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搜索文档
中银国际:升敏实集团目标价至35港元 人形机器人订单增强提升长期吸引力
智通财经· 2025-09-02 15:0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8%至123亿元人民币 基本符合预期 [1] - 欧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 受电动车采用率上升推动 [1]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较快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净利预测2%至26.5亿元人民币 [1] - 维持2026年净利预测29亿元人民币不变 [1][2] - 调整原因包括国内收入预测下调 欧洲销售预测上调 以及更好的营运费用控制 [1][2] 业务驱动因素 - 电池外壳业务将继续成为盈利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欧洲新能源车采用率上升带来顺风助力 [2] - 更多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基础及充足的本地产能部署支持增长 [2] - 传统业务通过扩展产品类别和扩大全球客户基础保持稳定增长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估值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11.7倍 被认为低估 [1]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5港元上调至35港元 [1] - 新目标价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13倍 [1] - 创新业务包括人形机器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视为下一波增长主要驱动力 [1]
中银国际:升敏实集团(00425)目标价至35港元 人形机器人订单增强提升长期吸引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4:59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8%至123亿元人民币 基本符合预期[1] - 欧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 受电动车采用率上升推动[1]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较快[1]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2%至26.5亿元人民币[1] - 维持2026年净利润预测29亿元人民币不变[1][2] - 调整原因包括国内收入预测下调 欧洲销售预测上调和运营费用控制改善[1] 业务驱动因素 - 电池外壳业务成为盈利增长主要驱动力 受益于欧洲新能源车采用率上升、客户基础扩大和本地产能部署[2] - 传统业务通过产品类别扩展、全球客户基础扩大及中国国内品牌渗透深化保持稳定增长[2] - 创新业务包括人形机器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视为下一波增长主要驱动力[1]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估值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11.7倍 被认为低估[1] - 目标价从25港元上调至35港元 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13倍[1] - 维持买入评级[1]
行进中国 | 走,一起去“打飞的”!
人民网· 2025-08-19 14:57
产品介绍 - AE200是一款6座级纯电动垂直起降载人航空器,采用4-6座灵活座舱设计,最多可实现驾1载5,最大航程200公里,巡航速度248公里每小时 [2] - 产品定位为"空中出租车",比传统出租车多载1人 [2] - 配备"智能灵动舱",客户可根据需求选配内饰及附加功能,运用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提升飞行体验 [2] 商业模式 - 未来将在城市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设置"飞行驿站",通过出行APP预约实现"打飞的"服务 [2] - 采用"空中加地面'的士'"联运模式,解决乘客"最后一公里"问题 [2] - 定价定位在高端专车2至3倍,预计随着运营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和供应链优化,价格将逐步普惠化 [2] 技术进展 - AE200已进入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第四阶段 [3] - 与民航审查组正式签署审定计划,生产许可审定工作全面启动 [3] - 即将进入载人试飞阶段,有望在2026年取证 [3] 市场前景 - 目前已累计获得数百架订单 [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城市低空出行、低空旅游和应急救援等 [2] - 产品将完善立体交通网络 [2]
全球首架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交付
快讯· 2025-07-23 13:57
据央视新闻消息,全球首架获得适航"三证"的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V2000CG凯瑞鸥已正式交付。这 标志着中国在大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低空商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飞行器于7月21日获得中国民 航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具备合法飞行和运营的基础资格。V2000CG采用纯电动力和无人驾驶技术, 最大起飞重量2吨,航程达200公里,具备垂直起降与固定翼巡航能力,预计将在物流运输和应急救援等 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安琪:行业磨底期竞争不会减少,加大对下一代电池材料的投入和布局|直击股东会
钛媒体APP· 2025-05-22 13:44
锂盐行业现状 - 锂盐价格进入磨底期,2024年价格区间为7-11万元/吨,较2022年底60万元/吨高点跌去九成,同比下跌四成[1] - 行业供过于求源于2021-2022年价格暴涨吸引新参与者进入,导致产能快速扩张[1] - 全行业承压,竞争加剧,具备资源、技术、团队等优势的企业才能实现长久发展[2] 天齐锂业经营策略 - 采取降本、提质、增效策略,避免错误决策,加强内部沟通[4] -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5.84亿元,归母净利润1.04亿元,率先扭亏为盈[4] - 管理层表示将审慎评估全球优质锂资源项目,关注开采经济性、资源禀赋等因素[5] 上游资源布局 - 锂矿资源100%自给,拥有格林布什锂辉石矿(2024年开采量340.4万吨)和四川雅江措拉矿(63.24万吨碳酸锂当量)[5] - 格林布什锂精矿产能162万吨/年,在建三号加工厂将提升总产能至214万吨/年[5] - 措拉矿选厂工程进入准备阶段,建成后将成为首个国内锂精矿供给来源[6] - 关注SQM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合资进展,保障股东权益[6]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延伸 - 聚焦下一代锂电池先进材料,包括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8] - 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约3%股权,布局固态电池[8] - 完成硫化锂产业化筹备,研发微粉级新品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8] - 形成完整硫化锂工艺数据包,解决全固态电池原材料"卡脖子"难题[8] 行业前景展望 -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仍是锂电行业核心增长动力[6]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等新兴应用将拓展锂电池市场空间[6] - 中长期对行业充满信心,公司将在高效电池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