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赛汀
icon
搜索文档
安科生物(300009) - 300009安科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3
2025-07-23 21:12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是2025年7月15日 - 7月22日,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建信基金、富安达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执行总裁姚建平先生等多位公司高层 [2] 公司经营情况及战略 - 2025年公司整体经营目标是实现恢复性增长,加强学术推广提升生长激素水针销售占比,新患数量有所恢复,开发更多适应症并推动长效生长激素临床进度,“AK2017注射液”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III期方案讨论会已召开 [3] - 推进干扰素喷雾剂和吸入剂型临床试验,开发栓剂和凝胶剂型,“AK1008项目”开展II期临床试验,“AK1012项目”开展I期临床试验 [3] - 2025年“安赛汀”销售呈上升趋势,加快产能建设并开展学术推广 [3] - 中成药板块自去年12月恢复生产后挖掘中药贴膏市场潜力,优化销售政策 [3] - 多肽板块加强市场分析定位,争取集采中标企业原料药市场,未来重点发展创新多肽药物 [3] - 化药板块有多个产品支撑收益稳定,安科恒益推进MAH项目合作 [3] - 公司计划剥离法医相关业务,转型新业务 [3] 生长激素竞争格局 - 有5家企业生产销售短效生长激素,2家企业拥有长效生长激素,维昇药业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长效生长激素 [4] - 市场竞争激烈但价格体系稳定,新增长效制剂可能影响市场格局,隆培促生长素预计定位高端市场 [4] 创新药研发管线 自主研发 - “HuA21注射液”完成Ib/II期临床受试者入组,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召开 [4] - “AK2024注射液”拿到临床批件,可抑制HER2阳性肿瘤细胞增殖,与曲妥珠单抗有协同药效 [4] - “HK010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剂量爬坡工作,准备联合用药的IND申请 [4] - “AK1008项目”开展II期临床试验,“AK1012项目”开展I期临床试验 [3][4] 对外合作 - 与阿法纳公司共同研发的“AFN0328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试验,布局mRNA药物新赛道 [5] - 参股的博生吉公司的“UTAA09注射液”获CDE默示许可,还有双靶点通用CAR - T在研,研究In vivo CAR - T准备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5] - 参股的元宋生物公司的“重组L - IFN腺病毒注射液”获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开展I - IIa期临床试验 [5] - 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开展相关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6] 合作意义 - 与维昇药业合作负责隆培促生长素市场推广,补齐长效生长激素短板,实现全剂型覆盖,未来计划针对内分泌其他产品商业化合作 [7] - 与宝济药业达成全国独家代理协议,获得“SJ02”,助力抢占辅助生殖市场先机,丰富产品矩阵,提升行业影响力 [7][8] 商务拓展与出海计划 - “HuA21注射液”完成Ib/II期临床受试者入组,待有中期数据后计划开展战略合作、许可交易等事宜 [8] - 公司建设符合FDA、欧盟认证的生产线,与国外经销商和代理商沟通,根据试验数据结果规划对外合作 [8]
安科生物一款抗HER2创新药获批临床 公司:将优先推进该药物在乳腺癌和胃癌的探索研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2:3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特宝生物的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于2024年5月获批,打破长春高新在长效生长激素领域长达十年的垄断 [1] - 长春高新与安科生物作为"生长激素双雄"正积极寻求转型突破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 [1] 安科生物新产品进展 - AK2024注射液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将在HER2阳性晚期实体瘤中开展临床试验,公告后股价一度涨近8% [1] - AK2024是一种新型抗HER2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HER2二聚化和抑制PI3K/Akt、Ras/Raf/MAPK信号通路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1] - AK2024作用机制为"两步封锁、协同打击":阻断HER2蛋白结合并抑制肿瘤信号通路 [2] - 临床前研究显示AK2024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方案 [2] - 优先推进乳腺癌和胃癌的临床试验,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已启动产品出海计划,正在推进中,未来将公告合作进展 [1] - 肿瘤治疗是重点领域,10年前开始布局抗肿瘤赛道 [4] -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安赛汀)是首个抗体药物产品,2025年销售预计大幅增长 [4] - 多个肿瘤治疗产品在临床试验中,HuA21注射液联合曲妥珠处于II期临床 [4] - 布局自身免疫疾病领域,预计2026-2027年有产品可申报IND [4] 财务表现与业绩分析 - 2024年营收25.36亿元(同比-11.51%),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16.56%) [3] - 2025年Q1营收6.29亿元(同比-4.17%),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4.02%) [3] - 业绩下滑主因生物制品、中成药等主要业务收入下降及新产品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3] - 生长激素产品销售良好,曲妥珠单抗销售呈上升趋势 [4] 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短效生长激素"安苏萌"是营收支柱 [2] - 母公司专注基因工程药品和生物检测试剂,子公司覆盖中成药、化学药、多肽药物等领域 [2] - 肿瘤治疗领域后续有多款产品在非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4]
安科生物(300009) - 300009安科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0
2025-06-20 09: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泰海通、国元证券等多家机构及 12 名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9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展厅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坤先生、证券事务代表刘文惠女士 [2] 公司业绩相关 - 2024 年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原因是主要业务板块销售收入下滑,新上市产品市场投入增加 [2][3] - 2025 年公司经营目标是实现恢复性增长,各业务板块有相应发展计划,还计划剥离法医相关业务转型新业务 [3] 生长激素相关 - 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公司生长激素通过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生产,有 8 个适应症,小于胎龄儿(SGA)适应症已获批临床 [3] - 生长激素注射液使用安苏萌笔注射,具有全程隐针设计 [4] 研发相关 - 研发支出下降与临床产品结构和进度有关,随着部分产品进入 III 期临床,未来研发投入会增加 [5] - 公司使用 AI 协助药品研发,应用 AI -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等技术服务,还与科技大模型公司合作,未来将加速 AI 在各业务场景落地 [7][8] 市场相关 - 公司积极建设符合 FDA、欧盟认证的生产线,拥有国际贸易团队,会根据试验数据结果规划对外合作 [6] - 公司未来提升业绩的措施包括推进干扰素剂型临床试验、开发生长激素适应症、提升“安赛汀”销售业绩等 [9] 临床研发管线相关 - 抗肿瘤领域:HuA21 注射液已完成 Ib/II 期临床入组,计划开展 III 期;“5G9 注射液”提交 IND 申请;AFN0328 注射液开展 I 期临床试验;参股公司相关药物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10][11] - 生长发育领域:“AK2017 注射液”已完成 II 期临床入组,III 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已召开 [11] - 抗病毒领域:“AK1008 项目”开展 II 期临床试验,“AK1012 项目”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11] - 自免及其他:与郑颂国团队合作开发“调节性 T 细胞 Treg 细胞疗法相关产品” [11][12]
绿谷医药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停产;全球首个PROTAC药物申报上市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7:59
辉瑞/Arvinas PROTAC药物申报上市 - 辉瑞与Arvinas向FDA递交Vepdegestrant的上市申请 用于治疗ESR1突变的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1] - Vepdegestrant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PROTAC药物 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1] - 若获批有望填补特定患者群体治疗空白 吸引大量投资涌入PROTAC技术赛道 推动行业整体估值提升 [1] 中国生物制药ROCK2抑制剂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的TDI01混悬液拟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用于中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 - TDI01是全新靶点ROCK2抑制剂 此前已获批开展特发性肺纤维化和尘肺病临床试验 [2] - 该药物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提升公司估值 增强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竞争力 [2] 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销售表现 - 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安赛汀)2024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 2025年1-5月发货量同比持续增长 [3] - 公司预计2025年安赛汀销量将大幅增长 该产品是公司在抗肿瘤靶向药物领域的首款产品 [3] - 产品成功为公司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提升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3] 海王生物控制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与广新集团及丝纺集团的控股权变更及定增事项 [4] - 公司表示将继续与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寻求优势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4] - 终止带来短期不确定性 但长期发展规划清晰 后续合作进展将影响公司估值 [4] 绿谷医药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停产 - 绿谷医药停产甘露特钠胶囊并关闭相关生产区 该药物曾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并纳入医保 [5][6] - 2024年共销售213万盒 售价296元/盒 但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曾受质疑 [6] - 停产反映公司重大经营调整 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担忧 [6]