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专用设备

搜索文档
百傲化学:立足主业优化经营 提升盈利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0:44
公司战略与股东回报 - 公司致力于通过主业优化和盈利能力提升实现持续稳定的股东回报 结合未来业绩 现金流和发展战略开展利润分配 [1] - 公司已完成向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转型 形成工业杀菌剂和半导体设备双主业发展新格局 [1] 业务结构与经营表现 - 公司控股子公司芯慧联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研发 生产和销售 参股公司芯慧联新主要从事晶圆键合设备业务 [2]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 同比增长28.42%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78.85万元 同比下降44.22% [2] - 化工业务受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低迷影响盈利能力承压 半导体业务处于技术积累和竞争优势构建阶段 [2] 工业杀菌剂业务 - 产品主要出口至亚洲 欧洲 美国 南美等区域 各区域销售相对稳定 [2] - 第二季度杀菌剂产品平均销售价格环比上升7.69% 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环比下降21.37% 毛利率有望改善 [2] 半导体设备业务 - 芯慧联是公司核心战略方向 重点围绕技术研发 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协同展开 [3] - 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在手订单较为充足 同时积极拓展意向订单 [3]
拓荆科技股价跌5.32%,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9.3万股浮亏损失191.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1:29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4日公司股价下跌5.32%至176.57元/股 成交额5.67亿元 换手率1.12% 总市值493.92亿元 [1] - 公司主营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 半导体设备收入占比96.47% 其他业务占比3.53%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28日 2022年4月20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 [1] 基金持仓变动 -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混合A(080012)二季度减持9990股 当前持股19.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1%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91.65万元 基金规模3.8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5.79% 近一年收益率55.03%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47.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杨秋鹏累计任职时间3年46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11.83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7.39% 最差基金回报-15.79% [3]
京仪装备: 京仪装备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40
财务业绩与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 同比增长45.3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44万元 同比增长12.84% [1] - 研发投入金额未披露 但获得37项知识产权授权(含3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设计专利) [1] 公司治理与合规建设 - 2025年上半年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3次 各专门委员会合计召开5次会议 [3] - 建立中小股东单独表决/累计投票/网络投票等多元化投票机制 [3] - 组织董事及高管参与监管机构培训 强化合规意识与履职能力 [2][4] 投资者关系管理 - 通过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平台(互动5次)/电话咨询(60余次)/邮件(20余封)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4][5]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2100万元 每股派现0.125元 分红比例13.73% [5] - 承诺持续完善管理层激励体系 实施稳健可持续的分红策略 [6] 战略规划与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为国际领先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供应商 专注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1] - 致力于为半导体制造产业提供处理能力更先进/生产效率更高的专用设备 [1] - 通过提质增效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 支撑长期发展战略实施 [1][6]
芯碁微装股价上涨4.35% 拟发行H股拓展国际市场
金融界· 2025-08-14 00:33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144 0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6 00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62122手 成交金额达8 84亿元 [1] - 振幅为5 97%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 先进封装等领域 [1] 行业地位 - 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1] -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1] 公司动态 - 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已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工作 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已获审议通过 [1] 数据来源 -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股君 [1]
辽宁振兴发展基金在沈阳投放首笔资金
新华网· 2025-08-12 14:33
基金投资 - 辽宁振兴发展基金向沈阳创新型企业投放资金3.34亿元 [1] - 基金由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于2024年底组建运营 此次系首次资金落地沈阳 [1] - 签约企业包括中航华亿和昌兴复材等 业务覆盖轨道交通传感器、航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半导体专用设备领域 [1] 区域产业推进 - 沈阳市和平区、皇姑区、浑南区现场推介区域产业优势与发展蓝图 [1] - 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个重点项目进行路演 展示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与发展潜力 [1] - 诚通基金、国新基金、中信建投等30余家央企及地方国资与社会资本机构参与活动 [1] 资本战略规划 - 央企资本注入将直接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产能扩张、设备更新与市场开拓 [1] - 沈阳市国资委计划持续优化央地产融结合生态 争取更多央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与战略资本聚焦沈阳 [2] - 推动优质项目、先导产业与创新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赋能本土企业成长壮大 [2]
盛美上海股价微跌0.33% 公司完成44万股回购计划
金融界· 2025-08-05 03:20
股价表现 - 盛美上海股价报123 6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41元,跌幅0 33% [1] - 盘中最高触及125 58元,最低下探121 90元 [1] - 成交额2 23亿元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 06亿元 [1] - 净利润2 46亿元 [1] 股份回购 - 已完成44万股股份回购计划,占总股本0 1% [1] - 回购金额5001 23万元,回购均价112 79元/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110 81元/股至115 49元/股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至正股份30亿元重组:实控人“左手倒右手”的类借壳资本运作 巧用评估方法规避业绩承诺?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33
重组方案核心内容 - 至正股份发布第三次修订的重组草案 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直接及间接取得目标公司AAMI之87 47%的股权及其控制权 并置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至正新材料10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将实际持有AAMI约99 97%股权 交易对手中领先半导体、先进半导体均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强控制的主体 [2] - AAMI 100%股权的评估值为35 26亿元 本次交易拟置入资产的参考价值为30 9亿元 其中需要支付7 9亿元的现金对价 但公司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仅0 45亿元 [1][9][13] 借壳上市规避策略 - 公司实控人王强2020年5月21日取得控制权 2024年10月发布重组停牌公告时已超过36个月 避开了《重组办法》第十三条关于借壳上市的认定 [3][4] - 最初重组方案中AAMI最大话语权可能掌握在智路资本手中 存在借壳上市争议 后在2025年2月修订方案中 智路资本将其在基金中的份额和权益转让给王强实际控制的先进半导体 减少类借壳交易风险 [5][8] - 拟置入资产AAMI 2024年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分别占上市公司同期数据的630 08%、1358 99%、681 97% [3] 财务与评估细节 - 公司2019-2024年连续亏损 2024年营收3 65亿元 净利润亏损0 31亿元 逼近退市标准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000万至2800万元 [2] - AAMI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22 05亿元、24 8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017 77万元、5518 84万元(同比增长173%) 但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90 9%至3266 73万元 [15] - 采用市场法评估AAMI股权 增值率18 88% 规避了《重组办法》第三十五条关于业绩承诺的强制性规定 交易对手未设置业绩承诺 [9][10][12] 行业与业务对比 - AAMI前身为ASMPT物料业务分部 主营半导体引线框架设计研发生产 2023-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 45%、2 27% 低于同行均值(3 33%、3 37%) [16] - 公司解释研发费用率较低是因采用客户需求导向的研发模式 注重工艺改进和产品质量提升 [17]
京仪装备: 京仪装备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27
股东大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6月30日14时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8号院14楼A座大会议室召开[6] - 会议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召开当日的9:15-15:00[4] - 股东发言需提前登记,每位股东发言不超过5分钟,总发言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2] 会议议案 - 将审议11项议案,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6]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共计派发100,800,000元[9][10] - 拟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该所2023年审计业务收入22.0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5.02亿元[10][1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38.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50] - 总资产达40.45亿元,较期初增长41.3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7%[50][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32万元,同比下降100.71%,主要因业务增长导致采购备货增加[50][57]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共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审议41项议案;召开2次股东大会,审议18项议案[22][30]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全年共召开9次会议,其中审计委员会4次[31][32] - 2024年共披露定期报告4份,临时公告35份;举办3场业绩说明会[37][38] 未来发展计划 - 2025年将继续推进产品研发创新,强化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确保经营目标达成[58] - 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供应商,为半导体制造产业提供先进设备[39][40] - 将通过数字化赋能项目提升内部数据挖掘能力,加速企业"数智化"进程[39]
盛美上海近9个月零回购,调整回购价格上限再现“尴尬”一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15:34
回购价格调整 - 公司将回购价格上限从90元/股上调至99.02元/股,调整幅度仅10.02% [1][2] - 新回购价格上限公布当日即失效,因股价已达101.85元,且连续两日超过上限 [2] -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调整幅度偏低,如炬芯科技回购上限上调76.67%至53元/股 [3] 回购计划执行情况 - 回购计划发布近9个月仍零回购,因股价持续高于回购上限 [4] - 2024年8月6日发布回购计划时股价88.15元,8月8日已涨至96.60元,上限90元随即失效 [4] - 2024年9月23日股价曾跌至77.21元,但公司未实施回购 [5]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货币资金26.35亿元,资产负债率36.80% [6] - 2024年净利润达11.53亿元,近两年平均净利润约10亿元 [6] - 公司持续盈利能力良好,但回购操作显得"精打细算" [6] 市场反应与质疑 - 市场人士质疑公司回购价格制定策略,称其"奇葩" [6] - 投资者认为公司可能"不想回购"而非看空自身 [6] - 公司回应表示会关注市场变化,必要时将再次调整回购价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