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系列手机
搜索文档
【明日主题前瞻】小鹏计划2026年底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11-06 22:16
【热点导读】 小鹏计划2026年底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AI浪潮推动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世界第一!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 10月锂电全产业链增量显著,动力储能消费三线共振 中国太空游项目将在高交会全球首发 【主题详情】 小鹏计划2026年底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同时,小鹏将开 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宝钢将成为小鹏机器人IRON的生态合 作伙伴,在巡检等工业领域探索场景应用。 据悉,量产供应链准备时间定为2026年4月,并将于26年底进行量产,并将有望向"先锋"个人消费者发 售。华鑫证券认为,小鹏第五代的人形机器人与小鹏汽车有高度技术同源性,比如EEA架构、三电系统 以及720°鹰眼系统,看好车企具备布局机器人具备硬件、模型、产业链三大优势,考虑到其在行业处于 领先地位,小鹏链相关标的有望受益。 上市公司中,东华测试掌握了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提供传感器(力传感器、编码 器)、驱动/控制平台(按要求定制),"力位一体"控制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实现步态轻盈(低震 ...
炸场太空赛道!低轨卫星兵家必争!
格隆汇APP· 2025-11-06 18:23
未来五年的太空金矿来了! 10月下旬,随着中国星网密集发射低轨卫星、华为苹果终端卫星通信功能落地,叠加"十五五"规划对太 空资源开发的明确倾斜,A股低轨卫星板块直接引爆市场!主力资金持续流入,低轨卫星成为硬科技赛 道中悄悄抢筹的一条线! 01 低轨卫星成市场新风口 近期,低轨卫星产业链堪称喜出望外——从上游的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到中游的核心元器件、测控服 务,再到下游的终端设备、应用服务,全链条集体爆发,成为仅次于AI芯片的最强热点。 个股表现更是亮眼:中国卫星(卫星制造龙头)年内涨幅57%、霍莱沃(卫星测试系统)年内涨幅 32%、上海瀚讯(卫星通信系统)年内涨幅17%;甚至诸多低轨卫星相关标的密集获得机构调研,足见 市场对这条低调主线的认可。 消息面"三重利好"共振,直接给低轨卫星赛道装上"加速器": 1.政策战略加码:"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加快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抢占太空战略资源",标志 着低轨卫星从"产业赛道"升级为"国家战略优先级",与美国在轨道、频段资源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02 价值重估!低轨卫星迎三重核心驱动 近期低轨卫星产业链能"力压群雄",除了政策和事件催化,更核心的是板块正迎来"回调 ...
余承东的王牌军再搅局
华尔街见闻· 2025-09-06 18:10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全新问界M7定位30万级SUV市场 旨在巩固"国民SUV"地位[1] - 该车型开启小订后10分钟订单突破2万台 43分钟后突破10万台[1][3] - 预计月销量将突破3万台 超越特斯拉Model Y当前月均不到3万台的销量[6] - 预售价28.8-34.8万元 较前代有所上调但仍保持价格竞争力[6] 产品升级与技术创新 - 采用问界M8同平台 车身长度增加60mm 轴距增加210mm[8] - 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16.1英寸3K主屏+10.25英寸副驾屏+17.3英寸后排娱乐屏[10] - 行业首发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提供两种辅助驾驶配置选择[11] - 采用华为iDVP数字平台 100余个控制器支持OTA升级[15] - 核心乘员舱采用潜艇级热成型钢 每平方厘米可承受20吨压力[16] 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对传统豪华品牌购买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油转电比例有所增加[5] - 未参与价格战 通过价值提升实现订单增长和定价上浮[6][20] - 吸引理想L6、零跑C16、魏牌蓝山等竞品跟进同类产品开发[25] - 推动30万级SUV市场价值标准上移 改变行业竞争模式[22] 品牌战略与市场前景 - 鸿蒙智行通过问界M7验证高端路线可复制性 目标实现规模盈利[22] - 中国高端豪华车市场占有率有望从当前水平提升至9% 实现翻倍增长[24] - 鸿蒙智行计划通过多品牌联盟实现百万年销量目标[26] - 头部车企未来需达到500-1000万台年产量才能立足市场[26]
商业航天跟踪:产业进展显著提速,关注后续催化
2025-05-27 23:28
行业 - 行业: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 - 核心观点及论据 - 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迅速,预计 2025 年中期完成初步组网,进入终端用户教育和运营商试点阶段。论据为 2023 年星网首星发射和招标引发第一波主升行情,2024 年星网首星发射推动第二波行情,到 2025 年中期已完成初步组网并开展相关试点 [1][3] - 政策为手机直连卫星测试及商用奠定基础并鼓励民企参与建设。论据是 2024 年发布《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明确国内卫星网络频段协调机制,2025 年 4 月发布《终端设备直联卫星服务管理规定》规范手机直连卫星全流程管理,还通过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办法等鼓励民企参与 [1][4] - 终端产品发展成果显著。论据有华为 Mate 系列试水卫星通信,中国电信 25 款手机支持天通卫星通信,销量超 1600 万台,天通用户达 260 万户,同比增长 30%,中国卫通发布车载相控阵接入设备,华为下半年将开启众测服务 [1][5] - 中国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卫星服务。论据是中国电信作为天通一号唯一运营方有先发优势,提供 260 万户增值服务套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将从中国电信核心网系统获取各 50 万线扩容容量,中国移动希望通过北斗短报文和高精度定位能力与天通应急通信对标 [1][6] - 卫星服务向高低轨并行融合发展。论据是中国星网完成基于 3GPP NTN 的宽带直连视频通话,千帆星座启动香港智慧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 [1][9] - 商业航天发射提速。论据是星网已发射三组共 46 颗卫星,G60 发射进度激进,千帆星座采用透明转发技术,下半年预计每月一到两次火箭发射,6 月开始国内三个发射基地恢复常态化发射 [1][10] - 短期内行业有催化因素。论据是百颗左右规模的卫星组网达成情况、华为手机终端直连卫星政策下半年开启、下半年多款可回收商业火箭试飞、国内外客户拓展情况等因素对板块有重要催化作用 [11] - 美国星座卫星项目对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有影响。论据是美国 Starlink 发射 8000 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约 70%,占据低轨道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美国 AST SpaceMobile 公司计划 2026 年全球开启手机直连卫星商业服务 [13][14] - 地缘政治对卫星互联网发展有显著影响。论据是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依靠 Starlink 通信,印巴冲突后 Starlink 在印度开放接入权限,一带一路国家及中国的北斗低轨出海项目可能受积极催化 [15] - 中国卫星互联网仍以主题投资为主,未来有发展潜力。论据是 2025 年虽受地缘政治事件影响有短暂上涨,但整体未走出显著行情,未来服务开通测试、商业火箭发射、国内外拓展情况以及外部催化有望推动发展 [16] - 其他重要内容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包括载荷、终端和运营三个环节,载荷关注融资、招标、火箭技术突破,终端关注设备招标、组网进度,运营关注行业政策、终端销售、海外市场拓展 [2][11] - 中国卫星互联网领域有潜力的公司包括提供终端设备的海格通信、地面站设备的振曜科技、通宇通信以及 G60 核心标的上海瀚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