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

搜索文档
需求利多驱动美豆或进一步走高 国内豆粕需求不佳压制价格区间震荡
新华财经· 2025-08-19 15:10
美豆期货价格走势 - 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受需求端利多提振 主力合约快速拉升至1030美分/蒲式耳附近[1] - 7月美国大豆压榨量达1.95699亿蒲式耳 高于市场预期的1.9159亿蒲式耳及6月的1.85709亿蒲式耳[1] - 美国农业部将2025/26年度美豆产量预估下调4300万蒲式耳至42.92亿蒲式耳[1] 美豆供应端状况 - 截至8月中旬美豆优良率维持在68%高位 虽连续三周环比下调但市场反应平淡[3] - 供应端能否持续推动价格上涨需更多产情数据和天气数据支撑[3] 国内豆粕市场表现 -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预计维持在3100-3200元/吨区间震荡至8月底[1][3] - 8月豆粕日度成交量27.5万吨 剔除8月5日高点后日均仅12.4万吨[3] - 8月初日度需求量创年内新高但多为明年合同订单 现货需求未明显提振[3] 美豆油需求驱动 - 7月美豆油产量达23.48亿磅 同环比均实现增长[4] - 生物燃料需求增加是美豆油产量增长主要动力 中长期将支撑美豆期货价格[4]
油脂油料产业日报-20250625
东亚期货· 2025-06-25 17: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棕榈油产地产量预估环比走高,季节性增产临近增加供给预期,国内港口库存当前低位但后续买船增加,消费端因豆棕价差倒挂无增量消费,库存预期增长需收缩豆棕价差寻找消费 [3] - 豆油供应端买船到港压力渐近,油厂压榨预期上升,消费端无增量消费,预期库存进入累库周期,后续豆棕价差可能远月修复争夺消费市场份额 [3] - 菜油近期中加关系预期改善打击政策预期交易溢价,现实供应处于阶段性高峰,后续新增供给有限,边际去化速度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加快,消费受政策溢价抑制,维持刚需水平,当前高库存压制但政策不确定性对远月托底 [3] - 进口大豆买船进度同比偏慢,三季度供应宽裕,四季度缺口关注中美关系;国内豆粕供应端压力压制现货,需求端表观消费落在中游贸易商,基差现货承压;菜粕库存去化缓慢,下游添比缺乏性价比,后续跟随豆粕为主,行情偏弱 [15] 各部分总结 油脂月间及品种间价差 - P 1 - 5价格114元/吨,今日涨跌 - 14;P 5 - 9价格 - 118元/吨,今日涨跌22;P 9 - 1价格4元/吨,今日涨跌 - 8 [4] - Y - P 01价格 - 424元/吨,今日涨跌26;Y - P 05价格 - 602元/吨,今日涨跌48;Y - P 09价格 - 376元/吨,今日涨跌18 [4] - Y 1 - 5价格292元/吨,今日涨跌 - 36;Y 5 - 9价格 - 344元/吨,今日涨跌52;Y 9 - 1价格52元/吨,今日涨跌 - 16 [4] - Y/M 01为2.5735,今日涨跌 - 1.86%;Y/M 05为2.7688,今日涨跌 - 1.39%;Y/M 09为2.6177,今日涨跌 - 2.17% [4] - OI 1 - 5价格168元/吨,今日涨跌 - 9;OI 5 - 9价格 - 262元/吨,今日涨跌2;OI 9 - 1价格94元/吨,今日涨跌7 [4] - OI/RM 01为3.9924,今日涨跌 - 1.45%;OI/RM 05为3.92,今日涨跌 - 1.14%;OI/RM 09为3.5958,今日涨跌 - 1.72% [4] 棕榈油期现日度价格 - 棕榈油01最新价8338元/吨,涨跌幅0.19%;棕榈油05最新价8230元/吨,涨跌幅0.27%;棕榈油09最新价8344元/吨,涨跌幅0.22% [6] - BMD棕榈油主力最新价3991林吉特/吨,涨跌幅0.2%;广州24度棕榈油最新价8460元/吨,涨跌幅 - 20 [6] - 广州24度基差154元/吨,涨跌幅54;POGO为382.072美元/吨,涨跌幅 - 1.168;国际毛豆 - 毛棕为49.91美元/吨,涨跌幅22.5 [6] 豆油期现日度价格 - 豆油01最新价7938元/吨,涨跌幅 - 1.27%;豆油05最新价7626元/吨,涨跌幅 - 0.87%;豆油09最新价7984元/吨,涨跌幅 - 1.45% [12] - CBOT豆油主力最新价52.66美分/磅,涨跌幅 - 1.83%;山东一豆现货最新价8080元/吨,涨跌幅 - 20 [12] - 山东一豆基差150元/吨,涨跌幅16;BOHO(周度)为66.472美元/桶,涨跌幅 - 10.7912;国内一豆 - 24度为 - 320元/吨,涨跌幅 - 20 [12] 油料期货价格 - 豆粕01收盘价3030,今日涨跌 - 39,涨跌幅 - 1.27%;豆粕05收盘价2723,今日涨跌 - 24,涨跌幅 - 0.87%;豆粕09收盘价2993,今日涨跌 - 44,涨跌幅 - 1.45% [16] - 菜粕01收盘价2327,今日涨跌 - 47,涨跌幅 - 1.98%;菜粕05收盘价2343,今日涨跌 - 32,涨跌幅 - 1.35%;菜粕09收盘价2588,今日涨跌 - 74,涨跌幅 - 2.78% [16] - CBOT黄大豆收盘价1037,今日涨跌0,涨跌幅0% [16] 其他价差及数据 - 离岸人民币7.1678,今日涨跌 - 0.0123,涨跌幅 - 0.17% [18] - M01 - 05价差322,今日涨跌2;M05 - 09价差 - 290,今日涨跌 - 6;M09 - 01价差 - 32,今日涨跌4 [18] - RM01 - 05价差 - 1,今日涨跌6;RM05 - 09价差 - 287,今日涨跌 - 15;RM09 - 01价差288,今日涨跌9 [18] - 豆粕日照现货2880,今日涨跌 - 20;豆粕日照基差 - 137,今日涨跌 - 20 [18] - 菜粕福建现货2617,今日涨跌 - 2;菜粕福建基差 - 45,今日涨跌 - 7 [18] - 豆菜粕现货价差283,今日涨跌 - 18;豆菜粕期货价差375,今日涨跌 - 5 [18]
5月报告和经贸会谈偏多美豆,国内豆粕偏弱-20250513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13 16: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USDA供需报告中性偏多、直接利多美豆;美国贸易谈判推进,尤其是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美豆出口需求、直接利多美豆;国内豆粕盘面偏弱、探寻阶段性低点,后续关注美豆产区天气、6月底美豆种植面积报告、中美经贸会谈等 [1][2][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 - 对2025/26年全球大豆供需平衡首次预估,产量上调、消费上调幅度高于产量增幅,期末库存小幅上调、库存消费比下降,全球大豆供需收紧,影响中性偏多;对2024/25年和2025/26年美豆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均下调,直接利多美豆 [1][3][7]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为4.2682亿吨,同比增加595万吨(增幅约1.4%);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为4.2087亿吨,较4月预估上调29万吨 [4]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预估为4.2405亿吨,同比增加1376万吨(增幅约3.4%);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预估为4.1029亿吨,较4月下调38万吨 [4]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预估为1.8843亿吨,同比增加756万吨;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预估为1.8087亿吨,较4月下调125万吨 [5]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预估为1.8682亿吨,同比增加866万吨;2024/25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预估为1.7816亿吨,较4月下调125万吨 [5][7]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为1.2433亿吨,同比增加115万吨;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为1.2318亿吨,较4月预估上调71万吨 [7]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约20.3%,同比下降0.54%;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约20.84%,较4月预估上调0.18% [7] - 5月USDA供需报告上调2025/26年度全球豆粕产量和消费量,消费增量大于产量增量、期末库存小幅上调,影响略偏空;阿根廷豆粕期末库存略微下调,美国、巴西、印度和中国豆粕期末库存略有上调 [33] 中美经贸会谈 - 2024/25年美豆销售进度约95%,快于去年同期进度,剩余约263万吨尚未销售、销售时间还有约4个月,销售压力不大;2025/26年美豆销售主要看贸易协议情况 [36] - 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部分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暂停部分反制关税;双方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37]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巴基斯坦采购2025/26年度美国大豆34.5万吨;欧盟、日本、印尼等拟增加美豆进口,但仍处于谈判阶段 [38] 美豆春耕天气 - 5月中上旬,美豆种植进度48%,快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美玉米种植进度62%,快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因主产区天气温暖干燥 [50] - 5月中下旬,美豆和玉米主产区降水偏多,种植进度可能放缓,影响略微偏多;美豆和玉米尚处于早期种植阶段,关注天气变化,若有不利天气,存在“天气市”可能性 [50] 小结 - 5月USDA供需报告中性偏多、直接利多美豆;美国贸易谈判推进,尤其是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美豆出口需求、直接利多美豆 [54] - 国内豆粕盘面偏弱、探寻阶段性低点,利空因素集中释放、边际利空减少,下方空间不太大,但还需等待盘面探寻阶段性低点、止跌企稳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