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帽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5年第二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26 17:17
| | 2025年第二批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 | | 检 验 | | | 抽 样 | | | | 备 | | 号 | 报告编号 | 结 | 产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环 | 被抽样单位 | 标称生产者 | 承检机构 | 注 | | | | 果 | | | 节 | | | | | | 1 | 2512413353 | 不 符 合 | 羞婷瞬吸贴身系列 20片夜用亲肤棉质 | 310mm 20片/包 | 流 通 | 湖州市康山街道润 家惠超市(个体工 | 常州市云云卫生用品厂 | 浙江方圆 检测集团 股份有限 | / | | | | 要 | 卫生巾 | | | 商户) | | | | | | | | | | | | | 公司 | | | | | 求 | | | | | | | | | 2 | 2511305463 | 不 符 | | | 流 通 | 德清县武康街道众 利五金商行 | 揭阳市鸿诚五金电子有 限公司 | 浙江方圆 检测集团 股份有限 | ...
安徽省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21 16:13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2025年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结果。 附原文: 关于2025年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 | | | | | | 线电缆 销售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 安徽百 | | | | 89 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 | | | | | 商百德 | 安徽百商 | 合 | | 无护套电缆 | / | 60227 IEC 01 | (BV )450/750V 2.5 | 2025.4.7 | 电缆有 | 百德电缆 | 格 | | | | | | | 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 | | | | | | 安徽迎 | 安徽迎客 | | | | | | | | 客松电 | 松电缆集 | 合 | | 90 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 无护套电缆 | / | 60227 IEC 01 | (BV )450/750V 2.5 | 2025.4.7 | 缆集团 | 团有限公 | 格 | | | | | | | 有限公 | 司 | | | ...
助力网售商品信息透明化 “消协315”小程序上线“扫码辨商品”功能
北京商报· 2025-10-27 20:21
功能概述 -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合作上线“消协帮您找,扫码辨商品”新功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商品信息核验渠道 [1] - 该功能依托国家商品数据库的权威信息,引入消费者参与网售产品监督,以推动网售环境协同共治 [1] - 功能聚焦于消费者网购决策与收货确认两个关键环节,以应对商品信息不实、虚假宣传等问题 [1] 参与平台与覆盖商品 - 淘天、快手、拼多多、抖音、京东、苏宁易购、小红书、得物、唯品会、腾讯等10家大中型平台参与该计划 [2] - 计划覆盖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10类重点商品,平台将在销售中亮明商品条码 [2] 功能应用与监督机制 - 消费者可通过“消协315”小程序扫描平台亮明的商品条码,实时调取官方登记信息,与平台宣传内容进行比对 [2] - 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可扫描实物包装条码,核对产品规格、型号等关键信息是否与官方数据一致 [2] - 如发现“货不对板”等情况,消费者可一键反馈不一致信息,反馈数据将实时同步至编码中心 [2] - 编码中心根据反馈启动核查流程,对问题商品暂停其数据展示权限,并通知相关生产企业核实修正 [2]
“消协315”小程序上线新功能,可扫码辨识商品信息
新京报· 2025-10-27 16:25
功能上线背景与目的 - 针对网络购物普及后商品信息不实、虚假宣传等问题时有发生的现状 [1] - 旨在为消费者在网购决策与收货确认两个关键环节提供便捷的信息核验渠道 [1] - 依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家商品数据库的权威信息,引入消费者参与网售产品监督 [1] 核心功能与运作机制 - 消费者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消协315”小程序,使用“消协帮您找,扫码辨商品”新功能 [6] - 10家大中型网购平台将对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等10类商品在销售中亮明商品条码 [1] - 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浏览商品时,可扫描平台亮明的商品条码,实时调取官方登记信息与平台宣传内容比对 [1] - 收到商品后,消费者可扫描实物包装条码,核对产品规格、型号等关键信息是否与官方数据一致 [1] - 消费者发现“货不对板”等情况,可一键反馈不一致信息 [1] 数据闭环与行业影响 - 消费者反馈的数据将实时同步至编码中心,编码中心据此启动数据核查流程 [2] - 对反馈不一致的商品暂停其数据展示权限,并通知相关生产企业进行核实与修正 [2] - 该机制推动企业履行信息登记主体责任,实现国家商品数据库的动态优化 [2] - 为网售商品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共同营造诚信、安全、透明的网络消费环境 [2][6]
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品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2 16:34
抽查概况 - 2025年沈阳市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20批次,其中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 [3] 抽查结果详情 - 抽查的20批次产品中,19批次结果为“未发现不合格”,1批次结果为不合格 [4][5] - 不合格产品为安全帽,其不合格项目为“冲击吸收性能” [5] - 不合格产品出现在流通领域(实体店),生产领域抽查的所有批次产品均合格 [4][5] 受检产品类型 - 抽查产品种类包括阻燃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安全平网、防静电服、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鞋及安全帽 [4][5] - 安全帽是抽查数量最多的产品类型,在流通领域共抽查10批次安全帽 [4][5] 受检单位分布 - 抽查覆盖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生产领域抽查10批次,流通领域抽查10批次(包括实体店和电商平台) [4][5] - 生产领域受检单位包括沈阳帝纶服装有限公司、沈阳百安达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沈阳先锋网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 [4] - 流通领域受检单位包括多家个体工商经营部、经销处和商店 [4][5]
质量筑基强产业 匠心护航新生活
经济日报· 2025-10-16 08:44
准入管理与标准体系建设 -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品类增至14类27个品种,新增冷轧带肋钢筋、安全帽等6种产品 [1] - CCC强制认证目录扩展至17大类106种,新增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15种新兴风险产品 [1] - 准入标准完善覆盖建筑工程钢筋强度、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高空作业防护装备及日常电器产品 [1] 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 - 出台规定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实现质量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2] - 通过清单式管控破解企业质量风险防控不懂、不会、不准的痛点 [2] - 引导企业从要我提质转变为我要提质,形成持久内生动力 [2] 精准监管与风险化解 - 对133万余家企业、285万余批次产品开展监督抽查,构建全域覆盖抽检网络 [3] - 累计召回汽车3647万辆、消费品3467万件,形成缺陷产品退出闭环机制 [3] - 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3] 质量技术帮扶与产业提升 - 质量技术帮扶行动累计覆盖37.6万家企业 [4] - 浙江台州雪地靴检测共享实验室推动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跃升至95% [4] - 重庆电动摩托车产业通过四个一体帮扶提升出海能力,山东滨州商用厨具产业专利数量突破千件 [4] 质量提升成效与未来方向 - 产品质量可靠性提升实践使故障率持续下降,2105万名群众从质量安全教育中受益 [4] - 监管体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变革,推动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4] - 未来需坚持严监管与优服务并重、守底线与拉高线并举,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5]
2025年浙江省丽水市第一季度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4 16:55
抽检总体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市11种产品进行了171批次抽检 合格159批次 不合格12批次 整体合格率为92.98% [3] 烟花爆竹产品抽检 - 抽检发现4批次烟花爆竹产品不合格 涉及青田县开门红烟花爆竹专营有限公司、青田兴合日用品有限公司等销售主体 [3][6] - 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和材质、引火线、引燃时间以及销售包装标志等方面 [3][6] - 多数烟花爆竹产品检验结论为合格 包括C级爆竹类、组合烟花类、喷花类等多种类型 [3][4][6] 肥料产品抽检 - 抽检涵盖复混肥料、有机肥料等多种类型 其中青田县徐伟杰农资店销售的复混肥料被发现有效磷和总养分不合格 [7] - 多数肥料产品检验合格 包括不同配方的氮磷钾复合肥 总养分含量从25%至53%不等 [3][4][7][8][9] - 肥料产品生产日期跨度较大 从2023年至2025年均有涉及 [3][4][7][8][9] 农用地膜产品抽检 - 抽检发现5批次农用地膜产品不合格 涉及松阳县肖智华食用菌材料店、丽水市莲都区塔下康禾农资经营部等销售主体 [7][8][9] -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拉伸负荷(横向)、断裂标称应变(横向)和标称厚度等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7][8][9] - 合格地膜产品规格多样 宽度从1米至2米 厚度从0.006mm至0.03mm不等 [7][8][9] 车用油品及尿素溶液抽检 - 抽检的车用汽油(92号、95号)、车用柴油(0号)和车用尿素溶液(AUS 32)全部合格 涉及中石化、中石油及多家民营加油站 [4][5][6] - 油品进货日期集中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 符合国ⅥB标准 [4][5] 其他工业及消费品抽检 - 安全帽、骨灰盒、卫生巾、工业用活性炭等产品多数抽检合格 [6][7][9][10][11] - 缙云孝恩殡仪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的3批次骨灰盒不合格 问题集中在用料要求、尺寸、胶缝和使用性能等方面 [7]
刘强东冲刺第五个IPO,要做企业版京东
搜狐财经· 2025-10-01 12:05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京东工业是刘强东旗下企业电商公司,已向港股递交招股书,即将成为刘强东收获的又一个IPO [2] - 刘强东目前拥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和德邦股份,京东工业上市后将进一步扩大其上市版图 [2] - 京东工业最初是京东的一个业务部门,于2017年被拆分独立运营,根据2023年最后一轮融资,其估值已达67亿美元(近500亿元人民币)[2] 业务发展历程 - 京东工业业务起始于2013年,当时京东刚成立企业业务,涵盖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3] - 2017年,京东将工业业务作为独立业务进行运营并更名为“京东工业”,一年后该业务成为JD.com的一级品类,获得首页入口位置 [3] - 公司提供安防用品、搬运存储用品、清洁用品及工控设备等工业品 [3] 商业模式与核心能力 - 京东工业聚焦企业供应链管理,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改造企业工业品采购,提供丰富的工业品SKU [5] - 公司采用自营模式、平台模式和服务模式三种商业模式,其中自营模式占收入主体,2024年商品销售收入为191.7亿元,占整体收入94.0% [7] - 服务模式通过为客户定制采购系统、仓储管理服务收取技术服务费,其毛利率高达90%,远高于商品销售约10%的毛利率 [8] 运营与财务数据 - 京东工业近三年交易规模超200亿元,2024年交易额达288亿元,营业收入为204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03亿元 [7] - 公司能提供80个产品类别,约8110万个SKU,服务了1.11万个重点客户,其中60%是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5] - 公司可持续经营利润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2.7亿元、480万元和7.62亿元,已于2023年转正 [8] 股权结构与融资历史 - 刘强东通过京东集团等实体合计控制京东工业82.5%的股份,纪源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约4.7% [11] - 外部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纪源资本、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阿联酋上市公司国际控股公司等 [2][9] - 公司于2020年完成约2.5亿美元首轮外部融资,2023年B轮融资引入中东资本,融资后估值达67亿美元,为三年前的三倍 [9][11] 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京东工业致力于解决工业制造领域采购链条不通畅、长尾商品多、非标品种类多、价格不透明等行业痛点 [12] - 公司业务与京东旗下其他公司(如京东物流)产生协同,可依托京东庞大的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 [13] - 京东工业IPO符合京东集团“35711”战略愿景中的“7家从0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的上市公司”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4] - 刘强东强调京东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京东工业IPO是其围绕企业供应链的一次重大布局 [15]
筑牢安全防线:劳动防护用品将实行“逢买必查”
央视网· 2025-09-26 11:33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首次联合对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全链条治理 [1] - 专项整治行动覆盖生产、流通、使用三大领域 [3] 生产与流通领域治理重点 - 重点治理生产领域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 [3] - 重点治理流通领域销售无证及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 [3] - 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重点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检查抽查,重点检查是否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 [3] 使用领域治理与监管措施 - 重点治理使用领域采购单位知假买假,使用过期或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等问题 [3] - 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加强采购、验收和作业现场管控,督促使用单位建立“逢买必查”的收货验收制度 [5] - 在生产销售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流向使用单位,或在使用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将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溯源处置 [5]
三部门首次联合整治安全帽等21种劳保用品
新京报· 2025-09-25 17:18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部门首次联合针对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全链条专项整治[1] - 专项整治行动覆盖生产、流通到使用环节[1] - 行动重点打击无证假冒、电商平台审核漏洞、使用单位知假买假等突出问题[1] 行业现存问题 - 当前部分劳保用品质量不达标、流通环节混乱、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频现[1] - 现存问题直接威胁一线劳动者安全[1] 关键监管举措 - 强化源头准入与网络销售监管,拧紧质量阀门[1] - 推动使用单位建立逢买必查验收制度,构建可追溯体系[1] - 对因劳保用品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实行一案多查,并加强行刑衔接[1] - 鼓励企业内部吹哨人举报,形成社会共治合力[1] 质量溯源与电商监管 - 三部门将建立质量溯源机制,发现不合格产品流向工地或作业现场时将跨部门联动溯源追责[1] - 电商平台销售合规管理被列为监管重点,平台需加强对入驻商家及商品的质量管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