海尔系成员担任 包括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展波、海创汇董事长刘长文等[5][29] 具身智能布局与产品规划 - 公司拟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控制器 并计划推出整机[3][37] - 为海尔白电业务部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3][37] - 海尔已布局机器人事业部/100亿元具身智能创投基金/具身智能创新生态联盟/家务机器人"HIVA海娃"[2][31][32] - 公司运动控制技术积淀与海尔场景应用能力结合 有望打通"大小脑+本体+应用场景+销售体系"全产业链[3][3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13/0.84/1.90亿元 同比扭亏/增长567%/增长128%[11][12] - 对应PE分别为949/142/62倍[11][12] - 当前总市值118.89亿元 收盘价17.93元[6]
调研速递|上海新时达电气接受招商证券等14家机构调研,聚焦具身智能与业务协同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5 21:33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获得14家机构密集调研 涉及招商证券 申万宏源证券 方正证券等知名机构 显示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其业务布局与发展前景 [1] - 公司依托海尔集团资源实现技术协同与场景落地 在具身智能 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 业务技术优势 - 拥有三十年控制技术积累 在"脑"技术领域具有稀缺性 实现专用控制横向迭代并拓展至通用控制领域 积累大量算法和软件基础 [2] - 海尔赋能体现于三方面:控制技术发展契合AI应用 海尔消费级与工业级场景提供数据回收优势 品牌资源助力供应链竞争力提升 [2] - 半导体晶圆传输机器人经过三年投入实现国产化替代 已批量应用于生产模拟芯片的前道晶圆厂 [2] 产品研发进展 - 计划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具备工件识别 路径生成及焊机参数自适应调节能力 聚焦船舶与钢结构行业免编程焊接 [2] - 拟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及轮式类人形整机 采用模块化设计且支持轮式/足式切换 目标场景包括自适应抓取分拣系统 [2] 战略协同规划 - 作为海尔集团数字经济板块组成部分 业务偏向底层产品与控制 与集团解决方案业务形成产品协同与数据反哺机制 [2] - 已获得收购方出具的《关于避免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承诺函》 明确业务边界与协同关系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于2025年9月2日至5日连续举办三场机构交流活动 包括招商证券交流会 实地调研及申万宏源交流会 [1] - 公司由董事会秘书 副总经理刘菁女士与证券事务代表万正行女士接待14家机构 涵盖券商 公募基金及私募投资机构 [1]
新时达(002527) - 2025年9月2日-2025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5 20:30
公司技术优势与行业定位 - 专注控制技术三十年 是上市公司中少有的实现控制技术横向迭代的公司 拥有对"脑"和AI的深入理解 [1] - 新时达是"脑"技术领域的稀缺公司 实现了专用控制向通用控制领域的拓展 在广泛下游行业积累大量算法和软件基础 [1] 海尔赋能价值 - 海尔拥有各类消费级与工业级场景 能为数据回收利用提供支持 解决机器人技术迭代的数据卡点问题 [2] - 海尔全球化品牌影响力和产业资源将助力新时达提升供应链竞争力 优化管理机制 加速场景化落地 [2] - 新时达可为海尔解决方案型业务提供底层产品与控制 并向集团开放底层数据实现场景数据协同 [6] 产品研发规划 - 计划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应用于船舶/钢结构/塔角/工程机械等行业 具备工件识别/路径生成/焊机参数自适应调节功能 [3] - 拟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 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轮式类人形构型整机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轮式足式切换 [4] - 目标应用场景包括自适应抓取分拣系统/智慧焊接/柔性自动化PCB板卡质检/双臂协同装配等 [4] 半导体机器人业务 - 打造国内领先半导体晶圆传输机器人产品矩阵 涵盖8大系列数十款型号 覆盖大气和真空环境 [5] - 产品覆盖热处理/清洗/刻蚀/薄膜/黄光/减薄/键合等前/后道半导体工艺制程 实现设备国产化替代 [6] - 已批量应用于生产模拟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LED芯片等前道晶圆厂(FAB) [6] 同业竞争说明 - 新时达属于海尔数字经济板块 业务偏向底层产品与控制 与海尔现有业务互为补充相互协同 [6] - 海尔集团及实际控制人已出具《关于避免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承诺函》 [6]
新时达(002527):深度报告:海尔入主、转型升维:国产机器人龙头加码一体化方案、具身智能
浙商证券· 2025-09-04 19:32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3] 核心观点 - 海尔入主后公司转型升维,加码智能制造一体化方案及具身智能布局,依托海尔工业互联网生态、全球供应链资源及场景落地能力,推动主业结构优化与盈利修复 [2][7][12] - 公司作为国产机器人龙头,具备控制器+伺服驱动全链自供能力,在电梯控制器全球市占率第二(约18%)、SCARA工业机器人国内出货量第四 [7][25] - 受益轨交、老梯更新、加装电梯及出海等结构性需求,电梯控制器业务长期稳健增长;半导体机器人等低国产化率赛道(国产化率不足10%)提供新增长点 [7][30][42] -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显著改善,预计同比增速分别为扭亏、+567.3%、+127.6%,CAGR约290% [3][7][89] 业务与市场地位 - 电梯控制器2024年营收6.6亿元(同比+2.1%),全球市占率约18% [20][25] - 工业机器人2024年营收8.0亿元(同比-15.3%),其中国内SCARA机器人出货量居第四(国产品牌第二) [20][25] - 自动化产品(通用控制+机器人)营收占比71.3%,2025H1机器人营收同比+4.6%至3.2亿元 [20][21] 成长驱动因素 - 电梯行业结构性需求:2025H1国内轨交电梯采购规模36.87亿元(同比+199.0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市场规模约2.6万亿元;2025H1电梯出口量同比+24%至5.6万台 [30][34][40] - 半导体机器人:2024年进口金额32.1亿元,公司2025H1获国产头部设备商订单,覆盖前/后道工艺制程 [42][50] - 工业自动化复苏:2025Q1需求同比+2.4%,结束连续4季度下滑;202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同比+13.4%至33.2万台 [52][53] 海尔赋能价值 - 技术协同:依托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及22PB工业数据,加速具身智能研发;2025年9月推出焊接方案,年底推出通用控制器及整机 [2][7][77] - 场景落地:产品进入海尔全球工厂试验;车端合作长安/奇瑞,家端为海尔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 [2][78][79] - 财务优化:共享全球供应链及"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毛利率较汇川/埃斯顿低10pct以上(2024年公司毛利率17.5%);卡奥斯认购12.19亿元定增改善现金流 [7][67][72]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35.4/38.0/41.5亿元,同比+5.5%/+7.2%/+9.3% [3][86] - 归母净利润预计0.13/0.84/1.90亿元,对应PE 860/129/57倍 [3][89] - 毛利率逐步提升至20.3%,ROE改善至13.6% [3][86]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最新情况
第一财经· 2025-08-12 22:36
机器人 - 上声电子目前尚无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布局 [1] - 新时达计划今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1] - 中科磁业在机器人领域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行业客户建立合作 [1] - 智微智能推出基于Nvidia Jetson等芯片平台的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产品线 [1] - 岱勒新材机器人腱绳样品已在国内几家相关厂商进行验证 [1] AI、大模型 - 通达海积极推进基于CANN生态的原生开发和兼容性适配工作 [1] - 国光电器重视AI耳机新产品预研,暂未实现量产 [1] - 炬芯科技持续打造低功耗AI算力平台,逐步拓展至音频之外的更多场景应用 [1] - 和而泰触感人体屏技术在公司智能体感衣项目上已落地运用 [1] 固态电池 - 德尔股份在上海已经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 [1] - 天华新能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已完成研发试样并送多家固态电池客户评测 [1] 其他 - 寒武纪网传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等相关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1] - 佳讯飞鸿暂未在eSIM卡的通讯模组领域与华为合作 [1] - 维峰电子目前已有产品应用于服务器电源控制领域 [1] - 赛腾股份HBM设备已有批量交付 [1] - 蓝思科技目前正在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 [1] - 地铁设计开发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规划平台,已在多个城市推广应用 [1] - 崇德科技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发电、工业驱动、石油化工及船舶等领域 [1] - 利亚德为"熊猫眼"赛训基地提供显示解决方案 [1] - 鹏翎股份热管理项目已获得上汽乘用车的量产订单 [1]
新时达(002527.SZ):计划于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格隆汇· 2025-08-12 16:47
公司产品规划 - 计划于2025年9月推出具身智能焊接方案 [1] 技术发展领域 - 布局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焊接场景的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