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恒指港股通ETF

搜索文档
21只ETF公告上市,最高仓位75.41%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0:35
股票类ETF上市情况 - 6月以来共有21只股票型ETF公告上市,平均股票仓位为19.75% [1] - 仓位最高的为鹏华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75.41%),其次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40.89%、40.89%、39.95%) [1] - 仓位最低的为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ETF、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均为0.00%) [1] ETF募集规模与持有人结构 - 6月以来公告上市的ETF平均募集规模为3.38亿份,规模居前的包括华安恒指港股通ETF(5.90亿份)、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5.36亿份)、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18亿份) [2]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平均占比为19.01%,占比最高的为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88.23%)、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9.97%)、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1.12%) [2] -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低的包括博时中证A100ETF(0.62%)、华安恒指港股通ETF(4.09%)、富国恒指港股通ETF(5.10%) [2] 具体ETF建仓数据 - 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募集规模2.10亿份,股票仓位40.89%,上市日期2025年7月1日 [2] - 鹏华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募集规模2.98亿份,股票仓位75.41%,上市日期2025年7月1日 [3] -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募集规模4.39亿份,股票仓位39.95%,上市日期2025年6月9日 [3]
6月以来公告上市股票型ETF平均仓位17.18%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0:55
博时中证A100ETF上市信息 - 基金将于2025年6月24日上市,上市交易份额为2.36亿份,成立日为2025年6月16日 [1] - 截至2025年6月17日,基金投资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占比89.49%,股票投资占比10.51%,仍处于建仓期 [1] 6月股票型ETF上市概况 - 6月以来共有15只股票型ETF公告上市,平均仓位为17.18% [1] - 仓位最高的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40.89%),其次为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39.95%)、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32.39%) [1] - 仓位最低的包括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0.00%)、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1.00%)、华宝中证制药ETF(4.94%) [1] ETF募集规模与持有人结构 - 6月公告上市的ETF平均募集3.64亿份,规模居前的有华安恒指港股通ETF(5.90亿份)、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5.36亿份)、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18亿份) [2]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平均占比16.72%,占比最高的为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9.97%)、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1.12%)、天弘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31.23%) [2] - 机构持有比例较低的包括博时中证A100ETF(0.62%)、华安恒指港股通ETF(4.09%)、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5.68%) [2] 近期股票ETF建仓期仓位数据 - 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仓位40.89%,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仓位39.95%,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仓位32.39% [2][3]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募集规模5.36亿份,仓位26.95%,华安恒指港股通ETF募集规模5.90亿份,仓位21.94% [2][3] - 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仓位0.00%,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仓位1.00%,华宝中证制药ETF仓位4.94% [2][3]
12只ETF公告上市,最高仓位40.89%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0:24
ETF上市公告 - 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将于2025年6月18日上市,上市交易份额为3.20亿份,截至2025年6月11日股票仓位为40.89%,银行存款占比59.08% [1] - 6月共有12只股票型ETF公告上市,平均仓位19.43%,仓位最高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40.89%),其次为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39.95%)、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32.39%) [1] - 仓位较低的ETF包括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0%)、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1%)、创业板ETF东财(10.58%) [1] ETF募集规模 - 6月公告上市的ETF平均募集3.94亿份,规模居前的有华安恒指港股通ETF(5.90亿份)、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5.36亿份)、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18亿份) [2] - 其他ETF募集规模:天弘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2.25亿份)、易方达上证科创板200ETF(2.89亿份)、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2.57亿份) [2] 持有人结构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平均占比19.12%,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9.97%)、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1.12%)、天弘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31.23%)机构占比较高 [2] - 机构占比较低的ETF包括华安恒指港股通ETF(4.09%)、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5.68%)、创业板ETF东财(5.93%) [2] 上市时间表 - 长城中证红利低波100ETF将于2025年6月18日上市,天弘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于6月17日上市,易方达上证科创板200ETF于6月16日上市 [2] -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和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分别于6月16日和6月13日上市 [2]
10只ETF公告上市,最高仓位39.95%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1:42
股票类ETF上市情况 - 6月以来共有10只股票型ETF公告上市,平均仓位为18.12% [1] - 仓位最高的是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仓位为39.95%,仓位居前的还有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32.39%)、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26.95%)、华安恒指港股通ETF(21.94%) [1] - 仓位较低的为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0.00%)、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1.00%)、创业板ETF东财(10.58%) [1] ETF募集规模 - 6月以来公告上市的ETF平均募集4.18亿份 [1] - 规模居前的有华安恒指港股通ETF(5.90亿份)、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5.36亿份)、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18亿份) [1] 机构投资者持仓情况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平均占比为18.84% [2] -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居前的有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9.97%)、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1.12%)、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21.83%) [2] -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低的有华安恒指港股通ETF(4.09%)、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5.68%)、创业板ETF东财(5.93%) [2] 近期成立的股票ETF基金建仓期仓位 -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募集规模2.57亿份,股票仓位32.39%,上市日期2025年6月16日 [2]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200ETF募集规模2.89亿份,股票仓位11.00%,上市日期2025年6月16日 [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募集规模5.36亿份,股票仓位26.95%,上市日期2025年6月13日 [2] - 创业板ETF东财募集规模5.03亿份,股票仓位10.58%,上市日期2025年6月12日 [2] -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募集规模3.31亿份,股票仓位18.08%,上市日期2025年6月10日 [2] -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募集规模4.39亿份,股票仓位39.95%,上市日期2025年6月9日 [2] - 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募集规模5.18亿份,股票仓位1.00%,上市日期2025年6月11日 [2] - 华安恒指港股通ETF募集规模5.90亿份,股票仓位21.94%,上市日期2025年6月9日 [2] - 万家创业板50ETF募集规模3.25亿份,股票仓位19.30%,上市日期2025年6月9日 [2] - 中银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募集规模3.88亿份,股票仓位0.00%,上市日期2025年6月6日 [2]
ETF市场周报 | 三大指数回暖!人工智能、创新药两条主线带动相关ETF走强
搜狐财经· 2025-06-06 17:3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持续回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1.13%、1.42%、2.32% [1] - 全市场ETF平均涨幅1.47%,跨境类ETF表现亮眼,平均涨幅达2.23% [1] - 债券ETF配置价值凸显,大宗商品ETF持续下行 [1] ETF涨幅 -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主线带动相关ETF走强,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涨幅6.57% [2]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涨幅6.47%,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幅6.13% [2] - AI人工智能相关ETF表现强势,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均涨超6% [2] ETF跌幅 - 消费和汽车ETF回撤明显,大湾区ETF(512970)跌幅2.21% [4] - 汽车零部件ETF(159565)跌幅1.86%,消费ETF易方达(159798)跌幅1.57% [4] - 消费龙头ETF(159520)跌幅1.44%,日本东证指数ETF(513800)跌幅1.27% [4] 资金流向 - 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24.88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35亿元 [6] - 债券ETF成为流入主力,短融ETF(511360)流入14.69亿元 [8] - 信用债ETF(511190)流入10.38亿元,上证公司债ETF(511070)流入10.32亿元 [8] 成交额 - 上证公司债ETF(511070)周成交额达363.50亿元,位居榜首 [10] - 政金债券ETF(511520)成交额328.72亿元,短融ETF(511360)成交额295.71亿元 [10] - 债券类基金为场内交易重点,信用债ETF(511190)成交额284.72亿元 [10] 新发ETF -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累计涨幅139.84% [11] -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159238)采用增强型指数策略,聚焦高质量核心资产 [12] - 万家创业板50ETF(159372)市盈率28.74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3] - 华安恒指港股通ETF(520940)聚焦金融、科技、消费板块,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港股 [14] 行业动态 - 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5)召开,AI板块处于技术与商业化双重拐点 [3] - 消费淡季影响汽车和消费ETF,但机构看好未来消费市场回暖 [5] - 零食板块新品表现亮眼,新渠道渗透率提升带来放量机会 [5]
债基单周吸金超192亿元 成基金新发市场“压舱石”
证券时报· 2025-05-19 01:33
新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5月第二周新成立基金总数23只 发行份额合计240.04亿份 债券型基金贡献192.49亿元 占总发行规模80.19% [1] - 中长期纯债型 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表现突出 5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 3只产品认购规模均接近60亿份 [1] - 股票型基金发行12只 总份额40.01亿份 占比16.67% 混合型基金发行5只 总份额7.44亿份 占比3.10% 其他类型基金无新成立 [1] 债券型基金表现 - 汇安裕宏利率债A 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A 民生加银恒悦分别以60亿份 59.99亿份 59.90亿份认购规模领先 [1]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仅13.33天 民生加银恒悦22天完成59.9亿份认购 [1] - 债基托管人结构呈现中小银行特色 苏州银行托管汇安裕宏利率债A 渤海银行托管民生加银恒悦 [2] 市场驱动因素 - 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 低风险固收类资产成为资金安全垫 债券市场收益率稳定提供配置窗口期 [2] - 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 高信用等级债券产品有望持续吸引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 [2] 被动指数型基金布局 - 上周34只新基金进入发行期 被动指数型基金以10只数量占比近三成 [2] - 科技与产业升级主题受关注 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聚焦半导体产业链 兴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覆盖科创板全领域 [3] - 国企改革与数字经济主线布局加速 富国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 工银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跟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 [3] ETF市场动态 - 跨境市场与行业指数产品加速落地 富国恒生A股专精特新企业联接A 华安恒指港股通ETF聚焦港股通标的 [3] - 年内新发ETF产品数量达123只 发行总规模965.15亿元 接近千亿元关口 [3]
华安恒指港股通ETF发行 一键投资港股核心资产
全景网· 2025-05-16 10:46
华安恒指港股通ETF产品特点 - 聚焦金融(33%)、可选消费(27%)、科技(17%)三大核心板块,囊括腾讯控股、汇丰控股、比亚迪等细分行业龙头[1] - 跟踪恒指港股通指数,该指数与恒生指数(HSI)高度相关,剔除少量非港股通成份股后覆盖率达100%[1] - 当前股息率4%,PE-TTM为10倍,估值处于全球主流股指历史中枢水平[1] 港股市场投资价值 - 经历估值收缩后,港股在全球权益市场中性价比凸显,港交所推进IPO定价机制改革吸引龙头企业赴港上市[2] - 政策面获中央明确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资金面与基本面迎来重要拐点[2] - 重点关注三类资产:AI驱动的科技板块(17%权重)、政策刺激的消费板块(27%权重)、高股息金融板块(33%权重)[2] 基金管理团队实力 - 由23年指数管理经验的华安基金团队运作,曾发行全国首只指数基金[2] - 管理产品覆盖A股、债券、商品及港股/美股QDII等多元化资产[2] - 采用ETF形式提供港股核心资产配置工具,基金经理倪斌负责管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