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险

搜索文档
金融戍边筑根基 深耕主业显担当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02:54
西藏经济发展成就 - 2025年上半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1382.72亿元 同比增长7.2% [2]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为1965年的155倍 [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30年累计投放实体经济贷款7174亿元 [3] - 近五年累计投放重大项目贷款超千亿元 支持川藏铁路等基建项目 [3] - 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存款超550亿元 贷款超750亿元 设立33家分支机构 [3] 政策性银行与普惠金融服务 - 农发行西藏分行13年累放贷款1264亿元 覆盖90%以上县区 [4] - 扶贫贷款累计发放超960亿元 余额占全区一半以上 [5] - 中国人寿推出28款普惠保障方案 覆盖超151万人次 [5] 绿色金融与创新保险产品 - 工商银行西藏分行"十四五"累计投放绿色贷款180.7亿元 [5] - 截至7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24.8亿元 年均增幅超20% [5] - 中国人寿财险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保险 提供100万元风险保障 [5] - 2025年通过绿色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210亿元 [5] 金融戍边政策与行动方案 - 西藏金融监管局推出《金融强边富民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6] - 目标到2027年边境县银行机构覆盖率达70% 信贷增速高于全区 [6] - 推动构建适配边疆治理的金融体系 [6] 金融机构协同与融资创新 - 交通银行联合租赁公司发放首笔8亿元融资租赁贷款 支持清洁能源 [8] - 邮储银行未来五年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融资规模 [8] - 其中120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 500亿元支持特色产业 [8] - 农业银行发布支持央企行动方案 覆盖4大领域10项政策 [9] - 与19家央企签订银企合作协议 [9] 金融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 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在7个地市设立33家分支机构 员工1200余名 [3] - 邮储银行启动"六链融合"专项行动 支持3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8]
绿色保险“解锁”生态治理新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04
行业挑战 - 森林生态保障面临显著挑战 包括生态风险保障不足 社会关注度不高 风险减量管理薄弱 [3] - 现有保险覆盖主要集中于公益林 大量商品林及林下经济缺乏有效风险保障 [3] - 护林员职业风险高且缺乏关注 长期生活在深山 面临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威胁 [2] 保险产品创新 - 公司突破单一公益林保障局限 为4028万亩生态林木提供441亿元风险保障 [5] - 推动政策性森林保险保障范围扩展 率先为17620亩灌木林提供1762万元风险保障 [5] - 创新开发古树名木保险(覆盖7市10县1118棵古树 保额5805.2万元)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保险(覆盖8市10县 保额5321万元) 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朔州右玉试点2.29万亩 保额45.92万元) [5] 人员风险保障 - 针对护林员研发"绿色卫士"专属产品 涵盖意外/中暑/见义勇为/出行及家财损失等多维风险 [5] - 为山西省8700余名护林员提供138.45亿元风险保障 [5] - 中村林场护林员获得超4000万元专属保障 [7] 风险管理升级 - 公司主动承担风险减量管理 每100元森林险保费中10余元用于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 [7] - 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 整合"卫星遥感+铁塔监控+无人机巡检"模式 覆盖省内90%重点林区 [7] - 火灾预警响应速度缩短至60秒内 通过无人机数据研判风险特征 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火灾概率 [7] 生态成效 - 中条山植被覆盖率超过82% 林下经济保险保障两万亩连翘党参成长 [8] - 中村林场森林险保障金额从2024年2.85亿元提升至2025年3.43亿元 [7] - 保险力量服务社会治理大局 实现生态保护与风险管理的深度融合 [8]
日照市全面推广农业保险新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5-29 15:28
农业保险政策调整 - 日照市财政局发布2025年农业保险新政策,旨在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并保障农民利益,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要求[1] - 新政策推广6个险种,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大豆的种植收入保险[1] - 完全成本保险保额分别为小麦每亩1000元、玉米950元、水稻1150元、大豆700元,对应保费为30元、40元、46元、35元[1] - 种植收入保险保额为玉米每亩1000元、大豆830元,对应保费为55元、45元,保险费率介于3%至5.5%之间[1] 保费分担机制 - 农户仅需承担20%保费,中央财政补助35%,省财政对莒县、五莲县补助30%,对东港区、岚山区补助15%,剩余部分由市与区县按5:5分担[2] - 四级财政对三大主粮及大豆的保费补贴比例达80%,显著减轻农民投保压力[2] 政策亮点 - 保障种类更全面,完全成本保险覆盖自然灾害和病虫鼠害风险,种植收入保险覆盖价格和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2] - 保障范围扩大,将完全成本保险从莒县、五莲县扩展至全市范围[2] - 保障水平提升,相比原物化成本保险,农户多交几元保费即可在受灾时每亩多获赔上百元[2] 行业发展成效 - 2020-2024年日照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28%至1.05亿元,财政补贴资金增长25%至8267万元[2] - 风险保障水平增长41%至32.43亿元,投保农户增长17%达56.41万户次[2] 特色保险创新 - 已开展6个地方特色险种,包括桑蚕和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蓝莓种植保险、贻贝海水养殖天气指数保险、古树名木保险及生猪"保险+期货"[3] 制度体系建设 - 建立市县两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3] - 出台《日照市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规范承保机构运营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推动农险"扩面""提标",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更好惠及"三农"主体[3]
中国太保:深耕保险服务创新,多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
和讯· 2025-05-22 18:33
2 025 年5月22日是 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旨在呼吁以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生物多样性是ESG领域 的重要议题之一,它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的丰富性和变异性,也是维系生态系统稳定与人 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2022年,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 方大会(COP15)的主席国,促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签署,为全球生物 多样性治理提供了明确路径。在国内,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就地保护体系、加强迁地保护等综合 措施,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太保致力于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目前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公司ESG 和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议题,以实际行动促进保险业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 平衡人与动物关系,助力生物多样性和谐发展 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渐上升,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也时有发生。野生动物 肇事责任险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举措,它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人身权益,又推动了 野 ...
金融赋能 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四川日报· 2025-05-14 05:39
金融支持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 - 会议签约700亿元重点项目授信合作协议助力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广元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精准支持重点产业项目、绿色低碳、民营经济等领域 [2] 铝基新材料产业金融支持 - 组建5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发行8亿元小微债近3年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93亿元 [3] - 2024年铝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30% [3] - 四川TCL海能环境科技获中长期贷款支持生产效率提升85% [3] 供应链金融与重点项目融资 - 为25家企业提供55笔供应链金融服务融资总额达13.5亿元 [4] - 发放低碳转型贷款9.9亿元设立"广元绿色铝专区" [4] - 122个省市重点项目获授信634亿元包括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等 [4] 绿色金融政策与基础设施 - 出台《广元市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 [4] - 建立281家企业和1614个项目的绿色企业(项目)库培育5家绿色支行 [5] -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40% [5]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建立107个企业碳账户发放碳账户挂钩贷款9.9亿元 [5] - 发放全国首个9000万元绿色水利转贷项目及全省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 [5] -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超30个包括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 [5] 风电项目金融支持 - 中国银行广元分行累计向风电项目授信20.56亿元发放贷款12.2亿元 [6] - 支持建设7个风电场98台风电机组装机容量443.1兆瓦累计发电12亿千瓦时 [6] - 广元风电总装机位列四川省第二位建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6] 古树名木保险与文旅金融 - 为剑门蜀道翠云廊7803棵古树投保提供风险保障5928万元捐赠30万元专项资金 [6]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建成全省首家市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新增首贷户2359家发放工业应急转贷资金15亿元 [7] - 线上融资平台累计实现融资504亿元 [7] - 成立8支"融资难题攻坚小分队"协助企业降低贷款执行利率2.2个百分点节省成本21万元 [8] 融资成本优化 - 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52%通过财政支持、无还本续贷等措施降低融资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