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瑞鸥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海直(000099):重大事项点评:保障峰飞吨级以上eVTOL完成海上平台物资首次运输,“低空+物流”可规模化应用场景显现
华创证券· 2025-08-04 17:10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中信海直(000099)"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信海直与峰飞航空合作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距离150公里,耗时58分钟,创新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7] - 该合作标志着"低空+物流"场景规模化应用突破,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和起降便捷性上显著优于传统船舶(10小时以上)和直升机(高成本) [7] - 中信海直与峰飞航空战略协议包含100架eVTOL意向订单(凯瑞鸥货运型+盛世龙载人型),未来可拓展至低空观光、交通出行等领域 [2][7] - 峰飞航空凯瑞鸥是全球首个获TC/PC/AC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最大载荷500公斤,已累计订单超400架 [8][10] 财务数据 预测指标 - 2024-2027年营收预测:2,163/2,378/2,634/2,923百万元,年增速9.8%-11.0%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测:303/360/400/436百万元,年增速18.7%-9.0% [3] - 每股盈利(EPS):0.39/0.46/0.52/0.56元,对应PE 56/47/43/39倍 [3] 公司基本面 - 总市值170.9亿元,资产负债率22.85%,每股净资产6.98元 [4] - 2024年毛利率23.0%,预计2025年提升至25.0%,ROE从5.7%逐年升至7.1% [16] 行业比较 - 低空经济板块中,中信海直2024年涨幅201%,PE(2025E)47倍低于行业均值56倍 [13] - 可比公司万丰奥威(PE 32倍)、宗申动力(PE 29倍)等聚焦eVTOL供应链环节 [13]
601929一字涨停,超216万手封单!
证券时报· 2025-08-04 13:37
eVTOL行业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航程200公里 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载重400公斤 [4] - 该机型是全球首款同时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吨级eVTOL 采用复合翼构型 [4] - 行业预计未来5年中国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中大型无人机正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应用 [4] 概念股市场表现 - 年内eVTOL概念股平均上涨17.69% 美力科技以127.4%涨幅领跑 永悦科技、山河智能等5股涨幅超60% [5][7] - 吉视传媒早盘一字涨停 成交额3.2亿元 换手率4.33% 封单量达216.91万手 [2] - 军工板块集体走强 爱乐达、航天电子等十余股涨停 [1] 产业链公司动态 - 中复神鹰获62家机构调研 其高性能碳纤维材料正与多家飞行汽车厂商测试 连云港基地可柔性生产T700-T1100级碳纤维 [5] - 广联航空与低空经济核心企业合作 专注无人机研发 计划加大低空物流领域投入 [5] - 瑞可达业绩预增132%-163% 净利润1.51-1.71亿元 其连接器产品应用于飞行汽车项目 [6] 财务数据亮点 - 北斗星通预计扭亏为盈 净利润100-150万元 受益于割草机、智驾等领域芯片模组需求增长 [6] - 长源东谷、宗申动力等4家eVTOL概念公司业绩预增 [6] - 年内涨幅前五概念股总市值分布:美力科技50.51亿元 永悦科技26.74亿元 山河智能152.49亿元 [7]
全球首台专为储能领域定制的65吨级正面吊投入使用;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04 11:35
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完成首次跨海域运输任务 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从深圳起飞 飞行58分钟抵达150公里外的海上油气平台 [2] 中尺寸OLED产业机会 - TCL华星CEO赵军预测中尺寸OLED将成为未来几年重大产业级机会 三季度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3-4% 受欧美黑五、印度排灯节及国内双十一备货需求拉动 [2] 储能领域专用设备突破 - 徐工集团推出全球首台65吨级储能专用正面吊XCS65K 解决60吨级储能集装箱4层堆垛需求 已通过国家级特种设备认证并于4月投入使用 [3] 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进展 - 中科宇航力擎二号11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半系统试车成功 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计划本月底开展整机试车 该发动机为力箭系列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动力 [4] 产业数据服务 - 提供覆盖17万+企业、2万+投资机构、5077家国家高新企业的数据服务 包含投融资事件、行业图谱及独角兽企业分析 [6] - 会员服务可获取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深度报告 活动期间赠送产业日报 [5]
跨海快递58分钟送达
环球网资讯· 2025-08-04 10:21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成功完成跨海域运输任务 飞行距离达150公里 耗时58分钟 [1] - 此次试飞创新性地将航空技术与海上作业需求结合 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 [1] - 该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取得关键进展 [1] 技术应用 - "凯瑞鸥"成功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运输至海上油气平台 [1] - 该技术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1] -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通过整合创新航空技术与成熟运营经验 实现了海上物资补给模式革新 [1]
理想回应卡车碰撞测试;硅基智能疑似回应全员裁员截图;B站上线AI原声翻译
观察者网· 2025-08-04 09:12
美国证监会AI监管动态 - 美国证监会成立AI特别工作组 由首席人工智能官Valerie Szczepanik领导 旨在通过负责任使用AI提升运营创新和效率 [1] 苹果AI战略布局 - 库克在内部会议强调AI革命影响将超越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 苹果虽非技术先行者但将投入资源实现产品形态创新 [1] - 公司历史产品策略显示其擅长后发制人(Mac/iPad/iPhone等案例) 库克明确表态"AI舞台属于苹果" [1] 中国互联网企业AI应用进展 - B站推出自研"AI原声翻译功能" 支持中英互译 计划扩展日语等语言适配海外市场 [2] - 1688平台发布"1688AI版"App 新增企业查询工具"88查" 实现移动/PC端全平台AI化升级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动态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与未来资产战略投资 系LG在具身智能领域全球首投 [6]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受聘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首席科学家 基地同步启动数谷创新中心及人形机器人先导区建设 [7] - 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万套(2015年3.3万套) 连续12年全球最大市场 人形机器人技术处全球第一方阵 [8] 前沿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发布"悟空"类脑计算机 支持20亿脉冲神经元/千亿神经突触 功耗2000瓦达猕猴大脑规模 [9] - 中国海油完成全球首次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海运输 2吨级"凯瑞鸥"飞行58分钟抵150公里外海上平台 [12] 企业舆情事件 - 硅基智能否认网传全员裁员 称2025年将新增数百岗位 2026年扩招数千人 重点布局杭州/香港/新加坡等地 [4] - 理想汽车澄清碰撞测试争议 强调仅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 未对东风柳汽卡车质量做评价 [10] - 微信官方驳斥"改日期恢复文件"传言 指出文件过期判定基于服务器时间 图片视频过期周期实为14天 [13][14] 行业治理动态 - 滴滴配合上海警方破获顺风车外挂案 涉案200余万元 5款抢单软件被查获 [11] - 波音圣路易斯工厂3200名工人因劳资谈判破裂计划罢工 公司此前提出的涨薪方案遭工会否决 [15]
港股概念追踪 | 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 低空经济迎发展新机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6:52
低空经济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飞行距离达150公里 耗时58分钟 完成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运输任务 [1] -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 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零碳、舒适性和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 此次试飞实现"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 展现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1]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 - 全球eVTOL行业正以62%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 预计未来二十年将催生万亿级市场 [2] - 沃兰特航空获得Pan Pacific 500架VE25-100天行eVTOL订单 金额达17.5亿美元 创中国eVTOL行业最大海外订单纪录 [2] - 时的科技获阿联酋10亿美元eVTOL订单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亿航智能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 [2] 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计划到2026年底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 开通1000条以上商业航线 低空经济产值目标突破1300亿元 [3] - 华东无人机基地获批1370平方公里跨省低空空域 已签约41个项目 总额达33.82亿元 覆盖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和应用服务等领域 [3]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 2035年达3.5万亿元 按15%基建占比计算 2025年低空基建投资增量约1500亿元 [4] 行业发展现状 - 我国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8.4万家 2025年新增注册企业约1.2万余家 [4] - 行业处于"政策+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 蓄势待发 [5] 相关企业动态 - 中航科工持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 子公司中直股份拟收购哈飞、昌飞100%股权 [6] - 中兴通讯已在25个省市完成超80个低空通感试点项目 覆盖物流配送、重点区域低空安全等场景 [6] - 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计划2023年四季度量产交付 [6] - 广汽飞行汽车工作站申请上百项专利 计划2025年启动示范运行 2027年实现大湾区立体智慧出行服务 [6]
吨级eVTOL首次实现海上物资运输 低空物流前景广阔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05
低空物流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飞行距离150公里 耗时58分钟 相比传统船舶运输节省约90%时间 [1] - 低空物流产业未来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小型无人机已在末端配送场景加速渗透 中大型无人机正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应用过渡 [1] -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 航程82.9公里 耗时55分钟 比传统陆运节省60%时间 验证城际长航程物流可行性 [2] 应用场景拓展 - 深圳已开通超过300条无人机物流航线 覆盖商圈、公园、医院、高校等场景 运输物品包括咖啡、盒饭、血液、珠宝等高价值商品 [2] - 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补给实现突破 传统船舶运输单程需10小时以上 直升机成本高昂 eVTOL技术提供高效替代方案 [1] - 乡村、山区等复杂地形中无人机展现不可替代性 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固定航线模式实现常态化运营 [3]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路径 - 小型无人机末端配送已完成技术验证 大型无人机正解决续航瓶颈 需突破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门槛 [3] - 短期以短途高频配送为主 中长期将向300公里以上中长途运输延伸 [3] - 浙江万丰奥威研发的eVTOL无人机可在40公里范围内携带200公斤货物 部署传统运输难以覆盖区域 [3] 产业链布局 - 产业链包括零部件生产商、整机制造商、配套服务商和运营服务平台 多数企业处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商用过渡阶段 [3] - 格兰康希通信科技收到头部客户批量订单 2025年将送样超高效率大功率无人机产品 [3] - 四川九洲智空无人机混合物流运营系统已在绵阳实现常态化运营 具备全国推广潜力 [3]
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18:17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1] - 这一突破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1] 技术参数 - 执飞机型为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凯瑞鸥" [3]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 适用航程200公里 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3] 运输表现 - 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 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 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 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3] - 相比传统依赖船舶和直升机的运输方式 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以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全球首次,飞行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8-03 17:52
行业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1] - 创新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标志着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 技术参数 - 执飞机型为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凯瑞鸥" [3] - 采用复合翼构型 适用航程200公里 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3] 试飞详情 - 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 [3] - 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 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 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3] - 成功完成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运输任务 [3] 比较优势 - 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 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峰飞航空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
北京商报· 2025-08-03 17:51
行业突破 - 峰飞航空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1] - 此次试飞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1] - 飞行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1] 技术优势 - eVTOL相比传统船舶和直升机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3] - 传统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需求[3] - 直升机运输成本较高[3] 应用场景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3] - 实现了海陆长距离低空紧急物资运送、海上设施巡线、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的新突破[3] - 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