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保障

搜索文档
金鹿公务获第十四届财经峰会双项殊荣
中国民航网· 2025-07-17 16:02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九阳 通讯员禾子 报道:7月16-17日,主题为"穿越变革浪潮,共 筑经济韧性"的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 2025 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在上海举行。其间,金鹿公务获 得"2025(行业)影响力品牌"及"2025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双项殊荣。 本次奖项评选由专家学者、媒体领袖、知名研究机构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依据"创新性、实践性、影响 力、可持续性"为主要评选指标综合评估,层层选拔而定。金鹿公务自2022年起连续4年荣获CFS财经峰 会"(行业)影响力品牌"奖,展现出评委会与业界对金鹿公务稳健经营和行业影响力等多方面认可。 自1995年成立以来,金鹿公务历经三十年的辛勤耕耘,与同行业携手共同进步,不断开创并刷新行业纪 录,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成为中国首家公务机运营商、首家开展托管业务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获 得IS-BAO认证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具备RNP-AR运行资格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通过增强飞行视景系 统(EFVS)运行审定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在西藏林芝机场运行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驾驶商用飞机 抵达南极的公司……这些里程碑事件不仅见证了中国公务航空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更奠定了 ...
*ST立航: 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8 18:5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985.37万元,同比上升23.54% [4] - 归母净利润-9,393.56万元,同比下降37.51% [4] - 总资产115,436.65万元,同比上升5.69% [4] - 归母净资产72,059.95万元,同比下降11.7% [4] - 流动比率1.86倍,同比下降41% [26] - 速动比率1.22倍,同比下降48% [26] - 资产负债率36%,同比上升10.72个百分点 [26]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以航空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为主 [4] - 完成35项研发项目中的29项,完成率82.9% [5] - 取得5项发明专利,包括挂弹车自动挂弹装置等 [5] - 加快人工智能、信息化方向布局 [4] - 拓展民用航空装备市场,如C909、C919零部件制造 [7] 财务指标 - 营业毛利率6.21%,同比下降7.09个百分点 [26] - 基本每股收益-1.22元,同比下降37.08% [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31%,同比下降4.16个百分点 [26] - 货币资金1.38亿元,同比下降26.94% [26] - 短期借款9,456万元,同比增长116.41% [2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 [7][8][9] - 监事会召开7次会议,监督公司运作 [20][21] - 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31] - 回购注销6,300股限制性股票 [32] 未来发展计划 - 巩固军用航空装备业务优势 [18] - 加快民用航空装备市场开拓 [18] - 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18] - 加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18] -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18]
*ST立航: 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8:21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总经理朱建新、副总经理万琳君及独立董事钟奎出席并与投资者交流 [1] 业务增长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业务增长主要来自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及工艺装备板块 [1] - 当前生产订单及交付情况正常,无人机业务涉及机翼等部件装配 [2]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1980.96万元,占营收比例6.83%,与上年基本持平,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以提升节点服务能力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推进现有产品与人工智能的业务融合,但未明确量化业绩增长预期 [2]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产品竞争力较强 [4] 现金流与在建工程 - 当前现金流正常,在建工程进度无重大变化 [2] 战略调整与业绩改善措施 - 计划通过优化军品业务结构、开拓民用市场、提升管理效率及降本增效改善业绩 [3] -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带动新市场 [3] - 年度经营计划按正常进度推进 [3]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实际控制人刘随阳被立案调查事项尚未收到更新信息,后续将按规定披露 [2] - 并购重组事项将按信息披露要求及时公告 [2] 市场活动与行业动态 - 未计划参与法国航展歼系列参展 [3] - 主营业务受行业环境影响导致产品价格及盈利水平下降 [4]
安达维尔: 关于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48
募投项目主业符合性分析 - 大型地面保障装备包括伴随保障系统、快速挂载装置、无人系统、电源拖动平台,均为成熟产品且已取得相关资质,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0.63万元、1,274.20万元、1,388.50万元,占测控设备业务收入比重从6.36%提升至32.21% [1][4] - 模拟训练系统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1,274.20万元、1,388.50万元,占测控设备业务收入比重从28.26%增至45.39%,2025年预计实现销售约8,500万元 [4] - 机电一体化产品(货舱装载系统、侧导轨组件等)与现有产品智能挂载平台技术原理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应用场景,客户均为G104、G108等军工集团 [5][6][7] 机电一体化产品进展 - 货舱装载系统2025年下半年交付样品,2026年完成整机试样,2027年批量生产 [10] - 侧导轨组件2024年中标G108项目,2025年4月已交付样品,预计2025年四季度试飞 [11] - 盖板锁及翼尖锁2025年内完成方案评审和样品生产 [12] - 公司拥有300余名机电专业人员,相关专利6项,技术储备包括CAD/CAE、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 [13] 前次募投项目对比 - 前次航空厨卫项目聚焦技术研发,本次旨在提升产能,客户从航空领域扩展至防务领域 [19] - 前次电子部件维修项目覆盖9,300项件号,本次将扩展至12,000项并新增发动机维修章节 [19] - 前次机械部件维修项目覆盖3,900项件号,本次将扩展至5,500项并新增复合材料维修 [19] - 实施地点从北京调整为天津空港经济区,靠近客户降低运输成本 [19] 前次募资使用情况 - 2017年IPO募资4.73亿元,2019年终止4个项目并将11,050万元调整至新项目 [21] - 终止原因包括国际OEM政策收紧、国产飞机产业化不及预期等外部环境变化 [22] - 截至2021年底,前募项目六(航空装备研发)投入6,750万元,项目七(民航设备)投入4,300万元 [21][23]
毛利下降营收仍低于3亿元 立航科技“披星戴帽”
中国经营报· 2025-05-01 00:11
文章核心观点 - *ST立航2024年营收低于3亿且仍亏损,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业绩承压,增收不增利,存货连续四年增长,财务费用激增 [2][4][6] 增收不增利 - 公司主要业务为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和部件装配 [3]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90亿元,同比增长23.5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37.51%;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滑59.02% [4] - 2023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3.82%、6.21%,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9.12%、-32.96%,此前销售毛利率长期在40%以上,销售净利率长期在20%以上 [5]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超20%,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65%至2.72亿元,因产品销售结构变化,低毛利非标产品收入增加,高毛利批产产品收入下降 [2][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0.44亿元,同比增长251.0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增长52.02% [5] 存货“四连增” - 2024年度公司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1.34%,因净利润为负,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公司为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将夯实军品业务,改善业务结构,开拓民用市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6] - 2024年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余额较年初增加6255.82万元,增加39.66%,因部分订单未完成生产及货物未完成验收 [6] - 2020 - 2024年公司各期末存货分别为0.55亿元、1.02亿元、1.43亿元、1.58亿元、2.20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增至2.59亿元 [7] - 2024年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353.75万元,增加66.26%,因工艺装备类订单和工程进度增加 [7] - 2024年度公司财务费用激增394.32%至155.9万元,因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增加 [8]
立航科技创始人被查背后:业绩连年亏损触发退市警报,军工“小巨人”陷至暗时刻
新浪证券· 2025-03-26 18:17
创始人涉案与公司治理 -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刘随阳因涉嫌重大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案件调查期限或长达六个月[1][2] - 刘随阳是公司核心灵魂人物,深耕航空领域四十余年,2003年创立公司并将其打造成西南地区航空制造标杆企业[2] - 刘随阳持有的4935.5万股限售股解禁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63.35%,若被司法冻结或减持将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性[4] 财务危机与退市风险 - 公司2023年亏损6831万元,2024年预计亏损扩大至6800万至9400万元,营业收入2.73亿至2.93亿元[3] - 根据上市规则,公司股票或将在4月26日年报发布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31%,净资产收益率跌至-13.31%,现金流压力较大[3] 市场反应与资金动向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连续跌停,市值蒸发近四分之一[1] - 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前五席位合计抛售逾1517万元,买入资金多为游资短炒且成功率不足五成[4] 行业背景与公司前景 - 公司主营业务受军工产业链价格竞争加剧冲击,产品毛利率骤降,管理层动荡影响"造血"能力[3] - 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后暴露治理短板,陷入"上市即巅峰"的怪圈[5] - 公司需短期内稳定管理层架构,长期需向航空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