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服务

搜索文档
引力传媒: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对引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7
业务模式及收入确认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品牌营销、电商营销与运营服务、社交营销三大类,2024年营业总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32.7%,但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0.5万元和-1728.1万元,由盈转亏 [2] - 品牌营销业务收入占比33.52%,电商营销业务占比55.56%,社交营销占比10.72%,电商业务规模扩大带动整体收入增长 [51] - 收入确认采用总额法,因公司在广告投放前控制广告资源并拥有自主定价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16][17] - 媒体返点比例因业务类型而异,品牌营销返点10-30%,电商营销3-25%,社交营销20-30%,结算周期从月度到年度不等 [20]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数字营销业务扩张(+34.61%)、国际化布局、短剧营销创新及AI技术应用,其中短剧项目创收数千万元 [22] - 利润转亏主因毛利率下滑(从5.69%降至3.71%)、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661万元、税收优惠减少1650万元及递延所得税影响689万元 [23][26] - 媒体返点政策收紧导致利润减少约4950万元,其中A媒体品牌业务返点下调1.69%影响利润1978万元 [24] - 四季度收入占比29.5%但亏损3761万元,因大促活动应收账款增加及信用减值计提 [26][32]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末应收账款7.7亿元,同比增长42.3%,占净资产427.8%,其中4316万元全额计提坏账 [44]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4.94次提升至2024年9.5次,因电商业务(账期30天)占比提升及主动减少长账期客户合作 [50][52] - 前五大客户回款正常,期后回款比例达29.54%,主要客户包括伊利、慕可生物等 [47] - 单项计提坏账的客户如上海欢兽实业等因经营困难无力支付,累计确认收入1.5亿元 [49]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亿元,转负主因电商业务预付款增加、诉讼冻结资金6407万元及税费支出增加1527万元 [57][59] - 受限资金7143万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4.6亿元,资产负债率较高 [56] - 可比公司蓝色光标等现金流均恶化,行业普遍存在收款慢付款快现象 [60] - 公司通过聚焦短账期消费行业客户、优化信用政策改善现金流,但未披露具体偿债安排 [53][56]
华扬联众股价“过山车”背后:国资入主光环难掩业绩颓势
证券之星· 2025-04-01 17:23
股权变动与控制权更迭 - 股东姜香蕊持有的364.97万股股票将被司法拍卖 若完成交割 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18.76%降至17.32% [1][2] - 原控股股东苏同持有的988.9万股股票已被拍卖 许譞以1亿元竞得760万股 洪清法以2896.7万元竞得剩余部分 导致苏同方持股比例从22.67%降至18.76% [2] - 2024年10月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9824.37万股(占38.78%)被冻结 此后持股比例从44.94%持续下降 [2] - 长沙国资通过湘江集团和财信资产累计竞得5641.35万股(占比22.27%) 耗资6.31亿元 其中湘江集团以4.68亿元购得4400万股(17.37%) 财信资产以1.63亿元购得1241.35万股(4.9%) [4][5] - 2025年2月长沙国资委正式成为实控人 湘江集团提名三名非独立董事 控股股东变更为湘江集团 [5] 原实控人经营与合规问题 - 原实控人苏同因涉嫌操纵股价和信披违规两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3年11月被处以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 2025年1月彻底退出管理层 [3] - 苏同掌舵期间公司业绩显著下滑 合规经营面临挑战 导致信誉受损 影响融资能力和业务合作 [3] 股价波动与市场反应 - 控制权变更后股价剧烈波动 2025年2月13-17日连续三个涨停 2月18日触及18.6元/股高点后跌停 截至4月1日收盘报12.49元/股 [5] 经营业绩与财务压力 - 2021-2023年营收从132.1亿元萎缩至55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29亿元恶化至-6.889亿元 2024年预计亏损4.1-6.1亿元 累计亏损达17.5亿元 [6] - 核心品牌营销业务收入从2021年118.3亿元缩水至2023年54.56亿元(降幅超50%) 毛利率不足12% 远低于同业分众传媒60%水平 [7] - 期间费用率从2021年6.38%攀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21.08% 2021-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累计达6.987亿元(含应收账款减值) [7]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78.37% 货币资金2.847亿元难以覆盖5.918亿元短期债务 [7] 业务转型尝试 - 2024年尝试以湖南为中心开拓数字文旅业务 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7]
中企出海需要哪些服务?这五项占比最大 | 出海峰会
吴晓波频道· 2025-03-27 01:09
企业出海服务需求分析 - 企业出海已进入"专业服务驱动"阶段,选择匹配的服务可降低风险并优化路径 [1] - 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收到超2000份申请,其中41.2%企业"迫切需要"服务,52%正在观望选择 [1] - 需求前五的服务类型:供应链(63.6%)、品牌营销(42.5%)、管理咨询(42.5%)、合规(41.2%)、人力资源(40%) [1] 供应链服务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中间品出口国,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占比达20%,2023年中间品贸易占整体贸易61.1% [3] - "中国+N"供应链模式推动"供应链出海",需求涵盖物流仓储、报关清关、数字化升级及本地化运营等 [3] 品牌营销服务 - 中国企业出海从产能价值转向品牌价值,强调"品牌+技术+本地化"多维整合 [5] - 2025年中国企业海外营销投入预计突破500亿美元,需解决文化障碍与本土化策略 [6] 出海管理咨询 - 78.3%企业认为文化差异是跨国经营最大挑战,70%遭遇过价值观差异引发的团队矛盾 [8] - 咨询可弥合信息差、资源差,覆盖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及本地化支持等全生命周期需求 [8] 合规服务 - 遭遇合规问题的企业比例从2021年36.2%升至当前40%-60%,近50%企业曾受合规检查或执法 [10] - 法律监管、数据隐私、ESG等领域的合规失误可能直接导致企业出局 [10] 人力资源服务 - 文化差异、劳资关系及本地化团队建设成关键挑战,华为欧洲外籍员工占比超70%,传音控股非洲聘用酋长后裔铺货 [12] - 高层次人才吸引与跨文化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要素 [12] 行业协作与资源整合 - 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建立数千人企业家社群,链接服务商、投资人等资源 [13] - 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将聚焦数字化转型、ESG、金融资本等延伸服务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