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沙利铂
icon
搜索文档
Cell子刊:于君团队利用噬菌体靶向清除这种肠道细菌,增强结直肠癌的化疗效果
生物世界· 2025-06-03 07:51
结直肠癌化疗耐药性研究 -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癌症及癌症相关死亡第二大原因 化疗耐药性是治疗失败主因 [1] - 肠道微生物群在肿瘤发展和抗癌疗法效果中起关键作用 特定菌种可降低药物生物利用度或增强免疫反应 [3] - 脆弱拟杆菌在化疗耐药患者体内富集 其丰度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 [3][5] 脆弱拟杆菌作用机制 - 脆弱拟杆菌通过表面蛋白SusD/RagB与宿主Notch1受体结合 激活Notch1信号通路 [4] - 该机制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和干细胞特性 抑制化疗诱导的细胞凋亡 [4] - 敲除SusD/RagB或阻断Notch1信号可消除耐药性 [4] 噬菌体VA7的治疗潜力 - 噬菌体VA7能特异性靶向清除脆弱拟杆菌 [1][4] - 在临床前模型中 VA7使结直肠癌小鼠恢复对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4][10] - 研究为精准调控肠道菌群改善化疗效果提供新方向 [7] 核心实验发现 - 脆弱拟杆菌显著削弱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疗效 [10] - 耐药性机制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得到双重验证 [4][10] - 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Host & Microbe期刊 [1][8]
淫羊藿素软胶囊联合化疗为晚期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7:06
研究成果 - 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团队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发表关于"淫羊藿素软胶囊+AG"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1] - 研究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客观缓解率(ORR)达50%,疾病控制率(DCR)达90%,6个月生存率为90% [3] - 35%初始不可切除患者经治疗后转为可切除 [3] - ≥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未出现致死性TRAEs [3] 研究背景 - 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10%,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2] - 传统FOLFIRINOX和AG方案效果有限 [2] - 淫羊藿素软胶囊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特性 [2] - 研究为单臂单中心前瞻性IIT临床研究,纳入20例晚期PDAC患者 [2] 药物信息 - 淫羊藿素软胶囊由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4] - 该药物为小分子免疫调节创新药(First-in-class) [4] - 2022年1月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4] - 2025年3月获NMPA批准新增联合治疗MSI-H/dMMR晚期结直肠癌适应症临床试验 [4] 行业影响 - 研究成果为晚期PDAC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3] - 研究显示淫羊藿素在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3] - 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其他适应症奠定基础 [3] - 2025年ASCO年会主题为"知识化为行动:共创美好未来" [1]
深度复盘!今年国内规模最大医药IPO: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12:01
港股上市与国际化战略 - 公司于2025年5月23日完成港股IPO,发行价44.05港元/股,募资98.9亿港元,为当年国内最大医药IPO项目 [3] - 港股上市旨在推动国际化战略,近三年完成9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累计14笔授权交易总额近120亿美元 [3][10] - 当前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仅3%,主要依赖License-out模式,如与德国默克交易获1.6亿欧元首付款及14亿欧元潜在付款 [54][58][59] 集采政策冲击与仿制药转型 - 2018年集采政策导致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超50%,公司仿制药营收占比从2019年82%降至2023年53.4% [8][10] - 主力产品盐酸右美托咪定因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丢标,营收从2018年16.8亿元暴跌至2020年1.2亿元 [15] - 2021年第五批集采中标8款药品,但价格降幅高于竞品(如苯磺顺阿曲库铵报价15.8元 vs 竞品24.18-34.38元),导致相关营收同比下滑79% [15][16] 创新药战略布局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19年18%提升至2023年46.6%,金额首破100亿元,卡瑞利珠单抗为唯一超10亿元单品 [10][31][32] - 研发费用从2018年15.3%营收占比增至2023年23%,2024年Q3货币资金达230亿元支撑研发投入 [42][47] - 管线数量国内领先,拥有17款上市创新药及90款在研药物,但缺乏现象级大单品(对比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年销超10亿美元) [24][28] 出海策略与BD交易 - 调整出海策略为"借船出海",2023年完成6笔License-out交易,包括与韩国HLB子公司合作获6亿美元里程碑款项 [58][59] - 试水NewCo模式,与贝恩资本设立合资公司Hercules授权GLP-1产品组合,潜在收益60.35亿美元并持股19.9% [61] - 遭遇Aiolos Bio案例教训:对方以2500万美元获得SHR-1905授权后转手被GSK以10亿美元收购,凸显股权绑定重要性 [60] 销售体系与资本运作转型 - 销售人员从2020年1.7万人缩减至2022年1万人,销售费用率从37.1%降至2024年Q3的30.3% [39][47] - 改变保守资本策略,2021年起通过股权投资绑定合作(如1亿元入股万春医药),并设立20亿元盛迪私募基金 [49] - 港股上市前24年无融资记录,此次募资标志从传统药企向资本开放型转型 [3][49]
恒瑞: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10:02
港股上市与国际化战略 - 恒瑞医药于5月23日登陆香港联交所,发行价44.05港元/股,募资98.9亿港元,成为2024年国内最大医药IPO项目 [2] - 港股上市是公司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近三年完成9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累计14笔),加速出海进程 [2] - 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目的是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融资传闻此前预计规模超20亿美元 [2][57] 仿制药集采冲击与转型 - 2018年集采政策实施后,恒瑞仿制药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82%降至2023年的46.6%,创新药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7][8] - 集采导致主力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例如紫杉醇降价76.22%、伊立替康降93.08%,2021年8款集采药品营收同比下滑37% [15][20][21] - 2020-2022年营收连续下滑(峰值277.35亿元),2023年企稳回升,资本市场判断仿制药集采利空基本出尽 [8][22] 创新药研发布局 - 研发重心全面转向创新药,2024年上半年获57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vs 仅1个仿制药批件,上市创新药从2018年4款增至17款 [27] - 主要采用Fast-Follow策略,但面临同质化竞争,PD-1产品卡瑞利珠单抗是唯一超10亿元单品(2021年销量44万瓶/13亿元) [29][36][37]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至2023年近50亿元,资金储备达230亿元,同时通过BD交易引入外部管线(如2021年投入20亿元) [46][53] 出海战略与BD交易 - 出海模式以License-out为主,2023年完成6笔授权交易,包括与默克达成14亿欧元潜在交易、双艾组合获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66] - 通过NewCo模式探索更高收益,如GLP-1产品组合授权合资公司Hercules(潜在收益60.35亿美元+19.9%股权) [68] - 国际化挑战显著,双艾组合美国上市申请曾被FDA拒绝,部分授权交易如SHR-1905被中间商Aiolos Bio转手获利12.45亿美元 [61][67] 销售体系调整 - 销售人员从2020年1.7万人缩减至2022年约1万人,降幅超两成,反映集采对传统"带金销售"模式的冲击 [43] - 创新药进入医保后仅30%能进入医院药房,仍需持续投入医生教育以提升销量 [40]
2025年5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20250511
西南证券· 2025-05-11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有涨有跌,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跑赢沪深300指数,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跑输恒生指数,美股XBI指数下跌 [2][16][17][20][23] - 5月国内外部分地区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全球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1起为4.15亿美元 [3][4][5] - GLP - 1RA药物在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有不同研发进展,仿制药也在推进 [10][11][12] 各目录总结 1 GLP - 1RA药物研发进展和销售情况 - 全球糖尿病适应症GLP - 1靶点相关创新药11项获批上市、3款处于NDA阶段、9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肥胖适应症3项获批上市、1款处于NDA阶段、6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10][11][12] - 国内利拉鲁肽有三家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仿制药4款处于NDA阶段、9款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12] - 替尔泊肽2023年销售额51.63亿美元(+970.1%),度拉糖肽2023年营收约71.33亿美元 [15] 2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走势 - 2025年5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39个股上涨、67个股下跌,涨幅前三为海创药业 - U、长春高新、众生药业,跌幅前三为复宏汉霖、康诺亚 - B、博安生物 [2][16] - A股创新药板块本周上涨2.33%,跑赢沪深300指数0.33pp,近6个月累计上涨5.43%,跑赢沪深300指数9.13pp [2][17] - 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下跌2.14%,跑输恒生指数3.75pp,近6个月累计上涨22.08%,跑赢恒生指数4.47pp [2][20] - 美股XBI指数本周下跌8.59%,近6个月累计下跌22.72% [23] 3 5月上市创新药一览 - 5月国内1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首次公示临床试验数量共23个 [26][31] - 5月美国无NDA、BLA获批上市,本周也无;欧洲和日本5月及本周均无创新药获批上市 [4][31][36] 4 本周国内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 国内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获孤儿药资格,信诺维XNW5004入选学术会议等多家公司有药物进展 [42][43][44] - 海外赛诺菲卡普赛珠单抗申报上市,强生特诺雅获批新适应症等多家公司有药物进展 [46][48][49] 5 本周国内公司和全球TOP药企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 本周全球共达成12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1起为Alchemab Therapeutics与Eli Lilly的4.15亿美元协议 [5][50]
罕见十二指肠癌多发肝转移,如何逆天改命
虎嗅· 2025-04-29 20:59
医疗行业趋势 - 社区医院设备升级但缺乏专业诊断能力 显示基层医疗资源仍存在短板 [5] - 三甲医院与专科医院在复杂病例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 体现分级诊疗必要性 [5][6] - 微卫星稳定型癌症患者面临免疫治疗无效的困境 反映精准医疗领域待突破 [22][27] 癌症治疗技术 - 腹腔镜超声引导下ICG荧光染色技术显著提升肝脏肿瘤切除精准度 [32]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仍属高风险手术 围手术期死亡率达3% [33] - 新辅助化疗在转化治疗中展现显著效果 肿瘤体积缩小率达31.9% [31] 临床研究进展 - 医院开展针对肝内胆管癌的三期临床试验 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14] - 结直肠癌治疗方案被尝试用于十二指肠癌 显示罕见癌种治疗手段有限 [26][27] - 多学科会诊(MDT)模式在部分医院尚未成熟 需患者自行协调诊疗 [10] 医疗资源配置 - 新院区硬件设施完善但高端设备配置滞后 影响手术方案选择 [56] - 医联体医院处理术后并发症能力不足 凸显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55] - 肿瘤专科医院就诊流程优化 检查预约效率显著提升 [44] 患者诊疗体验 - 互联网医疗信息传播加速医患匹配 但需甄别信息真实性 [37] - 病友组织提供专业支持 严格审核机制保障交流质量 [29] - 远程会诊需求增长 跨区域医疗协作成为趋势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