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帽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冲刺第五个IPO,要做企业版京东
搜狐财经· 2025-10-01 12:05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Midjourney 刘强东旗下的企业电商公司要在港股上市了,他即将再收获一个IPO。 近日,京东工业递交了招股书,这是家被称为"企业电商平台"的公司。普通消费者在京东买手机、电视等,而企业在京东工业购买轴承、电钻、工业清洗 剂、金属加工件等。 目前,刘强东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和德邦股份。另外,京东旗下的达达集团曾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完成私有 化退市。 起先,京东工业是京东的一个业务部门,随后被拆分独立运行。按照2023年最后一轮融资,京东工业的估值已达67亿美元(近500亿元)。外部投资机构 包括了红杉中国、纪源资本,也包括了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阿联酋上市公司国际控股公司(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和瑞典投资机 构EQT AB旗下基金。 由此看来,刘强东正在打造一个横跨健康、物流、电商、工业等领域的上市集团。看起来十分多元化,然而刘强东认为,这都是围绕供应链而展开的。 打造企业版京东 京东工业最早起始于2013年。那时,京东刚成立企业业务,包括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到了2017年,京东将工业业 ...
筑牢安全防线:劳动防护用品将实行“逢买必查”
央视网· 2025-09-26 11:33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25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首次联合 对安全帽、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等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全链条治理。 此次专项整治重点是生产领域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流通领域存在的销售无证、假冒伪劣产品;使用领域存在的采购 单位知假买假,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等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 王胜利: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实行从产品准入到生产流通和使用管理全链条治理,市场 监管部门将开展重点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检查抽查,重点检查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 告。 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加强采购、验收和作业现场管控,督促指导使用单位按照"逢买必查"原则,建立劳动防护用品收 货验收制度。在生产、销售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涉嫌流向使用单位的,或者在使用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的,将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 溯源处置。 ...
三部门首次联合整治安全帽等21种劳保用品
新京报· 2025-09-25 17:1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部门将建立质量溯源机制,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流向工地或作业现场,将跨部门 联动溯源追责。电商平台销售合规管理也被列为监管重点,平台需加强对入驻商家及商品的质量管控。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9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 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三部门首次联合出手,针对安全帽、防毒面具、防颗粒物呼吸器等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全链条专 项整治。此次行动将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环节同步发力,重点打击无证假冒、电商平台审核漏洞、使用 单位知假买假等突出问题,筑牢劳动者安全防护底线。 当前,部分劳保用品质量不达标、流通环节混乱、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频现,直接威胁一线劳动者安全。 此次整治提出四项关键举措:强化源头准入与网络销售监管,拧紧"质量阀门";推动使用单位建立"逢 买必查"验收制度,构建可追溯体系;对因劳保用品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实行"一案多查",并加强行刑 衔接;同时鼓励企业内部"吹哨人"举报,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
市场监管总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5 17:04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 严把源头准入 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24个产品实施细则 建立目录动态调整评估机制 严格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 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4216张 不予许可216张 CCC认证机构撤销不符合要求的证书3.3万张 [4] - 严查风险隐患 印发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 聚焦23类84种高风险产品及重点儿童学生用品 部署各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5] - 严抽重点产品 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国家监督抽查 首次开展光伏组件和新能源汽车整车专项抽查 网售产品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 重点针对低价产品 [5] 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 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10912件 移送司法机关50件 曝光典型案例834起 罚没金额9083.96万元 [6] - 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229起 涉及不合格产品6215.2立方米 罚没金额45.4万元 [6] - 联合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关停网络链接2400余条 下架问题产品2793批次 检查单位6.24万家次 查处违法案件377起 更换不合格产品4.2万件 [14] - 联合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 综合治理生产销售及使用国Ⅱ发动机等乱象 [14] 产品质量提升与帮扶 - 推进质量技术帮扶 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 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 [7] - 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 采用企业点单 市场监管部门派单 技术专家接单模式 选派专家赴4省区开展技术帮扶 举办活动26场 帮扶生产企业52家 [34][35] - 区域质量提升成效显著 浙江台州雪地靴产业产品一次性过检合格率从60%跃升至95% 订单量增长30% 山东滨州商用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高15% 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 福建厦门储能电池产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 制造成本降低8% [35] 充电宝产品安全监管 - 督促企业实施召回 罗马仕公司召回充电宝16.7万件 占召回总量34.1% 退款金额2283.7万元 安克创新公司召回56.5万件 占召回总量78.7% 完成退款8566.4万元 小米公司召回1.7万件 占召回总量12% 完成退款270万元 [19] - 完善CCC认证制度 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飞行检查频次 型式试验样品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 撤销证书600余张 [26] - 加强线上监管 向电商平台通报被撤销暂停CCC认证证书的产品和企业信息 电商平台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 [27] 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 推进10种重点产品赋码核验试点 构建生产源头赋码 平台验码亮码 消费者识码用码机制 解决货不对板和假冒伪劣问题 [6] - 平台企业积极参与 淘天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联合发起倡议 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 京东平台开发专用系统 筛选31个品牌作为首批亮码试点 抖音平台召开专项启动会 优化技术核验流程 快手平台调研商家上传二维码能力 [6][30] - 加强网售产品监管 网售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大幅加强 较2024年同期抽查品类和批次实现双翻倍 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 [31] 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整治 - 三部门首次联合开展安全帽等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整治 实行从产品准入到生产流通和使用管理全链条治理 [10] - 强化产品监管 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 加强生产销售企业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 严格网络销售行为监管 [10] - 加强综合施策 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采购验收和作业现场管控 建立收货验收制度 三部门建立全链条质量溯源管理机制 [11] - 强化事故调查 对因质量问题导致伤亡事故实行一案多查 追究事故单位责任 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加强行刑衔接 [12]
三部门对安全帽等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联合开展专项整治
新华网· 2025-09-25 16:42
坚持严控进场验收,健全追溯体系,在需求端构建监管闭环。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加强采 购、验收和作业现场管控,督促指导使用单位按照"逢买必查"原则,建立劳动防护用品收货验收制度; 加强作业现场监督和检查,指导使用单位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重点劳动防护用 品。 三部门建立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全链条质量溯源管理机制,在生产、销售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涉嫌流向使 用单位的,或者在使用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的,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溯源处置。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 检查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 重点整治生产领域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等问题;流通领域存在的销售无证、假冒伪劣产品, 以及部分电商平台在入驻商家审核和商品质量管控方面存在漏洞等问题;使用领域存在的采购单位知假 买假,使用单位不履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等问题。 坚持严管源头准入,在供给端拧紧质量阀门。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加强对重点劳动防护 用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网络销售行为监管,指 导平台企业加强对平台内销售重点劳动防 ...
河南省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安全帽等16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4 16:06
抽查基本情况 -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6种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 共抽样检验120家经营主体生产销售的213批次产品 发现10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 不合格率为4.7% [1] 符合标准要求产品情况 - 符合标准要求产品共203批次 镁合金制品、汽车电线束和电器设备用连接器、玩具、食品接触用塑料包装容器具、食品接触用纸包装及容器、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餐具洗涤剂、液化石油气、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塑料购物袋等10种产品未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情况 [2] 不合格产品分布情况 - 抽查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共10批次 其中成品油4批次、安全帽2批次、复合肥料1批次、老视成镜1批次、学生文具1批次、电线电缆1批次 [2] 安全帽抽查详情 - 安全帽产品抽查中发现2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涉及冲击吸收性能、下颏带强度、耐穿刺性能等关键安全指标 [2][4] 学生文具不合格情况 - 学生文具产品发现1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为笔袋中邻苯二甲酸酯(DBP、BBP、DEHP)总量超标 [8] 老视成镜不合格情况 - 老视成镜产品发现1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为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 [8] 电线电缆不合格情况 - 电线电缆产品发现1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涉及绝缘厚度、护套厚度、导体电阻、绝缘老化前拉力试验、绝缘老化后拉力试验等多个性能指标 [12] 复合肥料抽查概况 - 复合肥料产品抽查批次较多 发现1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为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7] 监管处置措施 -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县(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严肃处理 涉及异地生产单位的 已按规定移送相应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
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将出台 加强对高风险直播活动的重点监测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7:10
加快推动直播电商领域立法立规 为了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此前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起草了《办法》,并在今年6月至7月向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办法》已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出台。"刘军卫表示。 直播电商领域的监管执法也持续加强。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多次集中发布了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充分 发挥以案促治的震慑作用。市场监管总局还召开了专项整治直播电商突出问题部署推进会,着力净化行 业生态。 压实直播电商平台主体责任 在9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副司长刘军卫介绍,《直播电商监 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近期将正式出台。《直播电商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网络交易合规数 据报送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正在加快推进起草制定。市场监管总局还表示,将推进直播电 商穿透式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直播电商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对高风险直播活动的重点监测。 《办法》进一步明确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强 化了监督管理手段,明确了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处置机制,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形成监管执法 闭环。 市场监管总局介绍,直播电商领域有两类问 ...
废弃PC水桶要“变身”了?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18
聚碳酸酯材料循环技术 - 聚碳酸酯材料使用寿命超50年 但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前退役现象 建立从原料到回收的全链条绿色体系成为行业绿色转型重要路径[1] - 以娃哈哈集团为例 每年约有数百万个PC水桶退役 采用食品级PC材料 传统回收方式因技术限制难以实现高值化利用[1] - 公司开发材料循环技术 打造"无限循环"发展模式 使废弃PC水桶可转化为文创和日用产品[1] 技术核心优势 - 集成废弃水桶标准化高效回收智能系统与超纯净加工工艺 解决杂质与异物对产品性能和环保风险的影响[2] - 拥有废弃水桶高值化产品分级与金字塔阶梯结构设计技术 解决循环再生抗老化和分子断链等技术难点[2] - 建立智能自动化低碳示范产线及全闭环循环利用技术 解决设备不足和产业效率低等发展问题[2] 再生材料应用 - 再生PC材料具备耐低温、强韧性和高抗冲击等特性 已成功应用于背包、旅行箱、护目镜及电子产品外壳等产品[3] - 再生材料符合FDA 21 CFR 177.1580标准 保持食品级PC标准 PCR含量达100% 产品减少碳排放92.3%[3] - 建立从回收到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价值链 实现废弃物向新价值链起点的转化[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构建全回收零碳数字消费平台 为再生PC产品赋予碳码身份 记录碳积分和碳信用等关键信息[4] - 通过实物链与数据链融合全价值产业链 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解决产业链断点问题[4] - 探索PC材料循环利用与ESG及商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持续推进行业绿色转型[4]
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开启
消费日报网· 2025-09-08 10:51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联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1] - 专项整治旨在打击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重点劳动防护用品行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 整治范围与对象 - 专项整治聚焦安全帽、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等21种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及其安全性能 [1] - 整治覆盖生产、流通、使用、检验四大领域 [1] - 生产领域紧盯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的产品的生产企业 [1] - 流通领域强化建材市场、五金劳保商店和电商平台监管 [1] - 使用领域重点关注使用单位采购、验收和作业现场管控 [1] - 检验领域严查获得相关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1] 主要任务与措施 - 方案明确强化源头治理和重点监管等9项主要任务,包括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网络销售监管、强化检验检测行为监管等 [2] - 推动建立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全链条质量溯源管理 [1][2] - 力求通过整治工作压实各环节有关单位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产品准入、生产流通、使用管理等全链条安全水平 [2] 实施与保障 - 方案强调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任务措施,加强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以形成合力 [2] - 加强宣传警示,开展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以形成有效震慑 [2]
全国首张充电宝“产品数字身份证”落地深圳
金投网· 2025-09-08 09:42
监管政策与试点范围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网售产品质量安全开展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覆盖10种重点产品包括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电磁灶、储水式电热水器、延长线插座、移动电源、童鞋、灭火器及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 [1] - 试点覆盖10家大中型平台企业包括淘天、快手、拼多多、抖音、京东、苏宁易购、小红书、得物、唯品会及腾讯 其他平台企业共同参与 [1] 试点实施进展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深圳分中心已纳入近2000家网售产品企业参与试点 涉及产品数量超过10万个 [1] - 全球首张产品数字身份证于2025年8月29日通过深圳分中心审核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证正式落地深圳 [1] 技术机制与行业影响 - 产品数字身份证构建"源头赋码、平台验码亮码、消费者识码用码"全链条机制 通过码上辨真伪及溯源头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1] - 该机制旨在促进网售产品质量提升 为构建更安全规范的网络消费环境奠定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