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舟九号
icon
搜索文档
视频丨在轨驻留203天 神二十乘组完成了哪些任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4 15:26
任务执行概况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203天后,于11月14日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 [1] - 乘组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1] 在轨科研成果 - 在轨科研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 [3] - 成功获得高质量蛋白晶体,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6] - 将钨合金成功加热至3100摄氏度,刷新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6] - 首次发现带电胶体在微重力环境下结晶形成长寿命亚稳态结构 [6] - 斑马鱼与太空菜园的培育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 [5] 空间站物资与设备管理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运送约6.5吨物资,包括航天员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验装置及两套新舱外航天服 [8] - 对保留在空间站的舱外服进行了寿命评估,积累了宝贵数据 [8] 舱外活动与设施维护 - 乘组共执行4次出舱活动和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 [10] - 完成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辅助装置安装及舱外设施设备巡检等任务 [10] - 在舱外平台安装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有效提升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 [10] - 问天实验舱规划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已全部安装完成 [10] 任务延期与协同工作 - 原定11月5日返回的计划因飞船疑似遭受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而推迟 [12] - 任务延期期间,神舟二十号乘组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共同开展在轨科学实验与试验,共享经验与数据 [12]
即将收获满满返回地球 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期间完成了哪些任务?
央视网· 2025-11-14 10:32
任务执行与返回安排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11月14日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1] -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状态良好,着陆场及各系统正进行迎接准备 [1] - 后续将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 [1] - 原定11月5日的返回计划因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而推迟 [13] 在轨驻留与任务概览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203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 [2] - 任务期间共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和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 [10] 科学实验成果 - 在轨实验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 [2] - 空间环境下获得高质量蛋白晶体,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2] - 钨合金被成功加热到3100摄氏度,刷新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2] - 首次发现带电胶体在微重力下结晶形成长寿命亚稳态结构 [2] - 斑马鱼和太空菜园为科研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 [4] 物资补给与设备维护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运送6.5吨货物,包括消耗品、推进剂、实验装置及两件新舱外航天服 [7] - 对保留在空间站的舱外服进行了"寿命评估",留下大量宝贵数据 [7] - 在舱外平台安装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有效提高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 [10] - 完成问天实验舱规划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 [10] 在轨交接与协同工作 - 返回推迟期间,神舟二十号乘组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共同开展在轨科学实验和试验 [13] - 协同工作旨在为后续任务交流经验、增添数据 [13]
矢志“铸重器”,强国复兴有支撑(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大国重器的成就与突破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运营140余个航次,实现制造零的突破并创新文旅模式[1] - C919大飞机已安全运送旅客超300万人次,并获得国际订单,如柬埔寨国家航空有限公司拟采购20架C909飞机,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正洽谈采购C919客机[2][4]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成天舟九号太空物资“闪送”,仅用时3个小时[2] - “深地塔科1井”完成地下10910米的钻探,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最大钻探深度达1.1万米[2] -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2] 大国重器的战略意义与优势 - 大国重器所在即是战略优势所系,是支撑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硬核科技创新成果[1][2] - 大型邮轮等重器既彰显制造硬实力又展现文化软实力,为“十四五”时期的创新突破写下注脚[1] - 大国重器持续刷新科技创新高度,标注国家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并在射电天文等领域成为“领跑者”[2]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经济实力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是国家的独特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潜能所在[3] 大国重器的研发与支撑体系 -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的研制涉及20多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10余所高校数以万计研究人员,全产业链上有1000多家企业[3] - 研发依赖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强保障,形成了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科研生产体系[3] - 国家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配套能力强,新型基础设施和能源网络发达,为研发生产提供支撑[3] - 超大规模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应用场景,让前期创新投入获得回报并摊薄创新成本[3]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三张“新”名片!“新型工业化”交出五年答卷
央广网· 2025-09-13 15:37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5.4%大幅提升至40.9% [2] -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 包括汽车强国市场 [2] - 产品具备现代感与科技性特征 深受年轻消费者群体青睐 [2] 高端装备制造突破 - 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上天入地 钻山探海"能力突破 [3]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实现3小时太空物资快速输送 [3] - 深地塔科1井完成10910米超深钻探作业 [3] - 沧渊号盾构机持续刷新工程掘进纪录 [3] - 智能农机实现每分钟600公斤作物收割效率 [3] - 单台大型风电机组单圈发电量可满足三口之家全日用电需求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人形机器人实现从展示性向实用性演进 进入家庭与工厂应用场景 [4] - 人工智能技术替代重复性危险性岗位同时提升劳动效率与安全水平 [4] - 技术应用催生新型职业岗位 促进就业结构提质扩容 [4] - 重点推进适应智能化时代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4] 新型工业化创新成果 - 工业领域成果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5] - 技术突破涵盖航天 能源 交通 农业等关键领域 [3][4]
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20:54
航天任务执行情况 - 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 陈中瑞 王杰于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完成约6.5小时出舱活动 [1] - 出舱航天员陈冬 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悟空AI"大模型上行至空间站 [1] - "悟空AI"大模型在神二十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准备工作中发挥辅助支撑作用 [1] - 该大模型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智能化 专业化支持 [1]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 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快讯· 2025-07-15 16:05
航天任务进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打开天舟九号舱门并进入货运飞船 [1] - 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