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航线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东航(600115):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 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格隆汇· 2025-09-04 1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4.1% 归母净亏损14.3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27.7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扣非归母净亏损17.6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29.7亿元改善明显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34亿元 同比增长7.8% 归母净亏损4.4亿元 较2024年第二季度19.7亿元亏损显著减少 扣非归母净亏损6.5亿元 较2024年第二季度20.0亿元大幅改善 [1] - 单位扣油成本同比小幅上涨2.4% 油价下降带动单位总成本同比下降3.9% 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 运营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座收同比下降3.1% 其中国内座收同比下降4.4% 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增长0.5% [2] - 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座收同比持平 其中国内座收同比下降1.3% 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增长4.9% 国际客座率持续改善 [2] - 国际航线运力达2019年同期118% 服务国际中转旅客496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3] 战略布局 - 国际航线网络聚焦远程洲际航线和新兴市场 形成"往远处飞 往国际飞 往新兴市场飞"新格局 提升宽体机经营效益 [3] - 强化上海国际枢纽地位 构建日韩中转到欧亚 欧洲中转到东南亚和澳洲的双向中转通道 [3] - 调整2026-2027年机队引进计划 净增飞机数量减少39架和13架 聚焦现有机队运营效益提升 [4] 资本结构 - 美元债务占比降至11.7% 持续压降美元计价债务敞口 [2] - 2024年发行50亿元永续债 资产负债率控制良好 尽管亏损但债务结构持续优化 [2] - 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900万元汇兑亏损 对盈利影响有限 [2]
海南机场加速布局自贸港国际航线网络
海南日报· 2025-08-13 08:55
海南自贸港国际航线网络布局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计划年内开通9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1][2] - 境外旅客吞吐量目标突破240万人次,截至8月12日已实现140万人次,同比增长33% [2] - 国际航班起降超1万架次,同比增长20% [2] 航线网络拓展成果 - 截至7月新开16条国际航线,覆盖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沙特吉达等20个国家37座城市 [2] - 航线网络已通达东南亚、东亚、大洋洲、中东、欧美地区,基本覆盖RCEP国家并连接"一带一路"国家 [2] - 中远程宽体机航线占比从2019年9.7%提升至18.8% [3] 航空枢纽功能提升 - 通过"以点带面"战略巩固"兄弟省区-海南-东南亚/澳新"扇面,使海口成为主要南向国际中转通道 [3] - 上半年国际航线中转旅客超26万人次,同比增长32% [3] - 稳定运营澳新及新加坡航班,增强区域门户枢纽功能 [3] 品牌价值与服务升级 - 海南机场以279.18亿元品牌价值入选中国品牌500强第322位,排名上升10位 [3] - 海口美兰机场8次蝉联"SKYTRAX五星机场",三亚凤凰机场保持"SKYTRAX四星机场"水准 [3] - 构建"SKYTRAX星级机场群",成为展示自贸港国际服务形象的重要名片 [3]
我市推出深化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措施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37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支持政策 - 支持数字贸易企业在杭州设立总部 [1] - 推动游戏、微短剧、网络小说等文化"新三样"企业出海金砖国家 [1] - 鼓励跨境直播合作并提供网络设施建设、海外推广支持 [1] - 建议企业在迪拜等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枢纽设立办事机构 [1] 双向投资促进措施 - 支持在金砖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2] - 鼓励企业参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2] - 推动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2] - 落实WTO《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打造绿色投资通道 [2] - 探索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 [2] - 合作中心已联合南非、肯尼亚、泰国举办推介活动并吸引27家服务机构入驻 [2] 贸易便利化与物流优化 - 提升进出口商品通关便利水平并建立跨境电商退货监管标准 [3] - 建设跨境电商出口集拼中心及全省首个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 [3] - 开辟金砖国家进口生鲜产品专用绿色通道 [3] - 实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企业海关查验便利化措施 [3] - 萧山国际机场采用"提前申报+即到即查"模式加速乌兹别克斯坦樱桃进口 [3] - 支持开拓金砖国家国际航线并提升航空枢纽能级 [3] - 阿联酋航空7月30日起开通杭州-迪拜每日直飞航线 [3] 贸易数据表现 - 1-5月杭州对金砖国家出口额同比增长17% [3] - 同期进出口总额达935.97亿元 [3]
广州入境游持续火热
环球网· 2025-05-31 10:06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1日至5月22日,白云机场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数量超48万人次,同比增长141% [1] - 同期总出入境外籍旅客数量超223万人次,同比增长42% [1] - 2025年一季度广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约118 7万人次,同比增长11 7% [1] - 其中外国来广州过夜游客49 8万人次,同比增长31 0% [1] -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是主要海外游客来源地 [1]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白云机场新增及恢复定期国际客运航线6条,引入2家国际航空公司,拓展2个国际通航点 [1] - 针对广交会推出18条便利措施,服务全球客商"顺畅通关、高效参展" [1] - 实施"即买即退"政策,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并丰富商品品类 [3] - 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多语种服务等建设深化"主客共享"理念 [3] 营销与品牌推广 - 白云机场联合南方航空打造"广州欢迎您"全球传播矩阵,精准触达境外客群 [1] - 通过参展参会、专项推介、户外广告和媒体融合传播全方位展示广州形象 [2] - 在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重要客源地开展"广州欢迎您"品牌推广活动 [2] - 连续多年举办"国际旅游知名人士花城广州幸福之旅"活动 [2] - 利用全球城市旅游发展组织会议契机向全球旅游城市代表推介文旅资源 [2] 游客体验优化 - 提升通关效率、完善支付环境、优化通信服务、拓展国际直航网络 [3] - 目标建设成为"全球游客的岭南会客厅" [3]
中国航司国际航线大扩展,外媒:美国期待中国航司恢复更多航线
观察者网· 2025-05-17 12:05
国际客运航班增长 - 中外航司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同比增长25.4%,其中中方航司执飞4470班,同比增长31.4%,外方航司执飞1958班,同比增长13.6% [1] -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航班量占比达到约72% [1] - 我国国际航线网络不断完善,通航国家数量达到79个 [1] - "五一"假期期间,入境游客达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 [1] 中国东方航空国际航线拓展 - 中国东方航空今夏将新开六条横跨欧亚大陆的空中通道,包括伊斯坦布尔、巴黎和阿拉木图三大全新航点 [3] - 6月30日开通西安和伊斯坦布尔机场之间的首条直飞服务,每周3次 [3] - 6月16日开始上海浦东和日内瓦之间的服务,每周4班 [4] - 6月20日开通每日航班飞往米兰马尔彭萨 [4] - 7月17日开通飞往哥本哈根卡斯特鲁普机场的航线,每周三班 [4] - 7月9日启动南京和巴黎航线,每周三运营一班 [4] - 欧洲网络扩展到15个城市,欧洲航线恢复率达112% [4] 其他中国航司国际航线动态 - 中国南方航空运营着伊斯坦布尔与北京大兴、广州和乌鲁木齐的航班 [3]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从北京首都飞往伊斯坦布尔 [3] - 四川航空公司从成都飞往伊斯坦布尔 [3] - 土耳其航空运营着从伊斯坦布尔飞往首都北京、广州和上海浦东的航班 [3] - 伊斯坦布尔和中国之间每周约有26200个双向座位,同比增长7% [3] - 吉祥航空国际航班数量占比约为近40%,新增多条国际航线 [7] - 海南航空已开通海口始发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覆盖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 [7] 国际航空市场趋势 - 中国的主要航空公司已经更新了2025年的计划表,预计新的长途航班将激增,尤其是飞往欧洲、东南亚、北美的航班 [8] - 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城市的机场扩建正在加速,以适应预期的客流量高峰 [9] - 美联航宣布在2025-2026年冬春航季恢复或新增六条往返中国的航线,覆盖北京首都、上海浦东、香港和成都等目的地 [9] - 美联航芝加哥—北京、上海以及纽瓦克—北京、香港、上海的所有航班都可预订 [10]
成为距离全球市场更近的地方,成都东部新区交出五年建设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8:19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 - 成都新开通4条国际航线 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达54条 居中西部首位 [1] - 成都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 成为"航空第三城" 国际航线数量中西部第一 [3] - 双流机场持续位列全国前十 天府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5400万人次 呈现爆发式增长 [3] 东部新区经济成效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2 6亿元 为成立之初的2 5倍 增速四川省领先 [1] - 经济规模从四川省112名提升至62名 工业投资占成都市比重从不足1%升至4 11% [1] - 实施临空经济项目60个 总投资580亿元 形成动力电池 航空制造等产业集群 [1][7] 双机场战略布局 - 天府机场定位填补中国西向"空中走廊"空白 串联"一带一路"节点城市 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 [3] - 双流机场作为内陆开放见证者 天府机场作为未来发展"胜负手" 形成"双引擎"驱动模式 [3] - 构建"一核四区"空间格局 引导临空产业集聚发展 形成梯次联动效应 [6][7] 临空经济产业生态 - 空港型综保区采用"区港一体化"设计 实现无缝衔接 首批12家企业入驻 聚焦跨境电商 生物医药等业态 [6] - 发布9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涉及物流 文旅等领域 建立智能管理平台推动技术标准输出 [7] - 联动重庆共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 陆路交通实现半小时达成都市区 一小时达重庆 [7] 区域协同与开放创新 - 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产业协同 重点突破临空经济与制度创新 形成"双螺旋"发展路径 [8][9] - 承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世园会等国际活动 提升全球影响力 连续3年位列全国新区发展潜力榜首 [9] - 通过"机场+园区"模式将航空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推动"成都造"产品10小时达欧洲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