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

搜索文档
“小保险”撑起民生“大保障”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探索 - 新"国十条"实施半年多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细分政策密集落地,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展现出新活力 [1] - 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利用保险的杠杆作用,通过"小保险"撑起民生"大保障",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2] - 保险业通过产品创新和资金运用,探索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1][2]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在四川等7省市启动,覆盖7家出行等行业头部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医疗费用、伤残补助和死亡补助 [3] - 职业伤害保障突破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限制,由平台企业缴费,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参保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 [3] - 山东临沂试点补充工伤保险,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实习学生等纳入参保范围,截至2024年2月,共有194家平台企业、14860名劳动者参保 [4] 巨灾保险的推广与成效 - 四川阿坝州将各类地质灾害纳入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提升保障金额,农村居民参保第一份保费补贴提高至75% [5] - 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已在阿坝州6个县(市)落地,覆盖近4.6万户居民,提供风险保障15亿元 [6] - 截至2024年3月,四川省有13个市州的62个区县启动巨灾保险承保工作,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6] 商业养老金与银发经济 - 新"国十条"支持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中国人寿养老已发行10款商业养老金产品,截至2024年末累计账户数76万户,存量业务规模约490亿元 [7] - 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政企合作等模式布局养老社区项目,国寿嘉园·天津乐境养老社区累计服务老年人近4万人次 [7] -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久期长等特点,是稀缺的长期资金,已布局养老社区项目130余个 [8]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巨灾保险的四川实践与探索
证券日报· 2025-05-11 23:06
巨灾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威胁日益加剧,巨灾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分散机制的作用凸显 [1] - 四川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风险高,特别是阿坝州面临灾多、灾频、灾重的问题,灾害对当地交通、旅游和产业影响严重 [1] -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率先探索地震巨灾保险试点,2015年正式启动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理赔流程 [1] 巨灾保险在四川的实施成果 - 中国人保财险作为首席承保人,2015年以来累计承保城乡居民1200多万户,提供风险保障超3000亿元,触发赔付11次,支付赔款1.1亿元,占全国地震巨灾赔款总额的90% [2] - 2024年四川巨灾保险全面升级,推出《四川省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工作方案》,并在乐山市签发首单多灾因巨灾保险 [2]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人保财险已在四川13个市州64个区县承保71.08万户,提供风险保障328亿元 [2] 巨灾保险的政策意义与功能 - 巨灾保险实现了风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散,起到安抚群众、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同时减轻政府救助压力 [3] - 我国已初步形成"政策性保险为基础、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体系 [3] - 未来行业将深化产品供给侧改革,提高风险减量服务质效,拓展覆盖范围,推动巨灾保险体系完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